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吉林临江特产鱼 吉林哪里水域的鱼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吉林临江特产鱼 吉林哪里水域的鱼最好吃更新时间:2023-10-15 00:11:26

一. 吉林省 吉林市 龙潭区 “蛟松”牌系列山珍产品

“蛟松”牌系列山珍产品是采用长白山野生资源精制而成的绿色食品。其主要产品有:袋装黑木耳、袋装蕨菜干、野生榛磨、野生元磨、袋装猴头磨、压缩木耳。该系列产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是宾馆、餐厅、家庭烹调和馈赠亲友宾朋的佳品。( 蛟河)

二. 吉林省 延边 汪清县 吉林-茯苓

茯苓


(一)概述

别名云苓、松茯苓。

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菌核,为低等植物,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性味甘、淡平。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眩晕。茯苓皮,利水消肿,用于水湿浮肿等症。各国各地均有分布。

(二)植物特性

茯苓多寄生于马尾松或段木上,其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白色丝状物)阶段和菌核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木材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分泌酶来分解和转化木材中的有机质(纤维素),使菌丝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长。第二阶段是菌丝至中后期聚结成团,逐渐形成菌核(亦称结等)。结苓大小与菌种的优劣、营养条件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不同品种的菌种,结苓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有的品种栽后3~4个月开始结苓,有些则较慢,需6~7个月。早熟种栽后9~10个月即可收获,晚熟的品种则需12~14个月。

(三)生长特性

茯苓喜温暖、干燥、向阳,忌北风吹刮,以海拔在700米左右的松林中分布最广。温度以10~35℃为宜。菌丝在15~30℃均能生长,但以20~28℃较适宜。当温度降到5℃或升到25℃以上,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但尚能忍受-1--5℃的短期低温不致于冻死。

土壤以排水良好、疏松通气、沙多泥少的夹沙土(含沙60%~70%)为好,土层以50~80厘米深厚、上松下实、含水量25%、pH5~6的微酸性土壤最适宜菌丝生长。切忌碱性土壤。

(四)栽培技术

1.备料

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的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并分解和吸收其中养分和水分之特点,选用松树作为茯苓的生活原料。为了充分发挥松树的利用效率,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椴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方法。

(1)段木备料

每年10~12月松树砍伐后,立即修去树桠及削皮留筋,具体要留几条筋,要看树的大小而定,削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木将树皮相间纵削(不削不铲的一条称为筋),各宽4~6厘米,削皮留筋后全株放在山上干燥。经半个月以后,将木料锯成长约80厘米的小段,然后就地在向阳处难叠成“井”字形,待敲之发出清脆响声,两端无松脂分泌时即可供用。

(2)树蔸备料

即利用伐木后留下的树蔸作材料。在秋、冬季节伐松树时,选择直径12厘米以上的树桩,将周围地面杂草和灌木砍掉,深挖40~50厘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部分别铲皮4~6向,留下4-6条约3~6厘米宽未铲皮的筋(也叫引线)。树桩下的粗大树根也可用来栽茯苓,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根留1~1.5厘米长,过长即截断不要,使树蔸得到充分暴晒至干透。干后可用草将树蔸盖好,防止降雨淋湿。

2.选地挖窑

(1)选地

宜选排水良好的向阳缓坡地,土质深厚、疏松的砂质壤上(含沙量60%~70%)为好。黏土、透气性差的土壤不宜采用。最好选生荒土或放荒3年以上的庄稼地;栽过茯苓的地块即应放荒5~10年方可再种。

(2)挖窑

挖窑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底进行。先清除场地的草根、杂木蔸、石块等杂物,然后依备料段木的大小与长短挖窑。窑形为长方形(长度视段水长短而定),深挖20~30厘米,宽30~50厘米,窑地按坡度倾斜,清除窑内杂物。挖出的土也要保持清洁。场地沿山坡两侧开沟以利排水,如坡度较陡,可在被顶筑坝拦水。

(3)下窑与接种

下窑接种时间在春分至清明前后进行。下窑应选连续晴天土壤微润时,把干透心的段木按大小搭配下窑,一般每窑2至多段。细料应垫起与大料一样高,两节段木留皮处应紧靠,使铲(削)皮成“V”形,以便于接种。以重量计,每窑2节段木在15千克左右,最少不宜少于10千克。

栽培茯苓所用的苗种,历来沿用菌核组织,通称“肉引”;将其压碎成糊状作种用称为“浆引”;把“肉引”接种于段木,待菌丝充分生长后挖起,锯成小段作种的称“木引”。用“肉引”和“浆引”栽种一窑要耗费茯苓0.2~0.5千克,用种量大,不经济;“木引”操作繁琐,菌种质量难以稳定,稳产高产也难以保证。近年来采用纯菌种接引,即可获得高产,又可节约大量商品茯苓,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最好方法。菌种是用小松木块(长宽厚1.2厘米*O.2厘米*1.0厘米)装瓶消毒,加适量的培养基质,经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在瓶内长满旺盛的乳白色菌丝,而作为大面积茯苓的接种菌种。

接种时在两段木的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15厘米*10厘米的新口,然后用消毒过的钳或镊子将瓶内的菌种(长有菌丝的松土块)取出,平摆在两段木间的新口处,并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可再放一条段木(若两段水重20千克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段木),覆土10~15厘米,整个窑面成龟背形。每窑需菌种1/3~1/2瓶。

利用树蔸栽培在茯苓则于根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分别接种在新口处,盖上松片或松叶,覆土高出树蔸15~18厘米,每树蔸一般用菌种0.5~1瓶。

三. 湖北省 鄂州市 华容区 临江毛豆

毛豆,又叫菜用大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毛豆就是新鲜连荚的黄豆。毛豆是一年生的农作物,茎粗硬而有细毛,它的荚作扁平形,荚上也有细毛,所以人称为毛豆,新鲜时,豆荚嫩绿色,青翠可爱。

毛豆中的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但其中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它们可以改善脂肪代谢,有助于降低人体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毛豆中的卵磷脂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之一,有助于改善大脑的记忆力和智力水平;毛豆中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不仅能改善便秘,还有利于血压和胆固醇的降低;毛豆中的钾含量很高,夏天常吃,可以帮助弥补因出汗过多而导致的钾流失,从而缓解由于钾的流失而引起的疲乏无力和食欲下降;毛豆中的铁易于吸收,可以作为儿童补充铁的食物之一。此外,毛豆中含有微量功能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特别是大豆异黄酮,被称为天然植物雌激素,在人体内具有雌激素作用,可以改善妇女更年期的不适,防治骨质疏松;毛豆中含有能清除血管壁上脂肪的化合物,从而起到降血脂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毛豆具养颜润肤、有效改善食欲不振与全身倦怠的功效。毛豆营养丰富均衡,含有有益的活性成分,经常食用,对女性保持苗条身材作用显著;对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四. 吉林省 吉林市 桦甸 野生人参

野生人参

野生人参主要产于我国吉林的长白山等地区。野生人参采挖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间,因为这时果实成熟呈红色,比较容易被人发现。野山人参多数用生晒的方法,把人参洗刷洁净后,先用硫磺熏,再在阳光下曝晒,反复四五次,最后以炭火缓缓烘干。功效:滋补效果很好。

五.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吉林熊胆

有“东胆”之称,取自长白山林区的黑熊和棕熊。具清热解毒、镇静、明目、杀虫之功效。

六. 香港 咖喱鱼蛋

材料



炸鱼蛋640克、生抽1汤匙、咖喱粉2汤匙、鸡粉1茶匙、蒜茸适量、数瓣适量、盐适量、干葱茸3粒、糖1茶匙、蚝油2汤匙



做法



1、先把鱼蛋出水沥干



2、用少许油把蒜茸、干葱茸爆香后,加入咖喱粉兜匀



3、用2杯水把调味料煮滚后,加入鱼蛋,慢火煮至入味,埋芡即成。


注:咖喱鱼蛋想要做得好就一定要把咖喱粉炒过才会带出咖哩香味。

七. 吉林省 吉林市 船营区 东山白蜜

东山白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吉林白蜜起源于长白山野生蜂蜜,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唐、宋、明、清时期,蜂蜜随着贡品、商品、礼品的发展,逐渐分类出白蜜、红蜜、黄蜜、生蜜、熟蜜、清蜜、浑蜜等品种。清朝将白蜜列为上品。

吉林官府每年定期向朝廷进送白蜜贡品,从此形成吉林白蜜的品牌;民国时期吉林白蜜从贡品演变为民间珍贵的食品,流通国内外,解放后吉林白蜜发展为吉林东山白蜜。

吉林白蜜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于清朝得名,为历代宫廷贡品,驰名中外。本品系在长白山天然椴树林中生产的特种椴树白蜜,无污染、无任何添加剂,自然成熟并形成洁白细腻的结晶状态,长期保持着椴树蜂蜜特有的芳香郁甜的天然味感。主要含葡萄糖和果酸,以及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酶类、矿物质等。营养丰富,是日常生活中首选的食用佳品。

吉林白蜜具有补脾肾、润肺肠、安五脏、和百药、解毒功效。经常服用可以增强脑力和体力、帮助消化、调节神经、改善睡眠、营养心肌、平衡血压、养生抗衰,对肠道、呼吸道、肝脏、心脏、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八.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黄河鸽子鱼

又名“宫筵鱼”。形体似鲤,但体窄嘴尖,酷似鸽子,得名鸽子鱼。其肉细嫩少剌,清蒸后淳香扑鼻,营养丰富,鲜养可口,具有醒酒解醉之效,祛寒保暖之功。由于鸽子鱼生活的水域小,黄河谷中水急浪高,难以捕捞,更显得珍奇名贵,在清代为贡鱼。( 银川)

九. 吉林省 辽源 西安区 吉林特产文化

吉林文化

十. 吉林省 吉林市 桦甸 哈什蟆油

林蛙亦名哈什蟆,属两栖类蛙科动物。春夏秋季生活在山坡树林中,冬季则群居河水深处石块下冬眠。林蛙的经济价值很高。雌性林蛙成熟后卵巢生软体油,干燥后成固体,称林蛙油,或哈什蟆油。此油含有17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激素,具有极高的医药价值,是珍贵的滋补品,中医学上用为养阴药。性平,味甘腥,主治虚劳、咳嗽等症。另外林蛙含较高的蛋白质,全身均可制作酒宴上的佳肴。桦甸市林蛙以产量多、体大著称,产量居吉林省首位。目前全市在适宜放养林蛙的800条沟川上建有1000个放养点,现回捕林蛙1100万只,扒制林蛙油26吨
( 桦甸)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