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景洪东风天祥特产店 景洪市亿家土特产商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景洪东风天祥特产店 景洪市亿家土特产商贸更新时间:2024-01-20 17:26:57

一. 浙江省 金华 义乌 吴店馒头

吴店馒头:义乌传统的馒头,是义乌过去在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中必用的主食,也在人生礼俗中享用,用途十分广泛。一般食用时夹笋干、小块三角形焐肉。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西双版纳氆氇

氆氇是藏族制作衣服和坐垫的一种羊毛织品,种类多样,色彩艳丽,是门巴族生活中的必需品。

氆氇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也叫藏毛昵。氆氇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西宁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

一、将羊毛用纺锤拈成线,借助简单纺架手工操作。用此方法,一个技术熟练的妇女,一天可织近3米氆氇。

二、将羊毛用纺车纺成线,再用梯形木结构织机纺织。

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棱织机,织好以后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可以作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用于制作衣服和坐垫,有不同粗细等10多个品种,手工生产一般用纺锤捻线,织机织造,宽约40厘米。毛线用茜草、大黄、荞麦和核桃皮等做染料,可染成赭红、黄、绿等颜色。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鸭子稀饭

取紫米(一般的米也可以),适量(因人而定),用清水淘洗,泡胀待用。鸭子应以饲养一年以上为佳。宰杀洗干净,把整只鸭子放进锅里,一次性加足水,同时把紫米和鸭血、鸭内脏混入锅中,用旺火将其烧沸。取茴香适量,洗净剁成寸长放入锅内,把两粒草果用炭火烧至焦黄,捣碎放进锅里。锅中水烧沸后改用温火慢慢熬1小时左右,捞出鸭子,撕下鸭肉重放锅内。投入适量的盐、味精、猪油,再熬10分钟。一道风味独特的鸭子稀饭就做出来了。( 西双版纳)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景洪香竹饭

景洪香竹饭

香竹饭是用西双版纳一种本身会散发香味、像青笋一样粗细的竹子做的。其做法是:先把香竹按两个竹节砍下,在一端的竹节中挖一个孔,把洗过的糯米放入香竹中,再加入一些水,然后用竹叶塞住孔,放在火炭上烤。到竹子的水分被烘干后,竹筒就会自然爆裂,里面的香竹饭也就熟了。这时,你只要掰开竹片就能见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香膜紧粘在糯米饭上,一根白色的糯米“香肠”展现在眼前,晶莹柔软的米粒弥漫着香味,让人口生津液,胃口大开。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烧鱼

傣族烧鱼即傣族烤鱼,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大多与大小河流为邻。傣族无论男女,都喜欢抓鱼、吃鱼,有无鱼不成席之说。

鱼打理好后,配上葱、姜、蒜、辣椒面及香茅草、槟榔青、野芫荽、盐巴果、小米辣,可煎、炸、蒸、煮、烧烤、腌、熏。尤以包烧鱼和竹筒烧鱼、烤鱼、酸鱼、鱼剁生、“臭”鱼的做法和味道最有特点。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竹片夹住鱼,用明火烤,因此既有烤肉的香,又有竹的清香;二是该菜用的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盛产的香茅草和香菜,所以带着一股香茅奇特的香味。它最具特色的是鱼肚之内还有傣家的特殊酱料——“番茄喃咪”。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腌牛筋

是傣族的一道名莱。制作时,将牛头、牛脚用开水烫过 后把毛刮去,再放到火里烧透,然后用水泡洗干净,砍成小 块放进锅里煮烂,出锅后将骨头剔掉切成小片,装入盆里用 淘米水浸泡3小时后捞出来,再用冷水淘洗干净滤干水,把准备好的辣子、姜、蒜、花擞、盐等佐料倒入盆中拌匀,装 入罐中封好,半月后即可食用。滋味酸香,质地软嫩,清凉 爽口。( 西双版纳)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蜂蛹酱

以蜜蜂蛹或野蜂蛹为主要原料。调制时,将蜂蛹挤捏取汁后,再把蜂蛹剁细,加上糊辣椒末、野花椒粉和香蓼草等佐料与蜂蛹汁掺合,加食盐拌匀即供食用。蜂肾脏酱,味鲜而甜,民间多用生食蔬菜蘸食。( 西双版纳)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大蒜

斑鸠店镇西靠黄河,东邻东平湖,土壤广阔而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大蒜生长。自建国初期即已种植大蒜。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至今全镇大蒜面积已达4万多亩,一般年产蒜苔2万吨,蒜头8万吨。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云集收购,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市,并出口到越南、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成为我省颇具影响力的“大蒜之乡”。

1960年以前,斑鸠店镇种植的大蒜原为本地蒜,产量不高,品质一般,为了提高产量,六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了杂交蒜,试种成功后,经过多年培育,这种杂交蒜表现了很强的生长优势,其主要特点是:株型高大,外皮紫红,成熟较早。每个蒜头内有4—8个蒜瓣,蒜瓣整齐肥大;蒜苔产量高,且苔茎绿、无病斑(即黄点子);蒜泥香、辣味适中;长出作苗菜用时,出的蒜黄多。1991年,斑鸠店大蒜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蒜类产品。

大蒜是上等的辛香类蔬菜和调味品,具有增强食欲,抑制病菌改善人体微循环、补充营养、保障健康功能。据测算,每100g大蒜中含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纤维0.7g,钙5mg,磷44mg,铁0.4mg,硫胺素0.24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9mg,抗坏血酸3mg,并含有抗诱变剂硒和杀死癌细胞的活性物质二烯丙三硫、乙烷硫代磺酸乙酯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防治癌症和美容作用,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素有“土里长出的青霉素”之美称。

据蒜农说,大蒜喜生土地、洪淤地,喜硫酸钾肥。斑鸠店镇耕地属冲积扇平原上的粘土地,地力肥厚,农民种蒜多施用农家肥,一般不用含有害物质的化肥、农药,所以蒜的产量高,质量好。大蒜已成为斑鸠店镇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景洪苦笋

景洪苦笋

苦笋是傣族人最爱吃的一种素菜。吃苦笋最讲究佐料,人们称这种佐料为“南秘”。可以用鱼、虾、螃蟹制作而成,比较简单,最普遍的是用西红柿制作的南秘。吃的时候只要拿烧好的苦笋蘸上“南秘”即可食用。这时的苦笋是又苦又香,又辣又酸,主味是苦,但傣族人吃笋很特殊,他们是越苦越爱吃。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曼暖典傣族织锦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傣族织锦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迈村民委员会所属的一个傣族自然村,织锦是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工艺活动,历史悠久,据村里老人说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织机,每户人家都有成年女子会织傣锦。

傣锦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图案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为主,动物类有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等,分别代表着吉祥、力量和丰收;宝塔、寺院、竹楼等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傣族织锦精细美观,色彩鲜明,栩栩如生。曼暖典傣锦线条宽窄错落,形态夸张简练,图案规范,质朴粗犷,富有装饰特色,民族色彩浓郁,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西双版纳傣族织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产品主要销往西双版纳各村寨及作为旅游纪念品,也有部分销往缅甸、泰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织锦是曼暖典村傣族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给傣族传统手工艺带来了机遇,目前,曼暖典的傣锦年销售收入达14,900元,占该村副业收入的五分之一。曼暖典织锦多以家庭为单位编织和销售,村民常年耳濡目染,代代相传。村里有一批织锦能手,其中玉儿甩曾多次被邀请到其他地方传授技艺,荣获版纳总佛寺、佛教协会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被《云南画报》、西双版纳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