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昌宁县漭水镇文亮农特产品加工厂 昌宁兴福农副产品加工厂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昌宁县漭水镇文亮农特产品加工厂 昌宁兴福农副产品加工厂更新时间:2023-08-15 07:09:54

一.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卫山羊

中卫山羊体质结实,体型中等大小,身短而深,近似方形。头清秀,鼻梁平直,额部有一束丛生长毛。背平直,四肢端正,蹄质结实,体躯各部位结合良好。公羊有向后上方、向外伸展的捻曲状大角,前躯发达,雄性强。母羊有向后上方弯曲的镰刀状角,无角者甚少。毛色以纯白为主,被毛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粗毛光泽悦目、有浅波状弯曲,毛长达10厘米左右;内层由柔软纤细的绒毛和极少量银丝样光泽的两型毛组成。

初生羔羊全身披覆波浪形弯曲的毛股,生后35天毛长达到7厘米,弯曲部分约占毛股的1/2~2/3,形成美丽的花穗,遍布羔羊体躯,且主要部位表现一致,花案清晰,光泽悦目,色白如玉。

中卫山羊生后6月龄以前体重增长迅速,6月龄至1.5岁时生长缓慢。公羔初生重2.60±0.31千克,母羔2.43±0.38千克;公羔35日龄活重5.57±1.0l千克,母羔4.80±0.56千克;公羔断奶重10.5±1.61千克,母羔10.21±1.42千克;公羊1.5岁重15.94±2.91千克,母羊13.79±2.69千克;成年公羊体重30.16±5.34千克,母羊23.23±3.64千克。成年公羊体高59.04±3.95厘米,体长65.31±4.87厘米,胸围74.91±4.49厘米,成年母羊依次为55.52±3.59厘米、63.90±3.89厘米和69.42± 5.35厘米。

中卫山羊公羊5月龄、母羊5-6月龄达到性成熟期。初配年龄公羊为2.5岁,体重达到30.16± 5.54千克;母羊为1.5岁,体重达到13.79±2.69千克。公羊3-4岁配种能力最强,母羊3~5岁繁殖能力较高,母羊一般可利用到6~7岁。

中卫山羊配种旺季在每年的7~9月份,发情周期14~16天,发情持续期24~48小时,怀孕期150天左右,产羔率103.95%,双羔羊仅为2.2%。羔羊一般6月龄断奶。

中卫山羊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味小。8月龄羔羊体重14.93±0.65千克,屠宰率44.36%±1.45%,胴体重6.68± 0.29千克,净肉率为75.36%±1.38%。强度育肥2个月后,体重达到24.23±0.57千克,屠宰率为58.47%±l.03%,胴体重14.48±0.58千克,净肉率为85.76%± 0.78%,料重比为4.5:1。淘汰母羊在放牧不补饲的条件下,平均体重为11.72±0.92千克,屠宰率为37.48%±0.92%。35日龄羔羊平均胴体重为2.33±0.35千克,屠宰率为50.53%±2.00%。

沙毛皮是羔羊生产后35天左右、毛长达7厘米时所宰剥的毛皮,皮板质地柔软而致密,平均面积为2171.39±414.01厘米2,每张皮重0.52±0.11千克,皮板厚度为0.66±0.04厘米。毛股弯曲数3.28±0.76个,具有弯曲多、花穗美观、毛股紧实,轻、暖、柔等特点,可与宁夏滩羊二毛皮相媲美。

中卫山羊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剪毛抓绒一次,幼年公羊粗毛产量为0.18±0.04千克,绒产量为0.20±0.04千克;幼年母羊分别为0.18±0.04千克和0.22±0.04千克;成年公羊分别为0.27±0.08千克和0.24±0.06千克;母羊分别为0.20±0.05千克和0.17±0.06千克。

中卫山羊绒毛纤细柔软,色洁白,细度为14.17±0.98微米,伸直长度7.20±1.13厘米,绝对强度3.07±0.27克,伸度39.18%±1.94%。被毛中粗毛和绒毛的重量百分比为75.86%和24.14%,粗毛细长,具有真丝样光泽,其中有77.33%的无髓毛强度好,粗毛细度为51.28±11.52微米,伸直长度为18.82±1.14厘米。由于该羊粗毛的组织结构、理化性能与安哥拉山羊毛相近,所以粗毛属马海毛型。

二.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曹杏脯

曹杏脯

宁县曹杏脯是采用当地曹杏为原料,精选加工而成的蜜饯类名牌产品。该产品选样考究、整形精致,片状饱满,脯质脆韧,色晶剔透,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健胃消食、防癌功效,是国内外名优。1982年获甘肃省优质农产品奖,出口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获甘肃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奖。

三. 山西省 临汾 乡宁县 乡宁核桃

乡宁核桃是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的。乡宁核桃壳圆、色清、壳纹浅少、壳皮薄,果肥大,肉色净白,仁饱满,黄白色,有核桃鲜香味,桃仁片大而完整。

乡宁县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林地资源,特别是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栽培核桃。2010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核桃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把核桃产业确定为农业发展的第一大主导产业。两年间,全县累计投资2亿多元,建成密植核桃园8万亩,栽植苗木270多万株,原定4年栽植8万亩核桃任务提前2年完成。到目前,全县核桃种植5000亩以上的乡镇达7个、连片发展3000亩以上的村委2个、2000亩以上的村委6个、1000亩以上的村委11个、500亩以上的村委26个,核桃栽植总量超过10万亩。今年,该县再鼓干劲、再定目标,决定在现有10万亩的基础上,高标准栽植2万亩,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0万亩,全县农业人口人均拥有1亩核桃经济林,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县采取了“四个坚持”原则,即在宣传上坚持基调。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巡回宣传车、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政府补贴政策和核桃的经济效益,引导群众转变转念,提高栽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规划上坚持高标准。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基地建设规划,有计划地确立核桃产业的重点区域,加快发展进度。同时,通过土地流转鼓励大户承包、组建核桃植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等方式,加快核桃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全县覆盖的基础上,全力打造1个-2个高标准连片种植区,建设有代表性的精品园区和样板工程。在栽管上坚持高成效。严格苗木购入关,确保苗木质量。不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川、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在挖坑、施肥、栽植、管护等关键环节,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努力做到“栽一株活一棵,成一片富一方”。在政策上坚持高倾斜。该县采取“内留、外引、向上争”的思路,大力整合社会闲散资金,加大对核桃产业投入力度。同时,县财政拿出专款对核桃密植园区和地埂核桃基地建设给予扶持和补助。该县还设立了核桃产业化发展奖励专项资金,建立了核桃人才免费培训和核桃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在资金和机制上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四.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红焖鱼头

主料:庐山西海深水黑鲢鱼头重约6斤、姜、蒜、辣酱、酱油、盐、味精、青红椒、菜仔油、料酒

做法:将鱼头洗净,锅上火下菜仔油烧热后下鱼头两面蒸黄后下调料加水,煮二十分钟即可。

特点:鱼头嫩滑、无泥腥味、鲜嫩可口、回味无穷。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五.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黄花菜

甘肃宁县,亦是久负盛名的黄花菜之乡。每年夏令花朵盛开,塬上塬,杏黄色、桔黄色、米黄色、金黄色、绿黄色、金橙色的花朵流光溢彩,亭亭孤秀,高雅洁美,使路人都叹为观止。宋代诗人苏东坡赞叹之余写下了:“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的动人诗句。

黄花菜在我国栽种区域极广,但其中尤以庆阳黄花菜质量列诸产区之首。有“西北特级金针菜”之誉。庆阳黄花菜之所以如此著名,这与当地的水土和栽培技术有关。庆阳地处甘肃东部、境内丘陵起伏,塬坝纵横,土质肥沃,雨量适中,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黄花菜生长。

黄花菜,古称“忘忧草”、“萱草”,又因其花蕾形似金针状,又名“金针菜”。人们喜爱黄花菜的秀丽,但更重视黄花菜丰富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500克干花蕾中,含糖3克,蛋白质70.5毫克,脂肪2克,钙23.5毫克,磷86.5毫克,铁82.5毫克,还含有有益于人体的多种维生素,所以,黄花菜和香菇、木耳、发菜一起被宁县人民列为名菜佳肴。宁县人常把黄花菜与肉丝、鸡蛋、菠菜炒成人们喜爱的“木樨肉”;用黄花菜烧肉、煨鸡、炖鸭、炒豆腐,其味鲜美,独具风味。

六.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民间刺绣

民间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形式,绣品不仅图案精美、流光溢彩,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其反复绣缀的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民间刺绣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

千百年来流传西夏区的民间刺绣,以其精巧的技艺流行民间。作为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的赵氏家族原住同心下马关镇红城水村,后移居银川市西夏区,当地妇女喜爱民间刺绣,为此奠定了传承基础。

赵氏家族传至赵桂琴时,刺绣作品已形成自我的独特风格。其工序包括构思、勾勒轮廓、复画样图、选料、纫粗细丝线若干、下粗细绣针、装裱等。赵氏家族的刺绣讲究工艺、技巧,绣品中人物、动物的一根毛发、一个眼神,自然界的一片树叶、一缕水波,赵桂琴都能表现得细腻传神。完成的作品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有活态性、审美性、艺术性、装饰性等特点。内容借用比喻、象征手法,表达多种情感,题材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历史的传承,技艺的历练,最终在赵桂琴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近年来,她的作品多次获奖,《莲花》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迎奥运、迎大庆、颂‘四德’、倡清廉书画展”一等奖;《金陵十二钗》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电视台、农牧厅、体育局、新消息报主办的全区首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文化活动刺绣工艺一等奖、最佳艺术奖;《龙凤呈祥》获炎黄杯首届海内外华人名家优秀作品展金奖;《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获迎奥运中华杯全国艺术大展赛一等奖、中国非遗展最佳表演奖;《枸杞红了》《回娘家》获和谐盛世杯工艺美术展一等奖;《青花瓷》在广东东莞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铜奖。

永宁县民间刺绣在20世纪80年代全县各乡镇每个村庄都有,农村妇女在农闲时聚在一起互相传授、学习刺绣技艺。

永宁县农民马武连、张巧儿、宰乃白的刺绣艺术,在她们外婆、母亲的传授和影响下,充分吸收了黄河流域、宁夏六盘山地区民间刺绣的形式、技巧和风格。他们在吸收传统营养的基础上,立足本土,深入研究宁夏回族民俗、服饰特色,创作了多幅具有回族特色的刺绣作品,受到专家的好评和当地群众的喜欢,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宁夏回族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为进一步继承、宣传展示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永宁县政府在永宁县纳家户村的中华回族一条街开办创意园,集中了永宁县一些具有高超民间刺绣技术的回族妇女,进行现场刺绣和绣品销售。

兴庆区民间刺绣绣品丰富,艺人众多,其中大新镇大新村李凤琴的刺绣作品承前启后,既继承了传统刺绣的细密绣法,又有自己内容新颖,针法走向错综复杂的特点。她的刺绣作品绣线搭配鲜艳,风格鲜明,对传统的刺绣有继承也有发扬,是西北刺绣的代表人之一。

李凤琴的刺绣作品特点鲜明:花朵的花瓣层次明显,象征着大富大贵;人物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动物活泼可爱,贴近自然。通过数十年的制作和研究,李凤琴相继绣出了《富贵花开》《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等传统作品,自己创作了《三八快乐》《万家乐》《欢度国庆》等刺绣作品。其中《三八快乐》在西夏区手工艺术作品展中荣获二等奖。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七.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肃宁裘皮

肃宁裘皮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肃宁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面积525平方公里,辖6镇3乡,253个行政村,人口33万。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大城市的中心,交通便利。裘皮业是肃宁特色主导产业,先后被国家标准未确定为“国家级标准化特种动物养殖示范区”,被中国皮革协会命名为“中国裘皮基地”,被河北省政府认定为“省级裘皮服装加工出口基地”。2005年10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正式授予“中国裘皮之都”称号,围绕丰富“裘皮之都”内涵,肃宁全力打造并正初步形成全国的裘皮原料交易中心、裘皮产品生产中心、裘皮服装贸易中心、裘皮产品研发中心、裘皮产业信息中心和裘皮产品质检中心。

肃宁县皮毛业历史悠久,始于明末清初,是驰名中外的皮毛之乡。皮毛业主要分布在尚村镇,尚村镇规模硝染、制裘企业有35家,加工实力雄厚,硝鞣、染色、印花均居国内外先进水平。每年都承接养殖场及服装生产企业大量的鞣制硝染业务。熟皮、半成品褥子、毛领、毛条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

肃宁裘皮

河北省肃宁县现辖行政区域

《肃宁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肃宁裘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肃政函〔2014〕7号

华斯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NY01~3-2014《肃宁裘皮》

八.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舟塔乡枸杞

中宁县舟塔乡,靠黄河之浇灌,沐塞北之甘露,润天地之精华。土壤肥沃,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所产枸杞色红、粒大、肉厚、籽少,营养丰富,品质卓越,驰名中外。辖区11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6602户农户,耕地面积3万亩。全乡枸杞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81%。平均亩产400多公斤,最高亩产600公斤,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直接来自枸杞产业,枸杞产值突破1亿元,果农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位于全县之首。万亩枸杞高科技示范园区更是闻名区内外,是宁夏观光农业的重要基地。

舟塔乡是中宁县乃至宁夏枸杞种植规模最大的乡,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主产区和核心区。舟塔乡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中宁枸杞之乡,在万亩高科技示范园区的映衬下,神采熠熠,光彩夺目

九.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昌宁核桃

昌宁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宁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宁县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核桃之乡,昌宁县栽培细香核桃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是细香核桃的原产地,也是全国细香核桃的主产区,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10万亩,产量13605吨,产值3.62亿元。其中,细香核桃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干果产量8100多吨,占全县泡核桃产量的60%,产值达2.26亿元,种植已覆盖全县13个乡镇117个村1493个村民小组,45000多户农户。全县从事核桃加工销售的商户、企业有130多家,核桃专业合作社23个,年加工能力10吨以上有58家,50吨以上有20家,100吨以上有32家,精深加工企业2家,全县年加工核桃已超过20000吨,昌宁已成为滇西核桃的重要集散地,产品除销往国内重庆、浙江、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外,还远销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昌宁细香核桃品质优良,在国内屡获殊荣,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成为云南省外贸的主要农品出口到欧洲;1983年在全国核桃科技协作会上,被评为良种,名扬中外,国家外经贸部特颁发给昌宁薄壳核桃出口产品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91年被国家外经贸部评为“全国出口创汇优质产品”; 1998年,原国家林业部将昌宁县列为“全国经济林名特优核桃基地县”;2000年,国家林业局在全国首批命名了7个核桃之乡,昌宁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在全国第二届核桃大会上,昌宁细香核桃又一举荣获“一金两银”三项大奖。

昌宁核桃主栽品种为细香核桃和大泡核桃,与普通核桃相比,在果实外观、颜色、口感方面都有明显区别。普通核桃的壳面光滑,刻纹较浅,仁色较白,涩味较重、口感香味不足。昌宁核桃壳面刻纹较深、种壳颜色呈自然浅黄褐色,果形匀称饱满,核桃仁色泽好,呈浅黄白色,口感松脆细糯,香气十足,口味浓香。另外,昌宁核桃在栽培方面还表现出抗逆性强、产量高,结果大小年不明显等优良特性。

昌宁核桃果仁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一是壳薄易取整仁、种仁饱满、出仁率高。核桃内褶壁和内隔壁的厚度、形状、质地决定着取仁难易的程度。昌宁核桃的内褶壁退化,纸质,壳厚度0.5毫米-1.0毫米,易取整仁。种仁饱满、匀称,出仁率55.0%—76.6%。二是口感好、香味浓、涩味轻。纤维、灰分含量是衡量核桃仁口感品质的主要指标,其值越低核桃仁的细糯感越好。根据保山市林科所检测,昌宁核桃的粗纤维和灰分含量比其它产区低,粗纤维含量为1.437%,灰分含量为1.88%,以上指标均优于其它地区同类产品,单宁含量低于其它地区。三是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昌宁核桃与其它产区核桃在营养成分上有差异,昌宁核桃脂肪含量≥69.0%,最高达76.7%,而国家核桃坚果质量分级标准中特级的脂肪含量≥65%。昌宁核桃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达94.39%。根据“欧米伽膳食”理论,食用油脂应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作为人体必需但又无法自身合成的欧米伽-3脂肪酸(亚麻酸)和欧米伽-6脂肪酸(亚油酸)的比例应保持在1∶4—6。检测数据显示,昌宁核桃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比值为1∶6—7,是最接近上述比值的天然油脂,而橄榄油是1∶12.3,花生油是1∶94.8。昌宁核桃仁含粗蛋白16.31%,其蛋白质主要由17种氨基酸构成,17种氨基酸中富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此外,昌宁核桃仁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

十.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昌宁泡核桃

昌宁不仅是茶叶种植的人间天堂,而且还是泡核桃生长的理想王国,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元末明初。全县13个乡镇都适宜种植泡核桃,境内泡核桃种植的活化石——仙岳核桃王,据林业部门的科技人员测算,树龄在700年以上,这三棵古朴苍老的核桃树,每棵每年还能结果2000个以上,它们是昌宁细香核桃最古老的代表。昌宁细香核桃下树早、皮薄、色泽鲜亮、肉质饱满而深受消费者欢迎。

1991年,昌宁细香核桃被国家外经贸部评为“全国出口创汇优质产品”;1998年,国家林业部将昌宁列为全国经济林名特优商品林基地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2005年昌宁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0.18万亩,居云南省第三位;产量达5108吨,居全省第二位,产品远销广东、江苏、浙江、上海、香港等国内市场和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产值达7000多万元。泡核桃产业已成为昌宁最具发展优势的新兴产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