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昆明卖特产的连锁超市 昆明卖特产最大的市场在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昆明卖特产的连锁超市 昆明卖特产最大的市场在哪更新时间:2023-08-23 10:32:01

一.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乳饼

石林乳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养殖户素用鲜羊奶制作乳饼的习惯,在石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石林乳饼一直以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享有盛名的地方土品。据民国《路南县志》(路南县于1998年更名为石林县)记载,“乳饼,用羊乳酸化为之,为此方之,较宜良所产者为多,年出境约万余斤”。由石林恒晟乳制品厂、石林朋成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生产的“羊奶妈”牌、“朋成”牌产品,2005年取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第一届至第三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奖、银奖、金奖殊荣。产品畅销省内外,部分销往港澳、台湾等地。

石林乳饼,驰名中外的石林乳饼,以山羊奶为原料精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云南省名特食品之一。

石林乳饼,产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圭山、石林、维则、亩竹箐、西街口等。这里地处滇中沃野的山区、半山区,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山间有着星罗棋布的天然牧场,适宜放牧奶山羊。撒尼农民历来有成群饲奶山羊养羊群的习惯,很多人家都能自制乳饼。他们把刚挤出的新鲜羊奶煮沸,加入食用酸(酸浆),使其凝固后用纱布包起压制成块,晾干即成乳饼。一般5公斤奶可制1公斤乳饼。优质乳饼乳白中带黄,质地纯净,饼肉细腻,滋润光滑,气味清香,无酸味,表面有油质感。民间将乳饼放入罐内密封,可存放半年不变质。

石林乳饼,乳饼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烹制成各种美味菜肴,加之制作简单,容易保存,深受人们喜爱。乳饼的吃法很多,可蒸、烩、煎、炸或生吃,或以做成火腿夹清蒸乳饼,锅贴乳饼、鸡烩乳饼、青豆烩乳饼等口味有别形美色鲜的菜肴。

石林乳饼

地域范围

石林乳饼产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辖7镇1乡:鹿阜镇、石林镇、路美邑镇、板桥镇、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0′-103°41′,北纬24°30′-25°03′,南北长58.8千米,东西宽51.3千米,区域总面积1719平方千米。天然草场73.38万亩,挤奶母羊年均存栏8.1万只,鲜羊奶年产量7000吨,乳饼年生产量1400吨。

二.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荞包子

    荞面被称为保健食品。云南的高寒山区普遍种植荞麦,部分地区还把荞麦当主食。荞类食品很多,如糕点中的荞坨、荞饼等,面点中的面糕、荞面条、荞炒面等。荞包子是云南大众面点之一,制作方法颇多,经历代厨师研究创新,"四味荞包"曾在全国第二届烹饪比赛中获银质奖章,深受国内外营养学及食品工艺学的专家好评。 荞包子色泽金红,外表酥松有小裂纹,口感酥、化、腻、香、甘,食后回甜,中老年人特别喜欢。按照中医药膳的观点,荞麦具有清热解毒、降气宽肠、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的功效,适用于肠胃热积泄痢、自汗偏头痛、紫癜、疮毒等症。( 昆明)

三.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云南回饼

云南回饼是昆明特有的名点。它细白如雪,松软爽口,清香咸甜,老幼皆宜。

云南回饼不仅风味殊异,而且来由也有奇特。50多年前,"合香楼"糕点铺的一位砚师傅把面团搓好后,发现忘了加鸡蛋,这时面团已酸,继续发酵,面要变质,不发酵又做不成面包。正在发难之时,一位名叫李清祥的师傅说:"加些小苏打做成烤饼吧"!于是他们就把面团擀成一厘米厚的面片,切成二厘米见方的小块,为了和其他糕点有所区别,又在生胚中心加了一个红花,上炉烘烤。万没想到,出炉一看,色如白雪,形如玉块中间一点红,好似雪里红梅分外妖娆,试尝之后,清香爽口,松软味美,分外好吃。师傅们都很高兴。一位师傅说:"这饼是发面返回来做成的,就叫回饼吧!"回饼送到店内,由于新奇而味好,很快被顾客抢购一空。后来,他们在配料中加上适量的椒油、精盐等。味道更佳,成为"合香楼"独家经营的名牌产品。

回饼色泽雪白,质地柔软,甜中带咸,入口舒适,不干不燥,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于老人、儿童和病人食用。

四.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小西瓜

西瓜主根系,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根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茎直立,4--5节后间伸长,5--6叶后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可形成3--4级侧枝。叶互生,有深裂、浅裂和全缘。雌雄异花同株,主茎第3--5节现雄花,5-7节有雌花,开花盛期可出现少数两性花。花冠黄色。子房下位,侧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虫媒花,花清晨开放下午闭合。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种皮白、浅褐、褐、黑或棕色,单色或杂色。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克--150克、中籽类型40克--60克、小籽类型20克--25克。子瓜类型150克--200克。

五.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宝洪茶

宝洪茶是从唐末引栽宝洪寺内的千年古茶树选育繁殖而成的特异小叶绿茶种,成茶采摘于高原宝洪山(1850米以上海拔)茶园优质鲜叶炒制而成的传统历史名茶。本茶“清香扑鼻,饮后唇边留香,滋味鲜醇”,素有“屋内炒茶满院香,院内炒茶院外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的留世名传。

主要养份和维生素高于同类茶的独特品质,蛋白质19.1%、氨基酸4.7%、茶多酚25.04%、咖啡碱4.75%、维生素0.82%。1933年征展参加美国农博会获“十里香茶”之称,1980年评为云南省高香型名绿茶品质第一名,1982年评为云南省名优茶,1985年南京全国名茶品种评审会,评为名优优良品种,载入中国茶经《名茶绿》,2002年中国云南思茅春茶交易会名茶评比,获中国云南金奖名茶。1993年10月注册商标为宝洪牌茶叶。

六.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斗南花卉

斗南村位于璀璨夺目的“高原明珠”滇池东岸,距昆明市仅16公里,隶属呈贡县斗南镇。全村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797户,总人口5727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亩,人均仅0.4亩。凭着斗南人勤劳聪明、奋发进取的精神,以及改革开放的春风,斗南人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前列,先种菜再种花,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发展一村一品经济。全社区有劳动力4039人,以种植花卉为主,面积2040亩,占85%。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亿元,人均纯收入5300元,全村人均储蓄存款上万元,90%的农户建盖了样式新颖、砖混结构的新房,80%的家庭都有了大屏幕彩电、VCD、高级组合音响等高中档电器,40%的家庭有了摩托车,10%的农户拥有了家庭汽车,电话普及率100%。200多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新切花营销,100多人在县外建有花卉种植基地。花卉产业日益发展,斗南花卉的品牌日益提升,斗南村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遐尔的“花乡”,“斗南花卉”经评估无形资产价值达32亿人民币。

斗南村是云南最早进行花卉生产种植的地方,现已发展成颇具规格的花卉自由交易市场及现代化花卉拍卖市场,形成以产-供-销为一体的新一代信息物流中心。每天有数百万枝鲜花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走向世界。呈贡斗南已成为中国花卉这一炫丽多姿的花环上最为耀眼的明珠,并且走出了云南,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地,带着斗南人的希望飘扬过海,香飘万里。展览设计以“斗南花卉香飘四海”作为主题,展示呈贡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种资源、多姿多彩的花卉品种。从“斗南花卉 香飘四海”中看到了斗南的未来及在亚洲花卉市场中领航作用,集中体现未来的“亚洲花都”形象。

七.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东川糍粑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糍粑排骨是一道带有浓郁乡土风味的新菜色,柔软的糍粑包裹着酥烂入味的排骨,再油炸至金黄,入口松化内里软滑,带有排骨肉汁,口感非常丰富。

八.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卤腐

路南卤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林卤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石林豆腐为原料腌制的。而石林豆腐因为使用巴江水而品质极佳。石林卤腐主要分为两个品种:其中在豆腐中掺入菜油、盐等配料的称为油卤腐;在豆腐中掺入酒、辣椒粉、盐等配料的称为酒卤腐。而两种卤腐都具有色美、味的特点。但由于配料的不同,两种卤腐又各具特色,味道不凡,人尝人爱。石林卤腐在石林县内各大小商场,土杂店均可购到。

云南人习惯把腐乳称为卤腐,卤腐是以豆腐腌制而成的一种佐餐酱菜。路南腐乳,色呈红黄色,香辣可口,和口化渣,是云南省著名的酱菜品种之一。

路南腐乳产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旧称石林县为路南县,故所产卤腐称为“路南腐乳”。

石林县境内有着举世闻名的喀斯物地貌,山清水秀,相传制作卤腐的历史已有百余了。用发源于本县黑龙潭的巴江水制作豆腐,其品质上佳。用此上佳的豆腐和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卤腐,色泽红黄,富有弹性,细腻润滑,入口即化,是色、香、味俱全的佐餐品。

九.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昆明大头菜

系用荠菜根腌制而成,其色黑,所以又名“黑荠”,分为玫瑰黑荠与甜味黑荠而种。在副食品中其用途很广,可生吃,可炒肉,可凉拌,作春卷、烧卖等,若加入少许黑荠、颇能抬味,昆明人吃凉米线,也喜欢加上一点黑荠丝。过去昆明允香斋的出品最为有名,《续修昆明县志》记载:“大头菜,甘香脆美,以三牌坊允香斋及西仓坡下和羹酱园所制最佳,运销亦广。”现在市内各酱彩铺、销售点均有,分为盒装及散装,盒装最适宜作当地土礼物送人
( 昆明)

十. 云南省 昆明 盘龙区 昆明玫瑰大头菜

玫瑰大头菜创始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过去,云南昆明玫瑰大头菜的店铺有数家,其中“永香斋”酱园号称“芥酱名家”。该店酱腌的玫瑰大头菜风味别具,名声最大。

昆明玫瑰大头菜是以当地郊区(主要是关上、杨方凹一带)出产的上等鲜芥菜头为主 料,经过削皮破块,用精盐和磨黑盐三次入池腌制,然后出池滤水,转入泡酱池内进行酱制发酵。先将醅子酱(即酱制大头菜的陈年酱汁)和经过特殊处理的红糖、饴糖、 老玫瑰糖及老白酱(即面酱)制成酱汁,便可入池酱制芥块了。酱腌时,要装一层芥 块淋一层酱汁。最后,放上篾巴,压上木板和石头,再加满酱汁,八十天即可出池晾晒。晒至两天半,翻个再晒半天,即可收起、入缸、压实、密封,经三个月的贮存发 酵后,方为成品。大头菜皮色黑亮,内心褐红,湿润柔软,易贮藏携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