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水人家土特产 广水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水人家土特产 广水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4-01-15 19:16:47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白灵菇

广水白灵菇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白灵菇洁白如雪,肉质细腻,口感脆滑,味道鲜美,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真菌多糖。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调节平衡、降压降脂、抗衰老等作用,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食品。

广水市气候特点、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白灵菇种植。2003年,广水市试种2.5万袋获得成功后,2004年,广水市种植白灵菇450万袋,2005年预计可发展到500万袋,湖北省吉阳食品(广水)公司是广水市的引进企业,专门从事白灵菇等珍稀食用菌科研、生产和外贸出口。使广水市的白灵菇等珍稀菇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5年1月中国(广水)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研讨暨珍稀菇品(白灵菇)交易会在广水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希望广水反复实践,种出适宜广水气候的白灵菇,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近3年来,广水市把白灵菇生产当作农业支柱产业来抓,白灵菇等食用菌已累计创汇2300多万美元,今年创汇可望突破1000万美元。广水市的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正在快速发展壮大。让广水市早日成为真正的“中国白灵菇之乡”。

二.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徐家河银鱼

徐家河银鱼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徐家河水库的。徐家河水库盛产银鱼。徐家河银鱼身体透明、无骨无刺,有“水生人参”之称。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俗称“面条鱼”。中国是世界银鱼(银鱼科Salangidae的简称)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地区,在中国东部近海和各大水系的河口共分布有世界17种银鱼中的15种,其中特有种6种。银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很高,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近太湖新银鱼是于1987年定为新种并命名的,隶属于银鱼科、新银鱼属。

近太湖新银鱼体形长,侧扁,后部渐细。头短,略平扁呈三角形。吻短钝,两颌等长或下颌稍长于上颌。体裸露,仅雄鱼臀鳍基部具鳞。鱼体白色,半透明。成熟雄鱼臀鳍条膨大且中部呈扭曲状,整个臀鳍似扇形。雌鱼臀鳍短小,呈三角形。胸鳍园形,具肌肉基。尾鳍叉形,下叶较上叶略长。脂鳍位于臀鳍基后部上方。腹面具2行黑点,尾鳍上、下叶均呈黑色。

近太湖新银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下游的支流及附属水库、湖泊和河道中,尤以湖北省分布为甚。湖北省徐家河水库养殖水面5.76万亩,平均水深6米,最大水深30米,是近太湖新银鱼的繁殖地。近太湖新银鱼为中上层鱼类,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它的生命周期为1年,只有春夏一个产卵群体。生殖季节为每年的3-6月,繁殖期间水温为9-25℃,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捕捞近太湖新银鱼的合理时期为秋冬季。

近几年,广水市加强对徐家河水库的生态保护,同时组建养殖合作社,吸纳库区周边33个村的12000多户渔民为股民,对银鱼进行综合养殖开发。渔民每年可按期分红,消除了竭泽而渔现象。2012年,徐家河水库银鱼产量超过50吨,还出口日本、韩国等地。目前,徐家河水库已成为全国银鱼主产区之一。

湖北广水市银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1996年11月。主要产品有冻银鱼、青虾、匙吻鲟、淡水鱼、鳄鱼等,年销售收入900万元,利税110万元。

三.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吉阳大蒜

吉阳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吉阳大蒜是广水市传统特优产品,历史悠久,因产于陈巷吉阳山周围而著称于世,年产3万吨。吉阳大蒜质优,砣大(4.5cm以上)、皮薄、肉嫩、瓣匀、味辣、营养丰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据《本草纲目》等古医-载:大蒜具有行滞气、暧脾胃、清疳积、治腹泻,解毒、杀虫、防止胃癌、肝硬化和冠心病之功效。

陈巷镇是广水市大蒜主产地之一,现有种植面积1万多亩,现年生产蒜苔8000吨,蒜砣1200吨。于2003年获中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额近444万元,即可形成种植面积2万余亩,连同邻近乡镇可形成近10万亩种植面积的规模。产品方向为:大蒜片、大蒜泥、大蒜素、大蒜晶、大蒜粉、大蒜腌制品等。

大蒜具有食用、药用双重价值,开发具有杀菌、抗真菌、消炎、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功能的系列产品,投放市场潜力大,是新型高效理想的天然保健佳品,畅销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东南亚地区和欧美发达国家。

吉阳大蒜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广水市太平乡、李店乡、骆店乡、陈巷镇 、十里街道办事处、城郊乡、杨寨镇、广水街道办事处8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四.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滑肉

广水滑肉是湖北名肴,曾载入《三楚名肴》和《中国菜谱湖北菜系》两书中。民间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应山籍有位姓詹的御厨做滑肉的手艺很高。他将五花肉切成小块,用面粉拌和,加上蛋清、葱、姜等上十种配料,先炸,再溜,后烩,做出一道颜色金黄,外形很像豆腐的菜。唐玄宗吃这道菜时感到特别鲜美爽口,不用细嚼就滑入喉咙,称此莱为“滑肉”。不知为什么,詹厨师得罪了安禄山,他勾结内奸在唐玄宗面前谗言,詹厨师被杀。后来安绿山叛乱,唐玄宗才发现自己误杀詹厨师,特追封为厨王,其忌日为农历八月十三日。以后每到这天,应山厨师们都要相聚一起,设酒筵祭奠他,第一道菜便是滑肉。

民间另一个版本说詹厨师为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的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一道滑肉,荤素搭配,觉得醇香可口,又不腻人,很是开胃,一碗滑肉都被吃光。此后每天都有这道菜,李世民身体强壮起来,便封詹御厨为厨王。

五.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垄上人家小米

1公斤小米40元!在承德市商务局日前主办的承德首届年货节上,承德爱格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垄上人家”盒装生态小米一亮相,就显得与众不同。而在和年货节举办地相邻的一家大型超市,普通小米的售价仅为每公斤13元。

尽管价格高,前来购买的人却不少。经销商王晓丽每天都能卖出100多盒。可在爱格瑞公司董事长田广艳看来,这个价格还得涨。“等今年9月拿到有机产品标志,我的小米能卖到每公斤60元!”

“垄上人家”小米凭啥卖这么贵?根子就在田广艳身上。虽说种地属于半路出家,可他却自有一套,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冒傻气。

宽城满族自治县地处燕山东段,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靠着经营铁矿,田广艳在2009年时身家已经过千万。当时正值铁矿石价格持续走高之际,田广艳却出人意料地抛售了铁矿的全部股份,要回老家都山脚下租地种谷子。认识田广艳的人都说他冒傻气:“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哪如卖两车铁矿石来钱快!”

面对质疑,田广艳有自己的打算:一是担心铁矿石市场有大的起伏,采矿业前景不明。二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在京津周边从事高端种植业大有可为。三是看着山里出产的优质土卖不上价,憋着股劲想做出自己的品牌,带领农民致富。

租地环节,田广艳的举动又让一些人看不懂了。他放着大片的平地不租,领着花钱从北京请来的专家专往沟沟岔岔跑。最终,在亮甲台镇大汉沟村,田广艳以每亩900元的高价租下了70亩山坡地。大费周章的背后,是田广艳做高端农业、生产有机产品的决心。“要想顺利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必须从土壤源头抓起,山坡地比平地在这方面有优势。”原来,经过反复考察,田广艳选择北京五岳华夏科学技术管理中心负责指导有机认证,租山坡地是听了专家的意见。

地租到手,第一年田广艳却不着急种,70亩地里长满了荒草。有好心的村民主动想帮着他除除草种点啥,却被田广艳拦下了。“撂荒一年,几万块租金白花了,他这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村民们议论纷纷。

第二年,终于种上了谷子,可他的种法却十分“古怪”:耕地时,不用拖拉机,用人拉犁。70亩地,15个庄稼汉10天才种完。施肥时,不买送货上门的化肥,非要花高价去外地收购有机肥不可。不打除草剂,花钱雇了20多个村民人工耪地三遍,手工拔草两遍。这节奏,村民们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终于收秋了,田广艳依然特立独行:不用收割机,而是雇人用镰刀收割、剪穗。专门平整了一块打谷场,晒够20天才人工打谷装袋。当田广艳把新碾的小米送给村里老人们尝尝鲜时,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田广艳的小米不但粒大、饱满、圆润、色黄,而且口感好。“这米真香啊,跟小时候吃的米一个味!”这一年,田广艳注册了“垄上人家”商标,小米一上市就十分抢手,当年最高卖到每公斤20元。这下,村民们服了:“这小子种地真有一套!”

做有机认证4年,田广艳深有感触。有机食品对土壤、气候、水源、种子、肥料、种植、收割、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要求近乎苛刻。“但要求越严,产品质量越可靠,未来利润空间才越大。”根据五岳华夏公司反馈的信息,今年9月田广艳有望拿到有机食品认证标识。

看到田广艳的种植方法效益高,不少村民开始效仿。在检测合格的基础上,田广艳也会从村民手里收购一部分小米,作为低端产品销售。“村民们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时候把握不准,米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自然就上不去。”田广艳说,今年通过有机认证后,他计划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把产业做大,带动更多百姓致富。“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总有一天,我的小杂粮产业会让我曾经的同行大吃一惊。”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土鸡

广水土鸡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土鸡主要以青草和粮食为饲料,在无任何污染的环境中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投入成本低,具有肉鲜、味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目前,广水土鸡覆盖武汉、襄樊、随州、安陆市场,远销河南、江西等地,慕名而来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

广水市余店镇山场面积广阔,镇里引导农户让土鸡在山林中散养,广采山间“野食”,从而生长出肉质好、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市场供不应求。余店镇对土鸡产业很重视,还注册“寨子坡”商标,并进行精包装。一只土鸡装一个包装盒,既美观,又卫生,还易携带。

广水市余店镇政府成功引进温州了客商高明都来投资一千万元,创办湖北省喜来加食品加工厂,以兴隆土鸡为主要原料进行深加工,明年3月份建成投产。目前,全镇养殖土鸡超过100万只。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酸白菜

特点:色泽微黄,香酸可口。制法:(1)将好的白菜帮洗净,晾晒两天收回。(2)把白菜与食盐逐层装入缸内。连装菜,边揉压,使白菜变软,菜汁渗出,压上石块腌渍。(3)第二天继续揉压,使缸内菜体紧实,待几天后缸内水分超出菜体时,即可停止揉压。再压上石块,盖上盖,放在空气流通处自然发酵。30天左右即成酸白菜。( 广水)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应山滑肉

“应山滑肉”的制作方法如下:主料与辅料——猪肥膘肉750克,猪肉汤200克,湿淀粉25克,精盐、酱油各5克,葱花、味精各3克,胡椒粉、鸡蛋2克,姜末1克,植物油1000克

制作技艺——

1.猪肉去皮洗净,切成2厘米的方块,用清水浸泡10分钟取出沥干,盛于碗内,加精盐、味精2克、姜末、淀粉稍拌,再加入鸡蛋液拌匀上浆

2.炒锅置旺火上,下植物油烧七成热,将肉块散开下锅,炸10分钟,成金黄色时,倒入漏勺沥去油,稍凉后码在碗内,上笼用旺火蒸1小时左右,取出放入汤盘

3.炒锅置旺火上,下猪肉汤、酱油、味精烧沸后,勾薄芡端锅离火,加葱花、胡椒粉,起锅浇在肉块上即成。( 广水)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奎面

广水奎面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奎面又名应山奎面,传说中曾被誉为“银丝贡面”,以“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广水市原名应山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聪明勤劳的应山人创造了系列美食,应山魁面就是其中之一。据传,明末清初应山人吴太盛在四川夔州学会做挂面手艺,携妻魁氏回到应山,在草街以“吴太盛”为字号开面铺谋生,因制面工艺为吴太盛妻家所传,故取名“魁面”。后经吴氏几代不懈努力经营和工艺创新,到清末时已初具规模并小有名气。1905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朝廷重巨李鸿章巡视湖广路过应山,应山知县购“魁面”十余担奉献。李鸿章带回北京,作为地方敬献慈禧太后,慈禧食后赞口不绝。从此“魁面”贵为皇室食品,名声大噪。因而民间就有了“银丝贡面”之称。“应山魁面”因而鼎盛一时。

吴氏“应山魁面”制作工艺严谨,其工艺程序大致为面粉30斤,水10余斤,盐4两,香油2两,20个鸡蛋蛋清。于晚八时和面直至拍打面团似有鼓声为止。盖上湿布醒1小时,九时30分,将醒好的面上木案,擀至三公分厚。再用刀将面割开,条状面如盘龙出现,接着扯条搓圆,放于盆中,状如草帽,再扯条搓圆置于另一盆中,接着再扯条搓圆回到和面盆。面放在木案上割开后,两人操作,主搓互盘如游龙翻腾于案板左右间,由粗变细随心所欲,约11时左右盘卧回盆,盖上湿布再醒面。和面时,不时变换手法,力度均匀有力,醒面时,用温棉纱将面盆盖实,保湿保温,防风防尘。于次日4时左右开始在羊角上上筷子上箱,也就是将土筷子厚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而后分签,再将分签后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这道工序在八时左右完毕,醒至上午十时开始出面,风干后包装出售。

广水市奎佳食品有限公司是广水市一家新兴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00年7月。拥有一条日产50吨等级面粉生产线、一条低温索道式精制面粉生产线和一个传统的“空心奎面”加工车间,主要生产“奎佳”牌精制挂面、多味营养挂面、“奎”字空心奎面、等级面粉等20多个产品,产品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系列产品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被授予“中国名牌食品”金奖。企业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点,产品远销湖北、湖南、江西、广东、重庆等60多个省市,“奎佳”牌奎面以高档质量、中档价格已进入武汉、广州等大中型城市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