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红河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红河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4-17 17:39:08

一. 云南省 红河 石屏县 石屏柑桔

石屏广大农村种植柑桔的历史虽然久远,但品种长期未经改良,且规模小,未形成产业效益。1984年,石屏县科技部门引进外地优良品种枝条与本县传统木本嫁接改良,培育出了优良的柑桔品种,并在异龙湖北岸及宝秀、大桥、坝心等乡镇连片推广种植近5万亩,成为石屏富民强县的一个产业,并为状元故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石屏柑桔果实大而丰润,汁多味甜,香气馥郁,爽口润肺。其中尤以椪柑、脐橙、蜂洞柑等几个品种的品质最为突出,曾两次获国家食品博览会第一名。1992年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对石屏柑桔的丰产性考察和品质评鉴是:“石屏属柑桔生态最适宜区,其品质首屈一指”。一位资深的中国农业科学专家在考察了石屏的万亩柑桔基地后惊愕地说他将改写他的柑桔研究专著。因为他首次在滇南石屏发现,在此地区能够种植出如此高品质的柑桔,是他以前闻所未闻的。1995年2月,美中文化交流中心的几位外国专家到石屏,看到石屏柑桔之大竟以为是工艺品而不敢食用,经品尝后个个赞不绝口,临走要求县政府每人送他们一个柑桔作为纪念品。石屏柑桔之优良,由此可见一斑。

1994年11月,省长和志强同志在参观了石屏的万亩柑桔园后称赞石屏为“柑桔之乡”。每年10月至次年元月,异龙湖、宝秀镇、大桥万亩生态柑桔园硕果累累,游人如织。正是:此境只在仙界有,石屏柑桔甲南滇。

二. 云南省 红河 石屏县 石屏杨梅

石屏杨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屏县于1985年开始种植大杨梅,经过多年的试种和探索,于1993年通过省、州有关专家鉴定,得到了品质佳、口感好、果肉多、核小、色泽艳丽、酸甜适中的好评。于同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多点推广引种。大杨梅在石屏县已成为任何水果不能取而代之的品种之一。石屏大杨梅初由浙江引进种植,因石屏地处北回归线附近,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壤、气候特点适宜大杨梅生长,因而大杨梅果实大、味道甜中稍微带酸,非常可口,深得人们喜爱。每年5月杨梅成熟期间,昆明、玉溪等地游客纷纷前往石屏参观、品尝。石屏的杨梅果主要为鲜销,其次为深加工产品,主要是加工杨梅干红,杨梅果酒。此外,杨梅原汁及杨梅果醋加工正在开发试验中。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从省城昆明至石屏仅仅四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就可到达,这个小城也逐渐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地方。一路上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在盛夏之际,驾车于其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清凉惬意。但更为引人的则是遍山满园的大杨梅,暗红欲滴,犹如高原上的红玛瑙。五月份,石屏是属于杨梅的。石屏县漫山遍野的大杨梅又绽放出了诱人的芳香,满山遍野鲜红似火的大杨梅,吸引了广大游客纷至沓来。

石屏杨梅

地域范围

石屏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8′00″~102°43′00″,北纬23°19′00″~24°06′00″。全县国地面积3037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8公里。石屏杨梅生产地域范围包括石屏县异龙、宝秀、坝心、龙朋、大桥、新城等6个乡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石屏杨梅果实中等大,成熟时呈不正圆形或扁圆球形,平均单果重10克,最大单重16克,果面为鸟紫红色,果顶稍凸,果底平,缝合线较明显,果蒂小;果肉肉质细软、酸甜适度、内部红色或淡红色,汁液多、具香气、核较小。 (2)内在品质指标:石屏杨梅成熟早,耐贮运,营养价值高,果实中含糖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其中,可溶性固形物≥10.5%,总糖≥9.5%,可滴定酸≥0.7%,每100克果汁含维生素C量≥5.0毫克,每公斤果汁含钾量≥1500毫克。 (3)安全要求:执照GB2762、GB2763及GB10650中规定指标执行。

三. 云南省 红河 金平县 紫糯米

紫糯米

紫糯米,又称黑糯米,栽培历史悠久。据《定番州志》记载,从宋代起即为历代地方官府向皇帝进贡的“贡米”,是御餐中的珍品。当地农民传说,这是宋代的一位苗王,名叫黑阳大帝,是他首先发现的。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都要打黑糯米粑以示祭祀,这一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四.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哈尼“野味”

红河南岸的红河州红河县哈尼族饮食最具特色之处,首推一个 “野”字,可谓是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

这里的哈尼族饮食,“野中有味”,当之无愧。用料朴素,取自天然,色味并俱。这里,群山连绵,林木参天;坡腰沟底,溪流淙淙。这里不但稻麦、玉米、山药遍野皆是,而且虫鸟鱼虾、野菜野果亦十分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饮食资源。

春日,人们爬上山头,从树上采摘下大背小背的甜菜叶、山椒子;下到秧田里,点着松明火把,捉回一盆盆泥鳅鳝鱼,拣拾来一堆堆螺蛳田蚌;然后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煮一锅红豆,话一回农事,说一些邻里逸闻、计划计划一年的生活。嘿,那山茅野菜的清香,那鱼鳅螺蚌的鲜甜,包准能让你垂涎欲滴,包准会勾起你无尽的遐思和无限的希望。

夏季,人们采摘来玉荷花、缅冬瓜,拌上盐巴辣椒;或者,就从房前屋后的田边地头随手扯几把“龙爪草”,找几朵蘑菇鸡枞,或煮或炒,端上桌来,便是一盘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营养丰富,醒酒解暑,而且味道好极了!

到了秋天,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各种野味更加丰富多彩了。油炸蚂蚱、脆皮蝉蜕、香炒臭屁虫,无一不是桌上的珍稀;稻田鲤鱼,林中松雀,山里竹鸡,则更是待客的佳肴。

隆冬时分,山外江北,也许是冰天雪地、万木萧条了,而哈尼山寨的周围,依旧是苍翠葱茏,果蔬不绝。你看那农家饭桌上的菜盘里,除家养的鸡鸭牛羊肉外,绝少不了热气腾腾的苦菜汤、黄生生的野豆酱、香喷喷的野蜂蛹……

五. 云南省 红河 金平县 龙竹

金平龙竹是生于金平县海拔1000-1200m的厚毛龙竹。秆高达12-18cm,径10-15cm;梢头下垂;节间长30-40cm,被白色或棕色贴生小刺毛;节内与节下各具一圈白色至棕褐色绒;主枝1或有时主芽发育。秆箨早落,或于基部数节迟落,鲜时黄棕色至栗褐色,密被白色至淡棕色绒毛及黑褐色遂毛,箨舌高6-10mm,先端齿裂;箨叶卵状,外翻,稀近直立。材用观赏价值高。

六.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竹编鸭

竹编鸭是泸西回族的特色小吃之一,它的主材料是鸭子。鸭子的大小是生时总量在1公斤左右,熟后是0.7公斤左右。制作竹编鸭首先是把活鸭杀后洗净,然后用食用盐,然后再用竹编把鸭子整只编入竹编筐放入水中煮,煮后完全冷却,取掉竹编剁成小块,加入炒好的黄豆酱料,这样美味可口的竹编鸭就做好了。

竹编鸭色香味俱全,是招待朋友和客人的佳肴

七.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肉芽

哈尼族的“肉芽”,是将肉配好调料后吊起,任肉发臭生蛆,蛆虫便是富含高蛋白营养价值极高的“肉芽”。等蛆长大便会掉落到肉下挂着的兜中,或用棍敲击臭肉,白蛆便纷纷堕落,拾之油炸或炭烧,异香扑鼻,非常可口。

八.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荞酒

泸西阿庐古洞闻名遐迩,泸西风味独特的荞麦系列食品,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泸西荞酒就是其中之一。

泸西荞酒以产于境内高寒山区的优质苦荞为原料,用得天独厚的阿庐古洞地下矿泉水系“观音寺”井水,把荞籽蒸煮、糖化后。用新型发酵等方法精心酿制而成。苦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苦荞被称之为“五谷之王”。其味微苦,平、寒,茎叶含芦丁,荞籽含维生素B、脂肪、蛋白质,所含蛋白质、核黄素在谷类中居首位。民间把苦荞作为清肺凉腑、消炎解毒、开脾健胃、预防高血压的药用食物。“观音寺”井水,清冽回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因此,用苦荞和“观音寺”井水,科学酿成的泸西荞酒,色清透明、甜而微苦、回味余香,具有苦荞所含成分、功效和苦荞的独特风味,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产品销往省内外。“兰益牌”小荞酒在1997年第六届中国专利技术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九. 云南省 红河 弥勒 弥勒卤鸡

卤鸡

弥勒卤鸡色、香、味、形俱佳,一点也不夸张。它选料精良,非刚打鸣的土公鸡不要;加工方法独到,卤料多达20多种,还有传统的“秘方”轻易不示人,最重要的是卤料的比例,多一钱则多,少一钱则不及。它佐以的蘸水也不同凡响,青韭白葱玉蒜黄姜……小小一碗竟盛着赤橙黄绿青蓝紫,让人叹为观止。当一盘坎切装盘后的卤鸡端到你面前时,一定让你胃口大开。还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配料的卷粉、米线的加工用料也是选自本地一种传统优质稻米。弥勒县城的10多家卤鸡店铺,每天加工出的卤鸡800只左右,都一销而空。

十. 云南省 红河 元阳县 元阳荔枝

荔枝是元阳的水果之一,以早熟、色泽鲜艳、味酸甜可口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上市期为每年的3月份,盛果期为每年的4至5月份,年产量可达1.5万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