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特产柳州螺蛳粉原味 柳州特产正宗螺蛳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特产柳州螺蛳粉原味 柳州特产正宗螺蛳粉更新时间:2023-08-23 00:28:48

一.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金桔

融安金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融安金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柳州融安传统水果,具有“长寿果”的美称。柳州金桔果实椭圆形,皮色金黄且有光泽,油泡小而密,果皮甘香,肉质味甜,含有人体所需的糖、酸、维生素C 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消气化痰、止渴生津之功效。

融安金桔是金桔的一种,因出产地在融安县而称之。金桔详见金桔百科知识。融安金桔主要有“滑皮金桔”和“普通金桔”两种,呈椭圆形,汁多,味甜,色泽金黄,单果重约15g,每年11月开始成熟上市。果实不仅美观,其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金桔甙等成分,对维护心血管功能,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作为食疗保健品,金桔蜜饯可以开胃,饮金桔汁能生津止渴,加萝卜汁、梨汁饮服能治咳嗽。

融安县素有“金桔之乡”的美称,2014年全县有金桔种植面积9万亩,年产量8万吨以上。融安金桔以量多、质优名扬中外,1985年朝鲜主席金日成访华,指名品尝融安金桔,当年11月在宁波金桔研讨会上被评为全国第一名。1988年首次参加北京展销会,融安金桔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1993、1994获广西优质果品奖。2004年获得广西区无公害水果产地的认定,2005年获得广西区无公害水果产品的认证,2007年获得“融安金桔”原产地保护的证明商标。2009年获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农业成就展精品奖。2011年获得融安金桔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同年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

融安金桔优良品种主要有“融安金桔”、“融安滑皮金桔”。“融安金桔”果大,皮薄,风味浓甜,少核;“融安滑皮金桔”果皮油胞稀细下沉而光滑,质地脆滑而甜无酸辣味,更是珍品中的上品。融安金桔是广大消费者走亲访友之送礼佳品,每年于11月开始成熟上市,采摘销售期长至次年3月。

融安金桔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 广西 柳州 柳江区 炸鱼

炸鱼

用新鲜小鱼配以传统佐料淹制并油炸而成,表皮油酥香脆,鱼肉新鲜爽口,不愧为农家上等佳肴。

三. 广西 柳州 城中区 壮锦

壮族这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农业与手工艺术都较为发达,其中的民族手工艺品──壮锦,就闻名于世。壮锦的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由于壮锦象征美好,曾被明王朝列为供品,各贵官富商也“莫不争购之”,名声渐由国内传扬到国外,许多外国客人来柳旅游时纷纷购之留念,或赠亲朋好友,正证明了壮锦艺术的迷人魅力。( 柳州)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忻城县是广西壮锦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忻城壮锦曾经是广西壮锦中的精品,作为贡品晋献皇宫。

文化: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20多个品种和50多种图案,以结实耐用、技艺精巧、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著称。据说宋代有一名叫达尼妹的壮族姑娘,看到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异彩,从中得到启示,便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精心纺织而成。从此就产生了瑰丽的壮锦。当时的壮锦是用丝、麻、丝棉交织而成的。

关于壮锦的美丽,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古时候,住在大山脚下的一位壮族老妈妈,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老妈妈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织工。她织出了一幅壮锦,上面有房屋,有花园,有田地、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一天,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东方的天边去了,原来是那里的一群仙女拿壮锦做样子去了。老妈妈先后派出了两个年龄稍长的儿子出发去寻找壮锦,但他们都畏惧路途艰辛,拿着钱到城里享福去了。后来,老0三儿子,在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红衣仙女,让她还回壮锦。红衣仙女正拿着老0壮锦样子在织锦,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0身边。老三回到家中,壮锦在阳光下渐渐地伸宽,变成了美丽的家园。但是,让老三没想到的是,仙女实在是太喜欢老0壮锦了,便偷偷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被老三带回家中。于是老三就跟她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

意义: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以壮锦艺术为典型代表的广西民族织锦艺术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壮锦在广西各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产生丰富而精彩的纹样,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把物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成为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 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可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壮锦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急需抢救和保护。随着自然经济结构的溃散,商品经济和都市文明不断冲击古老的民间文化,织锦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过去织锦工艺得到广泛发展,很大的一个因素是缘于它是不少壮族妇女赖以为生的基本技能。织锦工艺代代相传,有灵性的织锦手或是特别聪明的姑娘,会把师傅传给她的一些基本原理,再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创作揉合在壮锦里面,所以壮锦是在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升华。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中,织锦技艺已不再需要承载着生存的压力,只是单纯地还原到一种民间工艺的身份,壮锦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为人们接受。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艰难的生存困境使得年轻一代望而却步,也使得织锦技艺后继乏人。因此,艺人工匠的个人生存条件,是民间技艺存在的前提。

四. 广西 柳州 柳城县 伏虎绿茶

伏虎绿茶,生产于是广西柳城县伏虎华侨农场,60年代开始种植。共发展有国家经良种茶3200亩,其中:云南大叶种茶2744亩;福云六号种茶169亩;福鼎大毫种茶287亩。年产茶青240万公斤,加工成品茶50万公斤。主产品有"伏侨"牌茗珍、绿雪、毛尖、毛峰、烘绿、炒绿等20多个系列品种。继97年起,伏虎绿茶连续荣获自治区授予广西优质产品称号。2001-2003年,经中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抽检,产品质量达到NY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2005年,生产的"伏虎茗珍"绿茶,荣获广西茶叶学会举办的广西第二届名优茶"斗茶"擂台赛"擂主"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特别是两广市场),部份产品出口欧盟市场,有效好的知名度。

绿茶功效茶叶性苦、清凉、解毒,常饮有益健康、延年益寿;药性具有清肝明目,提神醒脑、消除疲劳、除烦燥、止渴,消炎解毒、助消化、降血脂、血压、防辐射、防癌症等功效;对于头晕目眩、心烦口渴、腹泻、痢疾等有效好的治疗作用。

地址:柳城县伏虎华侨农场

联系电话:0772-7870122

五. 广西 柳州 柳北区 柳州螺蛳粉

柳州的螺蛳粉,闻名遐迩,中国独一无二。螺蛳粉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位居柳州风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吃后常使人大汗淋漓,但又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你欲罢不能,吃一想二。( 柳州)

柳州盛产螺蛳,也爱吃螺蛳。柳州人吃螺蛳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而柳州人一回到家乡都是在第一时间找一碗螺蛳粉大快朵颐,以解乡思。

据说在很久以前柳州人只有单一的螺蛳吃法,除了一些配菜,几乎很少还有人在加入其它的什么东西。后来有一位开螺蛳店的老板异想天开把螺蛳配合青菜烹饪而后又逐渐加入粉丝(现加入米粉),没想到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吃了以后都觉得味道奇佳,附近的店面也效仿其做法,螺蛳粉在1984年左右开始风靡。

螺蛳粉的味美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这汤料是由螺蛳肉、三奈、八角、肉桂、丁香、辣椒等13种天然香料和味素、蔗糖配制而成的一种调味品。至于13种香料放多少又有严格的比例。有了这么多精细的汤料,它能不鲜吗?制作方法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主要表现在制粉、熬汤、配料三个环节,凡经营螺蛳粉的店家均在这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做文章。

六. 广西 柳州 鹿寨县 鹿寨黑皮蔗

果蔗(黑皮蔗)

果蔗,鹿寨黑皮蔗为水果型鲜食甘蔗品种,年种植面积5000多亩,主产区寨沙、中渡、平山、鹿寨等乡镇,年产量2,5万吨。11月至次年3月均有上市,产地批发价800-1000元/吨。

七.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榔棒

榔棒

榔棒,苗语叫做“粗(qiud)”,其做法是:制作榔棒的主要原料是猪血、猪小肠、糯米饭、薄荷花(干)和橘子皮。杀猪时,先用器皿盛好猪血(猪肉不要扰拌以免凝结),灌肠前,将糯米饭倒进血盆里与血拌匀,然后放上适量的食盐、橘子皮粉末、薄荷花粉末再拌匀,然后将以上拌料灌进洗净的小肠里,按30厘米一节一节用绳子捆好,打一个结,按4-5个结掏成一串。串好后,然后按串放入煮沸的开水中,边煮边用竹针扎入适当部位,扎时要用锅铲将扎口浸入沸水中,使血凝结,避免喷出。同时扎的好处还在于使之透气、易于熟透。此道菜一般过苗年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才做,这是招待上等贵客的佳肴。

八. 广西 来宾 象州 象州螺蛳粉

象州名吃——螺蛳粉。那配料可真讲究,白滑滑的米粉加上酸笋、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青菜,调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焖螺蛳的汤水,吃着是酸辣爽滑,相当可口,真可谓是 “零星的摊位,五星的滋味”!这样的小店,这样的小吃做得如此精致,象州人对吃可真是讲究。据当地人说,在西环路上有几家肥仔螺蛳粉店,那里的螺蛳粉味道更正,路过的人一定去尝尝。


九. 广西 柳州 柳北区 牛鲜子

牛鲜子是柳州风味小吃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清真(回民)小吃品。建国成立前会曾由沙街(今柳江路)的马记清真馆经营,或街头巷尾叫卖。制作讲究,层次分明,香酥、韧滑,油而不腻。( 柳州)

这个有趣的怪名小吃,据说为融安人发明,继而成为融安之一,后来在柳州也普遍出现在国营小吃店里,该品种用糯米粉、豆粉、芝麻、黄糖粉制成,状如汤圆。食用时在黄豆粉中滚几滚即可,热而嫩滑,香味可口。

十. 广西 柳州 鹿寨县 腌制头莱

腌制头莱

寨沙头莱为地方特色品种,球茎呈园球—椭圆形,收获后经洗净、切片、晾晒、搓盐等处理工序后,用容器密封淹制数月,成品菜色翠棕黄,香味浓郁,酸甜脆爽。主产地寨沙镇,年种植1.5万亩,产量1.5万吨。头菜密闭封存可贮留1年。散装头菜产地批发价:2—4元/公斤。

原料

大头菜10千克 食盐15千克 精盐5千克 五香面300克 醋500克

制作方法

1.将大头菜去须、根,洗净后横切3刀,深度为整个大头菜的2/3,然后放入缸内,加食盐腌制3天后捞出晒干。 2.将精盐炒熟,与五香面、醋拌在一起。 3.将晒干的大头菜与精盐混合物掺拌均匀,装入坛内,封坛口放置7天即成。

特点

香味纯正,脆嫩爽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