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藏族特产干奶渣 西藏特产奶渣怎么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藏族特产干奶渣 西藏特产奶渣怎么吃更新时间:2024-01-19 21:38:10

一.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奶渣

奶渣与酥油相伴而生,从牛奶中提制而成。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极强的消化作用,用酥油煎奶渣加红糖而成的煎奶渣是藏家人待客常用的一道菜。( 迪庆)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茶泡饭

俗话说,“好吃不过茶泡饭,好喝不过青稞酒”。酥油茶泡大米饭的香、奇、美的可口滋味,独特风味令人垂涎三尺。没有吃过酥油茶泡饭的人,是无法想象和理解它的美味的。

三. 四川省 凉山 木里藏族自治县 木里沙棘

沙棘果实酸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其所含的 20多种氨基酸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丰富的维生素C、E、B1、B2、P,叶酸,叶酰胺以及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沙棘果中的5-羟色胺。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作用。 沙棘果具有滋补肝肾,补脾健胃,高经活血的功效,特别适合老人,妇女、儿童食用。

四. 西藏 那曲 聂荣县 藏族“擦擦”

藏族“擦擦”

藏传佛教模制的泥质小佛像、塔,藏语读做擦擦。无论是用单面模具印制的浮雕,还是用双面模具脱范而出的圆雕佛像、塔,均称为擦擦。

藏族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是为了积攒善业功德,制成的擦擦多用来为大佛塔和大佛像装藏而置于内膛,也多作为禳灾祈福的聖物,供奉于擦康、雪山、神湖、山颠、洞窟等清静之所在,以求福荫。

擦擦是藏传佛教艺术中颇具典型的代表,是藏族先民奇迹般留给世人的中国古代艺术奇珍,是世界人文宝库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 青海省 海南 同德县 藏族酸奶

青海省藏族地区是牛奶的海洋,从春到夏,从夏到秋,鲜奶源源不断地流进奶桶。用牛奶制成酸奶,是藏族老少喜食的佳品。

制作方法:

1.将牛奶煮沸,倒入容器内,加入少量酸牛奶作发酵剂,温度控制30~40℃,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

2.随着乳酸酸度的不断增加,牛奶中的酪蛋白开始沉淀,就凝结成嫩豆腐状的酸奶,并产生一种芳香气味,即可食用。

产品特点:色洁白,宜解暑生津。

六. 西藏 阿里 措勤县 藏族吹肺、吹肝

藏族吹肺、吹肝

吹肺、吹肝又叫腌猪肺、猪肝,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

制法:

1、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

2、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

3、吹肝将鲜猪肝上的胆管割开口,除留1个大的外,其余的全部用线扎紧,从大胆管口用人工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边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匀,灌入肝内,其余的佐料涂抹在肝上。肝叶之间用竹片或玉米芯撑开,挂阴凉通风处晾干。经1-1个半月左右,腌制即成。

4、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酱油、醋、葱花和姜末等佐料,常被用作凉拌吃。

特点:

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七. 西藏 那曲 班戈县 藏族头饰

藏族头饰规范、严谨、风趣,又因地区、年龄、婚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说起来饶有兴趣,下面例举几种头饰,以飨读者。

姑娘的头饰。藏族姑娘同汉族姑娘一样辫一根独辫子,辫子的根部用红头绳扎成约四寸长的发枕,藏名叫“呷纠”。唯独不同的是藏族姑娘独辫子成三角形盘于头顶,更显得美观、大方、素雅。

已婚妇女头饰。姑娘是独辫子,已婚妇女则是双辫子,没有发枕,红头绳长于发辫,然后将两根辫子从脑后左右交成圆形盘于头顶,显得端庄、大方、成熟。

牧区妇女头饰。牧民妇女头饰没有婚否标记,不管老少都辫成若干细辫子,象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一样,然后将若干细辫子分为两根,并配以大红大绿的头绳,将珊瑚、蜜纳、松耳古、九眼珠等昂贵珠宝尽其串在两根发辫上,从后背拖齐裙边,若盘在头顶,盛似一顶珠光宝气的桂冠,非常气派。

守孝头饰。汉族守孝男女均戴黑纱,藏族则不同,只有在妇女头饰才能辨别。当年守孝辫发辫用绿头绳(姑娘亦如此),翌年用淡红色头绳,第三年恢复用红头绳。

老姑娘头饰。藏民老姑娘头饰既不同于已婚妇女,亦区别于青春年少的姑娘,老姑娘亦是独辫子,配以淡红色头绳,盘于头顶,只是没有发枕。

男式头饰。藏民男子普遍留有长辫子,他们将头顶上的头发留着长辫,而将头顶以下的发剃去,男子的辫子不用红头绳,而是用黑头绳,同头发融为一色。辫法亦不相同一般妇女的辫子分为三小束辫就而成,而男子的辫子则分为四小束或五小整辫就而成,所以男子的发辫成扁平的编织型,显得紧卷有力。

八.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中甸藏族木碗

中甸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凡来到中甸县的人,几乎都要买一套当地的木碗,带回去作纪念。中甸木碗,是藏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实用工艺品,藏族人民由于从事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劳动,流动性大,不便使用容易破碎的陶瓷碗和又贵又重的金属碗,轻巧实用,价廉物美的木碗即因之盛行,受到普遍喜爱,木碗系选用桦树等的树疙瘩经雕琢而制成。制作中要经过选料、晾干、做毛坯、水煮、修整成型、上漆等多道工序,制成的木碗,一套三个,两大一小,两个大碗可将小碗扣合于其中而成一个扁圆的 “木球”,十分精巧,而且木碗质地坚硬,碗面光滑,纹路清晰,经久不变型破裂。因此木碗也为各族人民所欢迎,争相购买,供不应求。

九. 四川省 甘孜州 色达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以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最有代表性。色达县位于蜀西北,传说曾是岭国长系部落居住的地方,又是岭国名将尼崩达尔雅和阿奔•;布益盘达的故里,故格萨尔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有“格萨尔艺术之乡”的美誉。两个多世纪前,格萨尔彩绘石刻就在这片草原上孕育产生。

格萨尔彩绘石刻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核心内容为表现对象,融精湛的刻石技艺和传统绘画为一体,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再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众将士为民造福、不畏1、英勇奋战的历史场面。石刻以色达县出产的天然板石为材料,制作时多保持石材的自然形状,先以线描构图,再用立刻、刮刻等手段雕刻,走线如行云流水,形象自然生动。绘刻完成后,在刻石的画面上通刷一道白色颜料为底,干后着彩。色彩多用红、黄、蓝、白、黑、绿六色,一般不用中间色。这些色彩都具有特定的意指,与《格萨尔史诗》中的各位将士相对应,当地群众一看便能明白。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的传承方式以师徒或家族传承为主,作者一般不在石刻上署名。现在传承人有17位,主要有尼秋、觉热、扎洛、切邛等人。

色达县的格萨尔彩绘石刻主要存放在泥朵乡、色柯镇、年龙乡、翁达镇,其中翁达镇翁达村雅格修行地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年代最为久远,而传承最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则是泥朵乡普吾村的格萨尔彩绘石刻群,其工艺不仅在色达县和甘孜州具有代表性,就是放在全国格萨尔文化流传地区中来看也非常典型。

泥朵乡位于色达县西北部的泥曲河畔,海拔4180米。这里的格萨尔彩绘石刻存放在普吾村普吾寺白塔四周刻石经墙中的一座大石台上。石台共分五层,安放着千余幅格萨尔彩绘石刻,形成一个谱系。此处石刻的近期部分由普吾村著名高僧阿亚1发起组织刻绘,它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刀法精细,取材考究,表现了岭•;格萨尔王及岭国三十员大将、八十位将士的前世,石刻中还有天竺八十大成就者和百位文武尊神的形象。无论从人物谱系的完整性还是从艺人技艺的传承性来看,这一石刻都具有代表性。泥朵乡的格萨尔彩绘石刻数量繁多,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刻绘工艺体系。

2002年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格萨尔彩绘石刻相继公诸于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它不仅为格萨尔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而且填补了格萨尔文化在藏族石刻中的空白。

格萨尔彩绘石刻长期露天放置,因高原严寒的侵袭和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造成较为严重的自然损坏,20世纪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毁灭性的人为破坏,有关刻绘技艺基本失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阿亚1的发起和组织下,格萨尔彩绘石刻的技艺才薪火复燃。但由于格萨尔彩绘对艺人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的石刻艺人基本都是农牧民或寺庙僧人,业余从事彩绘石刻,“有艺不精”,“学而不成”,其中还有一些艺人放弃这门手艺改从他业,因此格萨尔彩绘石刻技艺面临着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亟需扶持、保护。

十. 西藏 拉萨 墨竹工卡县 腐奶渣粥

腐奶渣粥是西藏的特色小吃,腐烂的奶渣晒干后称腐奶渣。搅动骨汤,徐徐加入面粉,成粥状后,加入腐奶渣、牛(羊)肉丝。辣椒等佐料,煮熟后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