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阳西月亮湾哪里有特产 阳江月亮湾特产在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阳西月亮湾哪里有特产 阳江月亮湾特产在哪里买更新时间:2023-08-30 15:15:31

一.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黄鬃鹅

黄鬃鹅产于广东省阳江市,又称阳江鹅。其体型细致紧凑,自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故称黄鬃鹅。黄鬃鹅全身羽毛在紧帖,背、翼和尾为棕灰色。喙、肉瘤黑色,胫、蹼橙黄色。成年体重公鹅为4050克,母鹅为3120克。屠宰测定:9周龄公鹅半净膛为82.23%,全净膛为74.10%。母鹅半净膛为82.00%,全净膛为72.91%。开产日龄约为150~160天。年产蛋量26个,平均蛋重为141克,蛋壳白色,蛋形指数1.4。公母配种比例1:5~6,种蛋受精率为84%。黄鬃鹅个小、早熟、易肥、肉嫩,是广东省四个优良鹅种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驰名中外。

阳江养鹅的历史超过 500 年,黄鬃鹅最大的特点是个小、早熟、易肥、肉嫩。要品尝到黄鬃鹅的原始肥嫩鲜美,最好是用阳江当地的农家做法——炊鹅,“炊”是阳江话,就是“蒸”的意思。用柱侯、茴香、南乳等配料涂满鹅的全身,再把部分调料放进鹅肚里,腌制半小时。然后把鹅和配料一起放进锅里,盖好锅盖,再用湿手巾把锅盖和锅的缝隙封好。开始用猛火煲滚,之后转文火慢慢蒸。每半小时就要把鹅翻一遍,在翻鹅的同时用汤勺把酱料淋上鹅身,让酱料与鹅肉更均匀调和在一起。继而蒸上 1 小时,一只香气扑鼻的炊鹅就做成了。

若是有幸品尝到清明节前后的黄鬃鹅,滋味更是绝顶。因为开春后青草要比其他树木先抽芽、长叶,鹅食青草以后,就会长得特别肥嫩,鹅肉也就最鲜美。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煎虾孖

煎虾孖

煎虾孖是盛行阳西一种风味小吃,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相传苏东坡谪岭南时,曾路过织篢太平驿,被这里的虾孖迷住了,一连住了三日,连荔枝也不愿吃了。后来阳西人为纪念他,在太平城建了太平书院,记下了他贬谪南疆那段凄惶的历史。据说,最早的虾孖,不是下到油镬里滚,而是放进镬煎,边煎边洒水,形成一个个的粉团子,后来越吃越精,改用油来滚,这样的虾孖酥香松脆,味道清甜,爽口,为阳西常见的风味点心。

虾孖不一定用虾肉做馅,也可用蚝,用鲜鱿,个别乡镇还用生鱼片。其做法是:将虾或蚝等去壳,用油盐放镬略拌一下,舀上放一边,再备湿粉浆一盘,粉浆粘稠要适中,并放上少许葱花、蒜油等调味品。开始煎料,放油在镬内煮滚,用铁壳子舀粉少许,把馅置粉浆中,油滚一分钟即成。煎虾孖重要关节是配馅,放佐料,油要取纯正花生油,同时,油滚时间的把握度要精确。这方面,阳西以儒洞上洋虾孖最畅销。到阳西,客人如不吃上一两个儒洞、上洋虾孖,会引为憾事。

三.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阳西芥菜

阳西芥菜

四.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五.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白灼毛蛤

毛蛤又叫麻蛤,是蛤蜊的一种,同其它的蛤蜊一样,它有肉质嫩滑鲜美,营养价值很高的特点。对一些质嫩味鲜的海鲜类食材而言,白灼最美,前提是必须鲜活,新鲜度高。这一类的海鲜无需高超的烹饪技巧,也无需太多复杂的调味料,只要搭配些自己喜欢的蘸酱,享受原汁原味即可。

白灼毛蛤的做法:

1、毛蛤蜊用清水反复搓洗,然后逐个用牙刷刷净表面纹路里的泥沙,再次用清水冲洗,沥干水分。

2、生姜剁成碎末,添加香醋做成蘸汁。

3、坐锅烧水,水开后下入毛蛤蜊用大火煮,煮至毛蛤蜊部分张口,捞出装盘。

4、煮好的毛蛤蜊和生姜醋汁儿一同上桌即可。

白灼毛蛤的做法小技巧:

1、毛蛤蜊一定选择新鲜的。新鲜的毛蛤蜊静置的时候微微张口,轻轻触碰,外壳会马上闭合。

2、毛蛤蜊表面污泥很多,一定要反复清洗至彻底干净再下锅。

3、锅内焯烫蛤蜊的水一定要宽,这样蛤蜊下锅后充分受热,很快张口,不会因为久煮而影响口感。

4、蛤蜊煮到哪种程度可以出锅视个人喜好,喜欢嫩口和汁水丰盈的,不必等蛤蜊开口,断生即可出锅。

5、姜醋汁必不可少,杀菌提鲜暖胃。

一道看着很一般吃着咸香味美的白灼毛蛤就做好了,用生姜和香醋做蘸汁儿,既杀菌,提味又能暖胃。其实做这样的原味海鲜菜,说烹饪技巧还真没什么大技巧,但要保证肉嫩味道鲜,就必须掌握一些小窍门。

吃蛤蜊可以补典补虚,对有诸多饮食禁忌的孕产妇们来说,也是道补益的佳肴。建议病后体虚或身体弱的人,可以适当做一做这道白灼毛蛤吃,对增强体质相当有帮助。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纸鸢

纸鸢

纸鸢由来已久起于明代。清初,阳西放鸢已很盛行。做纸鸢的竹要杀青待干,裱纸还染色;鸢在天上会发声响,而且放鸢的多数是孩童。就阳西县内情况看,各乡镇每逢重九都举办放鸢活动,但以织篢、上洋、沙扒为最兴,尤以沙扒保持这一习俗最久。现在,沙扒镇人还一年一度在重九这天举办放鸢节。这天一早,沙扒镇万人空巷,他们扶老携幼,登上海边的北仔岭,一边烧烤,一边放鸢,至晚方归。

阳西纸鸢样式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扎纸鸢技巧高,工艺精美。鸢种类有鱼、虫、蚧、人体物象,各种各样,常见的有“月亮”、“老鹰”、“蜈蚣”、“蝴蝶”、“蒲鱼”、“双桃”、“灵芝”等20多个品种。这些种类,大的盈丈,小的不足一尺,但它们都能上天,飞在空中,真是琳琅满目,色彩缤纷。有的装上弓弦,在风的作用下,奏着动听的乐曲。有巧匠者,还能使纸鸢的翅膀左右摆动,上下翻腾,栩栩如生,使人叹为观止。纸鸢的工艺制作很是讲究,轻重长短比例很严格,扎糊工艺精巧。尤其是大纸鸢,要懂得物理学原理,否则不能飞上天,其次是美工润饰,贴花絮,画彩衣,安尾巴翅膀。操作过程说简单可简单,说复杂就复杂,简单的一般人都能作,复杂的有专门扎鸢的艺人。扎鸢的竹削得小巧柔软,虽半圆形,大小看纸鸢体积而定。糊裱选纸料也很重要,一般用那又薄又韧的竹丝纸。放鸢的线有的用棉纱,也有用一二磅的胶丝。

七.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搓禾线

搓禾线

阳西人做上田,习惯搓禾线吃。所谓禾线,是用粘米春粉,拌糖或者拌盐,泡水搓成一条条粉条,如稻穗状,俗称禾线。搓禾线的含义,是种下的禾苗长出的稻穗像禾线一样,所以搓的禾线一般很饱满,大拇指粗细,借以预示一年的丰收。搓禾线手艺简单,农家随时可做,小孩子特别喜欢。过去生活困难,能吃上一顿禾线,等于过节。小孩子天天望着大人能给他们搓禾线。搓禾线除了用米粉,其它如番薯、粟米、高粱均可。现在的饭馆面摊,仍有禾线摆卖,只不过那禾线已属精品,和乡下农家搓的禾线口味有很火区别,小孩子犹难吃到。

八.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灰糍

灰糍

阳西人喜欢吃灰糍。一年四季,街头巷角,到处有人摆卖灰糍。吃上一个,清凉爽口,滑嫩甜脆,来往客商,吃了阳西灰糍,事后莫不梦绕魂牵。

灰糍的制作方法是采用新鲜糯米粉,先将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水润湿,压成一个个小手巴掌大的圆饼,放到镬中煮熟。把煮熟的粉团捞上来,与另一部分粉搅和,做成一个个饼坯。下一部是在镬里放上槐花汁,将饼坯放进槐花汁中煮透。再用盆捞上煮好的饼,待热气稍退,用木棒将煮好的饼坯搅烂,重新捏成一个个饼,这些饼呈金黄色,用糖汁和着人口,清甜可口,凉气生津。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阳西番薯粥

阳西人过去以番薯放入米中放水同煮成稀饭,俗称番薯粥。番薯粥在过去相当长时期,是作为阳西人主食的,不少阳西贫困家庭靠着它为活下去。同为番薯粥,阳西不同地域各有不同吃法。一些地方放番薯粥中煮熟,然后捞上来,先吃番薯后喝粥;一些地方用簸箕装着洗干净的番薯,放粥镬中炊熟,边吃番薯边喝粥;还有的地方干脆把番薯放粥中伴煮,一口番薯一口粥就着吃。不管怎样吃法,吃的目的一样,就是为省点大米,好度饥荒。随着改革开放,生活的提高,人们温饱问题已解决,阳西人已极少吃番薯粥了,番薯一般作为养牲蓄的饲料,只在一些饭馆中,还保存着番薯粥的食谱,以供过来人品味。不过,吃番薯粥已不为疗饥,而是一种享受,不少人视它为上品。

真正好吃的番薯粥是选取冬季收获的番薯,在屋角中放二三月番薯回糖以后,将番薯去皮放粥中慢火炖煮,米全开后停火凉冻,这种番薯粥清甜可口,香喷爽滑,乃吃食中的上品。

十.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白斩鸭

白斩鸭

阳西以儒洞、蒲牌白斩鸭驰名。白斩鸭要选用放养的本地肉鸭(又称番鸭),先以若干猪骨熬汤,等煮烂汤汁喷出香味时,加盐加料落汤水,并将杀好的鸭放汤中温火泡浸,待鸭腿部肌肉开始收缩时,将鸭捞起。一锅汤可连煮好几次,捞起的鸭实肉,清香,无油腻感,阳西百姓半数人家都懂这煮法,但具体操作,则因人而异。儒洞白斩鸭扬名,在于它选鸭严格,不能过老,也不能过嫩,一般是选70至80天的肉鸭,尤以海边放养的为佳。还有落料,掌火需得经验丰富的师傅,烂了不行,没浸熟透也不行,这方面算是绝活。

白斩鸭的烹饪史在阳西长达数百年之久,至今仍盛行不衰。阳西人多数习惯在夜晚出来吃白斩鸭。直至现在,各饮食摊子还经营这一名菜。阳西风味小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