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阜阳特产哪里好卖 阜阳哪个特产店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阜阳特产哪里好卖 阜阳哪个特产店最好更新时间:2023-10-15 23:26:18

一.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酸汤面叶

酸汤面叶

是颍州区的传统小吃,现在已经没有孩子对这种简单的面食能看上眼,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碗酸汤面叶就是农村父母对孩子很厚很重的奖励。面叶由纯小麦面做成,作料是醋、葱花、味精与少许小磨香油。因为不是擀,而是用擀面杖的一头动作很快的煽动,当面叶煽好后,不是用刀切,而是离出来的,就是用刀尖部分划出来的,很宽很长,整个面叶连在一起,是一个整体。锅中的水烧开后,挑起擀好的面叶,完整的放入水中,水再滚起来时就好,立即用笊篱捞出,盛到事先调好的特制的汤中,一碗香气扑鼻、清香爽口、令人垂涎欲滴的酸汤面叶就做好。吃过后让人回味无穷、满口余香,长久不能忘怀。

二.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阜阳格拉条

阜阳格拉条是安徽省阜阳市的特色小吃。格拉条是一种面条,按当地方言翻译出来的当地通用写法为“格拉条”,格拉条面比较有嚼劲,但不是很硬。

格拉条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阜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gela),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 。

所有的格拉条店均不装饰,石灰墙水泥地,当街一口大锅,锅上架着千斤顶做的压面机,压面师傅把和得很硬的面团放进去,压着千斤顶,面条便会飘洒入锅,沸腾的开水里很快就煮熟,捞出,放进冷水里,洗去粘液。大碗4块,小碗3块,老板,小碗两碗,一个鸡蛋茶。师傅便会抓起事先煮熟的黄豆芽和适量的面条,投入滚开的锅里一烫便入碗中,调入盐,撒上氽熟的芹菜或豆角粒,淋上芝麻酱,倒入酱油醋,泼上辣椒油,捏一撮榨菜末,好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格拉条就上了桌。

格拉条吃起来,很香、很辣,这或许与在当地的饮食风味有关:一咸三分味儿,一辣到十成。格拉条店开遍颍州大街小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阜阳的格拉条店,无论大店小店总是排队等候才能吃到。而在阜城最著名的店铺要数颍南莲池格拉条,格拉条在阜城大多只有中午才能吃到。格拉条的特色就是拌酱,芝麻酱(又称芝麻糊)是地地道道的香,还有辣酱一定是油炸的辣椒油。又香又辣,绝对美味。

三. 安徽省 阜阳 太和 太和馄饨

馄饨皮为边长约6厘米的正方形,或顶边长约5厘米,底边长约7厘米的等腰梯形;水饺皮为直径约7厘米的圆形。

馄饨皮较薄,煮熟后有透明感。亦因此薄厚之别,等量的馄饨与水饺入沸水中煮,煮熟馄饨费时较短;煮水饺过程中另需加入3次凉水,经历所谓‘三沉三浮’,方可保证煮熟。

馄饨重汤料,而水饺重蘸料。

四.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田三卷馍

说到阜阳的特色小吃,不得不提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有名的卷馍,特别是:田三卷馍.当地人一提田三卷馍就津津乐道,而来到阜阳的人问及小吃,大部分人就先说田三卷馍了。

四个薄软的圆形外皮,摊好叠放在一起,从蒸汽火锅里捞出煮好的味道鲜咸,带点卤味又不是很种口味的菜:豆芽,黄瓜,面筋放如皮上,卷起.另外你也可以自选加入鸡蛋,香肠和调味料:辣椒酱和香菜。一起卷入馍皮中,一个味道不错的田三卷馍就是它了。

大口咬下去,软嫩的馍皮,清爽的豆芽菜,筋道的面筋,加上鸡蛋香肠,独特的味道这就是阜阳田三卷馍。对了地址在:阜阳千佰意向东有店牌“田三卷馍”有机会来就去尝尝吧。

五.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高产优质大豆

大豆是该市主要粮油饲兼用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0万亩左右,总产 3万吨以上, 每年可提供优质商品大豆2万多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市推广了高产优质良种——洪引一号,建立了两万亩良种基地,每年可向外提供一级良种豆150多万公斤。该大豆适应性广,91年在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下年均亩产206公斤,表现出 高度的抗涝性能。92年千亩丰产方在开花结荚关健期(7月中——8月上旬),遇到近一个月的持续特大高温干旱,平均亩产仍达162.5公斤,最高单产255.5公斤。洪引一号大豆株高80至100cm,亚有限结荚,分?枝6-8个,单株结荚50-70个,多的达150个以上,且三、四粒 荚占百分之五十以上,黄色、椭园形,百粒重20-24克,耐肥,茎杆坚韧,抗?倒伏,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品种。

六.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粉鸡

粉鸡有-鸡和白粉鸡两种,-鸡是油炸的,白粉鸡是水煮的。

选用上好的鸡脯肉,切成条状。加入盐。也可以打一个鸡蛋清,和红芋淀粉,充分摔打揉搓,让肉和淀粉充分粘和,放半个小时。旺火把鸡汤煮沸,鸡肉分开放入锅内,轻轻搅拌,把旺火改为慢火煮十分钟即可。加入适量的盐、鸡精、胡椒、香菜,点入香油就可以了。如果想做-鸡把鸡汤改为油炸,然后把粉鸡放入鸡汤煮沸,放入作料同上即可。

粉鸡:阜阳经典小吃。

粉鸡是用嫩鸡肉,拌上厚厚的水淀粉、鸡蛋,然后在盆里可劲的摔(摔的过程很重要,一定要很大力气),摔到淀粉不脱落,然后下到滚开的清水中,煮熟后捞出

然后在用鸡汤做汤底,放上葱姜,材料,下入粉鸡,放点小白菜、黑木耳,一碗鲜嫩的粉鸡就出锅了。

七.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牛庄穿心莲

穿心莲

穿心莲茎方节显,绿色枝叶均对生,质脆易啐味极苦,全棵入药,清热解毒,消除肠道疾病,可以制穿心莲片剂,也可以提取穿心莲内脂制针剂,穿心莲杆子也可以加入各种饲料中,预防肠道疾病。

临泉县牛庄乡有传统种植穿心莲的历史,2006年全县以牛庄为中心种植穿心莲2万多亩,产品销往上海、广西、北京、湖北、四川、河南、广州全国各大制药厂。

八.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颍上大米

颍上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颍上大米是安徽阜阳颍上的。

日前,由颍上县稻谷深加工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协会申报的“颍上大米”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继太和贡椿、临泉老集生姜之后,我市第三个获此认定的商标。

颍上水稻栽培历史久远,质量甚佳。近年来,颍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该县稻米生产大县的实际,深入调研、撰写报告,挖掘颍上大米种植历史和种植优势,积极帮助申请,促成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据介绍,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通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促进特色行业发展。

颍上大米

颍上县稻谷深加工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协会

12626103

九.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谭棚毛笔

安徽历来多文人墨客,所以安徽的文化底蕴也非常的深厚,故徽州,就盛产“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也是历来文人墨客所不可或缺的,故,这些东西也是比较出名的,提到“文房四宝”,大家就知道“徽墨、宣笔、端砚、宣纸”,很少有人知道阜阳的毛笔。

毛笔是书法绘画特有之工具,历来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临泉县谭棚镇一带生产毛笔始于明代,时称为“明笔”。相传明朝末年,谭棚西有“元圣笔庄”,清代咸丰年间,谭棚东小王庄李万忠曾开设“明道堂笔店”,世传祖法,善制好笔。清代书法家徐广缙曾赞曰:“明道堂,笔中王。”因制笔工艺精细,遐迩闻名,畅销全国,素有“毛笔之乡”的美称,现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

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

近年来,临谭笔庄仿制的“仿唐鸡距笔”很受书画展和国际友人的喜爱。此笔与常见笔迥然不同,杆粗而笔头短,颖齐而含墨多,锋尖如竹笋,似鸡距,千划如一,不发叉,不脱毛,毛尖书于纸上,如铁锥划沙,似鸿爪履雪,饱笔书写,如玉润珠圆,似龙腾虎跃。所书之字,似肥而不剩肉,似瘦而不露骨。正如一位书法家所赞:“柔刚相济、挥展自如,堪称写字作画妙品!”。谭笔品种计一百有余,中档笔有墨海腾波、山清水秀、刚柔相济、旭日红等;高档笔有信唐鸡距、谭笔生辉、玉润昌寿、特级石獾等,最大笔“墨龙飞舞”,笔头长30厘米,可书写1米见方的大字。

临泉毛笔工艺最初起源年代,虽无确实的文学记载,但清代中期制笔大师李万钟是制笔世家。由于李万钟经常肩挑、背驮,到各地赶集市卖笔。他在湿地撒上青灰,捕上油布把笔摆上卖,由于地上撒有青灰,从此人称“吊毛灰”笔,“吊毛灰”笔因毛笔质量好,而扬名中原大地。

制笔大师曹如章,14岁时家里当了二亩地,作“压跪礼”(学费),拜李万中为师,学艺五年,得其真传后出师。在家制笔卖笔,60年代成立杨桥毛笔厂任厂长。70年代,制笔得到发展,从一家发展到四家,分别是明道堂(李万钟后辈),因种种原因离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成立了文德堂贡笔厂、张麟德创办临谭笔庄、杨桥毛笔社。

曹如章大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博采众长,改进创新,使文德堂毛笔选料更加广泛,工艺更加考究。由文德堂首创的《八柱擎天》毛笔,可以一分为八,一笔多用。其它以黄尾、山羊毫、山兔毫、石獾毫、鸡距毫等为材料的毛笔达百余种。其成品毛笔,尖圆齐健,独具特色,被称为“书坛一宝”。

临泉毛笔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扬海外。赵朴初、吴作人、韩美林、范曾、启功、刘子善、-忠、穆孝天、顾美琴、吴天月等当代书画家对临泉毛笔均给予高度评价。

临泉毛笔在十四大期间,被安徽省代表团做为安徽省珍贵礼品敬献给邓小平同志,现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国务院办公厅并写来感情信。香港回归时,有关领导又以文德堂特制的龙笔为礼物赠送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特别赞誉,并特此写来感谢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