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安顺特产魔芋豆腐粉 魔芋粉贵州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安顺特产魔芋豆腐粉 魔芋粉贵州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8 13:14:51

一.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格凸精米

格凸精米

黄鹤营公司已经在我县水塘、猴场、白石岩、火花等乡镇建立了“格凸精米”生产基地约800亩,年产量约500吨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关岭桔梗

关岭桔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关岭桔梗

贵州省关岭县为打造“黔药桔梗之乡”,建成了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中药材(桔梗)种植基地7个,2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中药材(桔梗)种子种苗基地2个。桔梗覆盖了全县普利、岗乌等地,面积达3.2万亩。

据介绍,该县实现以桔梗为主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7万亩,其中5000亩以上基地连片桔梗规范化种植基地1个,300亩以上的桔梗种子种苗基地2个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岭桔梗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关岭自治县关索街道办事处、顶云街道办事处、花江镇、永宁镇、岗乌镇、上关镇、沙营镇、八德乡、普利乡等9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三.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二官蔬菜

二官村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西北部,是个典型的屯堡大寨,全村有4830人。由于二官村人多地广,地理环境及土壤条件的原因,二官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2009年全村种植优质辣椒3500亩,大葱4500亩,西红柿400亩,其他蔬菜500亩,共计实现销售收入45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60元。2011该村种植蔬菜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

2012年,天龙镇二官村“无公害蔬菜”基地385.5公顷获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定。二官村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0460亩,其中:辣椒5000亩,大葱4000亩,西红柿400亩,白菜600亩,其他蔬菜460亩。产品远销两广、江浙、四川、重庆、江西、湖北等8个省、市、区,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和认可。

获国家农业部确认并授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天龙镇二官村,目前已走出一条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道路,且正朝着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方向健康发展,为建设黔中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乌米倒提粽

原料:黑糯米500克,粽粑叶250克,稻草芯25克。

调料: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煮。黑糯米淘洗干净,滤干水。粽粑叶、稻草芯洗净用开水烫软。取两张粽粑叶卷成一头尖的筒状,用草芯1棵在一头打个结穿过尖角部,草结部留在筒中,舀入糯米25克并用筷子舂紧,将粽粑叶折拢封口成三角形,用草芯1棵把封口处捆牢,剪去草芯多余部分,把穿过粽子的草芯提起来10个捆在一起,用冷水浸泡2小时后入锅煮1小时至熟,吃时去掉粽粑叶用糖蘸食即可。

风味特色:软糯清香,外形美观。为时令小吃。

技术要领:粽子用小火煮,包入糯米时必须用筷子舂紧。

五.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火花冰脆李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火花乡地处低热河谷地带,最高海拔850米,最低海拔650米,年均温度17.9℃,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320天以上。火花属低山河谷,岩溶不甚发育,地面切割较深,形成狭谷长带,狭谷从纳容至洗鸭河地段长30余公里,平均宽1.3公里,统称“火花槽子”,素有“天然温室”之美称。该种气候下,出产的李子质量好,颜色鲜艳,其中火花冰脆李以其色泽金黄、皮薄肉脆、清爽甘甜的纯正口味在省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

火花冰脆李粒粒饱满圆润,色泽金黄,玲珑剔透。它内腹空心,核肉分离,皮薄肉脆,芳香、多汁、清爽甘甜。它营养丰富,含糖、酸、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极有利于人体健康,是夏季清暑解凉的上上佳品,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六.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安顺蜡染

安顺蜡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蜡染是贵州著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印染方法之一,其中以安顺的最为有名。

安顺蜡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苗族和布依族蜡染为主,承传了古老的工艺,在图案上因民族的好尚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其花纹细致,色彩浓郁,常见的图案有山川风景、花鸟虫鱼、仕女人物、古代文物等。取材十分广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极富浪漫主义风格。色彩通常采用红、黄、棕等多色套染,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

安顺蜡染

贵州省安顺市现辖行政区域

《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安顺蜡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安府函〔2014〕87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581-2009《安顺蜡染》

七.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平坝灰鹅

平坝灰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坝灰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产于贵州省平坝县,毗邻的清镇、安顺、长顺和贵阳花溪也有分布

特定品质

平坝灰鹅体型紧凑。头清秀。颈长,呈弓形。眼睑淡黄。喙和额瘤黑色,额顶有一宽窄不等的灰白色毛圈。颈背毛色灰褐。全身羽毛呈不同程度的灰色,腹羽两端灰白,中段银灰。背羽、尾羽和主翼羽、副翼羽灰色,边缘色浅,形似镶边。公鹅体长,喙长且宽,颈粗壮,胸宽大,胫粗长。母鹅清秀,体长而深,骨盆稍宽大。胫、蹼橘红色。

文化典故

平坝灰鹅于明朝洪武年间引入饲养,当时称为雁鹅,县志里作为六畜之一。经过500多年繁衍进化,形成了现在这个品种。1981年该县做调查报告,定名为平坝灰鹅,平坝县地势平坦,水田大坝多,河流多,平坝灰鹅一直是全省产量最多的地方。

地域范围

平坝灰鹅地域保护范围为:白云镇、羊昌乡、夏云镇、安平办、鼓楼办、十字乡、齐伯乡、乐平镇、天龙镇9个乡(镇、街道办),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4′06″至106°59′24″,北纬26°15′18″至26°37′45″,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平坝灰鹅养殖规模为4.5万羽,产量225吨。

八.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安顺地戏面具

地戏在安顺地区广为流传。每年春节之后,十五以前,就可见到在露天平地上,农民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称为"玩新春"。在谷子扬花季节则演出"跳米花神",预祝丰收,同时也寄托着农民逐疫、纳吉的美好愿望。 地戏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戏、宫庭戏、军戏、寺院戏等4种类型。 安顺地戏的情节主要来源于历史事实,他们往往只演《三国》、《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中金弋铁马的英雄人物,却不演文戏,更不演儿女情长和"造反"气氛比较强烈的节目,成为汉、苗、布依等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剧。该戏曾于1986年赴法国参加59届艺术节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地戏面具又称"地戏脸子"这是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容的化妆手段。正戏中24个面具代表24个神;各有其名,称为"24戏神"。演员把面具顶在额头上,便于人们观赏不同人物的性格。 地戏脸子用白杨木和丁香木雕刻而成。既是地戏的精华所在和地戏的演出必不可少的道具,又是彩绘木雕的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贵州地戏脸子,源于明代。相传,第一副脸子是朱元璋下属一姓汤的指挥官在征战中从南京带来的;沿袭了唐朝时期的[假面],后来逐步演化,成为一种装扮人物形象,以及诸如马、猪、狗等动物形象的艺术方式。 贵州地戏脸子生动明快、性格突出,是根据地戏脸谱提供的线索和剧中人物形象的要求刻成的。如主帅,一般受庙堂形貌的影响,额头要求饱满,眼球要求突出,刀刻刚健,勾线夸张;而少将、女将则清秀、英俊、灵气,刀法也较为细腻、考究。地戏脸子与现时京剧的脸谱大同小异;但由于脸子代替了脸面,因而脸子较之脸谱装饰全面。如女将的耳环、帽盔,男将的胡须、头饰等,都与脸子脸面合为一体;其色彩描述正反统配、冷暖相宜、因人而异,正派人物脸子一般以红、黄、肉色为主,反派人物则以蓝、绿、黑为主。 贵州地戏脸子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木刻造型艺术,可以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和工艺品。一九八六年,当贵州地戏在法国、西班牙演出时,地戏脸子随之送展,受到法国朋友欢迎。( 安顺)

九.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猴场山苍子

猴场山苍子

山苍子产于紫云县猴场镇。采用天然芳香植物山苍子加工精制而成。特点:气味芳香,回味悠长。攻效: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药理作用:有平踹、抗过敏、抗心律失常、抗血栓、抗菌、抗病毒、抗0滴虫、降解黄曲霉素的作用。

我县在猴场镇建立了种植基地6000亩,并于1996年成立鸿祥公司对山苍子进行深加工,其山苍子精炼油系列产品供不应求,在贵阳飞机场设立了专卖店。

十.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魔芋锅巴炒肉丝

魔芋锅巴系贵阳地方产品,细致锦软,味道特殊。此菜系将魔芋锅巴发软切成细丝,配以茭瓜丝或苤菜丝,糟辣椒,芹菜等炒制而成。酸辣可口,适宜佐饭,有明显的地方风味。( 贵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