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磁器口的重庆特产 重庆磁器口有名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磁器口的重庆特产 重庆磁器口有名的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8-18 19:08:56

一. 重庆市 北碚区 重庆串串香

在重庆众多的小吃当中,串串香应该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种。用一根长长的竹签串起三五片肉或几片土豆、海带等等。竹签分长短,短的串荤菜,长的串素菜,因此价格也不一样,素的一毛钱一串,荤的两毛钱一串。喜欢什么样的食物,自由挑选,然后放进锅里煮,煮好后,手持竹签,先将它在油碟里一裹,用牙齿细细剔下竹签上的熟食,细嚼慢咽一番,感觉余味不尽。

烫煮串串的汤料与火锅的汤料差不多,用料很讲究,从主料的牛油、花椒、海椒、酒酿、红枣到辅料的糖、味精、胡椒,一样都不能少,否则味道便会打折扣。重庆人口味刁,哪怕是少放一样调料,也吃得出来高低良莠。蘸作料的油碟也十分讲究,有香油碟与干油碟,香油碟的主打料是芝麻油,清热去燥,干油碟里面是辣椒面、花生末、葱,把烫好的串串在里面一裹,吃起来辣、香,浑身的毛孔都张开来,爽得透彻。

其实串串香就是火锅的变种,吃法不同而已。火锅是将菜盛在盘子里,串串是将吃食串在竹签上,因此风格也就不同。火锅是大盘大碟的菜倒进锅里,煮熟了能捞一大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意与豪爽体现得淋漓尽致。串串体现的是少而精,豪爽的北方人每每感叹一个串串还不够塞牙缝。其实串串香,香就香在它的少,它的不够,让你费一番功夫才能吃到嘴里,回味无穷。因此,在重庆,登大雅之堂的是火锅,偏街陋巷里却遍布着串串香。三五个朋友围炉而坐,大把竹签在锅里煮着,喝着啤酒,摆着陈年老窖的龙门阵,慢慢地等锅里的串串煮熟,经过长久的期待,那小块的,裹上作料的食物落入口中,那滋味,真是香啊。吃喝完了,伙计在一旁数签签,数到手软,也不过二三十元钱。

串串香也叫麻辣烫。麻辣烫常常被借用来表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微讽的,有滋有味的琐事。借此喻意录制的节目《生活麻辣烫》,《麻辣冤家》反映重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体现着平民式的智慧与幽默,不但重庆人爱看,外地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二. 重庆市 万州 溪口杨梅

杨梅果实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解毒祛寒、降暑止泻之功效;其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叶、根与枝干表皮富含单宁(含量高达10-19%)可提炼黄酮类和香精油,用作赤褐及医疗上的收敛剂;其果核中富含维生素B17,泡酒饮用有高抗癌作用,它还含有粗蛋白32%、粗脂肪21%,被誉为高蛋白高植物油脂食品,素有“果中玛瑙”之美誉。

三. 重庆市 铜梁 岚峰黄花

岚峰黄花是重庆铜梁蒲吕镇的。

岚峰山峰峦叠翠,山上终年云雾缭绕。黄花种植在该镇已有400多年历史,在1984年国家商业部举办的展评会上,岚峰黄花争奇斗妍,荣登部优产品榜而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岚峰黄花更以营养丰富且有食疗价值的特点和属于无公害绿色食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镇里将黄花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并于2004年在县供销社的支持下建立了黄花专业合作社。目前,黄花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社员182户,种植面积2000亩。去年生产鲜花50多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户平收入2000多元。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产前、产后、产中的服务,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岚峰黄花

铜梁县蒲吕镇农业服务中心

12567506

干黄花(干蔬菜)

四. 重庆市 石柱 阴米茶

阴米茶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工艺奇特,是渝东南武陵山区石柱土家山寨奇特的风味小吃,具有滋阴补肾、增进食欲的功效。清代曾将阴米茶载入《石柱厅乡土志》,成为土家山寨约定俗成的“茶经”。

每年冬季,土家山寨的农户都将今年收成的糯米经过蒸、晒、搓、揉、阴等工序,阴干而成“阴米”,食用时,用猪油炒煮阴米,混上甜蜜的米糟,土家人还煮上几个荷包蛋,起锅即成“阴米茶”。

五. 重庆市 渝中区 重庆炉桥面

炉桥面,面食,特点:咸鲜香辣,绵韧滑爽。烹制法:煮。

正宗重庆炉桥面的做法:N6T

1、先将揉匀饧好的面团搓成直径5厘米的条,扯成每个擀一碗面的剂子,然后擀成圆形薄片。N6T

2、将薄片对叠成半圆形,用直刀在直线的一边切成面条,但圆边留1厘米左右不切断,展开成炉桥形。N6T

3、入锅煮熟,捞人放有酱油、红酱油、红油辣椒、花椒粉、芽菜末、味精、葱花、鲜汤的碗内即成。N6T

操作要领:擀面要薄而匀;水开后入锅。此面每个炉桥一碗,定量准确,深受消费者欢迎。N6T

六. 重庆市 奉节 夔柚

夔柚有夔府红心柚白心冬瓜柚两类,其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耐贮藏,俗有“天然罐头”之称。夔柚形体较大,一般单果重1—3斤。果实色淡黄,皮薄,香气浓,汁胞细嫩化渣,味浓甜,水分多,品质较好。奉节的夔柚在古代就很有名气,2000多年前就被推为当时名柚之一,据汉《蜀志》载,“夔州之柚,虽扬州不能及也。”唐朝时夔柚被列为贡品,后来历代为御用之物,民国十五年被引进到梁平,1998年被重庆市评为“十大名柚”。

七. 重庆市 大渡口 重庆啤酒鸭

啤酒鸭是最常见的家常菜之一,啤酒鸭的做法有很多种。其主料为鸭子、啤酒。啤酒鸭是一道风味独特的佐酒佳肴,是将鸭肉与啤酒一同炖煮成菜,使滋补的鸭肉味道更加浓厚,鸭肉不仅入口鲜香,还带有一股啤酒清香。是深受广大食客喜爱的菜肴。

啤酒鸭的历史典故

四川近几年新兴的品种,已风行全国,它起源于重庆。传说当初是一位食客吃火锅时不慎将一杯啤酒打翻入锅,顿时奇香四溢,其味诱人,遂由此兴起用啤酒调制火锅。啤酒鸭是下饭佐酒佳肴,回味无穷,鲜香微辣,略带啤酒香味,风味独特,并兼有清热、开胃、利水、除湿之功效。

传清朝时期康熙皇帝,曾多次巡访江南,这年,一天上午,他忽然心血来潮,竟悄悄微服到现在临武县游玩起来。只见山川秀美,河泽清澈、河泽里到处都是一些美丽异常、貌似天鹅的小鸭。脖子上都留有一道白色玉环。他好奇地向当地纯朴的村民问起源由来,当地人告诉他:“这是舜帝南巡至临武,被其山清水秀、纯朴民风所吸引,便将一片羽毛、四颗小石子点化成四只美丽异常、貌似天鹅的小鸭。这四只小鸭的脖子上都留有舜帝钦点的一道白色玉环。自此,临武百姓以养临武鸭为传统,代代相传,延绵至今。”正当兴致高时,偏偏天公不为天子作美,时近傍晚,天降大雨,势如倾盆。康熙被淋得象个落汤鸡,万般无奈,只好跑到一家以鸭肉闻名的客栈,伙计把一大锅煮好的鸭肉端了上来,康熙顿时雅兴大起,加上当地醇香的米酒,酒醉之时,一不小心,把杯中的酒倒进沸腾鸭肉锅中,顿时奇香四溢………。次日醒来感觉浑身有劲,热血腾腾。兴许之时,挥笔提词“盛友湘客栈”。回宫后,康熙皇帝对此菜记忆犹新,特吩咐御厨为他做这道菜,经多年实践,采用了从埃及进贡的啤酒和多种名贵中草药做原料。从那以后啤酒鸭便从皇宫又传到了民间,成为了一道美味佳肴特色啤酒鸭。

啤酒鸭特点:添入多种香料提升鸭肉的鲜辣之味,此菜还有清热、开胃、利水、除湿之功效。

啤酒鸭的营养价值

鸭肉性寒、味甘、咸,归脾、胃、肺、肾经。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自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虚弱浮肿。特别适合夏秋食用,不上火,不易发胖。喜欢吃肉又怕胖的MM可以试试哦。

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八. 重庆市 城口 石鸡

石鸡产地于重庆城口。

石鸡又名山鸡、石鳞、石蛙、棘蛙。石鸡皮肤薄软,呈乌褐色,肉质松软鲜嫩,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滋补健身之效。蒸、炖、烧、炒都可以。熟后皮肉黑白相间,形状、颜色极似黑木耳。食之滑润甜爽,柔嫩细腻,清鲜味纯。

九. 重庆市 石柱 都巴粉

“老深山”纯天然都巴粉,又名蕨根粉,是用珍稀植物———野生蕨的根制作的淀粉。被人们誉为“黑色食品”,古人以“堆盘吹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的诗句赞美。它不仅粘糯爽口,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润肺止咳、防癌、降血压之食疗功效。是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招待贵宾和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味。

都巴的原料是蕨根粉,顾名思义,是从蕨的根茎中提取的淀粉。蕨又名锯菜、龙头菜、拳头菜、蹩脚,为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山菜之王”之称,日本人誉为“雪果山珍”。

成熟蕨的根茎呈紫色,含特殊高级淀粉,其淀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铁、锌、钙、黄酮、硒、锶、镁、磷、锗等微量元素,历来广为人们所喜食:蕨根粉性微甘、凉,具有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通经活络、降气化痰等功效.对咽喉疼痛、牙周炎、泻痢和冠心病等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是老人、孕妇、儿童理想的营养保健佳品。

土家山民历来有采挖蕨根粉(即都巴粉)的传统。据传,这一传统始于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1933年11月,贺龙率领红三军开进石柱境内的冷水、栗子坝(今冷水乡、沙子镇一带)活动,发动群众劫富济贫。栗子坝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土家山寨,由于深受乡团和土豪乡绅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栗子坝一带的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当年因夏涝严重,粮食大面积欠收,本就不多的艳食被国民党的军饷、军粮征收殆尽,群众生活愈加困苦。到了冬天、群众挖野菜、剥树皮充饥者比比皆是。贺龙进入栗子坝一带后,亲率调查人员到黑洞槽了解群众疾苦。他发现黑洞槽的41户农民中,有40户已经完全断炊,他焦急地寻找解决群众困难的办法。在从黑洞槽返回驻地的途中,贺龙意外发现,蕨根中富含淀粉,提取出来,可解决群众吃饭问题。返回驻地后,他立即组织小分队发动群众挖蕨根打粉,做成都巴,安全度过了冬荒·从此,都巴成为石柱土家山民在饥荒时赖以维生的最佳选择。

每到立冬至春分前,也就是农历十月至次年二月,人们上山采挖蕨根,因为此时蕨根的淀粉含量最高,蕨根不易霉变,出粉率也相对最高。

“根啊根,三尺深,挖一挖,哼一哼。”这是人们在挖蔽根时常念的顺口溜。蕨根深埋于地下,用传统的锄头、铁锹等工具采挖比较费劲。蕨根采回来后,用清水冲洗掉泥沙杂质,刮除表皮,切成约l0厘米长的小段,用篓装满封严,放在溪流旁的活水中浸泡2天后捞起,漂除异味。

漂洗后的蕨根飘散着植物根茎特有的清香,人们将其摊在水泥晒坝上或在溪流边的干净大石上,用特制的木捶捶碎或用石臼捣烂,再装入布袋,在盛有清水的水缸中揉搓,洗尽淀粉,将缸中粉浆用纱布过滤出渣滓,再反复自然沉淀。在现代机械化作业中,则将浸泡后的根茎放人碎浆机内,边破碎边加水,然后稀释搅拌均匀,分别用80目和100目网筛过滤两次。过滤后的粉浆迅速放进沉淀池或水缸内,待其自然沉淀后,排去清水,即得到湿蕨根淀粉·将沉淀池内的湿淀粉取出晒至粉状或用50℃~60℃高温烘干,即成蕨根淀粉,也就是都巴粉。

都巴粉可即取即食。取适量都巴粉,用少量温水(40℃度以下)稀释后用沸水冲泡后食用,还可加人白糖、蜂蜜或制成果冻,或掺拌面粉制作其他食品食用。

在土家族山寨,人们食用都巴粉,一般不采用速食的方法,而是用温水将其调和成面团,切成一片一片的小块,置人沸水中煮至都巴块全部浮上水面后捞出,或拌腊肉、炒腊肉,或加糖、芝麻花生末,炒成香甜都巴块;或做成拔丝都巴块、都巴卷……无论哪一种方式做成的都巴块,都酥软缠绵、满嘴留香。

十. 重庆市 武隆 武隆羊肉

2006年6月和8月,国际著名导演张艺谋到武隆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电影时,两次慕名前往“聚顺祥羊肉”餐馆就餐,离别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游武隆山水,一定要品尝武隆羊肉”,“没品尝过武隆羊肉,等于没来过武隆。”

仙女山烤羊肉、羊肉火锅、粉蒸羊肉、腌熏羊肉等系列食品,每年吸引了大批过境客商,凡稍作停留、循香泊车的觅食一族必定不会放过机会,在紧挨仙女山景区或县城内饱餐一顿,然后把羊肉汤锅的美味传播到东西南北中。

武隆火炉羊肉,选用武隆仙女山高寒山区无公害,无法污染,绿色环保天然牧场的优质本地山羊肉,其肉质鲜嫩,色泽鲜红,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大量维生素,胆固醇含量低,能御寒、补虚、防病、属肉中珍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