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特产 湖南常德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特产 湖南常德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5 20:14:25

一.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娃儿糕

在临澧众多的地方风味糕之中,“娃儿糕”是很有名气的,你可以从那“娃儿糕,又大又泡,娃儿吃了长高”的阵阵叫卖声中,就能知道它的历史之久,普及之广。早在清初年间,就有了娃儿糕的家庭制作坊和专营店。长期以来,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食用“娃儿糕”。
“娃儿糕”之所以长期以来备受青睐,一是圆润洁白,形如寿糕,象征吉祥。二是食用方便,经济实惠,随买随吃,冷热皆宜,不愧于古代的“方便食品”。三是味甜可口,营养丰富。当孕妇缺奶时,可作婴儿食品,当老人齿松怕硬时,可作正餐享用。
如今,虽然即食食品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但临澧人不论男女老幼,只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临澧绿茶

茶叶是我国人民不可缺少的饮料。千百年来,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黎民百姓;不论是国宴盛典,还是家中小聚,几乎无处不飘逸着茶香。古人云:“寒夜客来茶与酒,又云:“一盏浇诗肠,清风两腋生”,所以,茶既是品茗谈心、友朋交往的最普通形式,又是文人墨客喝茶赋诗的一大雅趣。
茶叶从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之一。唐诗人陆羽因《茶经》被后人称为“茶神”而名传千古,就连家皇帝徽宗赵传也亲自著书《大观茶论》,引经据典,洋洋大观。
我国茶叶品类极为丰富,最古老的品种是绿茶。绿茶色绿光润,汤澄碧翠,香味隽永,味爽鲜醇,是品种最多、饮用最普遍的第一大茶种。
临澧绿茶,由来以久。据传,自唐就有种植,且遍布全县乡镇。70年代初,官亭、九里、新安、文家、四新岗等乡镇,从外引进优良茶种,利用荒置山地,开发种植。那一行连一行、一岭接一岭的茶树,翠黛如玉,随山起伏,如毯如海。每当茶花盛开季节,那花海如潮的自然风光,又蔚为壮美,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拥有“万亩茶园”的官亭、九里、文家、新安等几个乡镇,年产绿茶1000担,是省茶科所的重点产茶基地。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在品种繁多的临澧绿茶系列中,最为闻名的要数“白毛尖绿茶”。其特色一是茶质优良。采摘在清明前,精选纤嫩如玉,白毛显露,一芽一叶的莲芯茶叶。即使眼快手巧的采茶能手,一般每天也只能采摘2斤鲜叶左右。二是茶型美观,如用玻璃杯冲沏,芽头冲向天空,悬空竖立,象“万笔书天”继而上下游动,徐徐沉人杯底,又似“群笋出土”。三是茶味清醇。可借用清《四库全书》来评价:“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其贵可珍,又不可多得。”所以,临澧绿茶以其质良。型美、味醇,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源石

桃源县城东南l公里处的八字路乡文溪山,在20多米厚的砂砾层中,盛产一种闻名于世的“桃源石”,包据玛瑙、燧石、石髓、蛋白石等多个品种,但以玲珑美丽的玛辎为最多。桃源石多呈圆形、肾状、葡萄状等。直径大者3~4厘米,小者黄豆模样,最大的直径有7~8厘米。颜色有浊白、红、黄、褐、绿、蓝、紫等色,半透明,具有玻璃、油脂光泽,五颜六色的彩纹,条条相间。清《桃源县志》载:“泪石,石小,白而圆润,其上多红点,浓者如血,淡者如霞,密者如熟桃,疏者如残星,圆者如花瓣,曲者如月痕。其它如眉、如舌、如齿、如耳、如瞳子、如弓鞋、如髻,百态具备。”

桃源石是一种上乘的首饰材料和雕刻工艺品原料。用桃源石磨成的戒指、项链、狮、虎、猫、狗、花卉、印章等,质地精美异常,富有华贵、典雅、庄重、俏丽的象征。过去,桃源县有10多家专营桃源石的工艺作坊,常德小西门一带也有10多家经营桃源石的手工艺店。

桃源石还是一种高贵的观赏物。若将桃源石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缸中,隔水望去,于宁静中透出秀丽高雅;若是水波微动时,石上的纹彩随着水波的动荡,如长空彩虹飘动于天际,绐人一种高远、深邃的开阔之感。正如旧《湖南通志》云:桃源石……湿润似玉,坚而多文,佳者尤孕天象地形,一名一物无不毕肖。……龙窝之精,鸿钩之巧,包涵万有,莫名其宝。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武陵柑橘

武陵区丹洲乡是主产柑橘乡,武陵柑橘主要品种是无核蜜橘和椪柑等系列名特优品种,产品辐射到湘、黔、鄂、赣、浙等地。杂柑系列、特早熟蜜桔系列、椪柑系列等名特优十多个品种被广泛推广种植。

信息来源:武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五.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和渣

黄豆全身是宝,即便是制作豆腐过后的和渣(过滤后的黄豆渣),其丰富的营养,也被喜爱美食的人们当作一道美味菜肴。
在临澧,和渣是一道最为普遍而又吃法较多的绿色食品。最常见的有残菜和渣。一般是有人家办了红白喜事后,为表示感谢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会主动地送上锅里面有肉汤残莱的大杂脍和渣,放在柴火炉上一煮,其香诱人,其味爽人。还有和渣豆食,每逢过春节,每家每户作了豆腐后,便用一些和渣煮熟发醇、熏干成很香很香腊制品,食用时捣碎放水加料,成为最好的下饭菜,增强食欲。
和渣是一道素食,有健美减肥的功能,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渣越来越受到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九溪木棉

每到秋天,棉桃炸裂开来,千里万里,一片银色的海洋。处处棉花共一色,唯独源九溪乡孙家河坪一块八亩五分地的棉花与众不同:每株炸开的棉花上,朵朵都有一些小红点。这种现象一直延续了千百余年。人们感到奇怪,便把这块地里的棉苗移栽到远处或相邻的地里,又把远处或相邻地里的棉苗移栽到这块地里,等到棉花吐絮时再来观看,移往他处的棉花红点消失,而移进这块地里的棉花,朵朵絮棉又出现了许多的小红点。人们便把这种棉称为“红棉”。
九溪红棉以其色白和纤维长而著称,又以其间的许多小红点而独为人们所钟爱。这些红点是怎样形成的呢?九溪乡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在唐代,九溪孙家河有一个管姓人屋场。屋场里居住的多是穷苦人家,真正的大户人家只有一户,人称管罗汉。管罗汉掌管着周围数百亩田土山林,屋场院里的穷苦人家都是他的佃户。
那时候管罗汉家有一个叫娥儿的童养媳。这娥儿生得十分乖巧,也长得格外伶俐。但管罗汉夫妇处处看不顺眼,对她百般虐待。
娥儿最苦的工夫就是捡棉花。管罗汉家屋后河边的八斗五升棉花地,棉花炸出来的时候一片雪白,这些棉花由娥儿一个人捡。管罗汉还规定一不许棉花沾露水,二不许捡芝麻棉(指棉花上沾有碎叶杂草),三不许棉花被雨淋湿,四不许棉花被鸟儿衔走。不许捡芝麻棉,捡棉花时就得十分小心,不能将碎叶杂草粘到棉花上;不许棉花被雨淋湿就得加快手里的动作,特别是变天之前更是急死人......总之娥儿的工夫十繁重,一个人要对付这八斗五升地的棉花,怎样捡也忙手脚不赢。娥儿每天露水一干就下地,捡到快上露水时才回家,捡到前面,后面的棉花变成一片白茫茫;捡到后面,前面又是一片白花花。她吃在地里,捡在地里,一日三,三日九,娥儿就被这八斗五升地的棉花累出一场大病。
娥儿病了也被逼着下地。娥儿捡着捡着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地里。恰恰几位穷苦百姓从地边路过,看着这情景忙扶起娥儿。娥儿醒过来便哭,大家便你一句我一句地道起了管罗汉的狠毒,娥儿听了更是泪水涟涟。百姓们离开后,娥儿又挣扎起来捡棉花。捡着捡着娥儿又两眼一黑栽倒在地里。娥儿醒来便想,与其这样受折磨不如一死,死后一切才得安静。想到死,娥儿又想,也不能这样无声无息地去死,死了也要给百姓留下个凭证,晓得我娥儿是被管罗汉折磨死的。于是,娥儿咬破自己的手指,让鲜血滴到每朵棉花上。
娥儿死了,穷苦百姓就指着棉花上的鲜血与管罗汉论理。管罗汉论不过大家,便烧掉了这八斗五升地里的棉花。
偏偏第二年开春,老棉蔸上又发了新芽,秋后棉花炸开,每朵絮棉上仍有许多血红的斑点。
从此以后,年年如此,九溪红棉也就出了名。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安乡 淡水鲜鱼

安乡县是全国商品鱼基地县之一,曾荣获“全国渔业先进县”称号。现有养殖水面17万亩,精养水面10万亩。地址:安乡县畜牧水产局电话:0736-4312057( 安乡)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鼎城区 斑马蚊香

常德津市市:津市蚊香厂的斑马蚊香( 常德)

九. 湖南省 常德市 汉寿 汉寿甲鱼

汉寿甲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寿甲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汉寿县位于湘北,洞庭西滨,水田面积41.98千公顷。县境内太白湖、西脑湖、南湖、围堤湖、青泥湖、大南湖、清水湖等水域,野生甲鱼甚丰。境内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征独具。年平均气压1012.1P,年均气温16.7℃,月平均气温有9个月在10℃以上,≥20℃的活动积温86400h℃,全年无霜期274d。雨量丰沛,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太阳辐射总量106.87 kl /cm2。为汉寿甲鱼的生长与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汉寿甲鱼有一个长达6个月的休眠期。

特定品质

汉寿甲鱼风味独特。与其他地域甲鱼相比,汉寿甲鱼具有体薄片大,裙边宽而厚,腹内脂肪呈蛋黄色;体质健壮,爬行灵活,免疫力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食用时,其肉质纯正,细嫩鲜美,有嚼味,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优胜于其他种群。汉寿甲鱼含高比例的鲜味氨基酸,尤其是其中的五种鲜味氨基酸(ASP、GLU、GLY、ALA、ARG)相对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2.89%和59.23%。汉寿县境内养殖的甲鱼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含有钙、磷、铁、锌、钾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另外,汉寿甲鱼肌肉中硒的含量为258μg/kg即25.8μg/100g,是一般动物鲜肉中的1.2~9.4倍。

汉寿甲鱼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汉寿县龙阳镇、周文庙乡、岩汪湖镇、沧港镇、新兴乡、大南湖乡、坡头镇、鸭子港乡、酉港镇、洲口镇、文蔚乡、罐头嘴镇、聂家桥乡、 丰家铺乡、毛家滩乡、株木山乡、太子庙镇、崔家桥镇、军山铺镇、月明潭乡、洋淘湖镇、龙潭桥乡、蒋家嘴镇、百禄桥镇2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九溪橘红

九溪橘红产于桃源九溪、黄石等地,是地方名品。一般单果重500克左右,最大可达900克,呈椭圆或卵形,皮色橙红或橙黄,质脆少渣,汁多味浓,酸甜适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