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双版纳有什么特产可以买来送人 西双版纳的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双版纳有什么特产可以买来送人 西双版纳的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3-09-02 18:23:40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西双版纳风味小吃

西双版纳风味小吃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傣族酸肉

傣族酸肉是指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善于腌渍酸肉,所腌酸肉,以西双版纳旅游食品中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西双版纳傣族所腌酸肉,以西双版纳旅游食品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西双版纳酸牛筋:以牛筋(主要为蹄筋)为原料腌制,加工西双版纳酸牛筋时,将牛筋上的油、肉、粘膜等杂质剔去,取纯牛筋切条,将西双版纳傣族酸牛筋煮至可以嚼食程度,捞出用冷水淘洗、滤干、晾冷。拌以适量食盐、辣椒、西双版纳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使西双版纳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这道菜,筋白而净,清清爽爽,味微酸,香辣适口,是西双版纳当地傣味餐馆一道独具风格的西双版纳旅游食品主菜。

酸腌牛头脚:一般以一个牛头、4只牛脚为主要原料,先用沸水烧烫牛头、牛脚,刮尽牛毛(有不尽之毛,应用火燎烧后刮除),剔去头骨、脚骨,仅取皮肉用淘米水浸泡,认真搓揉清洗,再用清水漂洗,煮熟晾干,皮肉切片、牛筋切条,加食盐、姜末、蒜末、辣椒面、桔皮、花椒叶、野花椒等佐料和少许稀饭搅拌均匀,装入坛内或竹筒内密封腌制3-5天,使牛肉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腌制的牛头脚筋肉,味略酸辛,无油腻感,清凉爽口,宜作夏日冷盘。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易武正山茶

青山绿水四季如春,坐拥绮丽俊景欣赏旖旎风光。。。去一座江南小城买一块地盖一所二层小楼,院子里种上奇花异草。每日与三五好友品茶望月吟诗作画,别有一番滋味。。。

对“易武正山茶”之意,被不少人误解为“优质茶名牌”,所以多处外地茶厂所收购生产的异地茶包装上也标注“易武正山”字样。其实,“易武正山茶”只是划定茶原料的来源范围,不是以来自所划定范围的原料制作的成品茶。笔者认为,标注该字样者,不只是个“冒牌”问题,而且是个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的欺诈问题。

“正山茶”一词,原出自“古六大茶山”中勐腊县象明乡倚邦山内曼松山一至三号茶园的“正山贡茶”,简称“曼松正贡”。明代“方物”中的“茶贡”和清初的“贡茶”,只限倚邦山尤其是曼松山一至三号茶园的早春茶。雍正六年,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和倚邦其它部分片区之茶又被列入“贡茶”。乾隆三十年,易武(曼撒)山帕札河范围的茶也被列入“贡茶”。于是,各山茶林都有被正式列为“贡茶”的片区。但是,只有原倚邦尤其是曼松一至三号茶园等范围的茶才是正宗的“皇室专用茶”,而其它山内被划为“贡茶”片区的茶,则是朝廷用来换马、馈赠贵宾和官府办公饮用等的“官茶”,但在当地民众及碑文中也将它统称为“贡茶”。为了区分正宗的“皇室专用茶”和“官府用茶”这两种“贡茶”,将前者特称为“正山贡茶”。同样,其它各茶山也为区分被划为“贡茶”的片区之茶和没被划入的另外片区之茶,又将划定为“官茶”类“贡茶”片区生长的茶称为各山的“正山茶”。

清乾隆末期至嘉庆初期有了茶庄以后,原先的茶贸中心在象明倚邦时,倚邦茶商不仅坐点收购和加工销售倚邦土生土长的正宗倚邦茶,同时还收购和加工销售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和易武这五山甚至其以外的它山之茶。为了区分倚邦茶商所加工、贩卖的成品茶,究竟是倚邦土生土长的正宗倚邦茶,还是从其它“五山”或异地收购来加工的茶,将倚邦山上土生土长的正宗倚邦茶称为“倚邦正山茶”。到清光绪至民国期间,“古六大茶山”的茶贸中心由原来的倚邦转移到易武。易武的茶商不仅坐点收购和加工易武山上土生土长的正宗易武茶,同时还收购和加工攸乐、莽枝、革登、倚邦、蛮砖五山及其以外的它山之茶。为了区分易武茶商所加工、贩卖的成品茶,究竟是易武山上土生土长的正宗易武茶,还是从其它“五山”或异地收购来加工的茶,将易武山上土生土长的正宗易武茶称为“易武正山茶”。但当时的“易武山上土生土长的正宗易武茶”只限于从该山西北角倮得旧衙门起,到东南角易比,海拔千米以上而且曾有古茶树的高山上土生土长的茶叶。因而“易武正山茶”仅包括从该山西北角倮得旧衙门起,到东南角易比,海拔千米以上曾有古茶树的高山范围土生土长的茶叶。而该乡境内茶胶八队以下包括纳么田村委到茶胶一队范围,海拔千米以下地域生长的茶,其品质与前者相差较大,虽属于易武乡境内所生产的茶,但不该属于“易武正山茶”。而从异地收购到易武加工的茶,更不该属于“易武茶”和“易武正山茶”。因为两种茶叶的品质有明显的差别。

新闻来源:中国普洱茶网(http://www.puercn.com) 详文参考:http://www.puercn.com/puerchazs/peczs/1254.html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景洪石榴

石榴

石榴:(学名:Punicagranatum),原名安石榴,千屈菜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针状枝,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多为橙色,亦有黄色和白色。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原产于伊朗及其周边地区。怀远县的石榴品种白花玉石籽因核软,甜度高,花朵洁白,果实淡绿,籽粒明如翠玉而著名。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酸蚂蚁蛋

每年三、四月是掏酸蚂蚁蛋的好季节。将掏出的酸蚂蚁蛋清除成形蚂蚁和其他杂质后洗净。先用猪油把辣椒、大蒜、盐巴等配料炒黄后加水,待水烧开,倒入酸蚂蚁,煮上20分钟,盛入碗中,即可就餐。其味道鲜辣可口,并有特殊的酸甜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基诺人喜爱的佳肴。( 西双版纳)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辣咪

辣咪是傣语对各种酱的统称,其种类有“南泌布”(螃蟹酱)、“南泌帕”(菜子酱)、“南泌南诺”(酸笋酱)等近10种。平时最常见是“南泌帕”(菜子酱),其做法是:把一块地上开花结籽的青菜的棵砍下来,舂细后装入罐内腌四五天,发酸时去渣把酸汁倒进锅里煮 ,煮到水份基本完时,取出晒干即成。食用时,加盐、葱、蒜、芫荽、味精、辣椒,舂拌均匀盛入碗内,就可蘸其他鲜菜吃,也可以用糯米饭直接蘸吃。味道酸辣,开胃下饭。( 西双版纳)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蝉酱

以蝉为主要原料,加以糊辣椒粉、野花椒粉、姜蒜、芜荽等佐料调制,这道菜只能在初夏之时制作。雨水刚落地时,蝉常常于夜间在有浅水的洼地上云集。人们趁机将蝉捕来,去羽、去脚,蒸熟剁细,拌上糊辣椒粉、姜末、蒜泥、野花椒粉、芫荽、加适量食用。味虽谈不上美,但营养丰富,特色独具。( 西双版纳)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西双版纳小耳猪

西双版纳小耳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勐腊小耳猪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其体躯短小,耳竖立或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其次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0多为5对。

勐腊小耳猪按体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猪体型较大,面平直,额宽,耳稍大,多向两侧平伸或直立,颈部短、厚,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四肢较粗壮,毛色以全黑为主,间在额心、尾尖或四肢系部以下有白毛;小型猪体型短小,有“冬瓜身,骡子0,麂子蹄”之称,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小直立而灵活,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背腰多平直,臀部丰圆,大腿肌肉丰满,四肢短细、直立,蹄小坚实;中型猪体型外貌介于大、小型猪之间。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特色猪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低胆固醇的小耳朵猪养殖带来了商机。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发展小耳朵猪养殖业,2009年,勐腊县加大了小耳朵猪产业扶持力度,认真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抓实抓好市场引导、技术培训、动物防疫及保种工作,每年还安排20万元扶持小耳朵猪养殖专业户,并建立能繁母猪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保险制度,有效降低农户养猪风险。同时,勐腊县农业局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建设,按照《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新建了科学、卫生的猪舍,极大改善了村寨的环境卫生和养殖基础设施,带动了农民和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拓宽了人民群众的致富渠道。

截至目前,勐腊县共有瑶区乡冬瓜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个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荣康小耳朵猪扩繁场,龙巴小组、苗旧寨等7个小耳朵猪养殖示范小区,全县小耳朵猪存栏达到35000头,年出栏可达15000头,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160万元。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云南砂仁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盛产砂仁,特别是基诺族聚居的基诺山一带,更是砂仁的集中产区。这是云南省的科学工作者同基诺人共同努力辛勤劳动的结果。砂仁,有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的功效。它是一种姜科植物,分春砂仁和壳砂仁两种,以果实及花入药。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的作用。系名贵的常用中草药,也是常用的香砂胃丸、香砂六君子九丸,舒肝丸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砂仁种植后,一般3年便开花结果,亩产可收益500到1000元,能连续收获10年。云南、两广所产、以春砂仁为多。目前云南的砂仁产量占全国第二位。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烤竹鼠肉

竹鼠是西版纳特有的动物,竹鼠生活在竹篷下面的洞穴里,靠吃竹根为生,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长,很像一只猫,但比猫还肥,一只竹鼠,足有五六斤重,其行动缓慢。竹鼠洞穴有两三个洞口,有时难以捕捉。有经验的猎人采用烟熏和灌水的办法,逼竹鼠外逃,而后捕住。

烤竹鼠肉一般是把头去掉,洗净,抹上食盐,用竹板夹住,放在火炭上烤至六成熟,取下捣碎,把葱、蒜、芫荽、青辣椒等作料切细,同竹鼠肉一起放进盆里揉拌均匀,分成数块,捏在肉饼,用香茅草捆住,再用竹片夹好,放在火炭烘烤至熟。沐上滚烫的猪油,即可食用。

烤竹鼠肉,味道香甜、肉质软嫩、美味可口,是西双版纳山珍名菜之一,富有野味特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