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互换特产 沈阳 沈阳特产去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互换特产 沈阳 沈阳特产去哪里买更新时间:2024-01-31 10:23:52

一.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玛瑙

    “玛瑙”一词源于佛经,梵语叫“阿斯玛加波”,意为“马脑”。因为古人不了解玛瑙产生纹带的原因,认为是“马脑的变石”。后人认为“马脑”属玉,于是改成斜玉的旁儿,转为“玛瑙”一词。

    玛瑙属于隐晶质石英,是具有不同颜色的二氧化硅溶体,分期沿岩石的空洞或裂隙周围向中心填充所形成的同心层或平行层纹状矿物,呈玻璃光泽,主要产于火山岩裂隙及空洞中。

    具有同心环带状、层纹状,波纹状、缠丝状、草枝状等各色形态的美丽花纹是玛瑙最大的艺术特色。其花纹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白、灰、黄褐、黑等。因为玛瑙具有天然毛细孔,所以还可染成红、蓝、绿、黄、褐紫等各种颜色。

二. 辽宁省 沈阳 于洪区 京玉葡萄

京玉果肉脆,酸甜,含固形物14%—16%,含酸量0.53%,品质上等。 果穗圆锥形,穗重600克,果粒椭圆形,粒重7克,果皮黄绿色。果肉脆,酸甜,含固形物14%—16%,含酸量0.53%,品质上等。较丰产,较抗病。8月中旬浆果成熟。

三. 辽宁省 沈阳 辽中区 烤牛肉

将新鲜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酱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匀,另备酱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莱末、大蒜调味品分装于小碗,炭火炉放于桌心,上放铁箅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箅子上烧,蘸调料后食用,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四. 辽宁省 沈阳 辽中区 朝鲜族打糕

在秋冬时节,朝鲜民族经常制作一种小方块米糕(也称“打糕”),最常见的一种叫“糯米打糕”,用糯米精制而成。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糯米打糕,分赠邻居和亲友。从这种习俗中产生了“吃打糕过年”的说法。节日送礼不能缺了打糕,尤其在送娘家礼物时更不能缺少,据说打糕里还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

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状,中间夹豆沙馅,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其做法是:做打糕要经过洗、蒸、打、切四道工序。先把糯米洗好,用清水浸泡十几个小时(如果急着做,可用温水浸泡,时间可短些),泡到用手指能把米粒捏碎为止,然后把米捞出来,把水沥干。把米放入笼屉内用大火蒸半个小时左右,要蒸到软硬合适为止。把蒸好的糯米饭放到砧板上,用木槌边打边翻。打的人开始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打的饭粒四处飞溅;翻的人要用水沾手并不断擦砧板,否则,打糕就会和砧板粘在一起,翻不动。这种粘糕,要求打得越匀越好,一般打到看不见饭粒为宜。把打成的糕切成适当的小块,用豆沙或者熟豆面等裹上一层就可以吃了。喜甜食者,可蘸糖食用。喜咸者,可佐盐食用。这种打糕比一般年糕更加粘润可口,味道尤为清香。

五. 辽宁省 沈阳市 浑南区 东陵红树莓

东陵红树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陵红树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树莓,一种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拥有“果中黄金”、“水果皇帝”的美誉,是国际市场上的“宠儿”。在沈阳市东陵区,小小树莓担负起了助农增收的重任,难怪在1月5日召开的东陵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树莓”二字屡屡出现在区政府的工作报告之中。从2003年在东陵区扎根至今,树莓产业已经在该区成了气候:2009年,祝家农业经济区建成5个千亩树莓高效种植示范村,新增树莓种植面积1.3万亩,惠及4个乡街、9000余农户,亩均纯收益达5000元以上。目前,东陵区树莓生产规模为5.5万亩。

东陵红树莓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祝家街道、深井子街道、李相街道、王滨沟乡4个街道乡现辖行政区域。

沈阳市东陵区凭借东南山区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种质资源开发、科技培训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2010年树莓产量达到5000吨。树莓种植迅速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产业,并且树立了产业品牌、产生了品牌效应。2010年7月,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了首届国际树莓节,期间举办了国际树莓产业高峰论坛、树莓产业基地参观考察、重点项目推介及经贸洽谈、树莓主题生态游等活动。2010年7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受理了东陵红树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请。

日前,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了解到,“东陵红树莓”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已经正式获准,成为沈阳首个地理标志商标,辽宁省第23个地理标志商标,将进一步凸显东陵区红树莓品牌效应。

六.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康平干豆腐

康平干豆腐(绿色牌)

康平绿色牌干豆腐以“干、薄、细”著称。“干”是指豆腐压得实、干爽;“薄”是指每张豆腐厚薄如纸,太阳底下能透亮儿;“细”是指豆腐里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干、薄、细”是干豆腐的三大特色。

七. 辽宁省 沈阳市 辽中区 辽中寒富苹果

辽中寒富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夜春风,万亩苹果花同时绽放,那是怎样盛大而惊艳的场面?于辽沈大地,于辽中。辽中因位于辽河平原心脏腹地,所以水肥土沃,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有北方平原的广袤。『辽中寒富苹果』就是在这种特定自然条件下研发出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是辽中县独具特色的地方产品。其果实个头大,呈短圆柱形、端正、外观鲜艳、肉质爽脆、多汁,不仅酸甜可口,芳香扑鼻,而且营养物质含量极高。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辽中寒富苹果

国家公告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第174号

保护范围:辽宁省辽中县现辖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辽中平原水肥土沃寒富苹果惊艳大地辽中属于生态水城,沿海湿地长廊,不但风景美轮美奂,而且地产丰富,物产肥美,寒富苹果也因辽中地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长环境而盛产,驰名全国乃至世界。

辽中县位于辽宁中部,沈阳市西南,地处沈阳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为沈阳距离海港最近的区域,是沈阳对外开放的门户,沈阳经济区的黄金枢纽,沟通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的钻石节点。辽中县地理位置为东经122°28′~123°6′,北纬41°12′~42°47′,境内有辽河、浑河、蒲河、绕阳河上条过境河流,水资源丰富。辽河是辽中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境内平均相对湿度大,因而在辽中形成了辽河的独特小气候。

辽中地质构造属下辽河内陆断陷,为新生第四纪下辽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区域性气候明显,土壤为沙壤土,物理性黏粒含量适中,壤土性质介于沙土、黏土之间,土质不沙也不黏,疏松耕性好,为寒富苹果的生长提供了通气良好的土壤环境,这也是产出优质苹果必备的土壤条件。辽中地下水位适中,且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氮、磷以及钾的平均含量非常适宜苹果栽培,又符合苹果无公害生产标准的要求。

辽中寒富苹果,因辽中的地理环境而受益;辽中也因寒富苹果而闻名,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寒富苹果生产基地。

文化背景

苹果早在人类之前就生长在大山与苍原上,是诸多原始动物以及后来人类采摘的美食,据相关资料证明,苹果几乎与人类同时进化和发展,在早期人类的发展中,苹果几乎是起着食物的作用。

辽中寒富苹果是由优质的苹果品种改良和嫁接研发出来的,营养价值更是有了空前的超越提升。由于辽中寒富苹果是有针对性的研发,在辽中的土地上,不但生长顽强,有连续结果的能力,而且花序坐果率很高。辽中寒富苹果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生长韧性,在种植上,首先园地选择,一定要土壤肥沃,活土层深,水位适中,能保持良好的湿度,土壤pH6~8。栽植上选用矮化高接苗技术,苗木标准基砧为山丁子或海棠,采用3年育苗周期。在苗木栽植密度上行距在2米×3米。授粉树设置上,辽中寒富苹果自花授粉能力强,可以满足坐果需求,可不设授粉树或少设授粉树,如设置授粉树要求授粉树品种与寒富苹果花期一致,花粉量较大,且亲和能力强,比例为4∶1~8∶1。栽植最佳期是秋天,按栽植密度实行定点整地,采用沟状或穴状整地。春天在清明前后选好苗木,分级栽植。在水土管理上,要进行深翻改土,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进行,土壤回填时混以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中耕,清耕制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5~10厘米,以利调温保墒;覆草和埋草,覆草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覆盖材料可以用麦秸、玉米秸、稻草等;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利影响。早春苹果树萌芽抽梢,要及时灌水;花期前后:花前适量浇水能明显提高座果率,但不宜大水漫灌;幼果膨大期:及时灌水,增大果个,提高产量和果品肉质;秋季灌水:防止果树因冻旱而抽条。花果管理上,需要人工疏花疏果,叶果比例40∶1,或4~5个生长点留一个果。要留单果以便套袋。果实套袋前应喷一次广谱杀菌剂。采用纸袋(单层或双层)和薄膜塑料袋。

寒富苹果4月中旬萌芽,5月开花,10月初果实成熟,果实短圆柱形,端正,属大型果,尤其色彩鲜红,全面着色,果皮蜡质层中厚、光亮。果心小。果肉淡黄色,肉质酥脆,多汁,酸甜味浓郁,入口清爽,百吃不厌。

品牌建设

高科技做引领果树产业标准化

迄今为止,辽中县寒富苹果栽培面积已达10万多亩,其中有3万多亩进入盛果期,年产量12万吨以上,产值实现6亿元,果农增收近万元。目前,辽中寒富苹果形成了栽培有基地,生产有标准,产品有品牌,技术有专家,生产资料统供,服务有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销售有市场,产品无公害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寒富苹果生产基地。

2006年9月28日,辽中县人民政府在辽中县龙湾寒富苹果果园召开现场会,会上寒富苹果栽植大户张立奎提出了在辽中县辖区内生产的寒富苹果统一名称为“辽中寒富苹果”的倡议,得到与会者的认同。从此,辽中寒富苹果的栽培种植发展十分迅猛。2008年,辽中寒富苹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0年,在首届沈阳地方特色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农产品”;2010年,在第六届中国辽宁(沈阳)国际农博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农产品”。

辽中县政府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了辽中寒富苹果研发中心和科技推广中心,主要承担寒富苹果品种的提纯复壮,优质种苗的繁育、示范与推广。研发中心每年都有新成果,为寒富苹果生产提供新动力。加强与沈阳农业大学、省市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的有效对接,并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聘请了多名果树专家成立了专家讲师团,长年深入农村讲学指导,在一线指导农民生产,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辽中县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农民技术队伍。同时,辽中县政府出资选送部分农民到沈阳农业大学培训,培养科技带头人50余名。

为了加强对辽中寒富苹果的质量管理,辽中县政府制定了地方生产标准,针对技术基础、产地环境、品种、产品质量、技术操作规程、检验方法、产品标识、包装技术和贮藏技术等环节,确定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了产品质量。同时,辽中县政府又成立了寒富苹果协会和科技服务队,为农户进行寒富苹果生产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发展会员2800余人。

寒富苹果的育成及其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结束了东北寒冷地区长期不能栽植优质苹果的历史。目前,辽宁省和沈阳市已经在林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辽中县为“寒富苹果”的主产区和生产基地,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果业经营者又拓展新的科研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实验,独创并成功地发明了温室盆栽果木的重大成果。这一项重大成果,不仅有效避免了农民喷洒农药飘移对果木引起的不良影响,更增进了果实的绿色环保性,而且使辽中寒富苹果快速增大产值。更基于便于移动的特点,可以人为掌控果木生长的环境和温度,从而达到果树不受季节限制,可以月月见花开,四季有果香的观赏效果,辽中寒富苹果也因此成了惊艳全国的果业观赏基地。

知识链接

水果中的“全科医生”

人们都知道苹果的食用价值,但对于它药用价值的了解可能就少了许多。苹果药用,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苹果味甘、性凉,不但能补心益气,还能生津止渴,更具有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严1肿患者多吃苹果有利于补钾,减少副作用。妊娠期多食苹果,可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又可以调节水、盐及电解质平衡,防止因频繁呕吐导致酸中毒。

在辽中民间有“每天一个寒富苹果,远离医生不看病,每天一个寒富苹果,保健养生赛华佗”的说法。一只小小的苹果,却犹如一位营养大师,既饱了人们的口福,又对人们的身体起到了保健作用,难怪苹果一直处于水果排行榜的前列。

八.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县 登仕堡子镇树莓

法库县登仕堡子镇区域面积9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 万亩。辖9个行政村,人口17,300人,其中农业人口16,850人,劳力总数5100人。林果业较发达(树莓、南果梨、苹果梨),森林覆盖率为34%,养殖业、运输业有一定基础,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法库县登仕堡子镇树莓栽植面积4000亩,以美22号、托洛米两个品种为主,年产量4000吨,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树莓生产基地,并建有树莓加工厂,产品主要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所产的树莓2005年被辽宁省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优质农产品。

登仕堡子镇树莓产业发展较快,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已形成了供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7年,登仕堡子镇树莓产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生产基地面积不断扩大。该镇地区虽遭遇了严重的旱灾,但树莓仍然获得了大丰收,亩效益一般在4000元左右,同时,市政府出台鼓励政策,给新栽百亩连片树莓每亩补助500元钱,在高效益和优惠政策的带动下,栽树莓面积4500亩,许多栽树莓的农户都走上了富裕之路,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农民发展树莓生产的积极十分高涨。

二是又引进一家树莓深加工企业。辽宁新大地集团决定在该镇建立树莓深加工厂,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100亩,年加工能力1万吨,主要产品为树莓酒、树莓饮料及其它产品。

三是引进一个树莓新品种。从辽宁省农科院引进了海尔特兹(Herytage) 秋果型红莓,该品种来自美国纽约,果实硬度大,色味俱佳,产量高,根蘖苗极多,并且不用防寒,管理简单,省时省工,效益高。该品种8月中下旬开始成熟,至10月中旬严霜后结束。该品种是该镇主要推广的树莓品种。该品种的引进,延长了树莓的采收期和加工期,能够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促进树莓产业的发展。

九. 辽宁省 沈阳 辽中区 辽中玫瑰

辽中玫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辽中种植玫瑰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由于辽中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特别是因辽河形成的独特小气候,光照充足,空气湿润,造就了玫瑰优势生长的自然条件。

辽中玫瑰已经形成了种苗繁育有中心,栽植有基地、生产有标准、产品有品牌、技术有专家、生产资料统供、服务有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销售有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闻名全国的辽中玫瑰栽植基地。全县有5000余户花农栽植辽中玫瑰,面积2万多亩,年生产玫瑰鲜切花4.6亿枝,产值3.7亿元。

目前,辽宁省和沈阳市已经在花卉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辽中县为“玫瑰”鲜切花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特别是在富美莱花卉市场的拉动下,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产地范围。

辽中玫瑰产地范围为辽宁省辽中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1.红色系:黑玫瑰、红玫瑰、卡罗拉、红鹤等。

2.彩色系:索菲亚、贝拉米、黄金时代等。

二、立地条件

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层厚度≥60厘米,pH值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1.5%。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采用扦插繁殖。

2.栽植:

(1)栽植时间:4月中旬至5月上旬。

(2)栽植密度:每公顷定植株数≤72000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每年施用腐熟有机肥≥45吨。

4.修剪管理:每株保留切花主枝≤5枝,饱满的营养枝5至6枝,株型高度50至60厘米。

5.采收:花蕾初开或半开时分批采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花苞大而饱满;花瓣质硬,花色鲜艳。

2.理化指标:红色系花枝长度≥50厘米;彩色系≥40厘米。花朵直径为≥10cm。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