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特产小香薯怎么分辨 小香薯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特产小香薯怎么分辨 小香薯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5-08 11:00:27

一.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圆子

圆子是吉利的象征。在永安,当地人结婚,做寿,孩子满月时都要吃圆子。圆子的 做法较为简单,大米加水浸泡磨成浆,加入少许食用碱,放到热锅内搅成浆糊状浓浆,再用手工做成直径为1--5CM的丸子即可,冬至那天,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便是加狗肉,猪脚等煮的圆子
( 永安)

二.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鲷鱼

鲷鱼

鲷鱼又名加吉鱼,是东山县的水产之一。

这些欧洲的鲤科鱼类主要都是底食泥鱼。鲷鱼广泛地分布于止水、运河及流速缓慢的深河中,软口鱼偏好流速较快的河川中游,文鳊则栖息于大而流速缓慢的河川中下游。其中分布最广泛且最受钓鱼者欢迎的是青铜鲷。

三.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弓鱼

这是用传统独特工艺处理过的“弓鱼”。鲜鱼经过“弓鱼”处理,冬天可以保活4~5天,夏天可以保活1~2天,还能除去鱼肉的污泥味。鱼农先用网罗下塘捕鱼,当场用“绳索”一端穿过鱼鼻扎牢,另一端绑扎在鱼的肛门下,这叫“初绑”。而后放入鱼堵或水碓活水中吐污,过1~2小时后,再在鱼的肛门上部用草绳绑住,把鱼弯成弓形,这叫“重绑”,然后放到鱼堵或溪河活水中泡养1~2天,就可应市
( 建瓯)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孟连县 朗勒小香蒜

朗勒小香蒜是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景信乡朗勒村的。朗勒小香蒜的各种氨酸含量丰富,钙、镁、磷、铁含量远高于其它大蒜,2009年农业部质检中心检验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朗勒村位于景信乡东北部,孟澜公路旁,东北及南面与澜沧县东回乡毗邻,是景信乡及孟连县通往外地的咽喉。全村总面积22.58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至1300米之间。小香蒜主要在具有独特小区气候的朗勒村傣族组与朗岛组。

“孟连县小香蒜科普示范基地”成立于2006年5月,现有小香蒜种植户425户,种植面积1100亩。该基地生产的小香蒜经农产品监督检验测试,其产品的各种氨酸含量丰富,钙、镁、磷、铁含量远高于其它大蒜,2009年农业部质检中心检验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2012年,朗勒村小香蒜产量为480吨,销售收入288达万元。现在,走进朗勒村能明显感到蒜香弥漫在村民的笑容里,小香蒜逐渐成为蒜农致富的重要支撑点。

五.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水南芥菜

水南芥菜,产于建阳市潭城镇水南村,故名。芥菜,为普通蔬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冬春季节,叶子表面多皱纹,叶脉显著,到处可见种植。此菜可煮食或炒食,或凉晒腌制成酸菜或咸菜食用。水南芥菜,属当地农民传统种植的独特蔬菜品种,表面看与普通芥菜没什么不同,可质量上有较大差距,主要特点是细纤维、易煮、易熟、味鲜爽、口感好。建阳居民上街多买水南芥菜。大凡宴席最后,主人都会点一道“芥菜米汤”或“水煮芥菜”以去油腻。王耘先生诗云:“闽山建水物华天,冬笋春菇次第鲜。最爱潭城霜雪后,水南芥菜透心甜。”据老菜农讲,水南芥菜栽种年代久远,大家都知道好吃,其原因无人考证,一般人分析认为,主要是水南土壤成份与别处不同,以及菜地朝东北的独特地理位置所致。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六.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福建泥蚶

福建泥蚶:因栖息于浅海软泥滩中而得名。主产于云霄、东山、漳浦、连江、宁德、福鼎等县沿海,尤以云霄县的漳江湾海区,所产泥蚶体大肉肥,鲜美可口。不仅为滋补良品,亦具药用价值。

七.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邵武蜜桔

邵武蜜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邵武蜜桔是福建南平邵武的。

“邵武蜜桔”主要分布在邵武市卫闽镇陈坊村,蜜桔喜温、喜光照,适应性广,能耐-7℃低温,果小皮薄质优。目前邵武市每年蜜桔产量高达80多万斤,占地面积480多亩,批发均价达到1.1元,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八.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包粄

【包粄】亦可称为客家饺子,具体做法和饺子无异,只是外皮不同。这个我好像也没吃过,可能因为方言和书面语不同吧,我都不知道包粄对应的方言是什么。

九.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芋包

软润香滑的永安民间传统小吃芋包的主料为菜芋和木薯粉。其制法是将菜芋和洗净入锅煮熟去皮后,与木薯粉揉搓至软硬适度不粘手,做成芋包坯,包上瘦肉、香菇、笋、虾米、酱油、五香粉炒熟的馅,置入沸水中煮到膨胀着浮出水面。再蘸酱油,老洒,猪油,味精,葱花等调料即可食用
( 永安)

十.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竹荪

建阳竹荪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是一种珍稀食用菌,长期以来仅靠野生采集,曾作为贡品为皇家享用。我国于上世纪开始探索进行人工栽培,1986年人工栽培竹荪获得成功。建阳市是闽北最早推广竹荪栽培技术的县(市)。于1989年开始推广竹荪人工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生产面积不断扩大,1987-1998年栽培面积达1.4万亩;随后,因受栽培场地不能轮作的限制和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年生产面积在6000-9000亩之间波动。2014年全市共生产7600余亩,产竹荪干品480余吨,产值7900余万元。目前,全市13个乡(镇)均有栽培,是建阳市食用菌产品支柱品种之一。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