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湄潭县特产是什么 湄潭好玩的地方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湄潭县特产是什么 湄潭好玩的地方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12-22 22:13:50

一.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小米椒

湄潭小米椒是辣椒的一种,一般指朝天椒,个体小,未成熟时为淡绿色,成熟为橙黄色,干小米椒为红带橙黄色,大红色的则不是该品种。小米辣椒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钙,磷,铁,硒,钴),色素(隐黄素,辣椒红素,微量辣椒玉红素),龙葵素,脂肪油,树脂,挥发油,辣味成分(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碱等)。辣椒性味辛辣热。具有温中健胃,杀虫功效,主治胃寒食饮不振,消化不良,风湿腰痛,腮腺炎,多发性疖肿等症。辣椒素也是一种潜在的抗癌物质,抗氧化剂。

二.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红豆腐

湄潭红豆腐

湄潭红豆腐(豆腐乳),当地俗称“霉豆腐”。以本地黄豆为加工原料,磨成豆腐后以块状用低温自然发酵20天左右,每块单独拌以用红辣椒、花椒、甜酒(或白酒)精盐等调制佐料,再瓶装(或罐装)数日即可食用。

湄潭红豆腐的特点是口感细腻、香辣开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维生素。夏令时节,湄潭人喜欢熬上一锅粥,配上一碟红豆腐,一家人便吃得津津有味!

三.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马山灰豆腐

湄潭马山灰豆腐是将磨制成的豆腐切成小块,形状正方、长条、三角、菱形不等,肉质成海绵状或空心状。制作方法是、将豆腐加工成豆腐块后,用刀切成小立方块,先用碱灰(桐壳草木灰均可)再用灶灰吸干水分,约 10 小时后,分批放人锅内用灰炒泡炒黄即成。其操作过程始终不离灰,故名灰豆腐。若炕干待用,久不变质。无论才出锅的还是炕干的灰豆腐,拌人已煮熟的猪蹄、鸡肉、狗肉等食品内,可以用来红烧、炒制、火锅配菜等,混煮15分钟以上,即成松泡绵柔、味道鲜美可口的宴席佳肴。但煮前洗制特殊,需先用温水(最好用米汤、淘米水)发泡,再用清水泡洗。

四.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遵义红

遵义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遵义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贵州,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胜地和福地。贵州有太多中国革命史上最鲜亮的记忆。四渡赤水、乌蒙山千里回旋,红军以一连串的雄奇手笔,奇迹般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而贵州遵义,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国红色旅游城市。1935年,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并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开的新的局面。

任重道远的遵义市秉承党的先进思想,在政府与茶企的共同努力下,现如今已发展成为西南茶海的中心点。地处银柜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遵义,海拔高度约为1000~1500米,在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上,受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茶叶资源极为丰富。

“遵义红”是湄潭2008年以来充分开发黔湄系列国家级无性系良种,恢复于19世纪40年代在湄潭成功试制的“黔红”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形成的名优工夫红茶产品,受到了张天福、陈宗懋等茶届泰斗和消费者的青睐,并首次参加名优茶评比即获广州茶博会和上海茶博会金奖。市场前景看好。如果将长征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贵州遵义。如果将红茶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遵义湄潭。

湄潭是中国古老的茶区之一,是遵义市重点茶叶生产基地,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

抗战期间,国力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试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厂,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直接推动了湄潭茶业的发展。

浙大迁来之后,带来了先进的茶叶栽培技术和炒茶工艺,才有了绿茶、红茶、眉尖茶等,尤其是浙大农学院将杭州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引入湄潭,试制出优质龙井茶,还培育出新品种“湄红”,化学系主任王jin曾在《试新茶》一诗里写下了“许分清品胜龙井”的诗句。可以说,浙大西迁,不仅仅是改变了某个人的一生,更大的范围内来看,还改变了贵州茶叶的发展。

遵义红茶(2张)如今,到了茶乡湄潭,处处是可消除视力疲劳的绿色。其绿,依据地方不同,各有特色。在核桃坝,那4000多亩茶树仿佛在春天吃饱了喝足了,全身着绿,绿得像一幅幅铺在大地上的油画,画中,采茶女不时送来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登上县城背后的打鼓坡茶山,放眼四周,群山被一道绿色丝帕从头到脚一圈一圈裹了起来,那丝帕恰似工笔画,不管山有多高坡有多陡,那一垄垄茶树总是那么工整匀称,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些农民画家真是巧夺天工。来到永兴茶海,还会看到另一番景色,绿色的茶垄一望无垠,随着丘陵地形的起伏跌宕,绿色变成了大海的波涛,采茶人变成了波涛中的点点帆影。

在湄潭,茶叶是一项春天的产业、阳光的产业,而遵义红正是这阳光产业中最绚烂的一束。

红茶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茶类,从英国皇宫兴起的下午茶,直到现在都市里到处可见的红茶馆,红茶被赋予了高雅、时尚、恬淡的韵味。1662年,当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用几箱来自中国的红茶作为嫁妆。在婚礼的宴会上,宾客们惊奇地得知,凯瑟琳频频举起的高脚杯中盛的不是葡萄酒,而是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来自古老中国的神秘饮料,它的名字叫做红茶。

“遵义红”红茶是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新开发产品,公司根据湄潭黔湄系列茶树品种的特性,将“湄红”加工工艺与福建政和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红茶、祁门红茶的加工工艺相结合,并用以“红色遵义”独特的地域特性作为商品名称的一款高品质红茶。遵义红茶在2009“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以优良的茶叶品质、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理属性等强劲优势荣获“评审委员会特别奖”。

红茶是世界产量最大的茶类,占70%以上。要说它的特点,红茶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茶类,可以煮着喝,可以放奶、柠檬,也可以融入西方人的文化。另外,红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它有暖胃,抗感冒,抑菌的功效,同时茶汤色亮丽,呈琥珀色或橙色,视觉效果佳;红茶还很柔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很浪漫和温馨。红茶与铁观音的区别,就是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储藏时间比较久。有一种说法是红茶越陈越香,其实是相对陈比较好。红茶制好后通过氧化,储藏期还会发酵,使茶汤更具滑感。而遵义红在秉承了传统红茶优良品质的同时,以湄潭原生态茶种为基础,采用先进的制茶工艺让大自然的精华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003年,在湄潭县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盛兴茶业在湄江之滨湄江镇,建立了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公司占地13500平方米,拥有无公害有机茶园基地7000亩以上,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专营公司,是遵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优秀茶叶企业,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率先在安徽峨峤茶叶市场建设“湄潭翠芽批发部”,同时在贵州贵阳“贵阳盛兴茶叶销售公司”和在广东东莞设立“遵义红总代理”等多个专卖店、直销点和批发站东莞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城市,东莞作为一个对外窗口,是全国茶友爱好者的文化之地,因此获得湄潭县政府大力支持与肯定。

通过不懈的努力,遵义红茶在品牌提升、文化运营、体系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公司精研茶叶、追求品质、注重创新:早在60年代初期,遵义红茶就已远播到世界各地,享誉中外。公司传承祖辈传统制作工艺,糅各中精髓,研其制法,在公司团队的不断努力与研发下,“遵义红红茶”延续自身独有的茗韵,集合了祁门红茶的香韵与政和工夫的灵秀,开创了遵义红茶产品的祖先,并在国内权威茶行业获得广泛好评;同时,公司还研发了独具特色的绿茶产品,在保持了原产茶品清新口感基础上,吸纳了绿茶醇香精髓,突破了当地茶叶传播局限,为贵州茶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遵义红茶的崛起,不仅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更是对中国奋战胜利的缅怀,其深蕴多重文化内涵,从而保持湄潭盛兴茶叶强劲的品牌凝聚力和创新力,实现品牌扩张,得以向国际化现代企业迈进。

遵义红茶(遵义红)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道真自治县、正安县、务川自治县和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五.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湘潭择子豆腐

择子豆腐是用一种叫择子(学名“石栎”)的野果制作而成的。它是湖南湘潭的特色小吃。秋天,择子成熟,采摘下来,加水磨成粉,晒干后储藏,以备常年制作。择子不仅可制择子豆腐,还可做择子面皮、择子面。这种豆腐呈栗壳色,韧而光滑,入口清凉,以冬笋烧煮最佳。

六.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西河灰豆腐

西河灰豆腐

西河灰豆腐是有名的特色食品之一,其制作工艺如下。

首先制作豆腐:1、选较好的黄豆,用清水泡胀、洗净;2、将豆子磨成浆;3、把豆浆放到锅里烧沸、过滤,将滤液放入锅中加热,加入适量的酸汤使豆腐成团;4、将豆腐放在箱里,调匀后压紧后取出。

其次是制作灰豆腐:1、将豆腐用刀切成小的立方块形状,放入适量柴灰中约27小时;2、从柴灰里取出豆腐晾干,再放入另外的装有柴灰的铁锅中,用微火炒,炒泡为止,用清水洗净,即可食用。

食用时可煮烫,也可干炒,独具风味,多出现在农村宴席或过年的餐桌上。

七. 甘肃省 甘南州 临潭县 酸菜(洋芋)煮角

酸菜(洋芋)煮角是以上好的土豆(蒸熟)为原料,先是挑选出上好的洋芋煮熟之后,取皮,捣碎,加入食盐、味精、花椒、香油,辅以葱花、鲜牛肉,搅拌均匀成馅,并拌以上佳“苦根”酸菜,用临潭的当地的麦子面(或加入少量青稞面)等揉和而成的面皮包好,放到沸水锅中,煮熟之后,倒入香醋,加点油泼辣子,可口而美味的酸菜(洋芋)煮角就做好了。

吃起来既有洋芋的香味,也有酸菜的酸味,口感极佳。具有健脾,降暑的功效,是夏季不错的一道美味小吃。

八.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江翠片

湄江翠片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湄江翠片茶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湄江翠片,原名湄江茶,因产于贵州湄潭县湄江河畔而得名。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极为有利。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涌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湄江翠片产于贵州省湄江茶场,湄潭茶场,地处黔北湄潭县城区境内。湄江河沿湄潭县城流经全境。三面环水,山清水秀,两岸茶山连片,素有茶乡的美称。湄江河两岸质地优良,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而湿润,多为酸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气温在15℃左右,年降雨量在1100~1200毫米,空气清新,云雾缭绕,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暖湿共节。茶园海拔750~1200米,昼夜温差大,加之年日照率较低(在35%以下),散射光较多,光和作用平缓,茶叶纤维不致突然变粗变老,较长地保持芽叶柔嫩,有利于茶叶内芳香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咖啡碱、维生素、茶多酚等营养物质的形成和聚集。

湄江翠片采自湄江良种苔茶的嫩梢。清明前后开采,以明前茶品质最佳。特、1-2级翠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芽叶长度分别为1.5厘米、2厘米、2.5厘米。三级翠片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芽叶长度不超过3厘米。通常,制500克特级翠片需采5万个以上芽头。一级翠片约需4万个左右芽头。采回的芽叶必须分级摊放在通风阴凉处,摊放厚度每平方米1-1.2公斤,失水量8%左右。一般历时3-5小时。

湄江翠片炒制技术考究,既吸取了西湖龙井茶的炒制方法,又有其独特之处。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二炒、摊凉、煇锅等五道工序。采用双手在电炒铁锅内进行。主要手法有抖、带、搭、扣、拓、抓、拉、推、磨、压十种。各种手法视鲜叶老嫩、含水量高低等情况灵活变换,因势呵成。

湄江茶为中国名茶之一,产品质量上乘。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1986年至1992年连续评为贵州省优质产品;1988年荣获部优产品称号;已撰文编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中华食品大全贵州传统食品》等书出版。品名载入《贵州改革开放的十年》一书。

九.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天麻鱼头汤

天麻鱼头汤是湖南湘西的特色美食。天麻胶质重,味甘甜而带苦涩,具有益气定惊、镇痛养肝、祛风湿、强筋骨等效用。天麻鱼头汤据中医师指出,由于天麻属名贵中药材,故市面上亦有出现伪品,需小心识别,记紧留意天麻质地是否坚硬而紧密,呈半透明状,表面带黄白或浅黄棕色,通体晶莹丰满,个大结实则为上选。用清水洗净2个大鱼头和100克天麻,先除去鱼鳃内污物并切为两边,天麻沥干水备用。烧红镬,加入油,爆香姜片,放少许酒,倒入鱼头,封煎去除鱼腥,约1~2分钟后取出,放在吸油纸上,吸去多余油份待用。注8碗清水于炖盅内,先放鱼头于盅底,之后放入天麻和100克云腿,隔水炖至水沸时,改用中至慢火,炖两至三小时,再放入适量盐便成。

十. 甘肃省 甘南州 临潭县 回族馓子

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俗语有“点心香,月饼回乡馓子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一说。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古称“环饼”、“寒具”。据史书记载始于北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节日,回族人家都要炸制馓子招待客人,馈赠亲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