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榆林定边县十大特产美食 榆林特色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榆林定边县十大特产美食 榆林特色美食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3-12-04 07:59:56

一. 陕西省 榆林 定边县 定边马铃薯

定边马铃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马铃薯是陕西省定边县传统的粮菜兼用作物,也是全县第一大宗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定边县委、县0按照“特色农业富民、马铃薯经济引领”的战略思路,抓住马铃薯产业不放松,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优质薯推广,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带动全县近28万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最具优势潜力的主导产业,2007年定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定边洋芋”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受地理标志保护,显示出了以下四方面优势:

种植基地规模大,产量高。马铃薯是定边县栽培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农作物。截至2006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总产鲜薯105万吨,规模连片种植基地在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8个,4万亩以上的乡镇有8个,100亩以上的专业种植大户有3000户,全县农民人均达3.5亩,占到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6%。定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是榆林市的三分之一、陕西省的五分之一和全国的七十分之一,成为陕西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在全国位居前列。

自然地理资源优势强,产品品质优。定边县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加之土地广阔、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宜耕,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全国马铃薯最佳优生区之一。目前,全县已建成脱毒微型薯原种扩繁基地2000亩,一级种薯扩繁基地3万亩,主推品种有紫花白、费乌瑞它、陇薯3号、大西洋、夏坡蒂、新大坪、早大白等,优质薯年推广面积达60万亩。定边种薯退化慢、病虫害少、产量高、质量好,旱地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水地亩产可达3000-公斤左右。定边商品薯个大、形圆、光泽度好、无污染、无畸形、耐储运、淀粉含量高(16-23%)、鲜食口感极佳、加工产品色泽鲜亮、鲜食加工兼用,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产业覆盖面宽、带动作用强。目前定边县从事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从业人员达28.2万人,已形成了近28万农民齐种马铃薯、4.5万农户共发“洋芋财”的良好局面。全县现有薯类专业村280个,薯类专业批发市场4个、薯类加工企业及作坊100多个,投资1.2亿元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榆林治国荣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即将全面建成并打造出了“榆薯”牌系列马铃薯加工保鲜包装品牌。定边马铃薯种薯在宁夏、甘肃、陕西、湖南等地享有很高声誉,是这些地区重要的种薯供应基地。

定边商品薯畅销广州、武汉、湖南、山东、上海、河南等南方26个省市。定边马铃薯主要加工品有淀粉、粉条、粉皮、粉丝等,产品质量上乘,受到消费者广泛青睐。

定边县是陕西省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也是全国马铃薯最佳优生区之一。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生产规模较大、薯类品质优良,多年来一直作为广大群众亦粮亦菜的主要作物。近年来,县委、县0审时度势,按照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要求,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全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已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定边人民增收致富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2007年8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有力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超过百万亩,年产量均超过百万吨,被确认为中国十大马铃薯生产县之一,被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受地理产品标志保护,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边的马铃薯产业,使之能够更好更快地走出定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县委、县0经过精心组织筹划,决定于2009年8月27日至29日,举办第二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目的是以文化节的形式,扩大定边的影响,提高定边的知名度,以节会友,以节招商,以节富民,弘扬薯文化,提升薯品质,开拓薯市场,做大薯品牌,树立和展示“中国马铃薯大县”的良好形象。节会期间,我们将通过文艺演出、基地观摩、论坛讲座、项目推介、招商引资、民俗竞赛等形式,努力把本届文化节办成弘扬区域文化的盛会,办成促进经贸合作的盛会,办成以薯会友、以薯为媒、增进友谊的盛会,使本届文化节真正成为定边扩大开放的窗口、展示形象的平台、内外合作的桥梁和实现跨越的载体。

定边县种植马铃薯有近400多年的历史,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马铃薯文化。这种文化是黄土文化、草原文化、三边文化的交相辉映,历史悠久,积淀深邃。2007年“首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的隆重举行,吸引来国内外1000多位客商和数万群众一起品尝定边丰富的马铃薯特色食品,享受文化大宴,开展多层次经济技术交流。通过“文化搭台、马铃薯唱戏”这种有效形式,向世界叫响“定边马铃薯”品牌。

定边马铃薯产业有着绵长的过去、生动的现在,更将有美好的未来。今天的定边,薯香弥漫,薯韵悠扬,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连同定边马铃薯产业,一定会像一朵灿烂的奇葩,绽放在陕北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定会香飘四海,闻名全国,走向世界!热情、淳朴、好客的32万定边人民,正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姿态、超常的气势,真诚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客商来定边投资兴业,大展宏图!

定边马铃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定边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鸡片

鸡片做法与过油肉相同,只是原料为鸡胸。鸡胸比猪肉更嫩,切片时切记不可横切将肉丝切断。否则,一炒即碎,不能成形。鸡片可单独炒也可和别的蔬菜合炒。

三.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榆林羊杂碎

榆林羊杂碎是陕西省榆林市的特色小吃。羊杂碎是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所以被人们叫做“羊杂烩”。

羊杀后其内脏均以副产品处理,因此,也有“羊下水”的俗称。榆林自古以来以农牧业为主,牛羊成群,牛羊“下水”丰富。但是,早先榆林人并不吃羊杂碎,人们杀了羊后,羊肉留下,肠肠肚肚、头蹄杂碎都喂了狗。有一回,一家财主杀羊待客,羊杂碎太多,狗吃不完,便让长工扔掉。长工觉得可惜,便送给一家穷人,穷人经过加工,烩制的羊杂碎香飘十里。从此,羊杂碎这道菜在榆林出现了。

羊杂碎,贵在杂、碎。不杂不碎,吃起来就没滋味。羊的头蹄血肺,心肝肚肠,统统不丢弃,少了一样,做出来的杂碎吃起来便寡淡无味。洗涤是一道更精细的活儿。一副下水往往要洗上十多遍,还得在清水里浸泡一阵。这样处理的下水,干净去腻,又有羊杂碎特有的风味。然后用刀切成式样不同的片、块、丝、条、肚、条要切得极细,心肝血肺要搭配匀称。杂碎入锅,文火熬烩,还可再配上细粉丝。食用时按照个人口味佐以辣面、香菜、葱丝、姜粉等。

羊杂碎集羊内脏于一锅,形色繁多,肉质各异,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入口生津,营养丰富,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食者往往半碗才下肚,便通身生热,一碗吃完,则热汗淋漓。羊杂碎既经济实惠,又食用方便。

四.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瓦店山羊美食

瓦店山羊美食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瓦店镇的。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临泉县瓦店镇山羊最近几年声名远扬,随着当地连续三年举办山羊美食文化节,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瓦店山羊分为两大类,其一为中原地区的优良山羊品种黄淮山羊,其二为黄淮山羊和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体格大、肉质好特点的南非波尔山羊杂交品种,这两种山羊都是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由于山羊以食用野草、红薯秧、麦麸为主,可以说是绿色天然食品,食客大可放心食用。

在瓦店山羊美食中,烤全羊可谓是第一个招牌菜。在2009年之前,瓦店应该还没有烤全羊。在当年七月的山羊美食节里,河南一家商家在这里展示烤全羊设备,就是下面是炭火、上面是用电力或人工带动转动的大夹子,一只宰杀后去掉羊头的整羊在大夹子慢慢烤熟的设备。在烤制的过程中,厨师要不断在羊肉上刷上油料和作料,就像烤羊肉串一样保证烤熟、肉质鲜嫩可口而且不糊。在烤之前,这个羊胴体据说还在作料水中浸泡几个时辰,烤时也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这样,美味的烤全羊才被献到来宾面前。烤全羊上来后,只见羊肉呈金黄色、勾人食欲,四溢的香气几乎让人垂涎三尺。烤全羊很好看,吃起来就需要用手或刀分开了,否则用筷子夹肉很是费劲。有豪爽的客人就戴上早已准备好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把烤全羊分成许多小块供大家食用,整个宴席充满喜庆气氛,大家都陶醉在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乐趣和品尝烤全羊这种人间美味的幸福之中。烤全羊外焦内酥,最外边吃起来比较有嚼劲,像嚼牛肉干一样,里面的肉质细腻鲜嫩,散发着热气和香气,很容易下肚。一只烤全羊一般二十多斤,每个食客吃上一斤多羊肉不成问题,大肚子的男子汉能吃上两三斤烤全羊,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了为止,美味不是哪个人能抵抗住吸引的!

烤全羊原是新疆少数民族招待外宾和贵客的传统名肴,如今只要花费300多元钱就能一饱口福,实在是当今老百姓的幸事。2009年7月以后,瓦店镇的许记大酒店率先学习并制作了烤全羊,不少食客慕名前去品尝,而且临泉县城的一些饭店也会从许记大酒店定制烤全羊,通过交通工具及时送到县城。临泉人几乎都把吃烤全羊当成自己的一个心愿了。

瓦店山羊美食绝不仅仅是烤全羊,自古以来,瓦店和周边的姜寨、庙岔的羊肉汤就得到群众的喜爱。瓦店羊肉汤分为淡羊肉汤和咸羊肉汤两种,淡羊肉汤不加一点盐,保持了原汁原味,咸羊肉汤加入盐等作料,口味厚重。如今,这两种口味都有自己的爱好者。与吃羊肉相比,喝羊肉汤营养更全面,老少皆宜,尤其是寒冬季节,喝上一大碗热羊肉汤能让你立刻暖意融融、精神抖擞。瓦店当地人朴实,羊肉汤是真材实料,不会掺假,香气浓郁、味道鲜美的羊肉汤常常吸引往返于瓦店一带的商贾,他们每次到瓦店都要喝上几大碗羊肉汤。 瓦店羊肉汤有直接煮羊肉、羊肉经淀粉、面粉勾芡后煎后再煮和羊肉勾芡后直接煮三种,这三种羊肉汤各有风味、各有特点。第一种的特点是保持了羊肉的鲜味,后两种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羊肉的本来味道,一些不喜欢吃羊肉的也能吃上一些。

瓦店镇经过加工的羊蹄有热羊蹄和凉羊蹄两种,凉羊蹄更受人的喜爱。煮熟冷凉的凉羊蹄吃起来十分硬实而且有弹性,享用这样的美食是需要有一口好牙齿和面部肌肉发达,不然咬不掉羊蹄上的肌肉的。有时食客为了吃羊蹄子中间一点肌肉,需要把蜷缩在一起的羊爪子掰开,稍有不慎羊爪子就碰在脸上,留下一点油腻,食客赶紧用手擦去,这恐怕就是享用美食必须付出的代价吧。和猪蹄、驴蹄一样,羊蹄的脂肪很少,都是胶质组织,胶原蛋白丰富,食客不会担心因摄取太多脂肪而发胖。

和瓦店烤全羊、羊肉汤、凉羊蹄一样,瓦店的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红烧羊肉、羊肉水饺也是样样美食,让人思之口舌生津。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如今瓦店山羊美食正凭借其独有特点特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五. 台湾省 云林县 云林美食

云林堪称是台湾民风最淳厚的农乡,境内多为淳厚朴实的农渔村景色。在饮食文化方面,同样具有朴实无华、料好实在的乡土特质,麻糬、豆皮、麦牙酥、当归鸭面线……,完全以地道传统的美味为招牌,不需大肆宣传,食客照样远从南北而至。浊水溪孕育了名扬中外的浊水米,西螺人将其做成好吃的麻糬,其中尤以传承四代的正庄麻糬名声最为响亮;目镜仔麦牙酥乍看之下,与金门贡糖颇为相似,但口味及做法上略有不同;排骨大王除做工一流外,精选肉质鲜嫩多汁的温体猪肉,也是其制胜的关键;魏家当归鸭面线是土库镇上最有名的小吃店,店内仅卖鸭肉面线、冬粉、鸭血等几样料理。( 云林县)

六.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盐边县 国胜老腊肉

国胜老腊肉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国胜乡的。国胜老腊肉瘦肉红润、肥肉白嫩,食用时香气扑鼻,入口不粑不硬,软绵干香,是老少皆宜的菜肴。

有谁知道,国胜乡大笮山中的猪,过的是什么生活?他们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住的是深山修仙居,长得白白胖胖的,生得细皮嫩肉的。但他们不为长生不老,只为进厨房,这世做不了人,也要进人的肚皮,留得肉香在人间。十冬腊月,选用大笮山中的猪,宰杀后选不肥不瘦的猪肉用盐、花椒、白酒腌制晾干成国胜老腊肉。此肉瘦肉红润、肥肉白嫩。食用时将腊肉猪皮烧泡而洗净,煮一小时左右,冷却切成薄片入盘而食,此菜香气扑鼻,一半红润一半白嫩的色彩增加食欲,入口不粑不硬,软绵干香,是老少皆宜的菜肴。

七.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特产美食

北京美食

八. 陕西省 榆林 靖边县 小炒猪肉黄米饭

小炒猪肉黄米饭

做小炒猪肉黄米饭是靖边农村人的拿手好戏,有了小炒猪肉黄米饭也就不涩口了,小妙肉也不显腻了。

九. 云南省 红河 屏边县 包谷饭

包谷饭是用石磨将包谷磨碎,筛簸去皮,于簸箕内洒水拌湿,放入甑中蒸熟,倒入簸内再洒水拌匀,至互不粘连为宜,再装甑蒸到熟透。节庆或有亲朋来访。较富裕的仡佬族人家用大米与包谷面混蒸。包谷色黄,大米色白,俗称“金银饭”。包谷饭营养虽好,但于散,难于吞咽和消化,因而常以酸菜佐餐。

十. 陕西省 榆林 靖边县 陕北山杏

陕北山杏

陕北山杏通身是宝,从杏肉、壳到仁无不有用。鲜杏果肉加工制作的杏脯、杏酱是多年畅销市场的食品。杏仁可用于多种食品加工,除生产大宗的杏仁炒货、杏仁蛋糕、杏仁酪、杏仁饮料、口香糖、杏仁巧克力等多种糖果糕点外,也可用作华夫饼干,蔬菜色拉,焙制品上面的调味品,或肉禽、海产品色拉加味品等,还从中提取分离出多种单一组份,用于添加强化其它食品,制作高档营养食品,还用于面霜、面乳等多种化妆品;杏仁油用于制作香精、食用油或高级润滑剂。壳用于油漆、活性碳、肥皂等多种化工品。

陕西是山杏原产区之一,以天然林为主。建国后,陕北、渭北许多县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目的,大量播种山杏,形成了林带。山杏的主要产品是杏仁,为重要的木本油料,传统的出口物资,主要用于药材、榨油、糕点、食品等。既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又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是黄土高原上较好的树种之一。

山杏,适应性强,耐旱、耐寒。有早熟、中熟、晚熟之分;离核、粘核之分;甜仁、苦仁之分。

栽种,一般采用直播造林,随整地随播种,每穴3~5粒种籽。陕北多以种播,出苗整齐。若是春播,人们常将种籽进行“沙藏处理”。苗长头五年内,要进行定苗、修枝、松土、除草,每隔二三年还要复垦一次,十年后即可疏伐。

杏仁既味美,又和“幸人”谐音,故人们在一些喜庆的宴席上和馈赠礼品时,常用“杏仁粥”、“杏仁酥”、“杏仁糕”、“杏仁羹”等食品,以取其“人人幸福”之意。此俗在陕南各地流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