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土特产菱角 河南菱角怎么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土特产菱角 河南菱角怎么吃更新时间:2024-01-13 05:46:57

一. 河南省 郑州 新郑 新郑鸡心枣

新郑鸡心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新郑大枣历史悠久,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枣核化石证明新郑枣栽培史已有8000多年,春秋时曾有“桃枣荫于街”一说。新郑堪称华枣的发源地。新郑大枣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出访日本时,曾专门将新郑鸡心枣馈赠日本天皇,在新疆举办的全国枣类评比中,新郑枣品质名列千枣类第一名。全市年产鲜枣1500万公斤(历史最高年产达2100万公斤),产值6000余万元,占八个枣区乡镇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重点产区孟庄镇则达60%以上。大枣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枣加工企业众多。1994年,原国家林业部,财政部将新郑定为“全国大枣基地县(市)”,1998年,成功策划举办了“98 首届枣乡风情游”,开发了“古枣园”、“玉皇观枣台”等著名景点,制订了新郑大枣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全国最大的枣产品集产地“中华红枣商贸城”和集一流的红枣新技术示范围园区“红枣大观园”也正在建设中,所有这些都将有力推动新郑红枣产业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新郑市委、市0对新郑大枣产业非常重视,一直把大枣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丰碑,并将枣树定为市树,1994年,原国家林业部、财政部将新郑定为“全国大枣基地县(市)”。1998年,成功策划举办了“98——首届枣乡风情游”,开发了“古枣园”、“玉皇观枣台”等著名景点,制订了新郑大枣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全国最大的枣产品集产地——中华红枣商贸城和集一流的红枣新技术示范围园区——红枣大观园也正在建设中,所有这些都将有力推动新郑红枣产业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新郑大枣的早熟品种有六月鲜枣、奶头枣、八月炸枣(又名落花红)等。这些品种,皮薄肉脆,甜蜜多汁,宜鲜食。中熟品种有灰枣、鸡心枣、齐头白枣、铃枣、结不俗枣、新郑红枣、麦核枣、黑头羊枣、木枣等。其中灰枣和鸡心枣为主栽品种,其面积和产量均占枣树总面积和枣总产量的99%,为枣中之珍品。晚熟品种有九月青枣、马牙枣等,产量高,甜蜜多汁,鲜食最佳。

    新郑枣介绍

    新郑是大枣的故乡,大枣是新郑的象征。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春秋名相子产执政时,郑国都城内外街道两旁已是枣树成行。在汉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大枣的药用价值,新郑民间发现的汉代铜镜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到了明代,新郑枣树种植已形成相当规模,明代十大才子之一的高启留下了“霜天有枣收几斛,剥食可当江南粳”的诗句。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郑市委市0对发展大枣产业尤为重视,发展更趋区域化、规模化、科学化,枣树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品种达30余个,除灰枣和鸡心枣这两个优良品种外,还有六月鲜、九月青、结不俗、酥枣以及反季节的雪枣、冬枣等优良品种,年产红枣3000万公斤,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是财政部扶持的“大枣保护基地”。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和磷、钙、铁及维生素B、C、P等物质,是天然的维生素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同志出访日本时,曾专门将鸡心枣馈赠日本天皇。大枣药用价值很高。枣树的叶、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就是大枣健康养颜的真实写照。依托品牌效应,新郑大枣比外地枣的平均价格要高出30%--40%,每年还吸引全国其它产枣区约1000万公斤的大枣在新郑流通,新郑已初步形成全国枣产品集散地,大枣制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其它地方,年平均出口量达600万公斤。目前,全市从事大枣加工的企业达280余家,并形成了以大枣生产加工为主的顶真食品公司、大红袍集团、奥星食品厂、郑韩香精厂等四个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开发大枣产品12个系列80多个品种,年加工大枣1170万公斤,其中烟用红枣精、大枣浸膏、枣王酒、香酥焦枣、人参蜜枣、枣莲王饮料、好想你枣片等产品畅销全国十四个省区和东南亚地区。

    新郑鸡心枣

    “八月十五到,遍地红玛瑙”。金秋是大枣收获的季节。这时来到枣乡,踏上那软绵绵的沙土地,看到那绿遍原野的枣林,面对满树清脆欲滴的颗颗鲜枣,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醉,把您带回到大自然怀抱,融入翠绿的植物海洋中。在这里,您可以摘大枣、拔花生、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享农家乐趣,还可以游览中华古枣园、黄帝观枣台、万亩红枣园、森林公园等景观,使您亲身体验丰收的喜悦,尽情享受和谐优美的田园风光,圆您一个轻松愉快的绿色假日梦。

    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是新郑市推出的一项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活动,为久居闹市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全新的旅游场所。

二. 河南省 洛阳 孟津 洛阳铲

洛阳邙山一带虽然古墓分布稠密,但对盗墓者来说,也并非唾手可得。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长期的雨水冲刷及平耕土地,除个别大墓保留有封土堆外,绝大多数在地面上已难看到任何痕迹,盲目的挖掘不仅效率低,而且往往会一无所获。若要找到古墓的准确位置,就必须在现代耕土或挠土层下找到墓道或墓口。最初盗墓贼是用厚实锐利的铁锨在地上挖出方形洞穴,以锨头带出来的土来找墓,这种方法很费力,铁锨经常带不上来土,也不能探得很深。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墓中古物价格高涨,盗掘之风愈刮愈烈。利益驱使之下,洛阳盗墓者挖掘古墓的技巧也越来越精,洛阳铲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

据传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到孟津赶集,他看到商家在搭帐子固定四角时,用一种铲子戳洞扎杆,这种工具既锋利又能把土带出来,受此启发,他将之加以改进后,打造出用来盗墓的铲子,由于这种铲子首先在洛阳地区使用,人们遂称之为“洛阳铲”。

洛阳铲为半圆形的铲子,由铲头、铁把、蜡杆、绳子等组成。随着盗墓经验的积累,一些盗墓贼逐渐掌握了辨别土色土质的能力,他们利用洛阳铲插入土层带上来的泥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进行简单分析判断后,就可确定地下有无古墓。洛阳铲制作工艺复杂,制造一把小铲只能手工打制,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20道工序。随着时代发展,新铲在旧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铲头后部接的木杆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拆、装和携带都十分方便。

洛阳铲发明后不久,就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和重视,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编写的《中国考古学》一书中,开始将洛阳铲在考古界进行推广。考古工作者使用的洛阳铲,被称为探铲。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一座座古城址的发掘中,洛阳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洛阳铲已成为考古工作者的利器,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名考古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洛阳铲已成为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神奇的洛阳铲还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为工人准确地打出各种尺寸的探孔,再灌注水泥和钢筋,形成坚固的灌注桩,支撑着各种各样的建筑以及公路、铁路的路基。洛阳铲一个著名的记录是:洛阳探工用洛阳铲为宜洛煤矿成功地打过百米深孔。当然,洛阳铲也不是万能的,一般的砖、瓦可以穿过,但遇到石块就无法穿过了,因此,洛阳铲比较适合土层深厚的平原地区。

“洛阳铲”是考古工作中用来探测地下古墓位置,基建中用来探测地层的一种轻便的探测工具。其构造有二种:一种为下端只具有一个瓦状的铲头,弧度约成半圆,直径7厘米左右,铲头长10—20厘米,铲的后端稍厚,前端为半月形铲刃;铲肩上有铁柄,上端有筒状铲裤,可安装木把,总长近三米;木把上可刻上尺寸,随时检查探测深度。另一种铲的上部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只是把铲刃前端改进成合抱形式,称为套铲。“洛阳铲”操作方便,少伤地层,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具有从地下含出“原本”的功能。由于“洛阳铲”是在洛阳创造的,又首先被洛阳地区采用,因而得名。

三.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 洪泽菱角

洪泽菱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洪泽菱角是江苏淮安洪泽的。

近年来,洪泽在巩固传统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形成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业格局,当地农民利用池塘湿地种植菱角、芡实等水生农产品,增加收入。

四. 河南省 郑州 巩义 西义兴卤肉

西义兴卤肉是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北山口镇的特色美食。西义兴卤肉是“河南省十大名吃”之一,肉香烂不腻,久负盛名。

西义兴聚百年卤制之经验,积传统美食之精髓,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在保留祖传秘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添加补养人体所需的名贵药料,研发出营养、美味、卫生、放心为宗旨的卤制技术,精心生产出各种优质卤肉制品。

西义兴肉食采用祖传秘方与精湛的制作技术,并不断创新,使肉食产品色泽鲜亮、品质细嫩、肥的不腻、瘦的绵香、营养丰富、多食不厌。西义兴肉食能够经得起历史的传承和市场的考验,不仅依靠祖传的绝秘配方,还坚持一整套严格的工艺流程,他们特别重视原料的选购,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是挑选肥瘦均匀的鲜肉。

其工序为:

去脂——把肥肉、肥油剔掉,分割成一斤重左右的小块,用干净的深井水清洗。

烤烙——洗后烤烙,把肉皮上或猪蹄里的脏毛杂物烙净。

细洗——烤烙后再细致清洗。大肠、肚子的处理过程比较复杂,需先用白矾、食醋反复揉搓、清洗。干净后热氽去掉白膜,再清洗。

整形——把切割的肉块用细线捆扎。

卤制——捆扎好的肉块放入充满神奇配方的卤汤锅里卤制,炉火不能大不能小,火候不能长也不能短。

分类——出锅后进行分类销售和机械真空包装成箱。

五. 河南省 郑州 惠济区 红香酥

安徽省砀山果园场引进栽培的红香酥,是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于1980年新培育而成,是目前我国稀有的晚熟、耐贮红皮梨新品种。果实长卵圆或纺锤形,平均单果重200克;果面洁净、光滑、果点中大、果皮底色绿黄,阳面2/3果面鲜红色;果肉白色,肉质致密较细,石细胞少,汁多,味甘甜,香味浓,品质极上。( 砀山)

六. 河南省 开封 祥符区 汴绸

汴绸因产于七朝古都汴梁而得名,始于明末清初,而今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明朝末年,山西洪洞县人景文洲到开封经商,于清朝初年创办了“景文洲绸店”由于善经营,讲信誉,产品质量好,行销地区日广,成为中原名产。清乾隆年间,生意极为兴隆。河南督抚以汴绸作贡品,上献朝廷。以后所产,不仅供应皇室,而且还作为礼品馈赠外国使者。景文洲绸店最盛时共有木织机99架,250多名工匠。主要产品有云幅、黑扎巾、丈二纱巾、手帕、包头、汴绸、汴绫等。远销云南、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兰州等地,并有少量远销国外。景文绸的特点是经久耐磨,美观大方,拉力性强,穿者时日愈久,光色越亮。汴绸规格,每匹宽2.35尺,长50尺,头数7200根,重40两。原材料来自柘城、商丘等地区的家蚕丝。其生产工艺过程是:---烙丝---牵经---上机子---关柱---下机子---皂炼---染色---上轴---晒干---成货 .

七. 河北省 沧州 任丘 白洋淀菱角

菱是一年生蔓性水生草本植物,又叫做菱角、龙角、水栗,古名蔆、芰。夏末秋初开花,花单生于叶腋,白或淡红色。菱花受粉后,没入水中,长成果实,即一般所称的菱角,秋季收果。带壳菱角用水洗干净后,表皮黑亮,剥壳后的菱角米呈灰白色。



菱角外皮厚而坚硬,白色菱角肉粉性微甜,食味并没有特别之处,最吸引人处是菱角的清新之气。中秋时菱角上市,被视为佳节时物。佳节月圆时,供桌上时令美物 ----熟菱角也是少不了的。腊八粥更是风行全国。菱角为高碳水化合物(占34.96%),低脂肪(仅占0.2%)食品,并含有丰富的钙、铁、磷、维生素等。是当前时新的绿色保健食品,常食菱角,可键身强体,预防疾病。

八. 河南省 济源 冬凌草

冰凌草,又名冬凌草,冰凌花、冻凌草。它在冬季早晨,气温降至℃以下时,其内含物与地面水蒸气在茎上凝结成如纸的冰片,卷曲成各种图案,远看像花絮一样,素雅可观,我国药植物学家为了确切地表示它的这一特点,故名冰凌草。属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高30-100厘米,基部呈圆柱形,上部四棱形,分梗发达,密被绒毛,叶菱状或卵圆形互生,正面有柔毛、腺点,叶背有白色短绒毛,叶缘锯齿,聚伞花序,3-5朵花在茎和分枝上排成狭长圆锥花序,花萼钟形,萼齿呈2/3式二唇形,花冠淡蓝或紫红色,雄蕊及花柱伸出,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褐色,无毛。它以地上部全株入药,而以叶的药效最佳。济源冰凌草,主要分布在该市北部800-1200米山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好,极利于冰凌草生长,蕴藏量达1200多吨。据分析,其主要内含物为冰凌草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还含有挥发油生物碱、苦味成分、内脂和黄酮等。其中冰凌草甲素和乙素为其抗肿瘤有效成分,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对各种癌病均有一定疗效,尤以早期食管癌疗效较明显。此外,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等上呼吸道菌株也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现已广泛用于咽炎、扁 桃体炎和口腔炎的临床治疗,被誉为“中药里的盘尼西林”。 济源冰凌草是河南医学科学研究所在济源市首先发现的,在此之前,《本草纲目》中没有记载,后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医学科学研究所 、河南生物科学研究所进行的多种研究,充分肯定其抗肿瘤、植物抑菌、防癌治病和改善口感等作用,并于1977年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由于济源冰凌草属香茶菜属,碎米娅新变种,所含抗肿瘤有效成分──冰凌草甲素、乙素明显高于其他产区,《中国土大全》亦将其列为济源。目前冰凌草已被制成片剂、茶剂、糖浆剂等进入市场,步入人民日常生活。济源市冰凌茶厂就属全国研制开发“中国冰凌保健茶”系列的最早厂家,产品于1990年获国家专利,并荣获“国际发明奖”,河南省人民0“兴豫杯”奖和“上帝”信得过产品金奖等10项大奖,年产2万多箱,销往全国20个省(区)及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 济源)

九.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三垟菱角

三垟菱角是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垟街道的。“八月中秋菱角肥,湿地菱农笑眯眯”,这是流传于瓯海三垟的俗语。

菱角又名水栗、菱实,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食用,亦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味甘、平、无毒。具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的功效。

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据近代药理实验报导: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

温州话俗称“黄菱”,以瓯海区三垟湿地出产最为著名,在民间有“三垟黄菱甲等甲,茶山杨梅红辣辣”的美誉。立冬前,是三垟湿地的菱农们采摘菱角的黄金季节。

三垟街道的菱角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00亩左右,菱角种植不仅是三垟村民第二大聚宝盆(第一是瓯柑),它更为绿化环境起到了很大作用。

十. 河南省 南阳 淅川 南阳地毯

南阳市由于盛产蚕丝,因此制作地毯的人越来越多,地毯分手工地毯和机织地毯两类。手工地毯又分土耳其扣(马蹄机)、波斯扣(即8字扣)两种。南阳市多系手工制作,按其用料不同分为丝地毯(亦称壁毯、挂毯)、丝毛合织地毯和毛地毯三种。

丝地毯可分桑丝、柞丝两种,分别以桑、柞丝为原料,采用波斯图案制作,主要产地为淅川、南召、镇平;柞丝地毯以南召为主。

丝毛合织毯是淅川县1975年在全国地毯行业中独创的新产品,它集东方地毯艺术和波斯风格为一体,在总结纯丝地毯和纯毛地毯生产的基础上,以土种优质羊毛纱做毯地,桑丝做花型,工艺独特,纹样清晰,尤其经平剪后,地平花凸、形如浮雕,富有强烈的自然立体感,被誉为地毯中的明珠。

南阳生产的地毯图案达450余种,按其构图、纹样、色彩有以下四种:北京式、美术式、彩色式、素古式。南阳地毯花样繁多,风格独特,用料考究,质地坚韧、图案新颖、花纹清晰、做工精细、品质优良,深受海内

外消费者的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