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黑龙江省特产什么酒最出名 黑龙江什么牌子的酒是纯粮食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黑龙江省特产什么酒最出名 黑龙江什么牌子的酒是纯粮食酒更新时间:2024-01-26 15:22:46

一. 黑龙江省 伊春 五营区 榛子

榛子别名榛栗;灌木榛子树的种子。果仁含脂肪、淀粉、其他碳水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榛子含油脂量仅次于核桃,其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P/S值”很高,是健身益寿的佳品。榛子的总苞和叶野史提取单宁的原料。榛子也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榛子味甘性平,具有开胃、调中、名目之功效,可医治体弱和肠味不适等症。榛子即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榛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补养品。果仁也是糖果、糕点的重要辅料。榛子油除是高级食用油外,还可用用来制作肥皂、蜡烛和化妆品等工业制品,油渣可做饲料和肥料。榛子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木本粮油,开山之宝。早在宋代的《开室本草》中就有“榛子味甘.......生于辽东山谷......子如小栗,早行食之当料”的记载。榛子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对年来,我省榛子主要销往德国、瑞士、英国等欧洲国家。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在世界范围内榛属有约20个品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在中国境内有8个种类2个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榛子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与扁桃、胡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出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此外,它也可以生产十分珍贵的木材,其木材坚硬,纹理、色泽美观,可做小型细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种可作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树种。

二. 黑龙江省 绥化 肇东市 榛鸡

榛鸡

榛鸡俗称“飞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鸡形目,松鸡科鸟类,在全世界共有3种,即花尾榛鸡、斑尾榛鸡和披肩鸡。披肩鸡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地,花尾榛鸡的分布范围较大,自欧亚大陆西端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一直向东,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鄂霍次克海岸、我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和日本北海道等地。与上述两种相比,斑尾榛鸡的分布范围要小得多,它是我国的种,分布于四川北部和西部、甘肃、青海东部和南部、西藏东部和云南西北部等地。

我国可见的为前两种,其中较多见的是花尾榛鸡。春、夏季喜栖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深处,秋冬季常在河谷、道旁等林缘活动。

花尾榛鸡比家鸡小,重400克左右,体毛棕灰并带暗褐色横斑。雄鸡喉部黑色,两侧白色。雌鸡羽毛稍暗,喉部灰白色并带黑褐色斑纹。

白天常5-10只一群在林中觅食,食性很杂,以绿叶、种子、桨果为食物,在繁殖期还吃些昆虫。雄鸡用尖细清脆的叫声与伙伴联系,当遇到危险时,先伸长脖子观察动静,确认有危险再起飞,一次只能飞20-30米远。

在大雪覆盖的严冬,花尾榛鸡经常在树上活动,钻进雪窝里过夜,是一种留鸟。花尾榛鸡的巢筑在倒木或树根旁,很隐蔽,4月到5月初产卵,每年产一窝,11-12个卵,孵化期约21天,雌鸡在孵卵期恋巢,从不轻易离开。雏鸡6月初脱壳,到8月中旬即可长成成鸟。

花尾榛鸡是黑龙江省林区的主要狩猎鸟类之一,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富营养,古代作为给皇帝的贡品。

三. 黑龙江省 鹤岗 萝北 萝北黑木耳

萝北黑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萝北县黑木耳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据《萝北县志》第四篇农业第七章多种经营第一节家庭多种经营黑木耳培育中记载“黑木耳培育,一段为2米长,每段可产木耳2-3两,可连采2-3年,每段净盈利2元左右。养木耳经济效益高,销售快,山区乡、村农户养木耳户不断增加,1985年全县有木耳段160万段。其中环山乡就有80万段。环山乡养木耳户占农业总户数的97%。木耳收入占全乡人均收入的50%,这个乡成了远近闻名的木耳乡,1985年该乡上交木耳10万斤,创造价值130万余元。”至今已经有30多年栽培历史了。

地域范围

萝北县隶属黑龙江省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与三江平原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30°01′-131°34′,北纬47°12′-48°21′,县境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146.5千米,西北与嘉荫县相连,西以梧桐河为界与鹤岗市、汤原县毗邻,东与绥滨县接壤。疆域东西宽108公里,南北长130公里,辖区总面积6784平方公里。萝北黑木耳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75,522公顷,包括团结镇、凤翔镇、肇兴镇、名山镇、云山镇、鹤北镇、东明乡、太平沟乡等8个乡镇63个行政村及县林业局下辖金满屯林场、太平沟林场、大马河林场、凤翔林场、云山林场、鱼米河林场、二十里河林场。目前,萝北黑木耳的种植面积200公顷,黑木耳年产量1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萝北黑木耳色泽纯正,背面少筋脉,形状为碗状或茶叶状。耳质耐水性强,经水浸泡一周后,耳质不分解,色泽仍光亮新鲜,耳质肥厚,味道鲜美,香味浓厚,品质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萝北黑木耳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10%,粗脂肪小于2%,粗纤维含量大于4%,总糖含量大于55%,钙含量大于290mg/100g,铁含量大于60mg/100g,干湿比大于1:10。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4、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符合国家包装卫生标准,包装的材料要洁净、结实、无污染、无异味,并加注“萝北黑木耳”字样。 5、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地理标志。 6、运输:装卸运输中应轻拿轻放、防止挤压。运输车辆、工具等应清洁、卫生、无污染,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7、贮存场所: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混放。应选择避光、清洁、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进行储藏,并注意防霉、防鼠贮藏、运输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贮藏运输标准》。

四.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宝清 宝清大米

宝清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宝清大米是黑龙江双鸭山宝清的。

宝清大米源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腹地的黑土带种植的中熟优质水稻品种,具有稻谷成熟度好,籽粒饱满,出米率高,米粒完整清白,米质好、口感香、不回生等优点。

宝清大米源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腹地的黑土带种植的中熟优质水稻品种,具有稻谷成熟度好,籽粒饱满,出米率高,米粒完整清白,米质好、口感香、不回生等优点[1]。宝清县优质水稻出米率可达78.5,整精米率87.6%,长宽比例可达2:1,直链淀粉含量15%-18%左右,垩白粒米率1%以下,胶稠度86mm以上,不含化肥及农药残留。大米加工精度均达到GB1354-2009规定的一级米以上标准,不完善粒和杂质均低于GB1354-2009规定的数倍,卫生指标也远低于GB2715规定的指标,与其他标准相比,各主要指标均优于其他标准。

宝清大米营养丰富,具有抗病保健之功效。不仅商品外观好,清白如玉、晶莹剔透、米饭胶稠度高、糊化度低、油润光亮、软滑劲道、香气四溢、口感极佳,不回生。而且具有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常年食用能强身健体,容颜焕发。宝清大米的生产在三江平原地带,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充足。宝清县水稻种植区还处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富硒带的核心区,生产出来的水稻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一种具有独特医疗保健功能的微量元素,有“生命之源”美誉,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抗衰老功效,能调节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能排除和解除人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能维持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缓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冠心病、糖尿病的症状,能防癌抗癌,使人延年益寿。宝清人民吃常年主食宝清大米,营养丰富,有益健康,可防病保健。百岁老人不胜枚举。

宝清大米

宝清大米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宝清县现辖行政区域。

《宝清县人民政府关于宝清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宝政呈〔2015〕5号

宝清县地方标准:《宝清大米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阿城 交界木耳

交界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交界木耳

阿城区交界街地处长白山系张广才岭西坡,人工种植木耳已有 300 多年历史。" 交界木耳 " 生长区域森林覆盖率达 70% 以上,丰富的矿物质及山间常年不断流的山泉水,为 " 交界木耳 " 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地产出的木耳质地柔软,口感细嫩,味道鲜美,耳片乌黑光润,份量重于同体积产品。

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街、小岭街、平山镇、亚沟街、金龙山镇、双丰街、玉泉街、红星镇、松峰山镇共9个乡镇4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7°05′~127°22′,北纬45°33′~45°16′

AGI2017-02-2080

六. 黑龙江省 佳木斯 同江 同江大豆

同江大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江大豆

同江市生态大豆协会

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七.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蕨菜

镜泊湖山区茂密的大森林里,生长着红松、黄波萝等珍贵的树木,在森林的边缘及荒坡、野地上,还生长着一百多种野生蔬菜,山蕨菜是其中的佳品。

蕨菜,是一种草本植物,俗称"龙头菜",又誉为"吉祥菜",当地人叫它"猫爪子"菜。蕨菜幼嫩的苗是食用部份。它的幼小而尖,卷曲地向内弯抱着,形似猫爪状,呈青绿色,成熟后便伸开。叶柄黄褐色,可达一至二尺长;根状茎在地下横生,外面长一层黑褐色茸毛,内含大量优质淀粉,可提制蕨粉。

蕨菜营养丰富,除含淀粉、脂肪、蛋白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C和磷、钙等,每百克中含胡罗卜素1.68毫克、维生素丙35毫克。它幼嫩的叶茎,是别具风味的野菜佳品,炒食、煮汤、炝拌、盐渍,清淡鲜美。用热水略烫一下就可鲜食,也可晒成干菜或用盐渍长期保鲜。

据史料记载:"蕨,出生时,卷曲状如儿拳,长则宽展如雉尾,高三、四尺,茎嫩时无叶,采来加以热汤,去其涎滑,晒干做蔬,味甘滑,肉煮甚美。姜醋拌食亦佳。"从唐朝开始,人们就喜欢食用蕨菜,现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赞它:"山童新采蕨芽肥"、"石暄蕨芽紫" ......清朝时,蕨菜也被列为贡品,每年选择"茎色青紫,肥润"的蕨菜,晒后,贡奉朝廷。

蕨菜还有一寂药用价值。它含有野樱甙、紫云英甙、蕨甙、蕨素、琥珀酸、生物碱等化学成份,可治疗风湿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外敷还可治疗湿疹和蛇虫咬伤。
镜泊山区的蕨菜,分布广,产量高,不受农药、化肥的影响,菜质优良,叶茎肥嫩、肉厚,味道鲜美。

八. 黑龙江省 鹤岗 萝北 萝北红小豆

萝北红小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萝北红小豆

“萝北红小豆”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这是继“萝北大米”“萝北黑木耳”之后萝北县第三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萝北红小豆”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萝北县下辖的团结镇、名山镇、肇兴镇、凤翔镇、鹤北镇、云山镇、东明乡、太平沟乡、鹤北林业局,共计8个乡镇1个局。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红赤豆、小豆。英文名:Red adzuki bean。红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红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红小豆中含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 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烟酸2.1毫克。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其功用为"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上吐",并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热痛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

萝北县多种经营办公室

萝北县所辖团结镇、名山镇、肇兴镇、凤翔镇、鹤北镇、云山镇、东明乡、太平沟乡、鹤北林业局共计8个乡镇1个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0°01′00″~ 131°34′00″,北纬47°12′00″~ 48°21′00″

AGI2017-02-2078

九. 黑龙江省 七台河 新兴 蒲草

古代已开始种植,解放前整个雷州半岛有10多万人靠种植蒲草及加工蒲草编织品为生,其产品是本市主要的传统出口产品。解放后以60至70年代种植较多,后由于流通渠道不畅而产量下降,近年来种蒲业重新兴起,遂溪、雷州及东海太平为主产区,各产区均出现不少蒲草种植、加工、运销专业户
( 雷州)

十.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猴头

入伏以后,镜泊湖山区,是蘑菇生长的旺盛季节。杂草里,林丛中,枯树上,到处都是:有的如钟,有的似伞,有的象扇面,有的呈半球形,小巧玲珑,千姿百态。这里有可食用的蘑菇近百种,其中榛蘑分布广,元蘑肉质厚,松蘑味道好,各有特点,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植物肉,但要和猴头蘑比,可就大为逊色了。

猴头蘑,素与燕窝、鲨鱼翅齐名于世,和熊掌、狩鼻构成著名的镜泊三大山珍,而扬名中外。猴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大型真菌,常常生长在栎树、胡桃、的枯枝上,也有的生长在倒木上和活树的伤口外。它呈圆球形,表面复盖着一层鲜嫩的黄色茸须,毛绒绒的,极象仔猴的脑袋,故得此名。山区人民流传着一种有趣的说法:猴头是对着脸儿长的,如果在这棵树上发现一个,就能在对面的树上找到另一个;若是找不到,那就是没有下到功夫,或者是那个巳经被别人采去了。其实并非如此,猴头蘑是一种菌类,成熟的菌种随风飘落,遇到适合它生长的条件,它便迅速地发育起来。镜子泊湖林区的阔叶林里,光、湿度和气温,十分适宜猴头菌的生长,每逢大年,有的一棵树上可长三、四个,多者竟达七、八个,而对脸长的极少。可见,种子的多少,条件是否适合,是猴头蘑生长的关健。

猴头蘑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人称为"素中荤",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但烹调时一定要得法,首先,把含有苦涩味的柄蒂摘除,用温水浸泡约十分钟,再撕成寸块儿,如能和镜泊林中的雪兔、山鸡、狍子等野味同炖,红肉黄蘑,色味俱佳,那就更香嫩可口。

猴头的营养价值不仅是食用,还是名贵的中药和滋补品。据史书记载:猴头"利五脏,助消化"。对患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人,有一定的疗效。人们常用水浸猴头二两,泡软后切成薄片,用水煎,黄洒为引,日服两次;或用五两猴头切片,与鸡共煮,日食一次,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和滋补身体亏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