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都土特产品 赣州宁都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都土特产品 赣州宁都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9-02 07:54:14

一.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八品莲花茶

八品莲花茶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的。八品香莲是纯天然的有机茶品,内含世上少有的莲花胚胎素,具有活化肌肤,美容养颜的功效。

莲花茶以莲花为原料,是一种保持鲜花本色的高级天然饮品,既环保生态,又能触动饮茶者遐想……莲花茶富含维生素、抗坏血酸以及人体所需要的钙、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不但具有清火解毒、益肝健脾等功效,还能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莲花茶的泡法也有严格的要求,首先水温要控制在80摄氏度左右,再分次添加开水。冲泡莲花茶第一次只加少量开水,把莲花刚好浸没为宜,不要 加盖。待莲花完全浸泡展开,再续水冲泡,入味后即可饮用。喝完茶后,泡过的莲花不要扔了,可涂抹在皮肤上。

据悉,2013年西充县义兴镇百科生态园区共种植了200亩“八品莲花”,每一朵的价格可卖到15元。目前,“八品莲花”采取网上订单销售模式,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端市场。

二.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宁都精制红薯淀粉

宁都精制红薯淀粉

以优质鲜红薯为原料精制而成,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和漂白剂,质地洁白、纯净、卫生,口感细腻,味道鲜美,保持了红薯原有营养成份及保健功能,是制作高级粉丝、冰雪糕、肉丸的上好原料,也是各种面点,快餐食品的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医药等领域,年产量10000吨以上。

三. 辽宁省 大连市 普兰店 普兰店印染品

印染品:位于普兰店经济开发区的大连岸名染工有限公司是日本京都岸名染工株式会社建立的独资企业。主要生产经营纺织品面料的印花、染色和服装加工,年生产能力300万米,主要销往韩国、美国、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四.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中华神菇--茶树菇

茶树菇,产于油茶树根腐植基部,因产量稀少,十分珍贵,俗称中华神菇。其特点是:菇薄柄长,美味在柄,香淳脆嫩。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民测定,内含人体所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十多种微量元素和抗癌多糖。具有补肾壮阳,益气和胃,宁神降压,防癌抗衰的功能,对肾虚,尿频、水肿、中老年防衰、小儿低热、尿床、高血压有较理想的补助疗效。该菇生产过程中不施肥,不打籽,无任何污染,是集营养、保健于一身的有机绿色食品,其味鲜美,风味独特,是难得的美味珍馐和馈赠佳品。

五.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台品高山茶

永福镇位于漳平市西南部 ,地处戴云山脉和博平岭山脉,是福建省最南端的高山盆地 ,是漳平南部经济、文化、交通重镇,漳平、龙岩邻近乡镇的物资集散地。

福建漳平永福镇是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种植基地, 1996年投资成立台品茶业(台湾高山茶)有限公司,开辟了千亩茶园,做出了优质高山茶。

产品会说话,一口永福出产的高山茶入喉,“原来大陆的高山茶也不差”,这杯茶已经引来台湾43家茶农茶商落户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高山茶种植面积逾4万亩。

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致茶树芽叶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而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之成分含量提高,且芽叶柔软,叶肉厚,果胶质含量高,因此高山茶色泽翠绿鲜活,茶香气味香脱俗,甘醇,甜美,茶汤碧绿透明,质如味美,喉韵生津,口齿留香,视为茶中上品。

六.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宁都肉撮

宁都肉撮,是江西知名小吃。“肉撮”又叫肉丸,是“肉丸”的宁都方言。在赣南地区尤其是宁都,非常喜欢。宁都肉撮,是用肉(一般用猪肉、鱼肉)用设备打碎,然后取部分淀粉、水,制作而成的。口味独特,口感细腻,是宁都人民最喜爱的小吃。宁都人,每天早起的早餐就是宁都肉撮。而每逢喜事,也必须做两碗宁都肉撮(一个猪肉做的,一个鱼肉做的),宁都人民的风俗也有“无肉撮不成席”的说法。因为宁都人经商、求学分散到全国各地,慢慢的也传开来。每当出远门,也带着点肉撮在身边,作为家乡的小吃,和全国的亲朋好友分享。

宁都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客家摇篮。为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圆圆的客家肉丸。宁都肉丸中的猪肉丸和鱼肉丸是宁都客家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七.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宁都粸

宁都有很多种用米做原料的食物,当地人称之为“qí”,有一些文人写成“糍”或者“米果”。我查了字典和一些资料,终于找到了一个读音和意思都和当地人的称呼一致的字——“粸”。“粸”是古代汉语中对一类以大米制成的食物的称呼,宁都人对“粸”这一称呼至今没有改变,我想也许可以佐证客家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宁都的粸,种类很多,一口气能说出十几种粸——糯粸、黄粸、灯盏糕、馍馍子粸、芋包子、薯包子、番薯粸、米冻粸、松糕粸、豆子糕、糖圆、油饼、卷心糕……

宁都的粸,主要原料是大米,也有专用面粉的。辅料有薯、番薯、芋子、豆子、南瓜等,也有用碱水的。做粸的原料要预先准备。年初,农夫农妇们就要筹划年底大概打多少糯粸、黄粸,来决定种多少糯谷、大禾子米(专门做黄粸的稻谷)。要是需要用专门的灌木烧成灰滤出的碱水,农夫农妇们要先上山寻找这种特别的灌木砍回家晾干。为了春夏能吃上薯包子、番薯粸、芋包子什么的,农夫们要在秋天将薯、番薯、芋子之类的放进窖里藏好。

宁都的粸种类多,做粸方法也不一样。打糯粸前要先把糯米蒸熟,再将糯饭倒到碓窝里,用专门的粸槌打成糊状即可。黄粸和糯粸的做法一样,只是在蒸之前,要将大禾子米在黄碱水里浸一段时间。烧薯包子、芋包子,要先把在水里浸过的米磨成浆,把薯、芋子用牙钵刷成浆,再把两种浆混在一起,调匀,放上盐、葱花,再用手抓浆,攥成圆形放入油锅里烧。烧番薯粸、豆子糕时,则直接在米浆里加入切成丝的番薯或者豆子。做米冻粸,要在米浆里加入石灰水。做松糕粸、馍馍子粸则是在米浆里加上酒酿让它发酵,然后放到锅里蒸。

粸的做法不一样,吃法也各异。蒸的粸润滑细腻,吃法因人而异,喜欢吃香的可以炒着吃,喜欢吃甜的可以蘸糖吃,喜欢吃辣的可以蘸辣椒水吃。煮的粸加些汤水、佐料,味道鲜美。在宁都,烧的粸居多,色泽金黄,香味飘逸,外脆内软,风味独特。

宁都的粸,一般和年节联系在一起。过年过节要做粸、烧粸。七月节一定要做粸,因为要用粸供奉天地、祖先。过年的时候要打糯粸、黄粸,炸油饼、薯包子、芋包子、番薯粸,很多人家要烧一箩筐粸。正月客人多,客人一来,蒸热一下粸,端上果盘,斟上酒或者开水,围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其乐融融。

宁都的粸,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尊贵的客人来了,必须烧粸(人们称之为“起油锅”),才显得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一碗黄粸放上一些肉丸、猪肉等面子菜,就是一碗客家人的“汤”,那是对尊贵客人的盛情款待。我家乡黄陂镇宴席上的第一道菜就是用面粉烧成的“烧鱼”(其实是油饼,里面没有鱼,不像宁都青塘、赖村的薯包鱼)。

宁都的粸多,喜欢吃粸的人也多,烧粸卖的人也多。城里乡下,大街小巷,一个炉子一口锅,一捆柴火一桶浆,就可以烧粸卖了。大人赶圩,回家的时候买上几块钱粸,让留在家里的孩子解解馋。(廖平平)

信息来源:赣南日报 廖平平

八.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宁都三黄鸡

宁都三黄鸡是江西省赣州市家禽名贵品种之一,因其嘴黄、毛黄、脚黄而得名。具有皮薄、肉嫩、骨脆、味鲜、低蛋白、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

九. 辽宁省 大连市 普兰店 普兰店石刻品

普兰店市生产的石狮、墓碑等雕刻工艺品及城市建设用材、路边石等,因其质量优良,加工精美,深受用户欢迎。石制品已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