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5斤装特产生姜 新鲜生姜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5斤装特产生姜 新鲜生姜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8 00:09:42

一. 浙江省 金华 永康 永康五指岩生姜

永康五指岩生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五指岩生姜盛产于永康市中山乡一带,因五指岩而得名,故称“五指姜”。宋代文献已有记载。    

五指姜的来历在当地流传很多。其中一个民间传说是,《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因端午节吓死许仙,去昆仑山盗仙草。盗得仙草后,鹤鹿两童子紧追不舍,白娘子筋疲力尽,慌忙中撞上了五指岩,白娘子从山顶滚到山下,仙草抛在山坡上,醒来时,满地都长满了仙草,白娘子就挖了其中一块匆匆赶回杭州,救活了许仙,这仙草后来就在五指岩下繁殖,成了名闻遐迩的五指姜。    

五指姜不管食用还是药用均属佳品,民间流传“日食三钱五指姜,到老不用开药方”的民谣。    

五指岩生姜栽培在海拔1000余米的中山乡五指岩山,方圆五十里无污染,施农家肥,不喷农药,是纯自然无污染绿色食品。五指岩山云雾缭绕,土壤肥沃,五指岩生姜风味独特。该姜肉质茎单株重0.75-1.00kg,外型美观,表皮光滑洁白带鹅黄色。嫩芽粗壮,呈浅紫红色,肉质细嫩,汁多渣少。香味浓郁、较辣、品质佳、宜鲜食或制成腌渍品、姜片、姜茶、姜汁等,乃烹饪调味之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生姜兼具健脾开胃,驱寒、祛湿、发汗等保健功效。五指岩生姜切片煮、切丝炒,味均极佳,尤其“五指岩生姜土鸡”为江南名菜。    

五指姜名闻遐迩,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港、澳、日本等地。( 永康)

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永康五指岩生姜姜块呈扇型,姜球丰满,排球紧凑,外形美观。多为单层,少数二至三层,单株重约0.5~1千克。嫩姜表皮淡黄白色,鳞片鲜红色;成姜收获时浅黄色,鳞片深红色,后鳞片退色干缩,表皮转至土黄色。姜香浓郁、幼嫩时纤维素较少,辣味淡;老熟后纤维素增加,辣味浓,折断姜块可见少量“白雾”(挥发油)。宜鲜食或制成腌渍品、姜片、姜茶、姜汁等。2、内在特征:永康五指岩生姜:水分85%~93%,脂肪含量0.75%~0.82%,氨基酸总量0.58%~0.64%,每百克永康五指岩生姜含蛋白质0.68%~0.75%克、含钾3390~3700毫克、含钙108~118毫克。3、安全要求:在生产、贮运、销售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农业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做好生产、销售等相关记录。

永康五指岩生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的地理坐标为北纬28°45′31″~29°06′19″和东经119°53′38″~120°20′40″之间,包括永康市辖区16个镇(街道、区)710个行政村。北至唐先镇安坑村,东至西溪镇后岗头村,南至前仓镇大坞村,西至花街镇陈弄坑村。现有五指岩生姜种植面积400公顷,年产量7200余吨,保护区域面积876平方公里。

二. 江苏省 盐城市 射阳 葛武酱生姜

产于江苏盐城。 制作酱生姜应选用上等嫩姜。这种嫩姜的纤维还未硬化,但又具有生姜的辛辣味,先将姜皮刮去,用清水洗净,放入10%的盐水中浸泡。然后将嫩姜切成薄片,葛武制作酱生姜的师傅被称为神刀手,1寸嫩姜能切成百余片,形呈椭圆。将切好的姜片放入开水中煮至半熟,待姜片稍显出透明晶亮时,即可取出,再投入清水浸冷,捞起沥干水分,进行3-5个日光照晒,使水分、剧辣味得以散发。然后按比例用白糖、味精、细盐、面粉、清水及辅料几种,放在锅里熬成稀甜酱乳,待冷却后将姜片倒入,经过反复翻拌7-8次,再倒入干净、无生水的大缸内,用日光照晒半月左右(晚间缸上加盖),即成酱生姜。可作一般食用,并且健胃和中、强身益寿、驱风散寒等功效。这种酱生姜采用嫩蕊、芽姜精工而制,片薄透明,鲜甜脆嫩,美味可口。经常食用,有健胃增食,温肠祛风,强身益寿之效。

三.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生姜

莱芜生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莱芜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生姜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它的根被用来生产生姜调味品、竹芋粉(一种淀粉)和姜黄。传统中医把生姜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呕吐及咳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印度医学认为生姜对消炎很有疗效。生姜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具有疗效,它可以增强消化肌,保护胃不受酒精或非类固醇消炎药对它的刺激。父母们就常给小孩服用姜汁啤酒,用于消除胃疼。虽然人们对生姜如何控制反胃不清楚,但是都知道它能缓解呕吐。

莱城区的生姜产业被确定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莱芜生姜、大蒜及加工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 美国、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莱芜生姜】 以姜块肥大,色泽鲜艳,辣味浓,香味大,耐贮藏的优良特性驰名全国。莱芜生姜区别于其他品种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皮薄,姜丝特少。莱芜姜主要分布在莱芜市西部汇河、汶河两岸。1987年栽培面积3万亩,总产5000万公斤左右。

莱芜生姜按其块的形态可分成片姜和大姜两种,生产上以片姜为主栽品种。姜块宽8~10厘米,厚4~6厘米,单株块重400~600克,最重可达1000克。

莱芜生姜是山东蔬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1960年全国姜、葱、蒜生产现场会议在莱芜召开,把莱芜生姜列为全国名优产品。

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和香味,除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及姜油醇外,还含蛋白质、糖、粗纤维、脂肪及丰富的铁盐等。食用以调味为主,冷凉菜蔬也常加姜祛寒。以姜为原料,还可以生产姜系列保健调味品,如姜油、姜晶、姜脯、姜粉、姜汁、姜露等。姜也是一种重要的药材,有祛寒、发汗、镇呕、驱风、化痰、健胃等功效,并有增进血液循环,兴奋大脑皮层,抑制肠内异常发酵及促进气体排出等作用。

四.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生姜

全州生姜块大肥实,老姜辛辣带香,子姜微辣生脆。具有健胃驱寒,发汗驱邪,温胃等功效,多用于感冒头痛,产后病等,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可治脾胃虚寒之胃痛、腹痛、呕吐等。泡姜温经止血,姜皮利尿消肿,均为临床常用之药物。用全州生姜制作的姜糖,姜片、姜汁等,漂洋过海,远销日本、美国等地。

五. 四川省 泸州 泸县 牛滩生姜

牛滩生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牛滩生姜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玉蟾街道、福集镇、嘉明镇、得胜镇、牛滩镇、潮河镇、天兴镇、海潮镇现辖行政辖区域

《泸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牛滩生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泸县府函〔2016〕168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0521/T002-2016《牛滩生姜种植技术规范》

六. 广西 来宾 兴宾区 桥勒生姜

桥勒生姜主要以大肉姜为主,分布在6个自然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目前桥勒生姜种植渐成规模,2006年,全村委生姜种植面积达3500亩,最高亩产达8500斤,总产量达到400多万公斤。七洞乡桥勒村民委独特的气候,土壤肥沃,种植出来的大肉姜个大、表面光滑、无病斑、很有卖相和市场价值。而且该村委种植的大肉姜具有产量高、肉体厚、颜色白、味道甜等特点,是家肴不可少的调味品,有健胃祛寒的功效。

七.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生姜

金寨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生姜是安徽六安金寨县的。

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质1.3g、脂肪0.6g,膳食纤维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萝卜素170μg、视黄醇当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8mg;维生素C4mg;钾295mg、钠14.9mg,钙27mg,镁44mg、铁1.4mg,锰320mg、锌0.34mg、,钼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八.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丰生姜

新丰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湖区新丰镇新坊牌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开始种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年产生姜3000至4000 吨,销往江浙沪一带,是嘉兴的一个传统产品。

新丰生姜辣度高、纤维多、耐贮藏,全身是宝。嫩姜质脆嫩,味鲜美;老姜质坚实、辣味足、香气浓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烹调鱼虾时放些鲜姜,不仅味道香美可口还可去腥。此外,嫩姜还可加工成紫姜小包装、糖水姜、干姜、姜粉冲剂及盐渍、糖渍副食品。生姜又能入药,姜性温,味辣,能入肺、脾、胃三经,有祛寒、发汗、镇呕、驱风、化痰等功效。

地域范围

年产生姜3000至4000 吨,销往江浙沪一带,是嘉兴的一个传统产品。

特定品质

新丰生姜辣度高、纤维多、耐贮藏,全身是宝。嫩姜质脆嫩,味鲜美;老姜质坚实、辣味足、香气浓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烹调鱼虾时放些鲜姜,不仅味道香美可口还可去腥。

文化典故

南湖区新丰镇新坊牌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开始种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

生姜是嘉兴新丰镇的传统,旧时是新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在栽培过程中格外讲究,逐渐形成了生产习俗。

谷雨前种的姜出窖时,姜农要立即做“春角”,即在屋角置一催芽灶,每天早晚各生一次火,从灶门添柴加温,进行烘姜催芽。并利用热烟加温保湿,使灶内“只准有温度,不能有亮火”。经二十天左右停火,把姜内多余水分蒸发出。这既能杀灭病菌,又利于出芽,民间说法是把“僵气”赶走。

催芽后,还要根据姜块大小、芽头多少,进行掰姜,这叫“掰发掰发”,图的是吉利。掰好后就去栽种,姜农忌讳“姜”与“僵”同音,管这叫“排辣货”。记得父亲会在种姜的田横头栽上几棵胡葱,期望“无冲”,即不会有邪晦之气来冲撞。到六月上旬,姜苗高四五寸时,人们在姜田里用竹竿搭起一米高的平架,上铺一层麦柴,使棚下有光但不强烈。搭好的棚怕被风卷走,便在棚顶的东南角放一个旧马桶盖或破夜壶,据说这样可吓跑龙卷风。

在姜田干活,最累的是“抄姜沟”。大暑节气后,姜农要“抄姜沟”,目的是为排水通畅,要求将沟搞深、刮净碎泥、拍平垄面。那时,父亲往往还帮别的姜农家干活,因活计累,故待遇也高。旧时新丰有句“五酒三饭四六八”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姜农一天喝五次酒,吃三餐饭,早上三个菜,中午六个菜,晚上八个菜,而且工钿加倍算。

在姜的苗叶发出四五片时,如果将种姜挖出,这就叫“偷娘姜”。娘姜老辣,去腥臊的性能特强,人们常说“三斤青姜不如一斤老姜”,指的就是娘姜。

不管丰年歉年,新丰的姜农总会留一部分姜作种姜用。种姜须及时窖藏。村上常几户人家合藏一窖。入窖前,会举行“做社”仪式,以敬谢土地神,保佑种姜平安过冬。待到来年开春,窖姜出坛,姜农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做“春角”了。

九. 辽宁省 营口市 盖州市 盖州生姜

盖州生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盖州生姜, 产地位于辽宁省营口盖州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盖州市的徐屯镇、归州镇等15个乡镇、场、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生产面积3万亩。2011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盖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盖州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形成了盖州生姜独特的品质,徐屯是生姜盖州主产区,该镇属辽南丘陵地带,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生产的生姜特点是块大肥硕,表皮光滑,由于含有辛辣素、姜油酮等成分,使之具有较浓的辛香味。盖州生姜富含糖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同类产品。盖州生姜用途很广,是集调味品、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为一体的多用途蔬菜,除用做调味佐料外,还可以加工成姜粉、姜干、姜汁、姜片、姜油等产品。由于盖州生姜含水分较低、姜皮较厚,因而耐储适宜长距离运输,不仅销往国内大中城市,还出口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盖州现生产规模为3万亩,产量12万吨,是辽宁省最大的生姜生产县,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

地域范围

盖州生姜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覆盖市内榜式堡镇、暖泉镇、东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青石岭镇、太阳升办事处、西海办事处、徐屯镇、团山办事处、沙岗镇、九寨镇、陈屯镇、梁屯镇、万福镇、归州镇15个乡镇办事处,生产面积3万亩,年产量10.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质特性特征:盖州生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来的生姜姜块肥硕,肉质较厚,辛辣味特浓,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 (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GB3059—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9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十. 湖南省 衡阳市 常宁 常宁无渣生姜

常宁无渣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常宁市阳加、西岭一带。此姜嚼之无渣,故名。栽培历史悠久,已有21OO多年,栽种面积最高达100公顷,单产每公顷18,75O-22,50O公斤。其特点是:块外形肥大,姜瓣粗壮,肉质脆,姜质细嫩,姜味柔和。是制作菜肴的上等调味品,还可用于药,有通宣理肺,治脾散寒之功能,可治疗伤寒、头痛、呕吐、咳嗽等病。1984年,常宁无渣生姜被列为湖南名优产品,并编人《中国名优土词典》。用其加工的五味蛇姜、白糖姜片、玫瑰姜丝等系列产品,行销全国及港澳市场。

地域范围

无渣生姜产于常宁市阳加、西岭一带。

特定品质

块外形肥大,姜瓣粗壮,肉质脆,姜质细嫩,姜味柔和。是制作菜肴的上等调味品,还可用于药,有通宣理肺,治脾散寒之功能,可治疗伤寒、头痛、呕吐、咳嗽等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