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廊坊最有名的特产排名 廊坊十大特产必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廊坊最有名的特产排名 廊坊十大特产必买更新时间:2023-11-06 05:15:14

一. 河北省 廊坊 文安 文安红小豆

文安红小豆是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的。被誉为“红珍珠”的文安红小豆,以皮薄肉厚、饱满均匀、沙性大、色泽上乘而驰名中外,俏销国际市场。

因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文安县历来就有种植小杂粮的传统,红小豆、绿豆、黑豆、芝麻、谷类等杂粮作物应有尽有,素有“收了文安洼,粮食盛不下”的美誉,并以盛产“天津红”红小豆而著称。

据了解,文安县年出口小杂粮及系列产品达10多万吨,创汇7000多万美元,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声誉,其中红小豆出口占据日本市场的70%左右。

目前,文安县每年出口日本的红小豆都在5万吨以上,占日本市场的70%,一度控制了日本红小豆的市场价格,可以说日本人的餐桌上离不开了文安的红小豆,此外红小豆在国外还是口红等化妆品的重要原料。供销粮油、占祥食品、艳阳公司等多家企业纷纷闯入国际市场,除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外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二.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薛家窝头

薛家窝头是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里坦镇的。里坦薛家窝头属百年传统、宫廷贡品。以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选材配方制做的薛家窝头,因清香四溢,绵甜可口而远近驰名。

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大城县里坦(古)镇,薛氏独辟蹊径,制做窝头。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选材配方,制做的薛家窝头,清香四溢,绵甜可口而远近驰名。光绪末年,太监总管李莲英(大城籍人),把薛家窝头作为贡品送给慈嬉太后,慈嬉品尝后,大悦,称之为“黄金塔”,并亲书匾额赐给薛家。此事在大城一带广为流传并有史记载。

薛家窝头,是根据中国古医学,医食同源的原理, 以糜子米、 大黄豆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配料,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粗纤维、细口感。食用后有降低血脂、胆固醇、高血压及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经常食用能调节人的中枢神经及新陈代谢机能。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一般面食难以相比的。

里坦薛家窝头的做法:

薛家窝头在原料采选上是很严格的,所用的黄豆和糜子,全部来自于无公害种植基地,手工精挑细选。先将大豆和糜子碾去皮,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掺在一起,搅拌均匀,再上磨细磨。磨好的面,时间不能放的过久。在常温条件下,夏天要随磨随蒸,不能隔夜;冬天最多只能放置3天,否则蒸出的窝头就会变苦。

和面和抟制技术也十分讲究,面团(俗称剂子)要均匀,上下不能偏差5克。在捏抟时速度和用力都要均匀,捏成上尖下圆、内有一洞,侧看如宝塔的形状。蒸制火候也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稍有偏颇,就难以达到好的效果。刚出屉的窝头要色泽黄润,看似罩着一层透明的膜,光亮油润,气味清香,入口细腻爽滑才够标准。

如今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饮食口味及营养科学,薛家窝头大胆采用其他绿色新原料,不断的深入挖掘技艺,研究开发出了多系列的小窝头,不断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要求。

如今,里坦薛家窝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并取得国家生产制作工艺专利权。

三. 河北省 廊坊 安次 安次金丝小枣

安次金丝小枣是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的。安次金丝小枣以其色泽艳丽、皮薄肉厚、含糖丰富、甘甜爽口而著称。

目前,安次区已形成万亩贡枣基地,年产量100多万斤。1994年10月在全国名、优、特、高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安次金丝小枣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c、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保健食品。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安次,品尝小枣后极为赞赏,封为贡枣。

四.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豆糕粉

河北大城鑫鑫食品加工厂是一家推广销售豆糕粉,绿豆粉;豆糕米,绿豆米较大型加工厂企业工厂,自1986年创建以来得到广大客户的支持与厚爱。所生产“鑫鑫”牌豆糕粉,绿豆粉,豆糕米,绿豆米广销于全国大中城市,尤其在东北、华东和华北地区有较好的知名度。并取得广大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信任。我厂本着“取信于客户,泽利于客户”的宗旨,愿广交商界朋友,广开发展道路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五. 河北省 廊坊 安次 蒙镶

蒙镶

成品经设计、造型、铸模、库活、錾活、馏金、作旧等多道工序制成。其中库活工序为按铸模的造型将铜、铁、锡等金属板材打制焊接于所制器物的坯胎;錾活为用金属刀具在坯胎上雕刻花纹图案,其雕工技法分阳錾、平錾或平阳结合,立体效果明显;镶宝为根据设计要求于器物上镶嵌、红、绿宝石、鸡心石、松石等名贵宝石与金银花丝,以显示产品的高贵;馏金为将黄金溶解-中,刷涂器物表面,用炭火烘烤,玛瑙轧光;作旧则采取特殊工艺处理,令新制器物变旧,模仿出土文物,达到仿古制品的艺术效果。造型古朴优雅,粗犷大方。装饰题材丰富。

六.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七.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八.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九. 河北省 廊坊 固安 固安鸭梨

固安鸭梨

十. 河北省 廊坊 香河县 手风琴

手风琴

香河天音乐器有限公司,是“爱迪牌”手风琴的专业生产企业。建于1975年,现有职工180人。生产的手风琴80%出口。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可靠。有8贝司至120贝司20多个规格、30多种花色的键盘式手风琴。最新研制的25贝司至120贝司系列自由低音手风琴,自由低音手风琴已获国家专利。爱迪产品不仅畅销于国内,并销往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手风琴爱好者的喜爱。“爱迪牌”手风琴,品质优良、技术先进、售后服务周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