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杭州西湖附近的特产有哪些 杭州西湖有什么值得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杭州西湖附近的特产有哪些 杭州西湖有什么值得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4 04:20:25

一.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桐庐杨梅

杨梅又称树梅、小杨梅、珠蓉、杨莓等,属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的果树,原产我国浙江余姚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50多个种,我国已知的有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全国分布:我国是杨梅的主产国,除日本有少量栽培外,其他国家很少栽培。我国杨梅主要分布在北纬20°~31°之间,主要产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云南等省(区),台湾、贵州、四川、重庆及安徽南部有少量分布。

桐庐桐庐县分布:桐庐县桐君街道梅蓉村、浪里村等

杨梅成份:杨梅为果中珍品,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铁、镁、铜和维生素C、柠檬酸等多种有益成份。每百克中含有0.9克,蛋白质79kcarl热量。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酱、汁、酒、干(密饯)等。

杨梅功效:杨梅亦药、亦酒,以食果为主。《本草纲目》记载:“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但“杨梅性热,不可多食”,其入药功能一是“盐藏食,去痰止呕哕”;二是“盐者常含一枚,咽汁,利五脏下气”;三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四是“烧灰服,断下痢甚验”;五是医“头痛不止”或“头风作痛”。《本草纲目》还附有新旧方四例,其中《经验方》提及晒干研末,可治外伤,有止血生肌作用。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研末傅之,令无瘢痕,颇为奇妙。 杨梅的树皮及根,也可“煎汤,洗恶疮疥癣。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唐《食疗本草》:“止下痢,屡验。”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盐藏蜜溃,为晡为干,消食止痢。” 杨梅酿(浸)酒,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西汉东方朔(前154—93)撰的《林邑记》曰:“邑行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杨梅酎,甚珍重之。” 温州民间,在杨梅上市季节,有选择楠溪杨梅浸白酒的习惯。楠溪杨梅颗大、齿丝坚实、肉厚核细;浸酒后,落齿微少,几乎没有什么沉淀;上市季节较茶山梅晚些,但价相对的低廉,群众乐于接受。 用哪种白酒浸杨梅为佳?旧时温州,这也有几分讲究。人们喜用老酒汗、高汗、汗酒、烧酒或山东、河北来的高粱酒。酒又有一般与陈酿之分,陈酿上品要算广和酱园的三年陈酒汗了;“五味和”南北货号老店出售的杨梅酒,则酒、梅分卖,“酒”按质而定价,一个铜板便可以买到杨梅几颗。但在农村,农家则多以家酿白酒浸杨梅。为了让杨梅酒减少辛味,适量添加白糖。这样能使杨梅色泽保持艳红,看上去酷似新鲜杨梅。酒浸杨梅,除了饮酒外,亦以此入药。一到暑天,常吃几颗,有能解“热头气”(解暑、消暑)的说法。凡遇腹泻,取酒中杨梅两三颗食之止泻有奇效的说法也在民间流传,广为人知。 这样,杨梅就成为亦药、亦酒、亦果的佳品,又是家庭一种常备“药”,甜蜜似甘草,真是良药“甜”口利于病。

二.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有机鱼头

2000年,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中心(OFDC)的严格论证,取得了鳜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十多个品种的有机水产品认证,开创了我国有机水产品养殖的先河,并以鱼味馆为载体,成功举办了2002年千岛湖杯全国淡水鱼烹饪大赛,使淳牌有机鱼头迅速地占领市场,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举一组数据),现在淳牌有机鱼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而深入人心。对外地游客来讲,来千岛湖就是“赏天下第一秀水,品淳牌有机鱼头”,否则便是枉到千岛湖了。淳牌有机鱼头完全可以成为我县的一道特色菜肴,向世人推出,建议县政府把有机鱼头作为一项特色产业予以扶持,在现有的品牌上面,进一步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以扩大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苞芦馃

包芦馃是淳安农村的一种独特美味的主食,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大半年都与之相伴。地理环境能造就某一种思想,同时也能造就独有特色的地方饮食,这种地域性饮食会叫人迷恋、想念。

                                
顾名而思义,包芦馃是用包芦粉做的。
                                
包芦,学名叫玉米,又可称“玉蜀黍”、“包谷”、“包米”、“珍珠米”。包芦性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于疏松肥沃的土壤。千岛湖田少旱地多,所种植的包芦生长期长,结出的籽粒如马齿,晶莹透亮,金黄闪光,粒粒似珍珠。

                                
威坪的包芦馃其做法是这样的:将晒干的包芦籽用磨碾成粉(最好用那种石磨,用石磨磨出的包芦粉做馃有韧性,并且能保留包芦的那份野味。)农妇早起,点燃起柴灶,铁锅内盛入适量的水,待水烧开了,将包芦粉倒入让其煮佛,边煮边用铁锹拌搅,搅着时用力翻压,并适时加入开水,慢慢地粉成团了,将其掏起放案板上。

                                
接着将粉团反复地搓,边搓边均匀地把粉团分成一个个小粉团,再将小粉团用手掌挤压,挤压成厚薄匀称而圆的饼(馃)。

                                
这一整套的工序是体现农妇才智的,手巧者,馃会做得不厚又不薄,有那种增之一分则厚,减之一份则薄的韵味。笨者,馃厚了如砖块,薄了见洞洞,会遭村人笑的。

做好的馃放入热的铁锅煎,锅不要太热或太冷。掌握好火候,待到馃的两面都黄硬了,趁热吃,就着农家的腌菜、萝卜条,“嘣吱嘣吱”似民间小调从嘴里传出。

                                
冷了的馃可放火炉上烤,烤成硬了,再沾上农家霉豆腐,辣味散发在馃上,咬一口余香悠悠。所以,威坪人有句老话:木炭火,包芦馃,除了皇帝就是我。

                                
包芦菜馃,那又是另一番风味。菜馃的馅用青菜或腌青菜,剁上白豆腐,再拌上少许从野地里采来的小菜(一种很香的野葱),洒上些猪油,用温火烤得两面溢油,香气四溢时起锅入口,那种滋味是说不明道不清的。

                                
威坪包芦馃是一种主食,更是一种滋补品,凡一年里大半年吃包芦馃的人力气大,担起东西爬山走路气不喘。

                                
这不显眼的山间小吃,给历代的乡村百姓延续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我爱生命,更爱家乡的包芦馃。

四.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甲鱼

产品名称:甲鱼

产品产地:杭州瑶琳镇

产品特性:甲鱼性寒,阳虚怕冷的人不宜食用。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常吃甲鱼可以降低胆固醇,是预防动脉硬化的理想补品,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近年研究还发现,甲鱼还有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是,甲鱼对久病体虚、阴虚胃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痛风、甲亢、肝肾功能不全等老弱病者并不适合。

产品简介:瑶琳镇是杭州市文明乡镇、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杭州市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绿色小城镇。目前全镇甲鱼养殖规模居杭州地区首位、养殖效益全省第一。瑶琳镇政府已制定《瑶琳镇甲鱼发展规划》,继续加以引导扶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扶持甲鱼特色经济发展,争取到2001年养殖总量翻番,加快创建现代化甲鱼养殖园区,使瑶琳镇成为浙江省甲鱼养殖之乡。

产品典故:人们用“染指”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春秋时期,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将进宫门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笑眯眯地对子家说:“你看!子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公子宋的手,只见他的食指一动一动的,不禁摇了摇头,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却了动食指,说:“这谁不会!”公子宋哈哈大笑,说:“你以为是我让食指抖动的吗?不!这是它自己在动。不信你再仔细看看!”子家认真地观察了一会儿,再动了动自己的食指。果然,公子宋的食指的抖动与自己食指抖动的状态不一样。公子宋得意地晃着脑袋说:“看样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我们哪!以往每当我这食指动起来以后,总能尝到新奇的美味!子家将信将疑。两人进宫,发现厨子正在把一只已经煮熟了的甲鱼切成块儿。这只甲鱼特别大,是一个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见这只甲鱼很大,可以分给好多人吃,决定把它分赐给大夫们尝尝、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翘了翘大拇指。公子宋笑着晃起了脑袋。郑灵公见这两人这么没规矩,不禁皱了皱眉头,问:“你们在笑什么?”子家就把刚才宫门外的情况讲了一遍,郑灵公听了,含含糊糊地说了句:“喔,真有这么灵验?”便不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大夫们到齐了。那只已经切成块儿的大甲鱼入在鼎(当时用来煮食物的青铜炊具)内由厨子装进盆子,先给郑灵公,然后给各位大夫。郑灵公先尝了一口,称赞道:“味道不错!”示意大家一起吃。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但是,公子宋却呆呆地坐着。原来,他面前的桌案上什么也没有。显然,这是郑灵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看着郑灵公,郑灵公正吃得很香,一边和大夫们说笑,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他又看看子家,见子家也吃得起劲,一边还朝他扮鬼脸。公子宋再也忍不住了,忽地站起来,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摘自《熟语溯源》)

五.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幸福双

幸福双

此面点为杭州知味观传统品种。因而双供应,取吉庆之意,故名幸福双。

原料配方:

上白面粉2公斤猪板油250克红小豆500克熟核桃肉250克蜜枣175克熟松仁125克葡萄干150克青梅125克金桔脯125克佛手萝卜125克蜜饯红瓜125克糖桂花25克白糖1.3公斤熟猪油100克

制作方法:

1.将板油剁膜切丁,与白糖50克拌匀成糖板油。

2.将红小豆择去泥沙、杂质、洗净,放入锅里,加清水1.5升,先用旺火后用小火煮

3小时(煮烂为止)。出锅盛入淘罗,下接大面盆,用手擦红小豆,另备2.5升凉水,边擦边淋入罗内,使豆沙出壳(直至罗内擦剩豆壳为止),豆沙在盆内澄清15分钟,沥去水,倒入布袋,绞去水分。

3.将炒锅置中火上,锅内放入熟猪油100克、白糖1公斤,用炒勺不断溜掏使糖油充分溶化后加入豆沙,不断翻炒,使水分挥发,直豆料呈褐色时即成精制细沙(约1.5公斤)。

4.将蜜枣、红瓜、核桃肉、金桔脯、佛手萝卜、青梅切成3毫米见方的小丁,加上松子仁、葡萄干、白糖(250克)、糖桂花拌匀成八果料。

5.将面加水1升(水温根据气候掌握:冬季为50℃,春、秋季为40℃,夏季为20℃)拌匀。取出适量潮面,焕进等量酵面,加入小苏打(用少量水化开)充分拌匀揉透,制成酵面,分成50个剂子,逐个用擀面棒擀成直径6厘米,中间厚边缘薄的皮子,包入细沙、糖板油、糖八果。收口捏拢,放入8厘米长,5厘米宽,4厘米厚的模具内,压制成幸福双油包生坯。

6.笼屉内铺好湿屉布,将幸福双生坯放入笼内(每笼4只),用旺火蒸5分钟左右即成。

产品特点:皮薄绵软,馅心油润。可热吃,也可复蒸食用。

六.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淳安木瓜

木瓜主要产在浙皖交界一带的山区,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木瓜的果实含有黄酮类、维生素C和苹果酸、酒石酸等大量有机酸,还富含过氧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能,它浸制的“虎骨木瓜酒”是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吐泻腹痛、四肢抽搐、水肿等疾病的良药。

七.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栗子冬菇

栗子冬菇

“栗子冬菇”集“干果之王”的粟子和“山珍”佳品冬菇于一馔。栗子果实粉糯,冬菇肉质嫩滑,一菜两味,配以绿色蔬菜,色彩分明,清爽美观,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种杭州名菜之一。

1.将栗子横切一刀(深至栗肉的4/5),放人沸水锅中煮至壳裂开时,捞出,剥壳去膜。

2.炒锅置旺火,下人熟菜油,烧至六成热,倒人栗肉和冬菇,加入酱油、白糖和清水150克,烧沸后,放人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四周缀上炸熟的绿色蔬菜,淋上芝麻油,冬菇面向上装盘,即可上桌。

栗子焖至熟透,冬菇已人味,用湿淀粉调稀勾芡,做到明汁亮芡。

八.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湖龙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

产品特性:扁平尖削,叶底细嫩,芽叶成朵,翠绿微黄,香味四溢。

产品成分:维生素、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产品功效: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产品简介:西湖龙井茶,因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而得名。习惯上称为西湖龙井,有简而化之,索性称这种色香味形别具风格的茶叶为龙井。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龙井茶,向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誉。西湖龙井,正是〔三名〕巧合,〔四绝〕俱佳。

龙井茶采摘十分细致,要求苛刻。高级龙井茶,在清明前后采摘。清明采制的龙井茶,称为〔明前〕。〔明前〕龙井,为龙井茶极品,产量很少,异常珍贵,常成的龙井茶,历史上又分〔莲心〕,〔旗枪〕,〔雀舌〕等花色。

西湖山区各地所的龙井茶,由于生长条件不同,自然品质和炒制技巧略有差异,形成不同的品质风格。历史上按产地分为四个花色品目,即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最富盛誉。现在调整为狮,龙,梅三个品目,仍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

产品历史:西湖龙井位列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中国名茶之冠。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传统的龙井茶有“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个品种,尤以狮峰龙井为上品。龙井茶扁平尖削,叶底细嫩,芽叶成朵,翠绿微黄,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龙井茶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以一尖二叶的“明前茶”为佳品。龙井茶泡以虎跑水,清冽甘醇,回味无穷,堪称一绝。

九. 浙江省 杭州 火蒙鞭笋

原料:

嫩鞭笋400克、干虾子5克、味精2克、白糖10克、湿淀粉10克、芝麻油10毫升、色拉油500毫升、绍酒10毫升、酱油25毫升、奶汤125毫升

制法:

1、将鞭笋洗净,对剖开,用刀拍一下切成条块。

2、炒锅置中火上,下色拉油,放入鞭笋,颠锅略煸,随即加入奶汤,盖上锅盖,移至小火上煮5分钟后,加精盐、味精,用湿淀粉稀勾薄芡,起锅装盘,撒上火腿未,淋上熟鸡油即可。

特点:

笋壮鲜嫩,红白相映,色泽雅丽,食时爽脆,为杭州传统名菜中夏令时菜,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十. 浙江省 杭州 咸件儿

原料:

带皮猪肋条咸肉1块(约重5000克)、绍酒250毫升

制法:

1、将咸肉刮尽皮上的余毛和污物,用热水洗净,斩成同样大小的两块,放入大锅,加清水至浸没肉身,加入绍酒,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温火焖煮至七八成熟时捞出,放入笼中蒸熟,放平压实。

2、待咸肉冷却后将肉块周围修削齐整,切成8厘米的长条,放入钵中,钵下用热水保温。

食用时取出,用斜刀切成1.3厘米厚的小长方块。这是按咸件儿的大小切块,一般食用者可根据食者的具体情况,改切成小骨牌块等其他形状。

特点:

此菜焖蒸结合,肉质香酥不腻,薄皮细肉的五花夹心,红如胭脂,白如洁玉,色彩分明,鲜嫩入味。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