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沅陵土特产菜品有哪些品种 沅陵特产下饭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沅陵土特产菜品有哪些品种 沅陵特产下饭菜更新时间:2023-08-13 05:49:34

一.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碣滩凤姣茶

碣滩凤姣茶系唐代贡品,据《辰州府志》载:“邑0茶处多,尤以碣滩产者为最……”。

碣滩凤姣茶产于沅陵县国家大型水电站五强溪库区,这里群山起伏,绿树成荫,空气新鲜,茶园终年不施农药、化肥,属纯天然绿色食品,经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多次检测,各项卫生指标均达到有机茶标准。

碣滩凤姣茶品质特点:条索紧细微曲,银毫满披隐翠,清香高而持久,汤色绿亮明净,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绿亮。

1982年以来,碣滩凤姣茶连续16届被评为湖南省名茶;1989年获农业部金奖,并被誉为“中日友好茶”;1991年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文化名茶”称号,并被授予金奖,载入《中国名茶录》;2001年、2002年连续2届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3年获湖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5年获湖南省名茶特等奖;2006年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同年获“中绿杯”金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名茶评比中获得金奖。

二.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蜂蛹

沅陵县乡下农村,盛产这种东西,尤其以筒车坪、枫香坪、火场乡山界上的灌木林中,野生的最多,不过想搞到这种蜂窝,也是很危险的哦,一不小心触动了蜂窝,成年蜂会追起来蛰人,蛰了一下,痛得特别厉害,蛰多了,可让人致死的。蜂蛹营养丰富,风味香酥嫩脆,是真正的纯天然美味食品。近几年在湘西怀化、吉首、张家界等地,蜂蛹每公斤售价高达400元,成为当今山里人馈赠亲朋的又一名特土产。

三.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碣滩茶

沅陵碣滩茶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沅陵县“碣滩茶”是湖南省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在唐代时被列为贡茶而盛极一时。其营养丰富,水浸出物多,茶多酚、氨基酸等含量较高。而且,由于生态环境良好,“碣滩茶”铅含量极低,属无公害有机绿茶。2011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命名沅陵碣滩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碣滩茶产于湖南省沅陵县,主产茶园碣滩,海拔高程100多米,南临滔滔沅水,北依武陵群山,处于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均温16.6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440.9毫米,无霜期272天。常年水气多、云雾大、日光不很强烈,有着 “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泛浪头”的独特环境。温润的气候、丰富的光热,优质的水土资源,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所产茶叶,根深叶茂,芽多叶大,质地柔软,早在汉代就已经非常有名。西晋成书的《荆州土地记》记载说“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七县之一的沅陵,其茶叶质量非常上乘。唐代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记载说,沅陵无射山多茶树,当地百姓,凡有喜庆吉祥之事,男女老少,都有围着茶树载歌载舞,阖村狂欢的习俗。茶圣陆羽在其所撰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亦对此加以引用。唐代中央大员权德舆在为陆挚《翰苑集》所写的序言中也说“(沅陵)邑0茶处多,先以碣滩产者为最”。从唐代开始,碣滩茶就从老百姓的生活茶成为朝廷特贡茶,享誉全国,流传日本。之后宋元明清各代,碣滩茶一直都是朝廷的贡茶。清同治十年《沅陵县志》载:“(碣滩茶)极先摘者名曰毛尖,今且以之充贡矣”。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访华期间,向1总理提及碣滩茶,称其为“中日友好茶”,1985年日本政府代表团来湖南考察,通过鉴定和座谈,正式将碣滩茶命名为“中日友好之茶”,为碣滩茶的生产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古老的碣滩茶,再次受到人们关注喜爱,相继通过日本“JONA”和欧盟“IMO”有机茶认证,频频登上各种优质名茶榜,先后获得10多项国际、国内金奖。1991年,在17个国家400多个地区参加的国际茶文化节上,碣滩茶力挫群芳夺得金奖,被评为“国际文化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录》;2006年,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2010年5月,在中国(上海)国际茶博会上,碣滩茶从参展的1600多个茶样中脱颖而出,获得此次茶博会绿茶类的最高奖项“特别金奖”。2011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命名沅陵碣滩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高档碣滩茶的品质,外形条索细紧,圆曲,色泽绿润,匀净多亮;香气嫩香、持久;汤色绿亮明净,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整齐、明亮。碣滩茶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1985年被列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碣滩茶冲泡后,开始芽嘴冲向水面,渐渐吸水后浸大张开,竖立游空,接着徐徐下沉杯底,三起三落,宛如戏虾。碣滩茶场对面有座银壶山,附近有条小溪,名叫碧水。相传,唐代有人用碧水冲泡碣滩茶,近杯觉得香气不高,离杯远些则感到浓香扑鼻,难以形容。更让人惊叹的是:相传有位老人平素爱惜碣滩茶如同珍宝,将此茶藏于秘密地方,舍不得饮用;太想念忍不住时拿出来看一看,闻一闻,身体不舒服时,也只饮少量,就会顿感全身舒爽,病痛全消。

四.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五强溪鱼

五强溪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强溪鱼因其生长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五强溪库区而名得。这里森林覆盖率高,库区水质优良、水深域广,出产的“五强溪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其它地方鱼类更高,达到了“富硒”食品的要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悠悠的沅水,翠翠的山峦;宁静的河滩,轻摇的渔舟。”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秀丽的五强溪,位于湖南沅陵县东北部,是怀化市和沅陵县的北大门,体肥味美的五强溪鱼就产自这里。

沅陵产鱼历史悠久,据《沅陵县畜牧水产志》记载,早在三国以前就开始了稻田养鱼,山民素有捕江河鱼籽进行孵化,饲养于稻田、池塘的习惯。明代《南中纪闻》也有“辰常间水族甚多”的记载。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辰州府志说:“江南地广或火耕水,民食鱼稻,以渔猎伐山为主。”可见,因为有这一泓碧水,沅陵的先民们过着渔耕自足的生活。相传唐太宗派钦差大臣巡防江南,路经麻伊洑,见湖光潋滟,山色青翠,便泊船上岸小憩。乡民为了款待这位京官,便用五强里的鱼做了几道小菜,不想吃惯了大鱼大肉的钦差一吃到五强溪的小鱼,不停地叫好,“五强溪鱼”之名也不胫而走。

五强溪鱼

湖南省沅陵县现辖行政区域内沅水、酉水流域,北纬28°04′48″至29°02′26″,东经110°05′31″至110°06′27″,水域面积31万亩,包括五强溪镇、陈家滩乡、肖家桥乡、清浪乡、北溶乡、深溪口乡、沅陵镇、太常乡、盘古乡、二酉乡、明溪口镇

《沅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五强溪鱼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范围的请示》,沅政〔2013〕134号

沅陵县农业技术规范:DB431222/T001-2013《五强溪鱼生态渔业技术规范》

五.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六.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麻辣牛肉干

麻辣牛肉干是沅陵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有近1000年的生产加工历史。为了发展地方传统食品,沅陵镇辖区企业通过与有关食品科研部门联合,将现代的食品加工技术工艺与传统的制作技术相结合,生产出的麻辣牛肉干更加美味、可口,产品在市场上有很高的信誉度,畅销全国20个省市。

七.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腊肉

沅陵腊肉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沅陵腊肉(在湖南省外也叫做沅陵熏肉),口味麻辣咸香,味美可口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沅陵人特有的一种隔年熏腊肉的习惯。每年临近年关,杀了年猪,将猪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块,擦上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三至五天,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用竹条或藤条穿串挂到火坑上,以烟火慢慢熏干。熏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如用桔子皮熏烘,腊肉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更显好看。腊肉做菜前须洗净,煮熟、蒸软、再切片,既可直接蘸酸汤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

八. 湖南省 怀化 沅陵 沅陵灯盏窝

灯盏窝:沅陵人的一种早餐点和平时小吃。在沅陵市场上随处可见,其做法是先将糯米打成米浆,放在特制的灯盏窝器皿中铺一层底,放入已拌好的食用芯,如黄辣子,豆腐,虾米,酸菜,肉丝,萝卜丝,再铺一层底浆盖住,放入油炸成金黄色即可食,吃起来香,脆,咸辣并举。令人回味。因其器皿与旧时桐油灯相似,故此得名。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民俗文化 沅陵糍粑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星子灯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星子灯”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湘东赣西的民间舞蹈项目,属于传统龙灯的一种。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优秀的民间舞蹈曾经一度濒临灭绝。2007年,经过醴陵市政府的挖掘和整理,被列为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近,醴陵市政府再次组织专门班子,对这一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组队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表演。

“星子灯”现流行于湖南醴陵白兔潭及东乡一带,始创于醴陵田心村,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一种龙舞,属中国最古老的火龙舞之一。

星子灯套具“捻子”(注:醴陵话叫“枚子”),其制作过程是:用荷树皮、杉树皮烧成炭末,加上杉树木炭一起磨成粉用细筛过滤后,再用土硝掺和均匀,剪一张9cm宽,30cm长的土纸,把二根粗香压在粉上卷成1.5cm大小,用浆糊封口晒干,待用。星子灯有8个头灯:清吉灯(七星灯)、康泰灯、月灯、日灯、水灯、土灯、金灯、木灯。星子灯演员7人,由男演员担任。表演时间是每逢中秋前后一周,时间为半月,具有浓厚的醴陵民间特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