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凤凰单丛茶多少钱一斤潮州特产 凤凰单丛茶广东潮州多少钱一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凤凰单丛茶多少钱一斤潮州特产 凤凰单丛茶广东潮州多少钱一斤更新时间:2024-01-11 04:00:09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石雕

石雕是我县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突出表现在石坐、石鼓、石狮、石龙、石人、石桌等工艺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石雕生产也随之发展兴旺起来,冷落了数十年的石雕工艺又在市场上火红起来。在古城凤凰,现在已有多家石雕经营,最主要的是石碑经营。著名石雕家陈启义,近年来雕刻创作了大量的石雕作品,大成殿的御路九龙戏云图就是他的作品。他的石雕艺术精细,刀法纯熟。线路清晰,构图别致精巧,堪为古城文化一绝。

二. 广西 来宾 兴宾区 凤凰绿茶

凤凰绿茶选用优良品种幼嫩芽为原料,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具有条索完好整洁、色泽嫩绿显毫、汤色清澈透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鲜爽之特点。

三.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岭头单丛茶

岭头单丛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岭头单丛茶,又称白叶单丛茶,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原坪溪乡,坪溪镇)岭头村的海拔1032米的双髻娘山。1961年由岭头村民从野生水仙茶中选育而成,在1981年广东省茶树品种会议上,被单独列为一个品种;1988年,该茶树被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茶树良种,由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为“岭头单丛”茶,并颁发证书;1997~2001年参加第二批全国茶树良种区域实验,在2002年4月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2004年12月,饶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2002年7月,广东国宾集团有限公司的岭头茶园建设了“广东省岭头单丛茶标准化示范区”。 1996年3月,饶平县被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2009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茶叶百强县”之一;2010年,饶平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单位。

饶平县依山傍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北部山区特别是西北部山区,具备发展优质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岭头单丛茶属乌龙茶类,该县十五个镇种植岭头单丛茶,总面积逾五万亩,种植、生产岭头单丛茶成为饶平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岭头单丛茶,香、蜜、韵齐备,天香独占,多次在国际、全国品茶会上荣获殊荣,饮誉海内外。

2004年12月,饶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

岭头单丛茶,又称白叶单丛茶,其发源于饶平县浮滨镇岭头村海拔1032米的双髻娘山。1961年由岭头村民从野生水仙茶中选育而成,经连续三年的对这株茶树单株采制,样茶送省、市、县农业系统部门及茶叶进出口公司的专家鉴定,在1981年广东省茶树品种会议上,被单独列为一个品种;1988年,该茶树被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茶树良种,由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为“岭头单丛”茶,并颁发证书;1997~2001年参加第二批全国茶树良种区域实验,在2002年4月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

岭头单丛茶树,属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植株高大,树势半开张,分枝角度在40°左右,叶长椭圆形,平均叶长9.0cm,叶宽3.5cm,侧脉7—9对,叶色黄绿,富光泽,叶面平,叶身内析,叶缘平,叶尖渐尖,叶齿钝浅,叶质较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121.0克。花冠直径3.0--4.0cm,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育芽力强。发芽早,常年二月份萌芽,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下旬,年生育周期长,至十一月底仍有茶可采。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1.5%、茶多酚37.2%、咖啡碱4.4%。制乌龙茶,品质特优,有“微花浓蜜”特韵,滋味醇爽回甘,汤色橙黄明亮;扦插繁殖力强。

岭头单丛茶品质稳定,其外形条索紧结壮硕,色泽黄褐油润,花蜜香高锐持久,滋味浓醇甘爽、回甘力强、有特独的微花浓蜜香味(现称为“蜜韵”),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绿腹朱边,耐冲泡、贮藏的品质特点。只要严格按照《岭头单丛茶综合标准》的生产、加工规程来实施,无论是高山、低山或平地茶园都能制作岭头单丛的品质特色。

岭头单丛茶树良种是优质高产型,在粤东乌龙茶区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风格的特色突出。当前,饶平县的岭头单丛茶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多亩,年产量5500吨,农业产值1亿元;种植农户3万户,各类茶叶加工企业400多家,各类销售茶店2000多家。全省种植面积已超过20万亩,成为我省乌龙茶区的主栽品种。岭头单丛茶树良种为广东乌龙茶生产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岭头单丛茶在全省推广后,已有很多单位生产的岭头单丛乌龙茶产品,在历年的茶叶评比活动中获得国家及省名优茶、特等奖、金奖等称号。

地域范围

岭头单丛茶产于广东省饶平县,发源地是广东省饶平县浮滨镇岭头村,主要地域范围包括浮滨、东山、汤溪、新塘、三饶、韩江林场、新丰、上饶、饶洋、建饶、樟溪等11个镇(场),保护面积3333.3公顷,年产量5000吨。产地位于东经116°35′~116°58′,北纬23°45′~24°14′处,介于海拔61米~1256米,东和东北与福建诏安县、平和县毗邻,北与大埔县接壤,西和西南与丰顺县、潮安县和澄海县交界,南接本县浮山、新圩、樟溪等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感官特征指标 岭头单丛茶感官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黄褐油润;内质香气微花浓蜜蜜清高持久、滋味醇爽回甘、蜜韵显露、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腹红边柔软明亮。 4.2理化指标 4.3安全要求 岭头单丛茶卫生安全指标符合《无公害食品 茶叶》(NY5244—2004)的规定。 4.4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 4.4.1包装 包装容器应符合《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035—1992)和食品包装卫生标准的规定。 4.4.2运输 运输的交通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轻放轻卸,不甩掷、碰撞;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4.4.3 贮藏 产品应贮存于低温、干燥、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的专用仓库内,地面应有垫板。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存混放,注意通风干燥、低温,避免阳光直射。

四.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春饼

潮州春饼,是潮州小吃的佳品。呈长方形,外酥里嫩,味浓香郁。潮州春饼,先用面粉制成薄饼皮,绿豆碾畔,去壳蒸熟,再与蒜白、鱼露、味精搅拌调匀,虾米切片、香菇切丝、猪肉切成细条,然后用一点五张薄饼皮包上豆馅,逐条加入猪肉、虾片、香菇丝,卷成长方形饼油炸便成。潮州春饼中以胡荣泉春饼最为闻名。

五.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兴宁单丛茶

兴宁单丛茶是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的。兴宁单枞茶是广东名茶系列中珍品,茶叶选自生态环境优越的高山种植,纯天然生长,采用传统加工方法与现代精湛工艺相结合精制,茶质香气独特,滋味甘醇,茶水色泽金莹通透,多次评为广东单枞茶冠军。

兴宁单枞茶是省消委会首届推荐产品。 茶叶按季节分类:春茶、夏茶、秋茶、雪片茶。因季节的变化,做出来的茶品有所不同,价格和档次也不同。单枞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常饮单丛茶可减肥去腻、消食开胃、提神舒心,是老幼皆宜的绿色食品。兴宁单枞茶尤以色、香、甘味俱全,而深受各界人士青睐。

一、生产历史

梅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土壤多属红、黄壤酸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在4.5~6.5之间。土壤气候条件较为适合茶树生长。

梅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农民素有种植茶树和加工茶叶的习惯。公元960~1280年间的《惠州府志》中就有长乐(今为五华县)生产土茶的记载。梅县阴那山灵光寺和大埔县西岩山西竺寺的历代和尚,都在寺庙前栽种茶树,加工茶叶。明朝时期茶叶生产已遍布全市,清朝时各县相继出现名茶产区,如梅县清凉山茶、兴宁县官田茶、五华县天柱山茶、丰顺县马图茶、大埔县西岩茶、平远县锅茶和南台茶、蕉岭县黄坑茶等地方八大名茶。1860年汕头辟为商埠后,茶叶成为外销商品,梅州的茶叶远销东南亚诸国,特别是清凉山茶,条索紧结匀整,香气清芳馥郁,汤色碧绿,清彻明亮,滋味甘醇爽口,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华侨中享有盛誉。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汕头沦陷,出口中断,茶价下跌,加之连年战乱,农民无力经营茶园,仅限于山区或寺庙的地方零星种植。新中国成立后,0和人民政府领导广大农民大力垦复和开辟新茶园,兴办国营和集体茶场,发展茶叶生产。20世纪60年代,蕉岭县率先兴办以茶为主的国营华侨农场和广福茶场,梅县有清凉山、兴宁在南华岗相继办起国营茶林场,大埔县在西岩山组建起集体所有制的西岩茶场,并引进云南大叶和梅占等良种,推广等高水平开垦,深耕改土,深沟厚肥种植,铺草覆盖,分段修剪养蓬,分批留叶采摘等先进技术;改革制茶工艺,实行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生产,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品质显著提高。到1980年止,茶园面积由1949年494公顷扩大到2467公顷,茶叶产量从1949年73.55吨增加到710.90吨。

1990年,梅州市茶树种植面积达5600公顷,总产量2238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24.6%和256.8%。到1996年,茶园面积达1.2万公顷,其中投产茶园7333公顷,茶叶产量6000吨。2000年,茶园总面积1.2万公顷,总产量8300吨。

二、名优品牌

1979年改革开放后,梅州不少品牌的茶叶先后获得省级、国家级各种名优称号。

1989年兴宁县茶林场生产的南华牌奇兰茶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90年兴宁县茶林场生产的南华牌奇兰茶和丰顺县潭山镇生产的凤山牌水仙茶评为国家绿色食品。

1992年兴宁县茶林场生产的南华牌单丛茶荣获省名茶称号,并荣居榜首;兴宁县茶林场生产的南华牌黄金桂茶和广福茶场生产的单丛茶获省优产品称号。

1994年蕉岭县委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生产的桂岭牌单丛茶和大埔县平原镇大王坑村生产的单丛茶获省名茶银奖;大埔县长治镇党坪茶场生产的黄金桂茶获省优银奖;广福茶场生产的单丛茶和兴宁市茶林场生产的南华牌黄金桂茶获省优产品称号;梅州健神茶厂生产的健神牌健神茶系列获全国消费者最喜爱的保健品金奖。

1995年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公司生产的西竺牌单丛茶和苦丁茶获国家金奖,西竺牌乌龙茶获国家银奖。

1996年全市15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名优茶称号,其中名茶1个,优质茶14个。分别是:梅县石坑镇茶业公司生产的石坑牌单丛茶获省名茶称号,并居全省名茶榜首;蕉岭县昂天堂茶场生产的皇峰牌单丛茶获省优产品称号,并名列全省优质茶前茅;蕉岭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生产的桂岭牌单丛茶获省优产品称号;兴宁市径心镇白牙山茶场生产的单丛茶、兴宁市茶林场生产的南华牌单丛茶和奇兰茶,丰顺县茶叶公司生产的莲花山牌单丛茶,兴宁市名优茶示范场生产的三峰牌单丛茶和奇兰茶,蕉岭县黄佑笔林场生产皇峰牌单丛茶,兴宁径南镇黄蜂窝茶场生产的单丛茶,大埔县东方茶场生产的白叶单丛茶,广东省广福茶场生产的广福单丛茶,兴宁市铁山名茶生产铁鹰牌单丛茶和梅州市上官塘农场茶厂生产的梅尖茶分别获省优质产品称号。蕉岭县昂天堂茶场被农业部农垦局和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授予“名优茶生产基地”荣誉称号。

1997年在北京举行97年度中国国际茶技与茶文化交流会暨97年度中国国际茶业展览会上,梅州市荣获“中国著名单丛茶之乡”的称号;全国有104个茶叶产品被评为金奖,其中梅州市有15个产品被评为金奖。分别是:威华七娘山牌单丛茶、大埔西竺牌黄枝香、西竺牌单丛茶、兴宁的黄蜂窝牌单丛茶、黄蜂窝牌奇兰茶、黄蜂窝牌黄金桂茶、南华牌单丛茶、铁鹰牌单丛茶、铁鹰牌黄金桂、铁鹰牌奇兰茶、三蜂牌单丛茶、蕉岭皇峰牌单丛茶、梅县的石坑牌单丛茶、英帅牌单丛茶。此外,被评为特别奖的产品2个:梅县的客家牌白叶单丛茶和梅县的健神牌健神茶;评为银奖的3个:兴宁名茶示范场的三峰牌奇兰茶、大埔西竺牌珠形苦丁茶和家益牌苦丁茶;评为铜奖的2个:西竺牌珠形单丛茶和西竺牌西岩乌龙茶。

1998年兴宁市茶林场生产的南华牌奇兰茶和丰顺县潭山镇生产的凤山牌水仙茶获省优产品称号,

梅州市名优茶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发展茶叶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名优茶生产已成为梅州市“三高”农业的拳头产品。

六.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岭头单丛

 “岭头单丛”又名“白叶单丛”,原产地在以盛产“岭头奇兰”而著名的饶平县坪溪乡岭头村。这株茶相传已有几百年历史,原来孤株孑立,生长于双峡山峡谷一块大石缝中,旁边银瀑飞泻,山谷终年去雾缭绕。该茶采摘期比其它品种早熟一个节令,绿叶微黄,朱边白腹,入夜折射星月清冽薄辉,故又有“毫光茶”之说。

    清代时,这株茶为岭头一老茶农发现,南洋、汕头茶商不顾山高路远,上山收购岭头奇兰时,高价索购,每斤价值七、八银元。茶主人倒也世代安稳独采,一直传了五代人。近代遭过三次劫难,濒于灭种。

    富民政策春风吹进山区后,岭头村如鱼得水,发挥优势,大种名茶。目前全村名茶面积已从1978年的20亩扩种至450亩,创值30多万元,户户种茶致富。饶平县也大力推广这一优良品种,现已种植名茶6400亩,并拟新扩一万亩。岭头村还把名茶输送到广东、福建、云南、江西、浙江一带,先后为全国各地提供名茶苗逾千万株。

七.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手拉朱泥壶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绪。潮州市枫溪区境内有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池湖贝坵遗址及周边地区陶器的发现,唐宋遗迹。宋代笔架山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便有大量陶器的制作。宋以后,潮州成为陶器生产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一奇葩,从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潮州手拉朱泥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形成富于艺术特色的自家风格。潮州朱泥壶手拉工艺采用手工拉胚成型,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手拉的朱泥壶用料选用本地陶矿红泥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技艺单绝。潮州朱泥壶题材广泛,品种多,主题突出,格调高雅,具有精湛的传统工艺特点和实用功能,文化价值。

潮州手拉朱泥壶现有创作队伍星散,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人为生活改弦易辙,造成从艺人才青黄不接,技艺难以为继,从艺人员和作品大量萎缩,一些技艺已处濒危状态。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对保护突出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手拉朱泥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酸菜煮水豆腐

众所周知,五味是指:酸、甜、苦、辣、咸,酸在其中居首。这种经过发酵的化学物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饮食中是多么有趣的味道,又是多么奇妙的感觉。人们都喜欢它,受欢迎的程度有目共睹。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除了吃点醋、尝些杨梅以外,吃的最多可就算是酸菜了。朝鲜咸菜、东北酸菜、四川泡菜、贵州盐酸菜,酸酸的,品种可真不少。酸啊,望梅止渴。酸呀,牙都要倒了。酸呀,就是这么开胃,这么过瘾。酸,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要一听到就会立马口齿生津,精神振奋。难怪只要酸溜溜地喊一声:翠花!就谁都心领神会了。翠花是有魅力的、更有吸引力。“苗家不吃酸,走路打踉跄。”酸食在苗家生活饮食中的重要地位。在长期的战乱和频繁的大迁陡中,由于历史的特殊地位,养成了苗家喜吃酸食的习俗。酸菜煮水豆腐,是苗家的主菜。制作简便,其味无穷。酸菜煮水豆腐,制作时酸咸浓淡相适,烹煮时间稍长,味道鲜美浓烈,吃起来十分可口诱食。烹煮时间短,清爽可口。吃酸菜煮水豆腐可以促爽提神,增强食欲,是凤凰苗家招待贵宾客人的美味佳肴。

九. 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凤凰台大米

简称凤米,又名凤凰仙。产于东郊凤凰台村一带。所植大白芒稻,米粒外形奇特,一端粗大,另一端异常尖细,状如凤眼,长度比一般品种为长,有“三米一寸”之说;色泽银亮,洁白如玉。蒸熟成饭后,饭粒呈竖立状,排列有序,并散发桂花清香。该米种植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多作为进奉宫廷的贡米。其种植面积小,推广不易,且产量甚低,故一向视为珍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