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唐山特产高档礼盒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唐山特产高档礼盒图片大全更新时间:2024-04-09 12:27:05

一. 河北省 唐山市 丰润区 唐山蜂蜜麻糖

经过配料、和面、擀片、清面放片、剁块、炸制、烧浆等工艺,所制麻糖色泽 新鲜,呈淡黄色,片薄如纸,形似花朵,清脆香甜。( 唐山)

二. 河北省 唐山市 滦南县 滦南海蟹

滦南海蟹是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的。“滦南海蟹”也就是黄螃蟹,肉嫩黄肥,鲜美可口,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等药用功效。

“滦南海蟹”亦黄螃蟹,生长于浅海,当地产卵,当地自然孵化。海蟹为肢体动物,巨螯尖甲,青色,横着爬行。其肉嫩黄肥,鲜美可口,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等药用功效。而且营养及其丰富,每100克蟹肉可含蛋白质14克,脂肪 2.5~5.6 克,碳水化合物7.4克。还富有多种维生素及磷、钙、铁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历来受人们喜食,更受那些文人墨客的赞赏。故前人曾写过这样一首咏蟹诗:“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滦南海蟹”产于滦南县南部沿海的柳赞、南堡一带,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为滦南的名品之一。春季在谷雨至小满,秋季在白露至霜降间,渔民们用张网、拖网、架子网捕捞,常获高产。

“滦南海蟹”的肉、黄均美,当今吃方很多,可蒸、煮、焖、炒食,也可晒干,制成蟹肉、蟹黄,还可以加工成蟹酱。春汛当椿芽才发,芍药初放的季节,海蟹可与香椿芽配食,其味优美,若佐酒赏花,则雅兴更浓。所以有“黄凝白嫩红椿脆,窗处芍药拌酒香”之诗句。秋汛值菊花盛开,故有“赏菊吃蟹,菊黄蟹肥”之语。

三. 河北省 唐山市 丰润区 咯扎

“咯扎(餎馇/烙汁)”读音应是『Gēzha』,咯扎(餎馇)是唐山的名食之一,是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甚至还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咯扎现在在唐山地区民间分布比较广,滦县,滦南,乐亭,遵化等地都有,做工滦南县做的最为正宗,最为普遍,但现在市场上的销售的咯扎一般很少用绿豆,这样的成本低但口味不如纯绿豆的好吃,要想吃绿豆的就要定做,价格贵一些。

四. 河北省 唐山市 滦州市 郝家火烧

郝家火烧始创于民国十年(1921)正宗传人郝志敏先生继承祖业,运用现代及祖传工艺,采用上等面粉,几十种调味品,几十道工序,一丝不苟,潜心制作,因其工作精细,配料讲究,外形美观,外焦里嫩,香而不腻,回味悠长的特点,称得上色、香、味、形四美合一的美味佳肴,开辟了叉子火烧美味的先河。享有“滦县一绝郝家火烧”的美称,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商标局2003年正式注册,同时还荣获河北省第七届、第八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荣誉称号,并被载入《滦县志》、《河北菜谱》大全。

郝志敏先生一九八零年赴石家庄参加河北省名优小吃比赛,“-吞蜜”荣获第一名。

郝家火烧传人郝晓惠女士精湛的传统工艺载入《滦县志》,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锐意创新,添加十八种名贵佐料,使郝家火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适应了现代人对口味,方便、经济实惠的要求。成为京东闻名的郝家火烧。

百年老字号----郝家火烧

来到老城,循着童年时的记忆,踏进一条古旧败落的巷子,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容颜未改、风尘依旧的郝家火烧店。低矮的房子,那漆黑的房顶不知已经过了多少岁月的磨蚀。窗玻璃上用红色油漆写着“郝家火烧”四个字。粗粗一看就是一个简单的家庭作坊。但是,它却是一个百年老店的雏形。那个做烧饼的案板泛着亮红色的油光,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了。祖传下来的擀面棍已被油浸透,由于经年累月的使用,一尺长的面棍已经不再是圆柱形,而是扁圆形。随着郝氏家族的几位老人的娓娓讲述,往事从尘封的记忆中复活,我重温了传承了古滦洲饮食文化的名吃——郝家火烧的历史渊源。

郝家火烧于1921年由郝鸿来始创,由于用料精良,工艺细腻,做出来外焦里嫩,香软苏脆,再加上当时有名的“何家肉”,一直是名列滦州之首的地方名吃,素有“-吞蜜”之称。“郝家火烧何家肉”,齐名享誉滦州及京津秦。抗战时期,马本斋回民支队的政委来滦州办事,特意品尝了郝家火烧,给予了高度评价。当年杨三姐来滦县告状,县衙门设在东街,她每次来都跑到南街买郝家火烧吃,又便宜又好吃。当时古滦州镇名吃无数,如老刘缸炉烧饼、马拐子包子、牛家面条、刘保香糖葫芦、刘瞎子的糖炒栗子,都没有郝家火烧名气大,并且相继失传。百年来郝家火烧并代代相传下来。文革期间搞公私合营的时候,被并入国营饭店,曾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1984年,80高龄的郝鸿来在三个儿子的扶持下重操旧业,掀开了郝家火烧的新篇章!

郝鸿来有四子,除了次子因残疾没有继承父业,其余三子均以加工制作郝家火烧为业,并且已传到了第三代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郝家火烧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今在滦县新城、老城已经有了六家店铺,但仍有供不应求之势。

郝志义老人弟兄中行三,今年61岁了,一子一女均从事这一行业。老人很开朗健谈,面色红润,身体健铄。他给我们背诵了父亲的遗训,也是郝家几代人秉承的朴素的经营理念:

诚信继业经营 努力精细用工

原料纯真实惠 薄利广销文明

如今郝家火烧已经不仅仅是滦州名吃了,许多来唐山旅游、经商、洽谈的外地客人都百吃不厌,临走还要带回去给家人吃。郝家火烧已经是名满天下了。

郝家火烧不仅火烧好吃,其各个分店的熟食也是风味独特。店里自制的粉肠、孜然肠、卤煮鸡肝等,几乎每天中午就贩卖一空。

五.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迁安手工造纸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迁安手工造纸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迁安市北依燕山山脉,南临渤海之滨。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广大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迁安市手工造纸始于元末明初(公元1405年),公元1723年开始兴盛起来,到清末明初最为鼎盛,解放前后遍布迁安各地,曾有手工造纸厂830余家。迁安手工造纸主要以当地盛产的桑树皮为原材料,经过去皮、扁皮、切皮、打油、抄纸、晾晒等工序(均为手工操作),制成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等,是迁安独有的特色产品。

毛头纸因石灰打浆的桑皮纸四周有不齐的毛边,故由此得名。毛头纸有着拉力强、不易损等特点,起初用于糊窗和屋棚用,后经过改进用于书画,迁安国画纸(迁安宣)不跑墨、吸水快,深受国内外书画家的喜爱。迁安毛头纸系列曾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我国著名书画大师刘炳森曾用迁安纸留下“南宣北迁”之墨宝。

迁安手工造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手工造诣十分讲究,所造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都是机制纸无法替代的,为民间手工技艺行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机制纸业兴盛及市场冲击,迁安手工纸虽价格低廉,却因纯人工操作,用工成本较高,逐渐走向衰落。目前,熟练掌握迁安手工造纸技艺的老人都年事已高,濒危状况十分严峻。

六.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贯头山白酒

采用千年古泉井水固态泥池发酵而成,具有浓香、绵甜爽净、回味悠长之特点。各种卫生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得到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素有“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变凤;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之赞誉。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先生访华时曾向周恩来总理询问贯头山酒业的兴衰,并执意品偿该厂老酒。1985年以来,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国际级大奖三项,国家级大奖五项,获省市级奖励证书28项。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的青睐。

贯头山酒源远流长,是中华酒文化的源头之一。早在黄帝时期,黄帝就和他的保健大夫岐伯在迁安发明了保健酒“汤液醪醴”。安新庄出土的陶雕女酿酒师像及《黄帝内经》一书都可以佐证黄帝时期,迁安就有了酒。迁安马哨村出土的文物青铜鼎和有“箕子”铭文的青铜簋证明商周时期酒已成为迁安一带的主要祭祀品。

到了汉代,迁安酒业已趋兴盛,酒渐渐地成为达官显贵庆典、祭礼、会盟、接待等各种场合中所必备,饮酒赋诗,对酒当歌形成时尚。迁安于家村汉代古墓0土的大量的陶酒罐、陶酒壶、陶酒杯及陶粮仓,证明了在这一时期,酿酒技术已经融进了百姓生活,一些富庶大户还有了自己的家庭小烧锅。

东晋时期,随着酒文化的不断丰富,酒与水之间的特殊关系已被人们所了解和确认。水为酒母,亦为酒魂,只有古泉佳水,方能酿出世间美酒。认识了水的重要性,这一时代的酿酒高师自然不惜任何代价寻觅甘冽佳泉,著名酿酒大师狄戎便是其中佼者。

据史料记载,狄戎,河北徐水一带人,是当时享誉天下的酿酒大师。为酿出世间佳酿,慕黄帝造酒之地,千里迢迢踏访至黄帝古都迁安,见贯头山下一眼神泉与众不同,水澈如晶,饮之甘爽,狄戎此生终遇灵泉,便安居于此酿酒授艺代代相传,贯头山酒从此名声大震,成为享誉北国的酒中之冠。此泉至今仍用。

1996年7月,迁安市城区东北角发现了一金代古墓群,其中3号墓出土了三个写有“千酒”字样的酒瓶,这对考证迁安酒业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是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厚3厘米的石砚,底面刻有“李酒使”字样。此外,还有印盒及印章,陶瓷酒瓶、酒杯等。

“李酒使”属地方官吏,官居八品,《金史》食货志及百官志载,金朝对酒类生产销售监管征税单独设立机构和官员,不与其它税目混同课征,同时,在酒生产规模较大的地方设立征税机构和酒使,以此加强税收的源泉控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酒业收入成为当时迁安财税的主要收入。

到了金代,迁安酿酒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并且开始采用老五甑法,泥池发醇的工艺烧制高纯度粮食酒,这种酒通常封闭三年以上出售,所以人们俗称这种酒为“千日酒”或“千酒”。

烧酒的出现,使迁安酒业长盛不衰,到了清代,以贯头山老白干而享誉北国的白酒已成为皇家饮品。迁安贯头山老白干酒畅销东北三省及内蒙一带,南边畅销到苏杭二州,贯头山白酒誉满京城,红遍北国,有“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变凤;糟粕落水,游鱼得味成龙”之赞誉。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他在周恩来总理接见时,特意向周总理询问贯头山酒的兴衰,并执意要品尝该厂生产的“老白干“酒。田中角荣为什么对贯头山白酒情有独钟呢?一种说法是,日本侵华期间,田中角荣曾驻扎在迁安杨店子一带,一次在下乡讨伐中,一小队日军被埋伏的我军歼灭,而巧的是田中角荣因喝贯头山白酒喝醉了,未能参加讨伐而捡了一条命。另一种说法是田中角荣在东北日军军人服务社工作过,经销贯头山白酒,每当想念家乡时,就用贯头山白酒消愁解闷。2015年8月25日,田中角荣的长子田中京与贯头山酒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杜宝海在北京建国饭店见面,畅谈了其父在华的情况,并表示要把老一辈开创的友好之路继续走下去,为贯头山酒业公司做一些实事。

2000年,企业改制,杜宝海任贯头山酒业公司董事、总经理。他把弘扬黄帝文化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利抓手,对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摒弃了原有的破旧与落后,深度挖掘贯头山酒的文化底蕴,大力弘扬渊远流长的迁安酒文化,坚定的确定了“以人为本重诚信,精良工艺育精品,挖掘文化拓市场,与时俱进谋发展”的经营战略,他投巨资修建了贯头山酒文化园,敬立了黄帝圣像及黄帝祖庭馆、建立了河北省第一家酒文化博物馆、展出了在迁安出土的与黄帝有关的文物、黄帝与迁安酒有关的传说和文物。并依据大量的历史依据,修建了百米诗酒文化长廊,展出了迁安白酒发展的历史典故与传说三十四幅浮雕。对魏晋时期的千年古泉和古井亭进行了有效保护。全厂生态环境美化、绿化、达到省级园林单位标准。收藏了大量的与酒和生活有关的传统文物、酒器、酒具,开辟了文化活动中心,名人书画展厅和庭外酒庄园等一系列设施,并在“至尊酒王”包装中印刷《迁安宝典》一书。还出版了上万本《贯头山酒话今昔》的书籍,坚定了弘扬民族传统酿酒工艺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为确保传统酿造酒的品质不动摇,企业做出了具大的努力和利益牺牲。

他认为自己抓传统文化的做法,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自信,让人们从厚重的贯头山酒文化中了解到迁安的历史文化。他举的是中华酒文化的大旗,干的是迁安文化的大业,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果真他的事迹被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领导发现和赏识,派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并肯定贯头山酒业做为中国酒文化的典型企业,拥有丰富的酒文化遗存、遗址、遗迹保存完好,著述和研究工作成绩突出,客观上指示了中国酒文化的研究方向,酒文化博览馆在收集,展示中国酒文化器具和文化宣传上,形成相当规模和特色,对贯头山酒文化的挖掘、领会和表达,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和代表性,体现了科学、健康的传统文化品质。

2004年贯头山生产的酒王酒和精制特酿酒,被评为首届十大“中华文化名酒”创出了名牌,使贯头山酒业名声大振,为打造诚信迁安和提高迁安知名度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人民大会堂,铁木尔.达瓦买提、万国权等领导为其颁发了奖牌,奖杯和证书,同时也受到了迁安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嘉奖。2006年又被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命名为“中国酒文化学术活动基地”,并在贯头山酒业公司召开了全国首届“中国酒文化学术年会”。至此公司又紧接着推出了定向储酒、婚宴专供酒和礼品酒,迎来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又以优质精美的“新唐山酒王酒”覆盖了唐山市场。贯头山酒多次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名牌产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其酿酒技艺也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杜宝海也被确定为贯头山白酒技艺河北省非遗传人。

如今的贯头山酒,不仅是令迁安人骄傲的礼品酒,同时也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迁安文化的载体,已传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七. 河北省 唐山市 丰南 丰南胭脂稻

丰南胭脂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外形呈椭圆形,粉红色,顺纹带有紫红色的米线,用这种稻米做成的饭,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食后回味,仍然余香满口,令人吃了还想吃,不仅如此,这种稻米还具有回锅三次色香犹存、米质不散的特点,而且每一次回锅,米粒都能伸长一段。所以,当地人又把它叫做“三伸腰”。

地域范围

丰南区北距唐山市区10公里,东临唐海,西接汉沽,南面渤海。境内唐津高速公路、205国道横穿东西,丰碱公路纵贯南北。丰南胭脂稻适宜种植范围在丰南区王兰庄镇、西葛镇、柳树圈镇、黑沿子镇、唐坊镇、南孙庄乡、大新庄镇、小集镇、钱营镇、大齐各庄镇、东田庄乡、尖字沽乡、丰南镇、岔河镇、黄各庄镇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1′43″-118°25′28″,北纬39°11′28″-39°39′28″之间,保护面积50000亩,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量3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部特征:丰南胭脂稻稻谷有红色长芒,灌浆期颖壳胭脂色,成熟后黄褐色,顺纹有紫色红线;米粒椭圆形,糙米胭脂色,精米色略淡表面有红白相间,千粒重25g左右。煮熟后香味浓郁,味道极佳,回锅一次,米粒伸长一次,回锅三次,色相犹存,不散粒。2、内在品质特性:丰南胭脂稻米粒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铁、锌。经检测,蛋白质≥8.5mg/kg,钙≥90mg/kg,铁≥15mg/kg,锌≥15mg/kg,色素色价E0.05~0.3。3、质量安全规定: 丰南胭脂稻加工精度达到GB1354—86规定的等级标准,卫生指标符合GB2715—2005规定的指标。

八. 河北省 唐山市 遵化 戴老二烧鸡

戴老二名叫戴兴元,从他父亲到现在他儿媳妇贾福珍继承祖业,仍在遵化市东街出案卖烧鸡,已祖传三代,至今盛名不衰。它以味道纯美,色泽红润、肉烂适口,被群众所欢迎。他的烧鸡,将腿提起来,肉会自动脱落,吃完后,骨头剩不下一小把儿,肥嫩的小鸡,甚至连骨头都可一齐下肚。

戴家烧鸡主要把功夫放在煮鸡上,煮时要精心,老鸡煮4个小时,新鸡2个多小时即可。煮鸡的佐料要全、花椒、大料、肉桂、丁香、白芷、三艾、葱、蒜、姜、酱油,缺一不可,有时缺料,任可不煮也不凑合。因此,他的烧鸡一直被人们当做招待宾朋、饮酒下餐的美味佳肴。

遵化饮食风味,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史册上,余香飘散,佳品迷人。

九. 河北省 唐山市 古冶区 虾油小菜

在唐山大小饭店的酒桌上,有一道小菜很招人。其实,这道小菜很简单,就是卤虾油拌花生米和萝卜皮。

这道菜在唐山的酒桌上流行了有十来年了,而且常吃不败。这道菜究竟是谁发明的,至今还没人申报专利。尽管,没人承认这道菜是自己发明的,但它却赢得了人们的器官大开和嗜好喝酒的人嘴的青睐。

卤虾油拌花生米萝卜皮做法很简单,首先用温水把花生米泡起来,剥去皮,然后把紫心萝卜洗净,用小刀铣成一块钱硬币大的圆片,绿色的皮朝外,盖在花生米上面,吃的时候,撒上好的卤虾油一拌,就酒吃最好。这道小菜的特点:鲜、咸、香、脆、爽。唐山人嗜好喝酒的都爱吃这道小菜。因为这道小菜既省事又方便。人人都会做,家家都有做菜的材料。我平时喝酒总少不了这道小菜。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咱预备不起,卤虾油花生米家里一年不断线。因为唐山是花生产区又是沿海城市,这两样不缺,萝卜一年四季都有。现在的农村蔬菜大棚里,反季节蔬菜什么都有,你想吃什么农民种什么。吃好喝好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要务了。

十.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迁安桑皮纸

迁安桑皮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迁安造纸历史悠久,据《迁安县志》记载,迁安造纸业始于后汉,到明末清初已发展到鼎盛时期。迁安宣纸柔软纯净,洁白细腻,搓折无损,长期保存不变色,不腐不蛀,吸水性好,不易老化,最适书,画,装潢裱托,成为中国特种工艺品之一,被书画艺术家们视为珍品。1981年在原书画纸的基础上,经多次精心研究改进配料,研制出了独具特色的迁安宣纸新品种,1989年生产的书画纸已达30多个规格,年产纸达100多吨。迁安宣纸颇受国内外书法名家和绘画大师们的赞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北京荣宝斋美术服务部,故宫博物馆,天津杨柳青画店等是迁安宣纸常年定货的单位,每年产品的大部分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唐山)

迁安书画纸:与宣纸齐名,有“南宣北迁”之誉。主要用于书法和绘画。迁安市位于滦河流域,多贫瘠白沙地,农家素有种植条桑的习惯,自古为我国北方条桑之乡。所产桑皮纤维长,质细密而柔韧,拉力强,为制造书画纸的上乘原材。其生产历史可上溯至5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

迁安桑皮纸(迁纸)产地范围为河北省迁安市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