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毕节特产凉粉直播 贵州直播间做凉粉视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毕节特产凉粉直播 贵州直播间做凉粉视频更新时间:2024-01-07 09:58:11

一.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羊场茶食

羊场茶食

黔西茶食早为清宫御点,由晚清宫廷御点师后代张女尼在黔西羊场乡秘授女徒张二和尚,后又传至羊场民间。其制作只要以上等糯米为原料,水泡40天,每三日换水一次,晾干碾成粉,拌水提成块,煮成蜂窝装,取出放石碓内搅拌至翻泡,按比例加野小豆根粉搅匀,铺于案板上晾干后,剪成各种图案花样穿挂,晾干用混合油浸泡数分钟后放于扇勺内用热油淋,直至膨胀定型食用,此品入口酥脆香甜,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和席上美食。

羊场茶食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特色美食。茶食,因其色、香、味具佳,入口酥脆香甜,且有健胃醒酒之功效而成为人们饮酒时用以佐食的风味佳肴。

羊场茶食制作方法考究,在低温下将优质糯米泡上45天左右(3—5天换一次水),捞出滤干后用碓舂成面粉,用箩筛后将面和水捏成圆形薄面粑,放到沸水里煮到起蜂窝状,捞出后放到碓里搅拌,直到起泡后将备好的去皮细捣烂的野小豆根等植物放进去共同搅和,搅拌到又起泡,能在搅棒上挂片时,捞出分大小块放在洒有干面粉的木板上摊开晾干,5、6天后将半干的面片剪成各种形状,如:鱼、兔、鸟、蝴蝶、或剪成条,编成绣球、花形等,再继续晾干即成。

“茶食”的名称始于宋代,泛指佐茶食用的糕点,在清乾隆年间作为进贡食品传入宫中。而传入黔西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茶食为晚清时期由“御点”制作后代——四川人杨大娘(又一说法为张姓女尼)传入,因其先辈曾是宫廷御点师,在宫里专门负责制作茶食,告老还乡后,因违抗宫廷禁令将茶食制作工艺传到民间,从而导致其家庭遭诛连,杨大娘逃生后讨饭到贵州黔西,在偏僻的羊场乡出家为尼,居住在羊场乡文昌阁里。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清朝政府被推翻后,当年的杨大娘成了老态龙钟的老太婆,她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不久于人世了,而且羊场又远离京城,天高皇帝远的,不必担心朝廷会追究了。于是,偷偷做了“茶食”祭祀自己被诛灭的祖先,祭祀后的“茶食”她自己一人吃不完,就分给文昌阁里的尼姑和附近平常对她很接济的村民们吃,大家吃后赞不绝口,都说不愧为“清宫御点”,纷纷要求向她学习这一工艺制作方法。盛情难却之下,杨大娘决心将茶食的制作工艺传出,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茶食”是黔西县著名风味小吃之一,其保健性对人的健康有益良多,对茶食工艺的研究有助于黔西风味小吃市场的拓展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2006年6月,羊场“茶食”被黔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黑马羊

赫章黑马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赫章黑马羊,是从贵州黑山羊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类群,因头上无角、头型似马,俗称黑马羊。赫章黑马羊在喀斯特岩溶山区天然灌木林放牧,因其被毛全黑、肉质细嫩、风味好、胆固醇低、蛋白含量高和无污染环境下饲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追求的营养保健食品。

赫章黑马羊,产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是从贵州黑山羊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类群,因头上无角、头型似马,俗称黑马羊。赫章黑马羊在喀斯特岩溶山区天然灌木林放牧,因其被毛全黑、肉质细嫩、风味好、胆固醇低、蛋白含量高和无污染环境下饲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追求的营养保健食品。赫章黑马羊肌肉丰满,有光泽,红色均匀,肌纤维细嫩而紧密,外表略干,不粘手,羊肉口感好,不腻,具有独特的鲜味和香味,膻味轻。

地域范围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邻毕节、纳雍,西连威宁,南接六盘水,北界云南省镇雄、彝良。地理位置: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之间。全县总面积3242.74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456个村,总人口82.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56%,居住着汉、彝、苗、白、回、布依等18个民族。赫章黑马羊分布于赫章县境内的城关、白果、妈姑、财神、六曲河、野马川、达依、水塘堡、兴发、松林坡、雉街、珠市、罗州、双坪、可乐、辅处、铁匠、河镇、安乐溪、朱明、结构、德卓、古基、哲庄、平山、古达、威奢等27个乡镇。规模:赫章黑马羊年饲养量3.31万只;年出栏肉羊1.12万只,产量168吨。

三.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黄耙

黄耙,是黔西传统悠久的民产风味食品。2003年被评为“毕节地特美食——夜郎文化美食奖”一等奖。

做法:黄粑的制作和原料选配是用西部高原的稻米、玉米、糯米等和黄豆浆汁混合,约加冰糖和白糖拌合,并打成方枕,用玉米叶和竹叶包好,放入大木甑中经过20来个小时的蒸煮发酵而成。

特色:通过蒸煮、发酵,分解出大量糖分,色泽由白变黄,糯香、甜香、竹香、玉米香透过湿热的玉米叶和竹叶蒸腾而出,黄润晶莹的黄粑也就跃然眼前,让人垂涎欲滴。

四.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织金续断

织金续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织金续断

贵州道地药材。是贵州三大续断之一。

质地:条粗、质软、皮部绿褐色,根长圆柱形,略扁,微弯曲,长5-15cm,直径0.5-2c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多数明显而扭曲的纵皱纹及沟纹,可见横长皮孔及少数须根痕。质稍软,久置干燥后变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绿褐色或淡褐色,木部黄褐色,常呈放射状花纹。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贵州民间一直都流传:“当断不断,织金续断”的有名谚语,讲的意思就是织金续断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的故事,男子不育症(续断+杜仲+枸杞子+菟丝子 +黄精 12克+鹿角胶,女子不育症断:续断+当归+杜仲+巴朝天+淫羊蕾等)。

鉴别

真品续断 干燥根外观呈长圆柱形,向下渐细,略扁,长7~10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明显扭曲的纵皱及浅沟纹,皮孔横裂,并有少数根痕;断面不平坦,微带角质性,皮部黑绿色,宽度约为木部的一半,木部中的维管束呈放射状排列,为黄褐色或灰绿色;闻之气味微香,口尝味苦、微甜,后涩。

伪品续断 干燥的块根外观为锥状圆柱形,上端略粗,直径比正品小,约为0.1~1厘米,表面为灰棕色,亦无正品上述特征;断面平坦,呈暗红色;闻之气微,无真品的香气,口尝味甜无涩味。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对痈疡有排脓、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而伪品糙苏与续断不属同科植物,而且也不具备真品的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真品续断使用。

五.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腐

产地:中国贵州大方。

工艺:以当地所产黄豆为主要原料,经浸泡、磨浆、高温熬浆、去渣过滤、分离结皮,将制成的豆油皮以人工卷制成棒状,然后经烧烤、干燥后,即得豆棒成品,一般每入根豆棒以竹签贯穿成排,便于保存、外运。每根长约50厘米,直径约4厘米,表色金黄,油润光亮,层次分明,表里如一。

吃法:食用前,先上锅蒸软,使之膨大,再切成所需形状,用开水煮或温水泡,洗净后氽汤,或与肉类炖、烧,其味鲜美。

特点:烹调成型好,不稀散,食味鲜嫩可口,软绵细致,味香清爽,咀嚼有劲。

六.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糟辣椒

贵州金沙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近11年来的艰苦创业、摸爬滚打;现已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诚信私营企业、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和贵州省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

公司拥有金沙岩孔、金沙五里坡、遵义虾子、遵义南白等四个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了“集团化管理、跨区域经营”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获得糟辣椒QS许可证;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冠香源”牌糟辣椒已销往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产品已进入麦德龙、沃尔玛、北京华联等大型超市。

公司相继在金沙、遵义建立辣椒等农品种植基地8000余亩。国务院副总理-和农业部部长孙正才等省地领导多次到公司考察指导工作。公司200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优秀龙头企业”。

冠香坊牌糟辣椒是利用金沙区域内的鲜红辣椒为原料,采用贵州苗族的传统工艺,通过土坛发酵、精心调制需成。产品整体鲜红,间有白色、黄色颗粒,固液混体,辣椒呈碎片,姜蒜等辅料呈颗粒状,均匀一致;具有本品固有的酸、咸、辣和鲜醇香味;是烹制糟辣系列菜肴的最佳调料。

公司按照“以法规管理生产,凭良心生产食品”的质量管理方针,实现“全员质量管理”模式确保质量安全。“冠香源”牌糟辣椒系列产品荣获“贵州省名牌产品”和“贵州省名牌农产品”等殊荣。“冠香源”商标被评定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七.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老猪脚火锅

老猪脚火锅

以老猪脚和清菜为主,加上别的配菜,吃起来爽口爽心,难以忘记那诱人的滋味。

八.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王傻子”烧鸡

“王傻子烧鸡”是经过卤、炸、煮过后的鸡,抹上麻油或花椒油就可食用。吃时为保持原汁原味,最好不用刀切,而用手撕。从前的“王傻子烧鸡”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巷里,当地人要找还得费一番功夫。现在街头就有。

来历: 王文让厨师是土生土长的毕节人,九岁学艺,如今年逾古稀。因他为人憨厚,工作勤谨,目不识丁,人们早年赠个绰号“王傻子”。王师傅烹调技艺非常精湛,尤以烧鸡最为拿手。

王傻子烧鸡:系以制作人王文让的绰号命名。食用时一般不用刀切,而用手撕,别有风味。成品色红透黄,油亮滋润,外皮酥脆,内肉细嫩,醇香可口。

九.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汤圆

毕节汤圆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汤圆可分为水晶、苏麻、滚水等多种,尤以水晶最佳。水晶选料精致,做工考究,煮熟后,晶 莹剔透,如水晶一般,吃在嘴里,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毕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