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正宗土特产安徽滁州 安徽滁州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正宗土特产安徽滁州 安徽滁州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3-09-02 17:00:26

一.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京彩松花皮蛋

京彩松花皮蛋

早在清代即有制作。蛋体透明,呈松花纹状,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内外同行业质量评比中屡次夺魁。1983年被评为省出口糖心皮蛋优质第一名,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颇负盛名。

天长地处高邮湖畔,是个典型的“鱼米之乡”。境内水网纵横,菱藕遍地,鱼虾满塘,被称为“皖东的威尼斯”,历来就是水产品和家禽养殖之乡。天长农民具有悠久的养鸭历史和丰富的养鸭经验,广大农村是家家养老鸭,户户有鸭蛋。天长鸭蛋更以蛋大、壳薄、黄多、质好著称。与享誉全球的高邮湖双黄鸭蛋齐名媲美。

据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天长民间就开始用石灰、食盐、草灰、茶叶等配料制作皮蛋。曾任上海中华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前国民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的著名旅日工人领袖王兆澄烈士(天长市铜城镇人,1948年8月8日因拒绝赴台,在英勇的爱国护校斗争中被1杀害,1990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26年曾因得益于天长生产皮蛋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与独到见解,撰写了《皮蛋文献考》一文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在当时的日本帝国大学轰动一时,王兆澄因此被戏称为“皮蛋博士”。此后,天长的皮蛋生产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天长京彩皮蛋工艺严格。生蛋进厂前经目测、手敲、耳听、光照等多道工序把关。大小均匀、外壳完整、蛋色相近、蛋质新鲜的生蛋方可入选。变蛋主料有石灰、碱粉、草灰、食盐、茶叶、氧化铅等,按一定比例加水熬成糊状冷却,生蛋在料浆中浸泡30天左右起缸,再经二次检验,依大小和质量不同,分成不同等级,用原料液和以稻糠、黄泥包裹,外加塑料袋密封装箱或装缸备用。如此包装,一是可以保证皮蛋不因空气腐蚀变黄变质,便于长久保存;二是可以使皮蛋在运输过程中不致相互碰撞而破损。

天长生产的京彩松花皮蛋,大小均匀,包装讲究。剥壳不沾连,蛋白表面光洁亮泽,蛋体混凝结晶,为褐绿色半透明体。蛋白表面,松花清晰美观,深及表里。蛋黄松软,黄心呈糖衣状。蛋壳剥去,整个皮蛋似芙蓉出水,光彩华丽,清香怡人。食用时,蛋白洁爽,蛋黄味浓,相辅相成,天然一章。用色香味俱全来概括,也是无过之而不及。 天长松花皮蛋装盘时,一般切成花瓣状或园饼状。分割得黄白均等。再根据不同的食用爱好,或佐以香醋、酱油,或沾上麻油、辣酱。按天长地方吃法,则往往用一张薄薄的熟肥咸肉片包裹一块皮蛋,一同进食。这样吃,不但肥肉不腻,而且皮蛋又没有碱味。真叫人吃这回,想下回,吃一次,记一生。

天长京彩松花皮蛋不仅是安徽省名优,而且畅销国内外,尤其在港澳和东南亚诸国久负盛名。在1983年9月省商业检验局、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召开的全省出口皮蛋质量评比大会上,天长京彩松花皮蛋被与会同行一致推选为安徽省出口皮蛋第一名。

二.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马厂羊肉面

马厂羊肉面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马厂镇的特色小吃。马厂羊肉面口感独特、上乘,名声在外,远近皆知,成为地方名吃,具有袪寒暖身、补肾壮阳等功效,尤其在冬季人们争相食用。

马厂羊肉面,迄今为止,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起初,只有卯家和杨家经营。消费者也只局限于与当地人。成为人们冬季祛寒取暖、宴请亲朋的首选。由于其独特的配方、鲜美的味道,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纷纷前来一饱口福。一传十,十传百,马厂羊肉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滁州、马鞍山、合肥、南京等地的客人也慕名而来。

现北京、合肥、南京、蚌埠、马鞍山等地均开设“马厂羊肉面馆”,马厂羊肉面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三.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藕夹子

藕夹子将藕切成一连两片,包以配好佐料的肉泥,然后在面糊里浸蘸,使封口(糊内需加少许食碱、鸡蛋、味精等 ),再放入油锅内炸黄取出,临食时复在油锅煎一下即可。食用时蘸以用姜末、醋等制成的佐料,外脆内软,酥美可口,别具风味。此菜春秋季节食用较多,尤在中秋节前后风行,城 乡 居民均喜制作。( 天长)

“藕夹子”是沙沟的方言,在维扬菜系中它叫“藕合”,藕是“偶”的谐音,偶即成双作对,合即和合如意,夹子是“有子”的一种说法,寓意很吉祥。上年纪的老年人则戏称藕夹子为“银洋钱”,是因为藕夹子外形圆中有孔,形状很象古时的钱币。出锅的藕夹子色泽金黄,吃起来咸淡适中油而不腻、酥脆可口藕香浓郁。

藕夹子的制作方法:选用直径在 6公分左右的藕段,除去藕节,去皮后洗净开始切片。切片非常讲究,要求厚薄均匀,一只藕夹由两片组成,两片之间不能分离,仅留8毫米的连接,每片的厚度要控制在4毫米左右,这就要求厨师的刀工要好。接着是制作肉馅,肉馅选用精肉剁成肉泥加上细猪油渣,并加入生姜、葱、盐、味精等,充分搅拌均匀备用。再下来要把加工好的肉馅用手从藕夹的开口处填塞进去,最后将塞满肉馅的藕片蘸满面粉糊,放入烧开的油锅中煎炸而成。

四.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半塔芝麻油

半塔芝麻油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的。半塔镇“塔山”牌芝麻油香味浓郁、色泽棕红、口感好、营养丰富、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

来安县半塔麻油厂创建于五十年代初,地处皖、苏两省四县商贸繁荣、交通发达的红色旅游基地半塔镇,该镇地处江淮分水岭的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适合芝麻生长。

该厂由当初的手工作坊逐步改造成为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检化仪器齐全的现代化麻油专业生产厂家,厂区占地面积近四千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两千两百平方米,主导产品“塔山”牌芝麻油,该产品选用当地优质芝麻为原料,在传统的工艺基础上,加以精制而成。产品香味浓郁、色泽棕红、口感好、营养丰富、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多年来,产品畅销本省及江、浙、沪一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五. 安徽省 滁州 明光 御膳豆腐

御膳豆腐

御膳豆腐俗称“酿豆腐”。相传是明朝一位姓黄的厨师创造出来的,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初,每年把“酿豆腐”作为贡菜送往京城,朱元璋品尝后,十分赞赏,黄厨师后来进宫当御用厨师。“酿豆腐”的制作办法精细考察,做时要“把三关”(选料、制作、火候)、“走四步”(做菜坏、打蛋清、下油锅、熬糖汗汁)。酿豆腐味似樱桃,外脆内嫩,爽清鲜美,营养丰富,为席上之佳肴。

六.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雷官板鸭

雷官板鸭是来安县水乡小镇雷官久负盛名的传统。1997年,“雷官牌”板鸭被评为安徽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1998年荣获“安徽名牌农产品”称号。

雷官板鸭系选用当地麻鸭或瘦肉型樱桃谷鸭,经陈年老卤、传统配方加现代工艺精细制作而成。其过程概括为“炒盐腌,清卤覆,晾得干,焐得足”,这样做出的板鸭方能“皮白、肉红、骨头绿”。

雷官板鸭在选料和生产工艺上别具一格。制作板鸭的鸭子要体长、身宽、胸部及两腿肌肉饱满,两腋有核桃肉。宰杀的刀口要小,要出尽鲜血。浸烫脱毛不能用沸水,免得烫伤表皮。脱掉大毛,拔尽小毛,经过水漂后,截去脚翅,在鸭腋下开一个寸余长小口,从中掏出内脏,外表看来体形完整。腌制技术是制好板鸭的关键,雷官板鸭用的是经过熬制的陈年老卤,把鸭子打理干净,浸在卤汁里,24小时之后拿出挂在阴凉的地方晾干,几天以后,就可煮食。当地各家腌鸭的卤汁也不相同,据说要用十几种名贵药材。

蒸煮板鸭的方法很讲究。煮前,用温水洗净表面皮层,在温水中浸泡,直至鸭肉回软。煮制时,水中放少许拍碎的生姜、葱、两粒茴香,并将茴香一粒、葱一根、姜数片,从鸭翅下开口处塞入肚内,再用一根长约4厘米的斜面空心竹管,插入鸭-半截,以利汤汁在煮时内外对流。要先将锅中冷水烧温,将鸭子放进去,腹内灌满锅内的水,浸2分钟后拎鸭脖提起,使腹内的水通过竹管流空,再灌满锅内的水,盖上锅盖,把水温升到90度,浸煮15分钟;第二次将鸭腹中水流空,灌满锅内的水,并将鸭子翻身,再用温火煮20分钟,将水烧沸,停火焐10分钟,捞起稍加冷却后即可食用。

七.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全椒小磨麻油

全椒小磨麻油以马厂所产最为出名。马厂生产小磨麻油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色泽金黄光亮,香味馥郁沁人,用以作调味品,既增食欲又富营养,有“一滴香”之美称。其中“王河”牌精制芝麻油最受市场青睐。该油是以纯天然的优质芝麻为原料加工制取的信用植物油,味香色佳,具有益胃润肠、保护血管、减轻咳嗽之功效,是居家生活、馈赠亲友的上佳选择。

八. 安徽省 滁州 南谯区 滁菊

滁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菊花,别名“延寿客”,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利尿、抗衰老、解热作用。入药用的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滁菊是我国四大名菊(滁菊、杭菊、怀菊、亳菊)之一(见《本草纲目》)。

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滁菊含有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滁菊中挥发油的成份种类高于其他菊花;富含人体必须的蛋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八种氨基酸;它还含有十种天然微量元素,适于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的不足。其中锌,硒等易被人体吸收,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肌体衰老,从而起到养颜益寿之功效。滁菊茶属天然绿色饮品。花蕊金黄,花瓣玉白,有“金心玉瓣、翠蒂玉香”之称,是药用菊花中的保健珍品,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价值。滁菊可清风散热、舒筋活血,对高血压、冠心病有保健疗效;并可明目护肝,排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九.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滁州茶叶

据《安徽茶经》介绍。早在宋朝,全椒就盛产

“南谯茶”,明代《南京户部志》载,成化三年(1467年)南京供用滁州茶叶二百斤。民国时期,滁州有“云桑名茶”。可见滁州的茶叶有较悠久的历史。建国后,在施集乡建立国营施集茶场。施集茶“香高、味浓、后劲大”,获得好评。

十.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天长三黄鸡

天长三黄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