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泰安什么特产出名 山东泰安最出名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泰安什么特产出名 山东泰安最出名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8-23 02:54:55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大清河砂

我县河砂资源十分丰富,大清河、小汶河、龙宫河等众多河流都有丰富的砂资源,以大清河最为集中。

大清河上游为著名的大汶河。大汶河发源于沂源县松固山南麓,流经泰莱山区,在接山乡障城村东进入我县,戴村坝以下改称大清河。大清河全长45公里(含县内大汶河段),河宽约0.5—1公里。其中大部分河段沉有河砂,平均砂层厚度约3米左右,最深处达10米,总贮量约1500万立方米,每年淤增量约50万立方米,1995年以前,开采量约占年淤增量的一半左右。大清河砂径适中,质地坚硬,色泽清亮,是良好的建筑材料。除供本地建筑用以外,汶上、梁山、东明、平阴以及黄河西岸的河南省黄台县等周围地区多来此购砂。沿河村庄如接山乡东杨村、彭集镇南城子村、陈流泽村、李范村等都建有砂场,很多农民以采砂为业,以卖砂发财致富,摆脱了贫穷落后,过上了幸福生活。

此外我县还有地下古河道隐伏沙。主要分布在彭集镇和沙河站镇一带,为第四系亚沙土、亚粘土所覆盖,埋藏深度受古貌形态的影响,一般为0.5—3.5米,目前只有零星开采。

我县大清河砂资源丰富,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掠夺性开采趋势,年开采量大大超过年淤积量。不仅对资源的长期利用造成危害,也对河道造成危害。对这一重要资源,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保护性措施,以利可持续发展。

二. 山东省 泰安 岱岳区 泰安蚕茧

泰安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温润季风气候区,适宜植桑养蚕。自古以来就有植桑养蚕的习惯,南宋爱国词人文天祥路过宁阳时曾写下“桑枣人家近,蓬蒿客路长”的诗句;明朝时期,宁阳亦有“春光月忆三,农家修旧耒,织女视新蚕”之说。明朝万历年间,新泰横山等地曾被描写为“桑麻遍野”。清朝康熙时期,横山、孤山一带“养蚕之家,十室而九”。山地种桑渐盛,邑东一带几乎户户缫丝。横山养蚕业之所以发达,因为这里培育出了一种高产的“孤山桑”,历史上曾有“采不完的孤山桑,用不尽的横山丝”之说。

泰安境内的宁阳桑蚕茧、新泰横山丝颇有名气。宁阳蚕茧色好,个大,好茧率在80%以上,干茧适干率超过95%。粒茧丝长平均1094米,解舒率在75%,茧层率在54%以上,均度、净度等其他技术指标,也都达到或超过了标准要求,一直为泰安、周村、滕县等地缫丝厂家所欢迎。横山丝因产于新泰市横山村而得名,以其色泽华丽、质地柔软、丝度细、弹性强,深受厂家青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泰安的桑蚕业得到较快发展,1981年成立了泰安市丝绸公司,1995年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8.2万亩,收购鲜桑茧480万千克。泰安生产的蚕茧不仅茧个大、茧形匀,而且茧层厚、茧丝长、解舒率高,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蚕茧和白厂丝曾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全市大力培植和发展5000亩以上的基地乡镇,300亩以上的重点村和3~5亩以上的养蚕大户,全面推行桑桑间作快速建园法和“3+1”大棚养蚕新模式(即户均3亩桑园,另在地头建一个180~200平方米的养蚕大棚),使广大蚕农当年栽桑、当年养天蚕、当年取得效益,进一步增强了桑蚕业的市场竞争力。2000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3.5万亩,其中岱岳区桑园面积5.12万亩,肥城市桑园面积1.55万亩,东平县桑园面积1.89万亩。有养蚕大棚1.43万个,养蚕户6.2万户,大棚养蚕、桑桑间作、快速丰产的新模化生产规模式初步形成。收购501.9万千克,支付天资农茧款7942.2万元,蚕茧总产量在全省名列第一。

三.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泰安薄脆饼

泰安薄脆饼是原泰城东门里赵家烧饼铺自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82年)在泰安开张营业,最后的传人是现年已92岁高寿的金增珍老太太,当时她经营的面食达9种之多,最有名的是薄脆饼、牛舌头、盘瓤、糖蛤蟆、芝麻烧饼、糖麻花、糖酥烧饼、螺丝转、芝麻墩等,工艺独特,制作精细,口感香甜酥脆。

四.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三美豆腐

无论去高档饭店,还是到街头餐馆,您都能品尝到清香味美的泰安三美豆腐。三美豆腐取意“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的民间说法。真正的极品作法,除精选豆腐和白菜之外,必须用泰山泉水来炖,因此建议您选择靠近山麓或在登山途中有泉水处品尝这道菜。另外豆腐丸子、锅塌豆腐、砂锅豆腐、奶汤豆腐、软烧豆腐、羊肉炖豆腐、豆腐炒鸡蛋也是到处皆有的美味小吃。

“泰安三美豆腐”是泰安风味名菜。泰安产的白菜、豆腐和泰山泉水,历来被誉为“泰安三美”。泰安白菜个儿大心实,质细无筋;泰安豆腐,浆细质纯,嫩而不老;泰山泉水,清甜爽口,杂质少。当地饭店以善制“泰安三美”风味菜肴而著名。豆腐原是泰安农家的四季菜,后来随着历代帝王到泰安祭泰山,先后建起了不少寺庙、庵堂,吃素吃斋者增多,豆腐便成为这里的重要菜肴,在元朝以前,就已成为泰山和泰安地区一流名菜。乾隆年问修订的《泰安县志》曾作这样的记述:“凌晨街街梆子响,晚问户户豆腐香,泰城家家豆腐坊”,反映了当时泰安城豆腐业兴旺的景象。李白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由湖北安陆迁来济南后,以及杜甫客居山东时,他们都曾多次上泰山,并品尝“泰安三美”菜肴之风味。“游山不来品三美,泰山风光没赏全”,这是当地长期流传的赞誉三美菜肴的佳话。“三美豆腐”一直流传至今,驰名中外。

五. 山东省 泰安 岱岳区 泰安红心萝卜

系泰山脚下的著名,以岱岳区汶口镇董家庄、夏张镇的郝家宅、粥店街道办事处的下旺、房村乡的北腾村四地所产品质最优。清代泰山香客就传有“鸭梨、黄梨、莱阳梨,不如泰安萝卜皮”的赞语。至今中外登泰山游客,无不以红心萝卜止渴解燥,故有“吃不上泰山的1鱼,也要尝尝泰安的水萝卜”之说。

本品有扁圆形、椭圆形两种。皮均为青绿色,心红质脆,味甘美,水分足,糖分高。据分析,每百克鲜萝卜含维生素C28.92毫克、还原糖4.67克。有的甜中微辣,更是别具风味。主食、炒食、糖醋拌食无不适宜。药用能宽中和胃、助消化、止泻利尿、止咳化痰。近年来,中医用本品榨汁加元明粉适量,对预防肠癌、肺癌有一定效果。

泰安红心萝卜主要品种有心水红、心里美等。适宜秋季栽培,一般于立秋前后播种,立冬收获,生育期90~100天,亩产4000~6000千克。常年种植面积1950余亩,平均年产品1万余吨,畅销省内外,年年供不应求。

六.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野菜宴

泰山野菜食用历史悠久,大概也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山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

另外泰山山高林密,也为各类野菜生长提供了自然条件。泰山野菜宴可分为冷盆类、油炸类、蛋炒类、腌制类、汤羹类等,尤以姜汁荠菜、炸荷香、炒山鸡等最有名。

七.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泰山绿茶

泰山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国泰民安,物华民富。泰山绿茶 就生长在泰山周围,属中国最北的茶区。泰山绿茶因泰山水质优美,昼夜温差大,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香高味浓,茶叶肥厚坚洁,汤色碧绿,香高味浓,饮之回味醇美,沁人心脾,为古代帝王封禅朝拜泰山时的御用佳品,也是现代人类的健康饮品。

地域范围

泰山绿茶产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山东省发展经济承东启西的重要城市。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东经116°02′至117°59′、北纬35°38′至36°28′之间,东西长约176.6公里,南北宽约93.5公里。泰安市属鲁中经济区。北以泰山与济南为界,南与济宁市相连,东与莱芜和临沂地区毗邻,西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泰山绿茶生卷曲细紧、匀整、匀净、鲜绿油润、栗香纯正、绿明亮、鲜爽醇厚、细嫩绿亮一级 2、安全要求:泰山绿茶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 茶叶”的卫生指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八.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碑帖

泰山和岱庙碑刻中,名碑品类繁多。泰安生产历代名人手工字画碑帖、法帖千余种,拓捶精细,装裱古雅,畅销国内外
( 泰安)

九.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泰山野菜

泰山地处山东省中部,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植被茂密,林木葱茏,花草繁盛。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据调查,泰山野菜约70余科,200余属,近500种。泰山野菜生于大自然,无农药污染,是很好的绿色食品,不仅是寻常百姓家的菜肴,而且已成为泰安市各大宾馆、饭店宴席中必备的山珍。山野菜的供应不仅靠挖掘野生资源,而且已经开始驯化栽培。山野菜的驯化栽培,特别是保护地栽培的华北耧斗菜、山豆苗和霞草等,为蔬菜淡季增添了花色品种,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

泰山野菜营养丰富,它不仅含有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百且植物纤维丰富。有的野菜营养物质含量比栽培的蔬菜高几倍甚到几十倍。大多数山野菜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有的亦菜亦药。人们利用其制作菜肴、食品,不仅我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治病防病,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国际国内市场对山野菜的粗加工、精加工产品需求量大,价格好。外商对我国的野菜开发利用颇感兴趣,如日本与泰安市合资兴建了野菜加工厂,生产的多种野菜制品畅销于国内外市场。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孙村竹编

沙河站镇孙村全村185户,家家从事竹编生产,出产的竹编制品,方圆百里闻名。1992年,曾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竹编专业村”称号。

孙村发展竹编业,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说有个叫李箩匠的浙江藉竹编艺人,逃荒要饭至此,被一位名叫孙洪明的村民收留,结为拜把兄弟,李箩匠遂将竹编手艺传授于孙氏,以后逐渐在全村推广开来。最初村民们主要利用冬闲时间从事竹编,以加工竹笆子、竹筚子、竹笼头等粗放型的竹制品为主,产品靠走村串巷销售,换取零花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该村竹编业也随之迅猛发展。竹制品由粗加工逐步发展为精加工,由制作简宜品发展为制作竹挂帘、竹扇面、竹饰物、竹挂件等技术较复杂的手工艺品;花色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数量由最初的年产数百件发展到现在年产50多万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孙村竹制品原料全部选用江南竹,村里每年到浙江、安徽等定点地选购,根据生产需要,挑选毛竹、钢竹、水竹等不同竹料运回。一般每年秋后至冬初进料,冬春两季进入竹编生产的旺季,夏秋时节销售。孙村竹制品有着严格的生产程序,从选料、破竹、削条到编花成形、刨光上漆,大体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村里每年都要专门从省、市外贸部门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孙村竹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设计别致,美观大方,曾多次参加省、市工艺品博览会。该村制作的“心”形花篮、“嫦娥奔月”、“五子闹春”等竹制挂件,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