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巴中土特产带货主播 巴中直播卖土特产豆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巴中土特产带货主播 巴中直播卖土特产豆豉更新时间:2024-01-14 15:50:03

一.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通江板桥麻花

通江板桥麻花,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 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

蜜麻花是中国许多地区的特色小吃,同时也时四川省传统名产之一,通江县以板桥的麻花最受欢迎,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 成品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hP7

通江板桥麻花的制法:hP7

1、皮心制作:皮料的特粉、化猪油须充分揉合。心料按配方的12%加清水,搅拌10~15分钟。皮、心料分成7~8块,然后以皮包心,再擀制。hP7

2、擀制成型:将包心后的料坯擀成厚约2厘米的长方形薄片,再切成5厘米宽的条子,又切成1.5厘米宽、5厘米长的小块。然后逢中切口,口长约3厘米,翻卷一端成型。hP7

3、炸制:将成型后的制品下锅油炸,在油温180~190℃时炸约3分钟,起锅,滤干,趁热浸糖。hP7

4、浸糖:将白糖加水制成糖浆,当熬至105℃左右时,舀入容器,将滤干油的制品浸入其中1~2分钟,然后滤干,摊开,冷却,即可包装。hP7

二. 四川省 巴中市 平昌县 驷马豆瓣

驷马豆瓣是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的。荣获“四川老字号”称号的平昌 “驷马豆瓣”,是川北名土,采用传统民间老作坊式手工加工而成,其色泽油润、香味醇厚、味美可口。

源自大巴山红色革0据地——驷马豆瓣厂生产的“驷马牌”豆瓣、咸菜系列。用鲜活农副产品作原料,采摘无毒无害山珍异果作佐料,充分利用大巴山独有的黄金叶、香樟叶等综合发酵产生活性食用酶,经紫外线暴晒消毒、灭菌,配以祖传秘方,经自主创新研发后,精心腌制而成,巴蜀闻名的——驷马豆瓣。

产品特点:色、香、味俱佳,勾人食欲、怡人胃口、回味悠长、口感特强、便于储藏,保质期长(密封条件下,存放时间越长越珍贵)。适宜于南北西东不同口味消费者食用,既是餐桌上直接伴饭食用的可口佳肴,又是川菜系列的上乘调色调味佳品。产品色泽鲜艳、感观喜兴、包装精美,既是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又是居家必备的“开锅”餐佐;既是大、中城市工薪阶层的必备消费品,又丰富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咸菜文化”内涵。

三. 四川省 巴中 恩阳芦笋

恩阳芦笋是一种高级名贵蔬菜,种植历史悠久。自上世纪90年代,恩阳开始大面积试种芦笋。恩阳区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属于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核心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非常均适宜芦笋生长。恩阳芦笋产业作为恩阳新区发展和村民脱贫致富的农业支柱产业,自2013年恩阳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推动恩阳芦笋产业转型升级,采取“业主+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区育种400余亩,建标准示范园5个,在渔溪、上八庙、玉山等乡镇建立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14个乡镇、144个村发展芦笋3万亩,培育芦笋专业村12个,建立芦笋新型经营主体168个,经济效益显著。

四.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梅花鸡

通江梅花鸡形成历史大约有两千年,从清代至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因经济封闭,交通不便,通江县农户饲养的土种鸡,采取以户为单位的小型分散的半舍饲半放牧饲养方式。通江梅花鸡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中,经自然选育而形成的。通江梅花鸡体格中等、头颈高举、尾羽上翘、体格结实,属蛋肉兼用型(其中的梅花羽系体型接近肉用型)。通江梅花鸡因长期自然放养,活动空间大,放养地生态环境好等优势,具有适应性好、觅食力强、体质结实、反应灵活、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驯、产蛋和产肉性能良好、蛋较大、肉质鲜美等优点。

五.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卤肉锅魁

卤肉锅魁,面食,特点:香味四溢,馅料爽口。烹制法:烤。该品为成都传统小吃,尤以老隍城传统锅魁店制品为佳,除卤肉锅魁外,还有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素菜锅魁等数十品种。

卤肉锅魁是四川传统特色小吃,锅魁因在历史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卤肉锅魁形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再把锅魁开一个小口,加做好了的卤肉,这样就是卤肉锅魁,当然还要加各种调料。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3h6

四川的锅魁有点类似北方的烧饼,四川人发明了夹肉、夹菜法,也有以糖作馅儿的,就是糖饼。四川人给它起了个特别的名字,所以显得不同。四川堪称锅魁王国,各地城乡随处可见,不分雅俗人人都吃。四川锅魁品种繁多,有甜、咸、白味、五香等;从用料上看,则有芝麻、椒盐、葱油、红糖、鲜肉等等;从制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单是成都地区常见的品种就有三十多个。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内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级筵席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有以此为早点的,有用它打尖的,有以它配食风味菜点的,总之喜食者众。吃肥肠粉就的配上它,一口粉一口锅魁,满足啊,或者撕成小块,泡在汤裏也很不错,味道交融。锅魁的制法较多,可以分为包酥、抓酥、空心、油旋子、包馅等。3h6

成都卤肉锅魁的制法:3h6

1、面粉加酵母、泡打粉、白糖、清水揉匀;3h6

2、把面团下剂包入油面,压扁粘芝麻;3h6

3、放平锅烙,翻面再烙,后放烤炉内;3h6

4、烤熟再用刀从中间剖开,取出油面;3h6

5、卤肉拌成麻辣味,用生菜包上,放入锅魁中即成。3h6

六.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带把肘子

大荔带把肘子源远流长。 是陕西大荔传统名菜,为明朝弘治年间同州(今大荔县)城里厨师李玉山创制。陕西大荔带把肘子,属蒸菜类,在秦馔筵席上久负盛名,《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列为第一名菜。作酒菜、饭菜均可。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

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带脚爪的猪前肘刮洗干净,肘头朝外,肘把(肘爪)朝里,肘皮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在正中由肘头向肘把沿着腿骨将皮刨开,剔去脚骨两边的肉(三面离肉),底部骨与肉相连,使骨头露出,然后将两节腿骨由中间用刀背砸断,入汤锅煮至七成熟捞出,辗干,趁热用红酱油涂抹肉皮。取蒸盆,底放八角、桂皮等调料,再把骸骨用手掰断,不伤外皮,将肘皮朝下装入蒸盆,整成图形,撒入精盐,用消过毒的净纱布盖在肉上,再将甜面酱、葱、红豆腐乳、红着油、白酱油、姜、蒜等在纱布上抹开,上笼蒸熟蒸烂取出,揭去纱布,扣入盘中,拣去八角,上桌时另带葱段和甜面酱小碟。

其风味特点是:肘肉酥烂不腻,肘皮胶粘,香醇味美。是一道富含蛋白质、钙质的菜肴。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云顶红茶

云顶红茶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八.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山核桃

南江山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江山核桃是四川省的,已成功注册而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

南江山核桃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800米地段,是耐干旱脊薄忌水渍高温理想的中山地区经济树种。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适合南江山核桃生长并能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面积达2万公顷,是发展核桃的最理想区域;目前已形成挂果80万株,约5万亩,产量150万公斤,产值750万元的核桃大县。南江山核桃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40号,关于批准对南江山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南江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南江县人民0《关于界定南江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南府发[2004]4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南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特色

南江山核桃产于国家名胜风景区光雾山景区内,其壳薄果仁多且厚,味道醇。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常食山核桃、仁产品,具有健脾开胃、润沛强肾、滋补康复、预防冠心病、降低血脂之功效。是一种健康味美、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营养食品。果肉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山核桃果仁中含有7.8-9.6%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5%以上,还含有22种矿物元素,对人体有必要作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钙、镁、磷、锌、铁含量十分丰富。

九.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竹笋

南江竹笋,四川省南江县。因主产于风景秀丽光雾山景区而得名。2012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江竹笋植株矮、分枝低、叶片密、叶量多、产量高、纤维高、低蛋白、无脂肪,含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在国内外被誉为“第一绿色保健食品”,是国内罕见的食用笋品种,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在历届南江县政府的重视下,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推广科学栽培措施。抽调技术人员组成科研小组,深入到各个生产基地考察,总结群众生产经验,总结出一套南江竹笋高产栽培技术,并大力推广,建立了高产栽培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南江竹笋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完善科技推广网络。使广大群众都能掌握运用先进技术,从而提高笋农种笋技术水平。三是加强笋制品的研制开发。为实现南江竹笋的深度加工和多层次转化增值,与国内外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快标准化建设。笋制品是该县外向型农业的一个主导产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制定了《南江竹笋综合标准》,并把技术标准应用到生产中,建立了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逐步将规范化栽培管理标准扩大到全县,规范了南江竹笋栽培技术,保证了南江竹笋产品质量。

十.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通江茶叶

通江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通江茶叶生产的规模和品质就享誉华夏,罗村茶就属四川八大名茶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5.5万余亩,其中投产茶园3万亩,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820吨,其中名茶25吨,优质茶380吨,产值达2685万元,名优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名优茶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发的“天岗银芽”、“天岗云雾”、“罗村茗眉”、“佛龙香茗”、“翰林茶”、“汉城银毫”、“龙虎银芽”等十多只历史名茶和创新名茶获部、省级名茶称号。到2002年建成名优茶生产基地20000亩,A级绿色食品(茶叶)基地10000亩,无公害生产基地15000亩。通江雨量市沛,气候适宜,土壤含硒丰富,茶园远离工厂、农田、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既有利于建立生态高效茶园,又有利于生产安全、卫生、营养的高档名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