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临沧特产肉类有哪些呢 云南临沧特产必买清单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临沧特产肉类有哪些呢 云南临沧特产必买清单排行榜更新时间:2024-01-15 22:20:08

一. 云南省 临沧 云县 土鸡米线

米线,云南人喜爱之食物,米线的吃法和做法,种类繁多。云县土鸡米线在云南各处都可见,但说到到最正宗,却在其发源地临沧的云县,土鸡米线在云县众多米线小吃中,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最具特色的一种,如今风靡全省,遍及城乡。

土鸡米线,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在当地是人人喜爱的,是在当地十分有名地方美食。其米线是经取上等优质大米,经天然山泉水浸泡、磨浆、过滤、蒸、榨、煮、清漂等八道工序精制而成,因其水质的原因,出了云县,就做不出味道正宗的云县米线了。

云县鸡肉米线制作方法简单,单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主料米线必须用云县本地自制的米线;辅料,用当地山地乌骨土鸡,以2至2.5公斤左右为宜,皮青黑肉微黑,处理好后,加入适量盐、胡椒、草果、八角等各种香料入锅加当地水煮,要求一鲜二慢三原味,即选用的鸡要是乌骨土鸡,用慢火慢慢煮,不放过多的调料,以保汤、肉原质原味。

云县土鸡米线,最大亮点在于鸡,鸡肉煮出来后有嚼劲、肉紧、鸡皮入口即化、香气十足,吃再多都不会觉得油腻。香浓的鸡汤加煮好的米线,其配料也繁多,腌菜、酸莲花白、小米辣、油辣椒、芫荽、葱花、酱油、酸醋、花椒等等,放多放少由自己口味决定,再配上炖的又香又烂的一只鸡腿或者鸡翅膀,堪称完美。

云县土鸡米线,看上去毫不起眼,特别是鸡肉微黑的色泽,感官不佳,但却香气四溢,吃起来,汤浓鲜香、鸡肉鲜嫩肥美,不腻不燥,可口细腻,爽滑香浓,令人回味无穷。

二.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临沧傣族牛撒撇

临沧傣族牛撒撇

傣族人民制作的撒撇具有麻、辣、苦、凉、甘甜、可口、色泽莹白的特点。他们对撒撇有着特别的偏好,不仅自己喜欢吃,还是招待客人们的上等食品。

牛撒撇的制作最考究的是作料。制作时先将牛肚、腰里肉、直肠、肝、脾等洗干净后用水煮,煮时必须保持肉质鲜嫩。煮熟即捞出,切碎,撒上花椒粉、香辣蓼、韭菜、辣子、大蒜等作料,倒入事先做好的苦肠汁和少许刺五加汁,再加上少许的肉汁,拌均匀就可以食用。

三. 云南省 临沧 永德县 永德荔枝

荔枝,别名丹荔,丽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因果肉晶莹剔透如白玉,果形如早期小姐荷包袋,俗称“玉荷包”。每年6到7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外壳,取假种皮(荔枝肉)鲜用或干燥后备用。 荔枝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脂肪、柠檬酸、果胶以及磷、铁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水果。

四.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傣族竹筒茶

傣族竹筒茶,是傣族人民世代相袭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其配料有采自千年古茶园原生态的晒青毛茶或新鲜茶叶、蜂蜜以及甘甜清澈的纯天然山泉水。其泡制程序为:先将晒青毛茶放入新鲜的竹筒中,将其口封紧,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烘烤备热,烤至发出茶叶清香,取下加入适量的蜂蜜,然后将沸腾的山泉水倒入竹筒中,再烘烤片刻,即可饮用。

竹筒茶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其色金黄透亮,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具有生津止渴,健体美容之效,是一道傣族同胞敬奉宾客的礼仪茶饮。

五.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米措

米措(背袋):既是双江拉祜族的生产生活用品,也是男女共同喜爱的服饰之一。无论走到哪里,拉祜人都挎一个背袋,装上生产、生活必需品。是拉祜女自织的青布或红白彩线编织而成,上面的装饰有的用小块花色布组成几何图案,有的用银泡或绒丝线制作,色彩鲜艳,美观大方,拉祜族男女青年恋爱时除赠送绣荷包、腰带外,背袋也是定情物。

六. 云南省 临沧 云县 火腿木瓜鸡

云县、临沧风味佳肴,主要原料是腊火腿、白花木瓜、山地子鸡。此属药膳佳肴,吃之不仅口感好,还有保健价值。火腿木瓜煮鸡,以云县、临沧交界地羊头岩一带最有名,这里头道水和蚂蚁堆的山地鸡源充足盛产木瓜,给制作提供便利。羊头岩地处交通要道,来往车辆行人多,对火腿木瓜煮鸡风味特感兴趣,往往专程赶至品尝。

七.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沧源核桃

沧源核桃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的。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40′之间,东北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部和东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国接壤。

近几年来,沧源自治县县委、政府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2007年初,0沧源县委十一届四次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至“十一五”末全县发展核桃50万亩的目标。核桃产业作为全县重点发展产业列入了“十一五”规划,是“十一五”期间全县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之一。近4年来,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共种植核桃502725.2亩,加上2005年以前种植的1.27万亩,目前全县共有核桃面积51.5万亩,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2009年全县核桃挂果面积9400亩;已挂果25340株,核桃产量为190.14吨,实现产值532.28万元。

八.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九.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凤庆茶叶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这是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途经顺宁,宿于高井槽(现大寺马庄村境内)时所作的诗句,这“香泉”、“新茶”的产地就是有着四五百年种茶历史的凤庆县大寺乡。

凤庆县大寺乡位于县境西北、澜沧江南岸,距县城36公里,东与小湾镇接壤,西与勐佑镇毗邻,西北与保山市昌宁县相通。总面积223.557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2679.8米之间,立体气候明显,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16.7c,年平均降雨量1380.7毫米。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235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全乡总人口36735人,森林覆盖率达39.9%,经济总收入3737.26万元。是一个四季如春、云雾缭绕、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正在腾飞的绿色经济强乡。

大寺乡以突出发展绿色区域经济为主,经济发展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它是世界闻名的绿茶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大寺有四五百年的种茶历史,是凤庆滇红茶和精制绿茶原料主产区之一,尤其以绿茶生产而闻名,大寺的“尖山云雾”牌精制绿茶曾两度获世界食品博览会金奖。全乡茶园投产面积23158亩,总产量23158担,产值682万元,建成高优茶园6296亩,已投产1500亩,茶叶产量居全县第二。

十.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勐库普洱茶

勐库普洱茶是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的。勐库镇生产的普洱茶具有滋味醇厚,汤色红褐、阵香显著、叶底黄褐的品质特点,畅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广东、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茶叶是勐库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是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勐库镇是勐库大叶茶起源之地,勐库素有茶乡之称,千百年来勐库人民在种茶、制茶、饮茶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灿烂的茶文化,生长于勐库大雪山的千年万亩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分布最广的古茶树群落,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基因库。勐库大叶茶曾在两次全国茶树、茶种审定委员会上与祈门茶、铁观音等三十个传统茶树良种被评定为优良品种。勐库大叶茶以其茶峰显露、茶条肥硕,内含物质高、茶味浓郁香甜而闻名于世。2002年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宫廷普洱茶”、“特级普洱茶”获得了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究会名优产品评比金奖,2003年获云南茶叶协会“云茶杯”评比金奖,2004年“勐库牌”紧压茶(青饼)获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康乐杯”名优普洱茶质量评比金奖。3年连获5个金奖,彰显了勐库大叶茶的优良品质。现勐库有茶叶面积3.3万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6723亩,总产量达1300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