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北特产豆皮大豆素肉3斤装 东北豆皮3块多钱一斤质量怎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北特产豆皮大豆素肉3斤装 东北豆皮3块多钱一斤质量怎样更新时间:2023-08-13 13:54:31

一.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松岭区 东北粘豆包

东北粘豆包

现在到黑龙江很少能吃到正宗的豆包了,现在都用粘大米包豆包,已经味道不如从前了。其实豆包就是用黄米磨成粉末做皮,里面包上豆类的馅用大锅蒸熟而成的冬令食品。

黄米分两种:大黄米和小黄米。大黄米的颗粒稍稍大一些,颜色更黄一些。小黄米的颗粒象小米大小,颜色稍稍淡一些。其实味道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豆包的馅分大豆馅和小豆馅两种,大豆馅里面不是大豆,而是大芸豆,红红的,上面有白色的条纹。小豆就是个头比较小,全身发红的一种豆类。

每年进入腊月,就是农民们忙碌着淘米的时候。淘米在这里有特殊含义,先用热水把黄米浸泡,然后用爬犁拉到生产队的磨米房粉碎为粉末。由于是集中行动,这就要求各户行动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走,所以显得紧张和有序。磨成粉之后马上用很大的两个陶盆和面,放在炕头最热的地方等着面的发酵。现在饭店里的豆包面没有经过发酵,味道大打折扣。

等到豆类都用大锅煮熟后,就用手攥成球形的疙瘩,放到室外零下三十几度的温度下冻结实。这些工作都是母亲一个人整天忙碌,父亲从不伸手帮一点忙。如果急着包豆包下锅,就要我们几个孩子“帮助”干活,当然边干活边听父亲讲各种鬼怪的故事。如果那时有电视或宽带,恐怕谁也不会再为了听故事包豆包了。

豆包要集中不停的蒸上几天,蒸好的在笼屉上由母亲用木头板分开放到盖帘上,再拿到储藏室冻硬后装入大缸里。每次母亲分热烫的豆包时,大黄狗会蹲在下面流着口水的望着香喷喷的食品。在老家所养的各种动物中,地位最高的是猫,其次是猪,家禽,最后才轮到狗。狗几乎是吃猪的剩下的一点槽子边上的米糠。但这次,母亲的六个豆包没有拿住,落在空中就被黄狗接住吞下去了,唉!太热了,黄狗烫得大叫,最后悲惨的死于一辈子没有吃过的豆包手里。冬天饿的时候,就啃冻得硬硬的豆包,这大概南方人没有这个体会。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巴彦大豆

巴彦大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彦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彦大豆籽粒饱满,呈黄色,粒圆型,直径为4-9mm之间,表无杂,表面光滑。巴彦大豆以高油、高蛋白享誉世界,品种以高油、高蛋白为主,以标准化生产保持其优良品质。巴彦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大豆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大豆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大豆独特品质的形成。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巴彦大豆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巴彦县境内3135.2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巴彦大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护范围。境内耕地22.67万公顷划定为巴彦大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范围。2007年种植12万公顷,年总产量25万吨。

产地位置: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具体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濒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依泥河与绥化、庆安交界,东临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毗连。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2.4公里,边界周长338公里,县城距哈市98公里。

产地地址:全县辖18个乡镇,巴彦大豆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巴彦县内的18个行政乡镇,即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西集镇、丰乐乡、兴隆镇、红光乡、万发镇、德祥乡、天增镇、山后乡、黑山镇、龙泉镇、华山乡、龙庙镇、洼兴镇、镇东乡。其中小城镇10个(两个建制镇)、116个村(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村)、1351个自然屯、4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原种场、1个国有种畜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1、土地资源特征。土壤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32个土属,计62个土壤类型。9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泛滥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全县幅员面积3135.2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31.33万公顷,耕地面积22.67万公顷,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约占90%以上。腐殖质层厚度达20—7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3.72%,含氮0.168%,含磷0.99%,含钾1.80%,PH值6.7,呈中性。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2%,地理形状为楔形,海拔最高为564.3米,最低海拔110米。

(2)水文情况:水资源。巴彦县有较大河流14条,河道总长475.7公里。全县地下水资源存储量6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供给量为3.97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2.224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869立方米,亩均水量212立方米。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

(3)气候情况: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3.1℃,最高气温曾出现过37.9℃,最低气温达-42.5℃,年≥10℃活动积温为2658.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82.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69.4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252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46.9%,历年平均初霜期为9月21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全年结冻期为145天左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巴彦县人类生活的历史。巴彦县自公元前211年秦朝时就是岁百之地,是由岁族与百族融合成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以渔猎为主,辅以农业。巴彦县建治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质肥美,是一片待垦的处女地。因为封禁(清以东北为自己“龙兴”之脉封禁东北三省),只有少数旗兵屯田和少数汉人零散住在各地开荒种地,张网捕捞鱼,过着日出而起、日暮而归的农家生活。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北开禁,土地放垦后,关内的大量汉民流入本地,人多之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呼兰城以东

建呼兰厅治理巴彦苏苏等地,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等事宜。光绪三十年(1904年)呼兰厅分两处,呼兰一处,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到呼兰城),原呼兰厅改巴彦州,民国2年(1913年),巴彦州改巴彦县。

巴彦大豆形成的历史。巴彦县农业生产的历史很久。据《巴彦土壤志》记载,“巴彦苏苏,周秦之际为肃慎居住的地方,以后为夫余、勿吉,辽金时代为女真部落居住,在少凌河出土的铧子证明金代已有农业种植。清朝放禁后,随着移民迁入,播种面积日益增加,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巴彦苏苏大面积开荒。”据《巴彦志》记载巴彦农作物以大豆、谷子、小麦、高梁、玉米、大麦等为主。

巴彦县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誊,栽培大豆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及向外出口量,历来居全省前列。1957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的巴彦县大豆,博得国际友人的称誊。

人文推动因素:巴彦县是国家野生大豆原始基因库。巴彦县是我国唯一一家野生大豆原产地保护地域,保护区面积为2000亩。同时也是非转基因大豆基地和绿色食品大豆原料基地。巴彦县通过法国基因时代认证非基因大豆10万吨,巴彦县是国家绿色食品大豆原料生产基地县,认证绿色食品大豆基地为50万亩(10万吨),巴彦县也是国家无公害大豆基地县,认证无公害大豆70万亩(14万吨)。

独特的文化底蕴:巴彦县是国家大豆生产示范县,每年示范60万亩。改革开放前期,我县大豆因其品质好、价格低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青睐,1980年-1990年大量出口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量都在3万吨以上,1991年以后随着国内加工业的发展,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进口国,大豆作为重要农业资源出口受到限制,但直到1995年,仍然有韩国客商在我县天增镇建立专供基地,基地面积3万亩产量5000吨。据国外客商说他们在对大豆进行质量检测时发现,巴彦县大豆的异黄铜比美国大豆高出2倍多,达到3%以上。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巴彦大豆产地选择在巴彦县境内是因为

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大豆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大豆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大豆独特品质的形成。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巴彦大豆以高油、高蛋白享誉世界,品种以高油、高蛋白为主,以标准化生产保持其优良品质。

(3)生产过程管理:巴彦大豆生产者执行《巴彦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生产中使用的农药、肥料进行严格质量规范,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及物品的使用,确保大豆生产安全,同时在生产中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对农户的农产品化学品使用进行规范。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我县对全县农业生产基地的环境、投入品使用、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制定巴彦大豆产品检验标准,并严格执行。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巴彦大豆分品种进行单独收割,并分级分品种进行贮存、加工、销售。对销售的大豆进行备案,实行追溯制。

(5)生产记录要求:巴彦大豆在生产中进行投入品使用登记管理,对农户进行统一的编码,对其出售的大豆按编码进行质量追溯。加工企业收购实行登记式管理,按农户编码进行存贮加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巴彦大豆籽粒饱满,呈黄色,粒圆型,直径为4-9mm之间,表无杂,表面光滑。

(2)内在品质指标:巴彦大豆脂肪、蛋白含量高,非转基因产品;大豆营养物质丰富,氨基酸总量大于30%,其中谷氨酸含量大于7%,富含人体所

需的多种维生素、大豆功能因子等,还含有丰富的碘、硒、铁、钙、锌等对

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重要元素硒、锌含量更好,硒0.01Mg/kg、锌25Mg/kg以上。有害金属元素比无公害大豆标准限定值低得很多的,巴彦大豆按无公害检验,化学农药残留指标中四项有三项没检验出,说明东北的农产品由于化学投入品使用控制的好,化学品残留是极低的,农产品是安全的。

(3)安全要求:巴彦大豆实行无公害化生产,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巴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高于国家绿色食品大豆的质量标准,并强制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巴彦大豆分为1kg、2kg、5kg、250kg、90kg的塑袋等包装,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彦大豆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贮藏、运输:进行分级分品种单独仓储,专用工具运输。

三. 安徽省 铜陵 铜官区 汀洲大豆

“汀洲大豆”是铜陵地方的优良品种。原名“平头黄”,有大平头黄和1头黄两个品系。以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87%和47.31%,比一般的大豆要高19.7%和18.3%,脂肪含量为18.46%和17.5%,比一般大豆品种含量略低。

铜陵大豆别名“汀洲大豆”是铜陵地方的优良品种。原名“平头黄”,有大平头黄和1头黄两个品系。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87%和47.31%,比其他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要高19.7%和18.3%,但脂肪含量为18.46%和17.5%,比一般大豆品种含量略低。采用铜陵县铜陵汀洲大豆盛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铜陵铜陵茶干,明朝以前就开始生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以及韩国、印度等国朝圣拜佛的香客,因解吃素食之需,都要购买一些大通茶干铜陵茶干口感细腻、久嚼不烂、营养丰富,回味元穷,适宜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食用。大通茶干品种有火腿、蒲包、十香、双味等10多个品种。采用铜陵大豆生产的豆制品,比其他大豆蛋白质含量要高19.7%和18.3%以上但脂肪含量略低点。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依兰 依兰大豆

依兰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国家大豆生产基地县。

依兰有着丰富而优质的大豆资源,历年播种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在145—160公斤。在栽培技术上,全部应用了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并且做到配方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相配套,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为依兰县大豆的高产、稳产创造了先决的条件。同时,依兰县拥有大豆绿色食品种植基地3万亩,并拥有“绿帝”牌大豆认证标识。依兰大豆享誉省内外。

五.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宝清 乌苏里江大豆

乌苏里江大豆--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六.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井冈豆皮王

“嘎格耶”豆皮王产自遂川县西溪乡,它以井冈天然山泉和当地优质黄豆为原料,经多道独特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明时,豆皮列为贡品,盛名于世。它之所以品质超群,特色鲜明,一是遂川县西溪乡的山泉源于五指峰,终年水清如镜,富含矿物质,内聚力强,是豆皮最理想的制作用水;二是工艺独特,在西溪乡,制作豆皮的绝活--“三口风”从不外传,仍沿袭“父传子,兄传弟”的传统,且一代更比一代强。

“嘎格耶”豆皮王不含任何添加剂,形如卷叶,薄如蝉翼,润滑白净,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达48—54%,相当于瘦猪肉、牛肉的1—2倍,且各种氨基酸齐全,有健脾宽中,润燥祛火,止咳化痰的食用效果。数百年来,一直被当地山民作为馈赠亲友、病人康复、产妇滋补的首选佳品。

七. 黑龙江省 佳木斯 富锦市 富锦大豆

富锦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富锦市是黑龙江省优质大豆主产区,世界上仅有的三块冲积黑土平原之一,土壤肥沃、耕性良好,适宜大豆生长,是“中国大豆之乡”。正在实施的国家大豆示范项目使富锦的大豆品质有了明显提高,高油、高蛋白大豆产量已经占全市总产量的95%以上。全市大豆种植总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达到30万吨。富锦市周边县(市)以及农场生产的大豆全部在富锦市集散,大豆周转量达到100万吨富锦大豆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氨基酸,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可直接用来做汤,经研磨加工后的各式豆制品,味正色纯,更是素食者的盘中佳肴。2009年,“富锦大豆”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东经131°4富锦大豆种植基地9′48″-133°09′40″之间,北纬46°42′40″-47°13′40″之间,是中国大豆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国家高油大豆原粮种繁育基地。富锦大豆品质优良,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优越的大豆生长环境,使全国其它区域不可比拟。

富锦大豆品质特点:(1)外在感官特征:富锦大豆成熟粒呈圆型和椭圆形,色泽光滑、微黄或黄色,粒大,粒圆,饱满;皮薄,脐色淡黄白。(2)内在品质指标:试验基地为生产基地而储备的高油大豆新品种(系)脂肪含量大于23%,高于普通大豆2-3%。同时,由于富锦地理位置的优越,纬度值较高,使大豆脂肪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加,百粒重也提高,大豆呈现饱满金黄光亮、脐色淡的状态。

富锦大豆久负盛名,种植历史比较悠久。在公元1890年(清光绪富锦市朝阳村大豆田十六年),清政府开始在无人垦殖的北大荒招民引佃,拓荒农耕。1912年,中华民国初期,闯关东的人们积聚在北大荒的松花江下游南岸富锦区域跑马占荒,开垦土地,种植大豆,使大豆种植面积逐渐增多,成为黑龙江大豆主要生产基地和富锦市粮食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2010年起,富锦市政府在金秋收获时期组织“金豆节”专题宣传和推介大豆交易等活动,全力打造“中国大豆之乡”、“富之锦”品牌。2010年,该市优质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6.3万公顷。

2001年,富锦市被国家列为“十五”期间第一批国家商品粮大豆基地县;2002富锦市获“中国大豆之乡”荣誉年,富锦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示范县;国家高油大豆原良种繁育基地;2002年8月的北京,传来了令人引以自豪的佳音,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命名富锦市为“中国大豆之乡”。2004年被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首选确定为国家开展“大豆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项目示范县和东北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示范点。获此殊荣,使富锦为全国树立了中国大豆的典范。富锦绿健牌大豆是黑龙江省大豆系列唯一获得国家AA级品牌认证的绿色食品。

地域范围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东经131°49′48″-133°09′40″之间,北纬46°42′40″-47°13′40″之间,境内西与集贤县交界,南以挠力河为界与宝清县、友谊县相接,东北部与同江市接壤,东与饶河县为邻,土地集中连片,辖十镇一区,266个行政村。在大榆树镇、向阳川镇、二龙山镇、砚山镇、头林镇、兴隆镇、宏胜镇、长安镇、上街基镇、锦山镇和城关社区划定为农产品富锦大豆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共320000公顷。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质地貌:大致西南略高,平均海拔60米之间,中部低洼平坦,是冲击平原。完达山余脉延伸到市境,距市城西30公里有别拉音子山,海拔472.8米,向东延伸形成西安大岗;市城东11公里有乌尔古力山,海拔528.7米,向东延伸与二龙山一脉相连。全市90%的耕地为平原或低平原,划定农产品“富锦大豆”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的土壤以草甸土、黑土为主,开垦晚,肥力高,土壤结构好,耕层较深厚,保水保肥,易于耕作。

(2)水文情况:富锦市主要河流有松花江、七星河、挠力河、富锦支河、头林排干、锦西排干在区域内环绕。流域面积较大,水域宽阔,水质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净贮量264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68万立方米,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三废”污染具备良好的灌溉大豆种植用水条件。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规定。

(3)气候情况:我市地处黑龙江东北部,属北方长日照区域,日照时数2600小时左右,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降雨量565毫米,为半湿润冷气侯,常年积温2600℃,其中:有效积温2300-2500℃,生育日数135天左右,无霜期130-140天,年平均风速为4.5米/秒,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4)人文历史情况:富锦大豆久负盛名,种植历史比较悠久。在清末公元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清政府开始在无人垦殖的北大荒招民引佃,拓荒农耕。1912年,中华民国初期,闯关东的人们积聚在北大荒的松花江下游南岸富锦区域跑马占荒,开垦土地,种植大豆,使大豆种植面积逐渐增多。现在已成为黑龙江大豆主要生产基地和富锦市粮食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富锦市政府连续三年在金秋收获时期组织“金豆节”专题宣传和推介大豆交易等活动,全力打造“中国大豆之乡”、“富之锦”品牌。

八. 安徽省 铜陵 铜官区 铜陵大豆

铜陵大豆

铜陵大豆别名“汀洲大豆”是铜陵地方的优良品种。原名“平头黄”,有大平头黄和-头黄两个品系。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87%和47.31%,比其他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要高19.7%和18.3%,但脂肪含量为18.46%和17.5%,比一般大豆品种含量略低。采用铜陵县铜陵汀洲大豆盛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铜陵铜陵茶干,明朝以前就开始生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以及韩国、印度等国朝圣拜佛的香客,因解吃素食之需,都要购买一些大通茶干铜陵茶干口感细腻、久嚼不烂、营养丰富,回味元穷,适宜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食用。大通茶干品种有火腿、蒲包、十香、双味等10多个品种。采用铜陵大豆生产的豆制品,比其他大豆蛋白质含量要高19.7%和18.3%以上但脂肪含量略低点。

九. 黑龙江省 双鸭山 宝清 宝清大豆

大豆,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压豆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在中国,日本和朝鲜,不同软硬的豆腐已经吃了几千年了。大豆加工之后,也可以成为酱油或腐乳。欧美现代也开始吃豆腐,但是一般用来代替奶制品。

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是有豆荚类谷物的总称;中国古称菽,而篆文中的豆,就像种子在豆荚中的样子。豆的角叫豆荚,豆的叶叫豆藿,豆的茎叫豆萁。
说到大豆,一般都指其种子而言。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饲料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黑色的叫做乌豆,可以入药,也可以充饥,还可以做成豆豉;黄色的可以做成豆腐,也可以榨油或做成豆瓣酱;其他颜色的都可以炒熟食用。

十. 黑龙江省 绥化 兰西县 春大豆

春大豆

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是有豆荚类谷物的总称;中国古称菽,而篆文中的豆,就像种子在豆荚中的样子。豆的角叫豆荚,豆的叶叫豆藿,豆的茎叫豆萁。

说到大豆,一般都指其种子而言。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饲料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黑色的叫做乌豆,可以入药,也可以充饥,还可以做成豆豉;黄色的可以做成豆腐,也可以榨油或做成豆瓣酱;其他颜色的都可以炒熟食用。

我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现在全国普遍种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以长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较多,以东北大豆质量最优。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播出去的。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用。

各种大豆都是在夏至前后播种的,长成后苗高3-4尺;叶子呈桃形;秋天时开白色的花;长成的豆荚大概有一寸左右。所有的大豆都不禁霜,一场秋霜过后慢慢就干枯了。种植大豆如果像要有个好收成,通常会采用这样的办法:用几个口袋装些等重的大豆,在冬至那天埋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十五天后取出来,每个口袋都要称重,选取较重的口袋中的豆子做种子。

大豆的保存时间较长,可存放一年之久,故可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大豆发酵制品,包括豆豉、豆汁、黄酱及各种腐乳等,都是用大豆或大豆制品接种霉菌发酵后制成的。大豆及其制品经微生物作用后,消除了抑制营养的因子,产生多种具有香味的物质,因而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维生素B12的含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