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静宁县有什么土特产 静宁最好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静宁县有什么土特产 静宁最好的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12-23 02:40:16

一.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九龙金枣

宁县九龙金枣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的。宁县九龙金枣又名宁县晋枣,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其枣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肉厚、核小、味甜。鲜食脆酥醇甘,适口性强。

枣系多年生鼠李科落叶乔木,在庆阳市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相传宁县地方——大枣在周代即作为方物进贡王室(进贡朝廷),因而得名“晋枣”。唐时武则天特别喜用,因之声名更加远扬。庆阳的枣主要分布马莲河流域的庆城以南川道地区,其中在宁县境内比较多见。驰名中外的为宁县九龙金枣(主要是宁县晋枣),在当地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在《诗经》和隋唐史志中均有记载,1986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1996年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产品鉴评会金奖。 宁县大枣即九龙金枣主要品系有吊枣(即晋枣和马牙枣,统称九龙金枣)、夏枣(又名圆枣)和冬枣(又名相枣或木枣)三种。晋枣栽培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是枣产品中的当家栽培品种。

九龙金枣皮薄肉厚,脆甜可口,营养丰富,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的可达40克,实为枣中之王。宁县生产的“金丝蜜枣”色泽黄亮,肉质肥厚,含糖量高,曾多次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和全国16省、市,深受好评。 宁县的马莲河川,九龙河川和城北河川是九龙金枣的主要产地,这里生产的九龙金枣分为吊枣和圆枣两种。吊枣又称晋枣,据史料记载,晋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周时代,就作为宫品向朝延进贡过,因之得名晋枣,这种枣形如琥珀,枣果有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肉厚、枣核小,鲜食脆酥醇甘,味甜如蜜,适口性强,营养十分丰富,可称天然绿色食品。圆枣又称夏枣,也是枣中精品。九龙金枣含有脂肪、蛋白质、磷、钙、铁和丰富的维生素B,是滋补上品,有健脾止泻,补血补铁,补心安神的作用,用吊枣和圆枣制成的金丝蜜枣、金枣罐头、金枣酒等产品色亮形好,品质优良,堪称佳品,是天然的绿色保健精品,尤其是蜜枣加工考察兼有鲜枣干枣之长,色艳香浓味甜质脆,颇受人们的喜爱。 九龙金枣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糖份外,维生素含量是其它果品的几十倍,被誉为“百果之王”,营养与药用价值极高,对其进行深加工,生产蜜枣、枣粉、枣咖啡、枣茶、枣饮料、枣胶调补品、枣味饼干、枣味奶等,市场前景广阔。

九龙金枣是宁县传统名优,发展九龙金枣是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的科学决策。近以来,该县坚持把九龙金枣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县上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实地考察,解决具体问题,采取政策优惠,经济扶持,科技培训,典型引路等措施,狠抓九龙金枣基地建设。县上反复考察论证九龙金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全县建成十万亩九龙金枣基地,为了使这一决策落实到实处,县上专门成立了九龙金枣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技术小姐,并按照依托资源,规模经营,面向市场,系列开发的思路,抓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资源改造,科技推广等环节,使九龙金枣生产初迈上了商品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系列化开发的轨道,形成了以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泾浦河四河流域为主的四个大枣生产基地,以县城农贸市场为主导的金枣批发市场和以公路沿线新建的十多处田头市场。标准化栽植技术的推广,助推了以金枣为产品的加工企业。宁县先后帮助兴发果品厂、赛鲜果脯厂、新世纪果品、盛丰、泥阳公司等企业改扩建了厂房,使其拥有了必备的生产条件。

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深入推进,宁县金枣产业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模式。全县金枣标准化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枣园3.9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泾蒲河、川台地为主的红枣基地。2008年全县枣园持果面积达1.8万亩,产鲜枣200多万公斤,产值达700万元,枣区农民最高收入达2.1万元。今年,九龙金枣喜获丰收,全县枣产量预计可达240万公斤,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前几年县上还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九龙金枣节",进一步提高了九龙金枣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九龙金枣先后被全国优质红枣评优会评为优质产品,被首届中国(国际)枣业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九龙金枣入选甘肃十大名果,在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上,九龙金枣、红富士苹果被评为“奥运果品”。

二.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卫山羊

中卫山羊体质结实,体型中等大小,身短而深,近似方形。头清秀,鼻梁平直,额部有一束丛生长毛。背平直,四肢端正,蹄质结实,体躯各部位结合良好。公羊有向后上方、向外伸展的捻曲状大角,前躯发达,雄性强。母羊有向后上方弯曲的镰刀状角,无角者甚少。毛色以纯白为主,被毛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粗毛光泽悦目、有浅波状弯曲,毛长达10厘米左右;内层由柔软纤细的绒毛和极少量银丝样光泽的两型毛组成。

初生羔羊全身披覆波浪形弯曲的毛股,生后35天毛长达到7厘米,弯曲部分约占毛股的1/2~2/3,形成美丽的花穗,遍布羔羊体躯,且主要部位表现一致,花案清晰,光泽悦目,色白如玉。

中卫山羊生后6月龄以前体重增长迅速,6月龄至1.5岁时生长缓慢。公羔初生重2.60±0.31千克,母羔2.43±0.38千克;公羔35日龄活重5.57±1.0l千克,母羔4.80±0.56千克;公羔断奶重10.5±1.61千克,母羔10.21±1.42千克;公羊1.5岁重15.94±2.91千克,母羊13.79±2.69千克;成年公羊体重30.16±5.34千克,母羊23.23±3.64千克。成年公羊体高59.04±3.95厘米,体长65.31±4.87厘米,胸围74.91±4.49厘米,成年母羊依次为55.52±3.59厘米、63.90±3.89厘米和69.42± 5.35厘米。

中卫山羊公羊5月龄、母羊5-6月龄达到性成熟期。初配年龄公羊为2.5岁,体重达到30.16± 5.54千克;母羊为1.5岁,体重达到13.79±2.69千克。公羊3-4岁配种能力最强,母羊3~5岁繁殖能力较高,母羊一般可利用到6~7岁。

中卫山羊配种旺季在每年的7~9月份,发情周期14~16天,发情持续期24~48小时,怀孕期150天左右,产羔率103.95%,双羔羊仅为2.2%。羔羊一般6月龄断奶。

中卫山羊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味小。8月龄羔羊体重14.93±0.65千克,屠宰率44.36%±1.45%,胴体重6.68± 0.29千克,净肉率为75.36%±1.38%。强度育肥2个月后,体重达到24.23±0.57千克,屠宰率为58.47%±l.03%,胴体重14.48±0.58千克,净肉率为85.76%± 0.78%,料重比为4.5:1。淘汰母羊在放牧不补饲的条件下,平均体重为11.72±0.92千克,屠宰率为37.48%±0.92%。35日龄羔羊平均胴体重为2.33±0.35千克,屠宰率为50.53%±2.00%。

沙毛皮是羔羊生产后35天左右、毛长达7厘米时所宰剥的毛皮,皮板质地柔软而致密,平均面积为2171.39±414.01厘米2,每张皮重0.52±0.11千克,皮板厚度为0.66±0.04厘米。毛股弯曲数3.28±0.76个,具有弯曲多、花穗美观、毛股紧实,轻、暖、柔等特点,可与宁夏滩羊二毛皮相媲美。

中卫山羊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剪毛抓绒一次,幼年公羊粗毛产量为0.18±0.04千克,绒产量为0.20±0.04千克;幼年母羊分别为0.18±0.04千克和0.22±0.04千克;成年公羊分别为0.27±0.08千克和0.24±0.06千克;母羊分别为0.20±0.05千克和0.17±0.06千克。

中卫山羊绒毛纤细柔软,色洁白,细度为14.17±0.98微米,伸直长度7.20±1.13厘米,绝对强度3.07±0.27克,伸度39.18%±1.94%。被毛中粗毛和绒毛的重量百分比为75.86%和24.14%,粗毛细长,具有真丝样光泽,其中有77.33%的无髓毛强度好,粗毛细度为51.28±11.52微米,伸直长度为18.82±1.14厘米。由于该羊粗毛的组织结构、理化性能与安哥拉山羊毛相近,所以粗毛属马海毛型。

三. 甘肃省 平凉 静宁县 静宁酿皮

静宁有许多风味小吃,酿皮就是其中的一种,家喻户晓,人人爱吃,尤以女性为最。酿皮也叫凉皮,在静宁县城一年四季都有卖的,夏天吃得人更多,冬天更别具风味。凉皮以其绵软润滑、酸辣味美、爽口开胃等优点招人爱,不但是街头小吃,近几年还登上大雅之堂。静宁的宾馆、饭店、酒楼餐宴中,这道小吃必不可少。

酿皮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用上好的小麦面粉调和并洗浆,清出多余的水份,其浆加食用碱后呈糊状,少许倒入特制的平底铁笼上蒸熟,从铁笼上揭出时,一张张、圆圆的、薄薄的、颜色白里带黄的酿皮即制成,看了使人口水欲滴,在酿皮上抹一层熟油,待凉后遂用一把专用铡刀切成细条,盛碗里调上酱油、醋、盐、调料水、辣椒油、蒜泥等即成凉皮。静宁回民中,酿皮的吃法与众不同,除了放醋、盐、调料水、辣椒油外,还要加放芝麻酱,吃来别有风味。酿皮这小吃,入口筋韧柔软,又是低热量的减肥食品。价格也很低廉,一元一小碗,大碗也超不过两元,成为极受女性青睐的小吃食品。

辣椒油是酿皮调料中最关键的,好吃不好吃主要取决于辣椒和辣椒油。辣椒油的制作很讲究。辣椒面放在上等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复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红,越熬越亮。熬制辣椒油时有的在熬制过程中掌握火侯加入上等芝麻,这样辣椒油就更具特色。熬制辣椒油这道工序,各人有不同做法,据说别人是学不去的。

静宁人这几年也有做擀面皮的。擀面皮的加工则不同于酿皮,擀面皮是用上好的小麦面粉调和并洗浆,清出多余的水份加食用碱,在铁锅中慢火加热使其蒸发水份,同时反复柔制后擀成薄片,经上笼蒸熟后切成细条,吃法和酿皮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擀面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另外适量加一些绿豆芽、黄瓜条。酿皮一般是凉吃的,近几年有好事之人把酿皮热着吃,即现蒸现吃,故有人把它叫热酿皮,味道也很特殊,还颇受市场青睐。看来任何小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四. 甘肃省 平凉 静宁县 笃顺苹果

静宁县润仕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6年,是甘肃省静宁县李店镇果品冷藏业的首家企业,被静宁县人民政府评为2006年度“文明经纪人”,是一家以种植开发、加工保鲜、储藏、销售果品经纪服务综合型果品企业,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搭建永绿专业合作社(http://ylgy.gsnmw.com/)为主要发展平台,合作社位于李店镇薛胡村,地处北纬35°13′19″,东经105°42′36″,占地面积39亩,储藏果品能力达40000吨,公司于2008建立出口苹果种植基地8200亩,GAP示范基地5000亩,并取得了一般进出口认证,出境水果包装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理出口经营权。

同时邀请众多国内外客商来我公司专门考察,洽谈,实地考察静宁地区水果品质。其中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客商。公司注册有“笃顺”商标,先后在赛果活动中取得红富士特等奖,被省农牧厅评为全省示范合作社,被市评为诚信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果品先进服务单位。公司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果品产业发展,为农业增效,为果农增收,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五.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石雕

宁县石雕,历史悠久,其渊源根据出土文物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其雕凿手法独特、形象逼真、风格古朴、粗犷豪放,保留人类万物有灵的神圣观念。近年来,宁县石雕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历届香包节和农耕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同外界的交流往来加深,使宁县石雕名声越来越大。以庞清河、庞永恩、安达为代表的石雕作品多次在香包节和农耕文化节上展出,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收藏,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靳之林亲自题词了“宁县刺绣、石雕、皮影堪称三绝”。给予了宁县民间艺术很高的评价。

六.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大枣

宁县大枣主要品系有金枣(又名吊枣、九龙金枣)、夏枣(又名圆枣)和冬枣三种。金枣栽培面积大全县有人工枣林3.3万亩,年产鲜枣240万公斤,皮薄肉厚,脆甜可口,营养丰富,是枣产品的主要原料。

宁县大枣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诗经》和隋唐史志中均有记载,曾以地方向朝廷进贡,因之得名。其枣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肉厚、核小、味甜。鲜食脆酥醇甘,适口性强。加工而成的金丝蜜枣、金枣罐头、金枣酒等产品色亮形好,品质优良,堪称佳品,是天然绿色保健精品,1986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1996年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产品鉴评会金奖九龙金枣又名晋枣,2005年以来,“宁州”-龙金枣鲜枣、干枣两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民果”,在中国(国际)首届枣产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七. 江苏省 徐州 睢宁县 王集香肠

睢宁王集香肠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的。王集香肠是用新鲜精瘦猪肉,用猪后腿精瘦肉,佐以多种名贵中草药。风味独特,鲜香袭人,咸甜适口,令人回味无穷。

睢宁香肠是睢宁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食品,誉满苏、鲁、豫、皖周边地区。产品用新鲜精瘦猪肉,辅以10余味中草药,传统工艺,口味独特,鲜美异常,是纯正的绿色食品,享有“王集香肠,香肠之王”美誉,获“江苏地方名特优产品奖”、徐州市“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殊荣。

睢宁县王集香肠相传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6年,身为御膳房厨师王氏先人,为调整康熙帝的饮食结构,选择一种精瘦猪肉加多种调料装入猪小肠蒸熟,经晾干切片献给康熙皇帝。康熙用后感到特香不腻,味道纯美,遂赐“香肠”之菜名并深受好评。至清朝末期,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逃往热河,王氏家庭流落苏北大王集,王氏香肠方得代代相传。

王集历史上制作香肠方法很多,但唯有王集王氏香肠最传统,极具地方特色。王氏香肠以精肉、肠衣、甜油、精盐、食糖、葱汁、姜汁、花椒汁及祖传秘方为主要原料,整个制作加工过程共有十道工序。王集王老五香肠传统手工制作,香中隐甜,咸淡宜口,色佳鲜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八. 新疆 伊犁 伊宁县 黑加仑茶

黑加仑茶

黑加仑,分类种名黑穗醛栗,别名黑豆果,哈萨克语卡拉哈特,属虎耳草科,茶词鹿子属,为多年生小灌木。该属植物约有160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黑加仑的野生种分布333在欧洲和亚洲。

16世纪开始在英国、荷兰、德国驯化栽培,至今只有400余年历史。有关黑加仑栽培的首次记录,出自英国17世纪初的药物志上,因为它的果实和叶片的药用价值而受到重视。

九.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九龙金枣

宁县九龙金枣又名宁县晋枣,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诗经》和隋唐史志中均有记载,曾以地方向朝廷进贡,因之得名。其枣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 肉厚、核小、味甜。鲜食脆酥醇甘,适口性强。加工而成的金丝蜜枣、金枣罐头、金枣酒等产品色亮形好,品质优良,堪称佳品,是天然绿色保健精品,1986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1996年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产品鉴评会金奖。2005年以来,“宁州”牌九龙金枣鲜枣、干枣两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民果”,在中国(国际)首届枣产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十.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宁蒿籽面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的丫头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舀到碗里一根线……”这是流传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的一首民歌,歌中描述的就是被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宁蒿籽面。

蒿籽面是一种民间特色小吃,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曾广泛流传于宁夏中卫、中宁一带。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蒿面子、精盐和香油等,面粉里掺入少许当地野生植物蒿草籽研磨成的粉,和面的水中加一点当地发酵面粉时使用的碱精粉,将面和好后反复醒揉多次,擀成直径一米左右的极薄的面张,待煮面时按折扇式叠好,用刀切得细如粉丝一般后放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将豆腐、黄花菜等多种蔬菜切丁制作出的汤菜调入面碗里即可食用,口感爽滑劲道,汤料香气扑鼻,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