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杜杜家的农特产 杜杜山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杜杜家的农特产 杜杜山货更新时间:2023-08-11 06:19:09

一. 天津市 河西区 杜称奇火烧

津门风味小吃。制作时先用大葱、大茴和食油一起烧开,去掉食油中异味,再合酥,味道纯正、清香。豆馅选用优质红小豆,红糖先过筛去掉杂质,将糖熬至能拨丝时方才下馅反复翻炒,直到水分基本蒸发掉,做出的豆馅看上去油亮,吃起来沙甜可口。面粉上屉蒸熟过箩,与香油合成酥面,揉匀,擀成扇形,包上豆馅,放木模内成型。正面刷香油,烙烧。特点是外层焦酥,里层软嫩,馅心细腻,口感醇香。

杜称奇火烧,因其创始人的姓名而得名,迄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1922年,杜称奇夫妇两人在天津南门西鱼市姚家下厂以一张小案子卖蒸食、火烧为主。他烙火烧有个绝招,就是用大葱和大茴香先把油炼制一下,然后再合酥。这一招儿,使他烙的火烧味道分外纯正、清香。因此,很多人想吃火烧都买他的。由于杜称奇刻意经营,使他的业务不断扩大,由支案设摊改为租用店铺,并挂起了“杜称奇“三个大字招牌,由此他的火烧就更有名气了。 解放后,杜称奇的品种进一步翻新花样,烙出红果馅、豆馅、甜咸等火烧。50年代初,京剧大师梅兰芳来津时,也慕名派人买了杜称奇火烧,品尝之后大加赞扬,后来杜称奇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家传技艺。南市食品街建成后,特邀请了杜称奇的儿子杜茂,以及杜称奇新传技艺的三个弟子周荣先、段玉起、刘运起进食品街开设了分店,使更多的中外宾客尝到这一传统小吃。其层次多而薄,外型厚,外焦里嫩,内含油份,香、甜、酥、脆。品种分为什锦、豆馅、甜咸、红果、玫瑰五种馅心,颇受群众欢迎,堪称津城烤烙佳品。



下面介绍的是什锦馅火烧。



原料:



(制十个)上白面粉—一斤 桔丁—一钱五分 绵白糖——二两五钱 瓜条—一钱五分 核桃仁—一线五分 青梅—一钱五分 瓜子仁—一钱五分 桂花—一钱五分 熟芝麻—一线五分 芝麻油——二两



制法:



1.将上白面粉(三两)与芝麻油(一两五钱)拌成油酥面。再将上白面粉(五两)放入盘内,加清水二两五钱和成不软不硬的水面团,蒙上湿布,饧十分钟。



2.将核桃仁、瓜子仁、熟芝麻、桔丁、瓜条、青梅用刀剁碎。置于盘内,拌入绵白糖、桂花.再将芝麻油(一钱)淋人,拌匀成陷。



3.将饧好的水面团放在刷有芝麻油的案板上揉匀,摁扁,擀成长一尺二寸、一端宽三寸五分的扇形面片(面片的右半边厚一分,左半边厚三分)。擀好后先在右半边面皮上油酥(一两),从右向左顺长卷至一半(随卷随抻)再将左半边面皮擀至一分薄厚.抹上油酥面(二两),继续卷好(随卷随抻)。卷好后,将卷横过来,抻成直径一寸的长卷,揪十个面剂。



4.将面剂逐一摁扁,包上什锦馅(三钱六分),收好口。然后,接口处前上放进圆形木模内,略摁一下,嗑出,在正面刷上芝麻油。



5.将铛置于温火上,抹上芝麻油,把生生坯正面朝下放在铛上,背面刷上芝麻油。待正面烙呈金黄色时,翻个,在正面刷芝麻油。视背面也烙呈金黄色时、再翻个,在背面再刷一次油。见火烧鼓起时,将其进炉烤两分钟。最后,见火烧周围发白、更加鼓起时,出炉即成。



特点:



厚约匕八分,外层焦酥,里层软嫩,馅心香甜,含有多种果料,老幼皆宜。

二.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中旗 吐列毛杜小麦粉

吐列毛杜小麦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吐列毛杜小麦粉

内蒙古

吐列毛杜农场种植养殖业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国有吐列毛杜农场辖行政区域第一生产队、第二生产队、第三生产队、第四生产队、第五生产队。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120°41′,北纬45°06′~45°53′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休宁县 “杜”字虾米豆腐干

是休宁风味小吃。杜家豆腐店的虾米豆腐干,以用料独特,制作精细,配方讲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称。

制成的虾米豆腐干,颜色淡褐,光洁细腻,香味浓郁,鲜美可口,有韧性,折叠不开裂,压榨紧结,刀劈不散碎。可切成细丝或薄片,撕开可见细密纹理,内有虾米一只。既可佐酒下茶,又可作菜肴的配料,当作零吃小食也别有风味。

四.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杜瓜子

平湖杜瓜子是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的。平湖杜瓜瓜大、皮厚、籽粗、含脂高,富含三萜皂、有机酸、糖类及色素。2010年以来,广受上海,杭州,苏州等地青睐。

平湖杜瓜子是由平湖杜瓜制成,杜瓜,学名栝楼,中药名瓜蒌,俗称苦瓜,是平湖传统优质中药材。瓜皮、瓜仁、根块,均可入药。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肠燥便秘等症状,具抗癌作用。

杜瓜是平湖曹桥街道的传统农产品,其杜瓜子原来一直以中药材出售,每公斤价格不到20元。2002年以来,曹桥街道农技站通过市场调研,开始着手将杜瓜子加工成绿色休闲食品,通过科学调整加工配方,并注册“金平曹桥”商标,上市后身价倍增,去年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另外,平湖阿奴野生杜瓜子也比较有名,算得上是保健休闲食品的上等佳品,经科学配方,精心选料,具有无公害、纯天然绿色保健的优点。早在2008年,就被评为平湖市名牌产品,同时被该市旅游局指定为“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09年度被评为嘉兴市名牌产品,2010年度获得平湖市农业龙头企业,平湖市著名商标,并被誉为“平湖三宝”和“嘉兴三宝”,产品还被嘉兴市选为2010年世博会展示产品,并多次在浙江省农博会上获得金奖。

五. 辽宁省 辽阳 辽阳县 前杜草莓

前杜草莓

辽阳县内刘二堡、柳壕、穆家、唐马寨、小北河、黄泥洼、兴隆、首山现辖行政区域

《关于“前杜草莓”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地域范围划分的说明》辽县政发﹝2016﹞73号

辽阳县生产技术规范:DB211021/T-001-2016《前杜草莓》

六. 湖北省 荆州 松滋 沙道观杜婆鸡

沙道观杜婆鸡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
“杜婆鸡”的由来:
杜婆鸡,又名杜家鸡、沙道观鸡,源自湖北松滋沙道观镇(今荆州市辖区内),因一位七十多岁的杜姓老婆婆始创而得名,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
杜婆鸡,精心选自地道、健康的土鸡,而且烹饪之前一定是活鸡,由宾客确认好斤两后,再由师傅现杀现做,一般十五分钟之内,即可上桌。
祖传配方精心烹制的正宗乡里土鸡,加上荆州特有的豆瓣酱,使得杜婆鸡色泽金黄,鸡肉富有韧劲,而且鲜香怡人,油而不腻,辣得过瘾,让人无穷回味,意犹未尽!”
菜品特点:烹饪时间短,进味快, 肉质鲜嫩,油而不腻,配上松滋本地产的“炖钵炉子”,越炖味越长,吃起来回味无穷。由于味道好,价格大众,客人吃后竞相宣传,成为80年代后期名扬省内外的一道地方名菜。被选为“松滋十大名菜”榜首菜,同时被评选为“荆楚十大名菜”。
制作方法:取料松滋本地鸡,宰杀,除去内脏,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状。首先用大火将鸡块用油煎焖,再放入精盐、姜块、料酒、蒜瓣(苗)、啤酒、八角茴、豆瓣酱、干红辣椒皮,干焖,配上松滋本地产的土钵子放水烹饨。 

七. 河南省 新乡市 卫辉市 卫辉杜记牛肉

卫辉杜记牛肉是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的。卫辉杜记牛肉以豫北地区1至3岁的黄牛为原料,用几十种名贵中草药为佐料制作而成。形色鲜美,表里如一,肉嫩味香,味透骨髓。既保有传统牛肉烧制的风味,又具备了独特而纯真的口味。

“卫辉杜记牛肉”是由著名牛肉蒸煮技师杜世魁先生创立于1856年。杜世魁在历代传统牛肉烧制工艺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多年的潜心研究、刻意求新而制作。

“卫辉杜记牛肉”以豫北地区1至3岁的黄牛为原料,用几十种名贵中草药为佐料,科学配方,清细加工,经消毒、腌制、蒸煮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形色鲜美,表里如一,肉嫩味香,味透骨髓。既保有传统牛肉烧制的风味,又具备了独特而纯真的口味。在营养方面,同时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佳品。其制作考究,工艺严谨,味香色正,堪称卫辉一绝。

“卫辉杜记牛肉”在1998年经国家商标局注册为“世魁”牌牛肉。“世魁”牌牛肉在第三届中华名小吃认证评比活动中一举夺得“中华名小吃”金牌;2000、2003年度分别被河南省及新乡市名吃、名师、名店认证命名组委会命名为“河南名吃”、“新乡名吃”,在首届全国清真食品博览会上荣获“全国名优清真食品”荣誉称号; “世魁”牌牛肉传人杜家才同志在河南省首届豫菜名师大赛中被授予省内唯一牛肉蒸煮“河南名师”荣誉称号。“世魁”牌牛肉也在中国首届中原美食节上被评为“中原优秀美食展品”,新乡市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八.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杜家驴肉

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驴肉被称为肉中的珍品,据说慈禧太后喜食驴肉,宫里有专门烹煮驴肉的大厨,还经常让全国各地制作驴肉有名的艺人进贡驴肉,以满足自己的嗜好。据说,垛石的“杜家驴肉”当时就是贡品。

“杜家驴肉”的传人杜善平今年四十多岁,他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在垛石街煮驴肉做生意。杜善平的曾祖父叫杜瑞武,杜瑞武的父亲是清朝的一个七品官,后来辞官不做,回到家乡故里垛石,没有了俸禄,没有手艺,生活一塌糊涂,吃了上顿没下顿,整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马瘦毛长耷拉鬃,人至穷时失颜容”,没办法,就在垛石西桥西大坝处搭了三间凉棚,卖茶水,仍然难以维持生计。杜瑞武的父亲为官之时,曾结识一好友,也是七品县官,一日,他来看望老朋友,见其生活如此糟糕,禁不住连连摇头叹息,怪老朋友不该辞官,同情之余,猛然想起自己曾保留着一张煮驴肉的秘方,又见垛石养驴者甚多,于是便拿来秘方,资助老朋友干起了驴肉生意,并为之起名“杜家驴肉”。

“杜家驴肉”配方独特,口味极佳,很快成为名噪当地的特色小吃,并入选成为贡品。

“杜家驴肉”生意兴隆,等到杜瑞武接掌了生意,家境已经相当殷实,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但杜瑞武牢记父亲“过日子要节俭,不细不财主”的教导,生活过得很简单,衣着不讲究,甚至打着补丁,饭食不讲好孬,吃饱就行。

一日,有一帮做牛笼嘴的河南客商拉了七大车牛笼嘴到东北去卖,途径垛石吃饭休息,看见一衣着破烂的老头捡拾他们吃烧饼时掉下的芝麻粒儿吃。这个老头就是杜瑞武,他见客商笑话他,就说:“我不是稀罕你的芝麻,而是怕你们浪费了,须知一粒粮食一粒汗珠来之不易。”随后,他又问:“你们的牛笼嘴卖吗?”

河南客商不屑地说:“你都穷成这样了,你买得起吗?”杜瑞武说:“我有不少牛,我觉得我的牛的数量肯定比你的牛笼嘴多。”河南客商自然极不相信:“要真是这样,那我们就把这些牛笼嘴全部送给你。”杜瑞武叫人从院子里牵着牛一头一头往外出,一个一个戴牛笼嘴,最后七大车牛笼嘴全部戴完了,牛还不停地往外出,据传,可能有一万头牛之多。于是后来有了“万牛杜家”之说。杜善平说,他的曾祖父杜瑞武靠经营驴肉生意,挣了很大家业,也养了很多牛,当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多。

驴肉营养丰富,有补气血、易脏脉等功能,据说,常吃驴肉可以舒筋活血、有打通血脉、补充元气的功效,因此,驴肉往往成为练武卖艺之人的常用食物。据传,垛石桥有练武的习俗,过去有武馆、拳房,常有习武之人来往献艺切磋,“杜家驴肉”也曾随着这些江湖艺人传到外地、美名远扬。

杜善平的父亲没有传接“杜家驴肉”这一祖传手艺,杜善平的手艺是爷爷、奶奶直接传给他的。他曾听奶奶说,从1956年以后,国家就不允许宰大牲口了,宰个驴三年监狱,也就没人敢宰了;1958年,国家提出了“三面红旗(人民公社、平均主义、大锅饭)”,老百姓过的是大集体的生活,马、牛、骡、驴是集体的主要劳动力,是生产力,一个大队里有多少牲口都有数,都有户口,病牛、病驴必须得报到公社里,经批准后才能宰杀。再加上这段时期国家净“搞运动”,社会乱糟糟的,老百姓日子过的人心惶惶,杜善平的父亲根本没有心思学手艺做生意。

杜善平从1986年开始干起了祖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并把“杜家驴肉”更名为“平安驴肉”(杜善平的小名叫平安,另取平安健康的含义)。“平安驴肉”有两种煮制方法,一种是按比例调好中药,和现宰杀的驴肉一块放进肉锅里浸煮;另一种方法是把活驴赶进一个专门砌成的巷道里,用火不断把巷道烤热,驴大汗淋漓后,口渴了就去喝配好的中药水,如此循环多次后,活着的驴肉里就渗进了药水,成了“药驴”,然后把驴宰杀,放在锅里煮。

“过去买驴简单卖肉难,现在是卖肉简单买驴难。”刚开始干的时候,本地或周围的乡镇养驴户很多,驴很好买,但肉不好卖,每集卖很少的肉,原因很简单,老百姓生活水平低,吃不起。现在则不同了,从来不赶集,每天杀好几头驴,肉还不够卖的,许多饭店、超市等客户得提前四五天预定才行,否则就买不到。“现在主要从哪里进活驴?”“井里无水四处里淘,”杜善平开了句玩笑,他接着介绍说,“由于驴的生育周期长,农村近年来养驴户越来越少,更没有成规模养殖的,因此当地的活驴资源正逐渐匮乏,无法满足需要,而从新疆、内蒙、辽宁等产驴区进活驴,要加上高额运费,成本将大幅提高。因此现在主要是靠经纪人给牵线儿,在周围的县区买本地驴,经纪人联系好了卖主,给我打电话,然后我过去看货。”“让他们给送货不更方便省劲吗?”“不行,驴有肥有瘦,买一头驴付多少钱得根据出肉量来定,买驴必须亲自现场看好了到底能值多少钱,如果看走了眼就会赔本。”二十多年,让杜善平练成了一双比称还准确犀利的慧眼,摸摸驴的脖头,扣扣肋膘,便知能出多少肉,宰杀后上称,跟估计出来的上下不差一二斤。

每年五一农副产品博览会期间,杜善平都会去济南搞展览,已经参加了五六年,受到市民消费者的好评。博览会期间,每天的销售量都在几百斤。2007年,垛石“平安驴肉”被评为“济南市名优风味小吃”,并在济南大观园设了代销点。

“平安驴肉”承佳艺,掇拾群芳供甘旨。目前,垛石镇有驴肉加工户几十家,杜善平希望能与他们一起努力,把“垛石驴肉”打出更响的品牌,让驴肉的清香飘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