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汕尾特产泥鳅干 广东河源客家泥鳅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汕尾特产泥鳅干 广东河源客家泥鳅干更新时间:2024-05-10 23:19:16

一.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陆丰玻璃鱿鱼

陆丰玻璃鱿鱼

二.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巨淀湖泥鳅

巨淀湖泥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巨淀湖具有悠久历史,据《汉书.武帝》中有记载:“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巨淀湖”的记载,后经考察论证,汉武帝当年耕种的地方就是在巨淀湖附近,巨淀湖已因此而远近闻名。巨淀湖水流畅旺,物产丰饶,盛产芦苇、鱼、虾、鸭蛋、蟹等,在过去就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巨淀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称谓——红色旅游基地。早在1926年,紧临巨淀湖的牛头镇村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在牛头镇村建立,并举行了著名的“牛头镇起义”,成为寿光市抗日武装的发祥地。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残酷的围剿和扫荡,我军及巨淀湖周边村民利用“迷魂阵”般的巨淀湖茂密的芦苇及复杂地形做掩护,与敌人斗智斗勇。而且,为支援前方战争,当地百姓就捕捉巨淀湖泥鳅,烧制鳅汤支援前线兄弟,党组织又在巨淀湖的芦苇荡中建立了“牛头镇兵工厂”。在革命战争年代,牛头镇村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数英雄儿女为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屹立于巨淀湖畔的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就是为了铭记先辈的不朽功绩。2009年10月,大型抗战电影《血战清水泊》摄制组在巨淀湖摄录该影片主题曲《芦花颂》,摄制组工作人员正是相中了巨淀湖特有的风光和深厚的红色历史。所以又有“南有沙家浜北有巨淀湖”之颂。据《壽光縣志》(民国志)记载:“鰌污渠中有此水涸則入泥故俗名泥鰌”。充分说明在寿光,特别是巨淀湖一带,泥鳅很早就很有名气。据1981年《寿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水产资源》第6页“内陆水域”记载寿光“野生鱼类有鲶、翘咀红鲌、黄颡鱼、乌鳢、餐条、泥鳅等”。据《牛頭鎮村志》记载“本村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原巨淀湖的鱼虾、河蟹闻名遐迩。鱼类资源10多种,主要品种有鲫鱼、鲤鱼、黑鱼、鲶鱼、梭鱼、鲢鱼、草鱼、泥鳅等。”另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本村处于温暖带季风区,属于半湿润地带,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哺乳动物(家养和野生)、鸟类、泥鳅、两栖类、昆虫类等。”在康熙年间《壽光縣志》和嘉庆时期《壽光縣志》中均有“丹彌諸河產少而味美若清水泊者則水族之府也”的记载。充分说明了清水泊的水产品味美至极。而清水泊则是巨淀湖的一部分。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清水泊 位于巨淀湖北边,南于巨淀湖相通。南北有古岭(即古代老淄河故道)横亘其中。来水先入巨淀湖,淤尽泥沙后,始入此泊,故名清水泊。”从以上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泥鳅在寿光巨淀湖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巨淀湖历史上就是泥鳅自然生长繁衍极其重要场所。因为巨淀湖泥鳅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在当地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烹饪方法,如:砂锅泥鳅、红烧泥鳅、泥鳅钻豆腐、椒盐泥鳅、石锅耙泥鳅、干煸泥鳅、辣炒泥鳅、秋水芙蓉等广为流行的地方美食名吃,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提起泥鳅,寿光坊间有如许一种说法:吃泥鳅必然要去巨淀湖!可见巨淀湖泥鳅在寿光老苍生心中的职位。据不完整统计,在巨淀湖一带,做泥鳅的饭馆有30多家,每到用饭时间,险些家家爆满。现在,巨淀湖泥鳅凭仗其奇特的底质前提、人文、酥软嫩滑的口感等,经过了中国农产物地舆标记产物质量鉴评。想必不久的未来,巨淀湖泥鳅不再只是寿光情面有独钟的美食。

据《寿光县志》(志)记录:鳅污渠中有此,水涸则入泥,故俗名泥鳅。申明在寿光,出格是巨淀湖一带,泥鳅很早就很出名气。因巨淀湖泥鳅鲜美的口胃和丰硕的养分,在本地缔造出了花腔繁多的烹调方式,如:沙锅泥鳅、红烧泥鳅、泥鳅钻豆腐、椒盐泥鳅、石锅耙泥鳅、干煸泥鳅、辣炒泥鳅等风行甚广的处所美食名吃,深受市民喜好。

跟着出产体例成长和巨淀湖泥鳅名望日积月累,伶俐勤奋的巨淀湖人比年来充实连系当地特殊前提和名声远扬的巨淀湖泥鳅,量体裁衣在泥鳅人工养殖方面大做文章,缔造了一种特殊种养殖形式:棉田连“水田”,“水田”里养泥鳅和虾。这就是“上粮下鱼”项目,缘起1996年,当时,经过挖池抬田,田上莳植粮棉、田下养殖鱼虾,如斯一石二鸟,相得益彰,旧日盐碱荒地变成了此刻的“鱼米之乡”。现在巨淀湖泥鳅主要以人工增养殖为主,即每一年向巨淀湖放流必然命量泥鳅苗,以添加泥鳅产出量。

巨淀湖泥鳅

地域范围

巨淀湖泥鳅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寿光市巨淀湖及其周边芦苇湿地,地域范围:北纬37°03′——37°05′、东经118°40′——118°42′,总面积 30000亩,年产量300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体长偏圆形,特别尾部更加侧偏,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其中吻端1对,上颔1 对,口角1 对,下唇2 对,泥鳅的这5 对须,对触觉和味觉极敏锐;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口须最长可伸至或略超过眼后缘;巨淀湖泥鳅的体表黏液丰富;体背及体侧2 /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点,体侧下半部灰白色。 2、内在品质指标: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药用价值,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泥鳅营养丰富,肉嫩味鲜,是淡水鱼类中的上品,有水中“人参”之誉。蛋白质含量18%以上,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食之清鲜味美,是寿光久负盛名的风味之一。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和豆腐同烹,具有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还可应用于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泥鳅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烟酸、铁、磷、钙等。其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功效。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泥鳅中含一种特殊蛋白质,有促进精子形成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滋补强身。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泥鳅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古代医书中有众多关于泥鳅的记载。《滇南本草》记载:“煮食治疮癣,通血脉而大补阴分。”《医学入门》记载:“补中,止泄。”《纲目》记载:“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等等现代研究又表明,泥鳅补益脾肾、利水、解毒,主脾虚泻痢、热病口渴、消渴、小儿盗汗水肿、小便不利、阳事不举、病毒性肝炎、痔疮、疔疮、皮肤瘙痒等。 3、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以上“3特定生产方式”中所提到的:产地环境、苗种放养、生产管理中的生产要求之外还要符合NY5361-2010《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NY570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组织发展生产,完善质量管理细则,确保巨淀湖泥鳅的质量安全。

三.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砂锅螃蟹

【所属菜系】 粤菜

【特点】

【原料】

螃蟹一只,葱三根切段,绍酒25克白糖,味精,熟猪油,蒜、姜、鲜汤各适量。

【制作过程】

①炒锅上旺火,用油渭锅,将螃蟹下锅稍煎,烹入绍酒和姜汁,加盖稍焖,加糖、鲜汤l000克,加盖再焖;
②蟹至八成熟,放味精,烧沸后,倒人大砂锅内,放在微火上煨5分钟再移入中火烧约二、三分钟,撇去浮沫,加味精,葱淋入熟猪油,原锅上桌即可。

四.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乌石芝麻

芝麻多产于南方,土壤和地理环境尤为重要,它喜光厌水。陆丰乌石这一带属丘陵地带,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所以生产出来的芝麻,虽不敢说独一无二,但属上品完全是事实!乌石芝麻,光亮圆黑、皮薄、内白丰满等优点。那亮晶晶的芝麻,犹如一粒粒黑色的小珍珠。众所周知,黑芝麻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成分。黑芝麻的药用价值很高,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等功效,还有对美容、头发变黑更有奇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凡胆结石患者,其胆汁中的卵磷脂含量一定不足,常吃黑芝麻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胆结石,同时还有健脑益智、延年益寿的作用,确实是中老年人常用的保健佳品。因为芝麻的诸多好处,故芝麻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芝麻,海陆丰人多用来擂咸茶。其实,芝麻大有潜力可挖,我相信通过芝麻可以打造出一系列亮晶晶的品牌。芝麻可做芝麻糖、芝麻糊、芝麻饮料,前者早已有之,芝麻饮料,目前的市场上还没有。芝麻富有营养,生津止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

典故

相传南宋末年(1279年2月),元兵入侵,宋室南走,宋帝昺与陆秀夫逃到陆丰乌石村一带,住在一户姓林的农家里。当时的百姓贫困潦倒,民不聊生,适逢青黄不接,宋帝吃不到一顿像样的饭。尝尽山珍海味的皇帝,哪里吃得下农家饭。一天,林大娘做芝麻糊给孙子,多做了一碗给宋帝。宋帝看到黑乎乎的芝麻糊,皱着眉头问:“这是什么东西?这么脏的东西能吃?”林大娘回答:“芝麻糊。”那碗芝麻糊浓浓的香味,直钻宋帝的鼻子,在皇宫再好的佳肴也闻不到这么香的味道。宋帝经不住那香味的吸引,还是端起了芝麻糊。他用汤匙挖了一点点送进嘴里,芝麻糊一到嘴里,就惊叫了一声:“好东西!”那碗芝麻糊几汤匙就给宋帝吃得干干净净,吃完后叫道:“再来一碗!乌石芝麻天下一绝,独一无二!”林大娘回答:“没有了。”宋帝很是遗憾地说:“大嫂,以后,天天给我做芝麻糊。”林大娘对他苦笑着摇了摇头,本想说几句,但还是忍了。深居皇宫的宋帝,哪里知道百姓的疾苦。宋帝看着林大娘喂着才四个多月的孙子,就问:“怎不见孩子的母亲?”宋帝这一问,林大娘的眼泪簌簌而下,她擦着眼泪说:“孩子出世不到十天,她……她死了,这苦命的孙子就是用……用芝麻糊养活的,是这芝麻糊救了他的命……”宋帝看着孩子回答林大娘:“是一个好孩子,他的命不苦。你看他长得眉清目秀、大耳朵、阔嘴巴,是一个福相之人,日后必有出息!”林大娘听到宋帝这番话,终于破涕为笑。后来,这孩子应验了宋帝的金口玉言,果然有出息,成了一个大商人,富甲一方。

五.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井冈山泥鳅钻豆腐

泥鳅钻豆腐是井冈山土籍人喜爱吃的一道菜。烧制方法是先把小泥鳅放在缸里或坛子里,倒入清水并放入少量食盐,喂养一夜后,将泥鳅倒入嫩豆腐内,让它乱钻。再下油锅炖煮,并加葱花、味精、生姜未等佐料。这道菜营养特别丰富,又特别鲜嫩,是土籍人招待贵客的佳肴。

原料:泥鳅半斤,清水养上2-3天(记着每天换水2次),让泥鳅清空肠肚。泥鳅选细长为好(食指长短),那种胖胖的人工养殖的别要。

鲜嫩水豆腐一斤。整块泡在冷水中备用。

熟油、生姜、大蒜、葱段、胡椒、辣椒适量

操作:1、冷锅、冷水、冷豆腐(10-15公分左右的嫩豆腐从中用刀切成十字,别切断)放在灶上,再将活泥鳅放入锅内。

2、打火(用最小火),让水慢慢热、而嫩豆腐是凉的、泥鳅会往豆腐里面钻,待泥鳅钻入豆腐里面或被烫死后,放入熟油、生姜、大蒜(喜欢辣者放入辣椒)、食盐,开大火炖至10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装盆(放葱段、滴点香油、喜欢者可撤点胡椒粉)。

贴士:

1、泥鳅没钻入豆腐就算失败。

2、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火大了,泥鳅还没钻入豆腐就被烫死了;二是豆腐不够嫩,泥鳅钻不进。才做出来的水豆腐(注:不是豆花)太热不行,泡在凉水里久了又容易变硬,确实不好把握。切豆腐时一定将豆腐四周的硬皮切除。

3、泥鳅清肠办法很多,不一一列举。

4、因为口味问题,调料如鸡精、味精等各位自便。(

营养价值:泥鳅 - 又名蝤、鳅鱼。泥鳅有沙鳅、真鳅、黄鳅之分,在我国各地的淡水中都有分布,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喜...【所有泥鳅菜谱】

豆腐 - 豆腐有南和北豆腐之分。主要区别在点石膏(或点卤)的多少,南豆腐用石膏较少,因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用石...

六.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油焗麻鱼

油焗麻鱼

鳗鱼,海陆丰俗称麻鱼,稻谷香里的鳗鱼切好后,用盐腌制,加入姜丝与油上锅焗制。鳗鱼经油焗后,自身的脂肪也基本被吊出,渗入鱼肉里去,整件鳗鱼充满鱼油香而无油腻,鱼肉的鲜嫩得以保持。没有任何多余的材料,只需发挥鳗鱼本身的香甜,什么叫做原汁原味,这就叫做原汁原味。

七.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印真茶

“苦刺心”系指“苦刺”的嫩叶。苦刺,又名三加皮、刺三加、三叶五加San-yeh-wu-chia(台湾)等,为五加科属植物,常绿蔓性灌木或藤木,全株散生钩刺,在农耕余零地、平野、山峦丛林中至海拔2000米间山地自生。海丰莲花山脉所生“苦刺”为藤木,并由于土质、水质、气候因素,药效、风味较佳。

据地方中草药誌记载:“苦刺,性平,辛微苦凉,气微香。根祛风逐湿、散瘀止痛。叶疏风、消肿、止痒。对感冒发热、风湿性关节炎、肋间神经痛、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胃痛、肠炎腹泻、咳痰带血、腰腿痛、跌打损伤、疮疡疖肿、疥疮、青竹蛇咬伤、异物入肉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实验表明,“苦刺心茶”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标准,且含有丰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锌”和“硒”。

八.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白族泥鳅钻豆腐

泥鳅钻豆腐是大理白族的风味名菜。

其制作方法是:用面盆注入清水,加入适量的面粉,滴上几滴芝麻油,将活泥鳅放入盆中,使其吐出肚中的污物,然后放入清水备用。

把蕃茄、青辣椒、木瓜、土豆、白菜心、团葱洗净,把滤好的酥油倒入,加进蒜泥炒一下,加入小瓜、土豆、云腿、蕃茄、青辣椒、白菜心、团葱、生姜、小白菜煸炒几下,再将富强粉,水发好的粉丝、精盐、胡椒粉、花椒叶拌匀,倒入砂锅,视砂锅大小加入清水和适量的牛奶,接着把活泥鳅和大块豆腐放入,盖上盖,置于中火上。

随着汤慢慢升温,泥鳅在汤中乱钻,一直钻进豆腐内,待熟透即可上桌食用。

九.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菜稞

菜稞是汕尾市最有名的小吃,有猪肠稞、重糕稞、菜头稞、薯粉稞、油炸稞、鼎溜稞、升煽稞、鸭蓝稞、铜盘卷、发稞、菜包稞、碗仔稞,还有各式各样的稞条汤,糯米丸、尖米丸等

十.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坑螺

坑螺,是陆河县山区有名的土。其形体稍长,尾尖、壳硬、暗褐色,活像一个园椎体。其嘴亦为腹,腹足异常发达,生活在深山小溪之中,昼伏夜出,喜爱水源洁净之处。平时吸附在水中的石缝或石块上,以石头上的微生物和小型藻类等水生植物为食料。一般个体略比手尾指大小,便可捡而煮食,大者有如拇指。

坑螺,是营养丰富的风味美食。其肉质十分嫩滑,味道极其鲜美,富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因其生活在深山泉涧里,水质纯净,食来全无泥味,是受人们欢迎的山珍。因而时下在陆河各处酒楼、饭店是热门上乘佳肴。坑螺有多种食法。若要细品其原味,一、熬汤,二、以鲜炒。煮食以前一天,先以清水漂养,将螺体洗净后,用胶钳剪去其尾尖或煲、或炒配以佐料姜蒜、辣椒等,食来其味鲜美无比。另一食法,用洗干净后的腌制咸菜同坑螺一起煲,下少许排骨,待煲至二三个小时后,其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食欲大增,多食不厌,真乃山珍也。

坑螺,在陆河各个镇都有其自然繁生地。故想在陆河食坑螺并不是一件难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