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都大河特产 三都水族自治县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都大河特产 三都水族自治县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0 18:26:29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三都香猪

香猪,是我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出产于三都县巫不乡和羊福乡。香猪因其肉质细嫩,味带醇香,回味深长,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颊齿余香三日长”之美名。这种猪个头小,即使喂养几年,也只有几十斤重,肉质同野猪一样美味可口。

二.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翻开《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积石山县志》,在志书前集中排列的彩色图片中,各有一幅题名《薄皮核桃》和《大河家鸡蛋皮核桃》的彩色照片与其它地方名产照片排列在一起。照片中盛在碟子里的核桃,壳光滑,有几颗壳已弄破,露出饱满略呈淡黄色的核桃仁,可以看出其壳很薄,桃仁间没有夹层。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临夏回族自治州志·林业志》写道:"大河家核桃种植资源丰富,据1964年省、州果树资源调查:有六月黄、大0、鸡蛋皮、鸭蛋、石拿、绵核桃、大三棱、小三棱、柴核桃等。鸡蛋皮核桃最出名。"

核桃亦称胡桃,胡桃科,落叶乔木,树高20-40米不等,树冠覆盖面可达400-1200平方米,初夏开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下垂,核果称椭圆形或球形。仁富含油质,醇肥味美,可食用、榨油,也可入药,性温味甘,功能温沛补肾,主治虚寒喘咳、肾虚腰痛等症。营养丰富,是健脑之上品。积石山核桃栽植有2000多年历史,各乡镇均有栽培,品种较多,年产量在10万公斤左右,但以大河家镇、四堡子乡鸡蛋皮最为有名,这种核桃壳光滑而薄,似"鸡蛋皮",用手轻轻一捏即可破壳,脱仁容易,仁醇肥香甜,品质优良且出仁率高。产量较高,单株产量可达90-120公斤。但挂果树不多,没形成规模,产品供不应求,近年已引起自治县0高度重视,扶持发展这种地方,已在大河家、四堡子建立苗圃约十亩,每年可出苗2000余株,并已栽植500余亩,相信鸡蛋皮核桃这一地方名产一定会成为自治县特色经济中的拳头产品。(《积石山史话》董克义)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积石县大河家镇、刘集乡、石塬乡、柳沟乡、关家川乡、胡林家乡、安集乡、银川乡、铺川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原生核桃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700m至1950m,土壤为黑垆土、红土,土壤pH值6.3至8.2,有机质含量≥1%,土壤厚度≥1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以普通实生苗为砧木的嫁接苗。

2.定植:定植时间是4月中下旬,定植株行距果粮间作采用6×8m或8×9m,每公顷≤139株;纯园栽培采用3×5m或4×6m,每公顷≤417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幼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15kg;初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25kg;盛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35kg。

4.整形修剪:树冠内枝条分布均匀,保证通风透光。

5.鲜果采收:当全株1/3以上青果自然开裂时即可采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1.脱青皮:在采收当天不能脱皮的,堆沤后及时脱皮。

2.干燥:晒干或烘干至坚果含水率≤8%。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果形 壳面特征 外壳颜色 种仁色泽 口感

卵圆形 缝合线紧密,果面光滑 浅黄色 黄白色 香甜

2.理化指标:

单果重(g) 壳厚度(mm) 出仁率(%)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8.0 1.0~1.6 50%~60% >52 >16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水族鱼包韭菜

水族最重要的祭祖菜肴,属于素菜,现在已经演变为所有节日菜肴。做法是:选1斤多的鲤鱼或草鱼从背部开刀去杂洗净,洒上好酒,配以葱葁蒜盐糟辣等,再将洗好的韭菜(或广菜)填充鱼腹,用米草捆扎放入大锅中炖,或放甑子中蒸,10-12小时后鱼骨酥脆,鱼肉肥美细腻,烂而不糜,醇香味厚,夏季放外面3-5天也不会变味。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瑶人山水晶葡萄

尧人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东片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沛、林木茂盛,山青水秀,气候宜于人。

“瑶人山”水晶葡萄产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拉揽乡来楼村·尧人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内,盛产的葡萄串似珍珠、皮薄肉细、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富含人体需要的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具有润肺、补体、益脑之功效,老少皆宜,是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

产于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的水晶葡萄不仅诱人,而且交通也非常便利,国道“321”贯穿“基地”,又有即将开通的“贵--广”快速铁路和“夏--蓉”高速公路过境。每年7月盛夏,热诚欢迎四方宾朋到国家级森林公园避暑度假,到尧人山品尝上品的水晶葡萄。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水晶葡萄

水晶葡萄

三都县水晶葡萄巳名声在外.每到成熟季节,除本省的果商外,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的果商也云集交梨乡,水晶葡萄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交梨乡水晶葡萄成熟时呈略带黄色半透明状,果实表皮有银灰色果霜,色泽鲜亮,能散发出水晶葡萄特有的果香味,具有质地香甜、口感好,无污染的特点。

水晶葡萄系多年生藤本植物,果品成熟时呈略带黄色半透明状,果实表皮有银灰色果霜,色泽鲜亮,能散发出水晶葡萄特有的果香味,总糖含量14.7%左右,具有质地香甜、口感好,无污染的特点,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有着极大种植前景和市场开发潜力。交梨乡气候土地适合种植水晶葡萄。作为一个贫困乡,如仅调整产业结构,走扶实开发助农增收之路,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抓住新农村建设,“两高”过境和黔南州“185”工程机遇,以种植水晶葡萄为突破口,采取典型示范。科技培训,举办评选水晶葡萄王“大赛”, 举办水晶葡萄节等多种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乡水晶葡萄的大发展。

三都水族自治县交梨乡的山野水晶葡萄种植已有10多年的历史。在全州大力实施“185工程”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后,该乡将山野水晶葡萄种植作为特色精品水果产业项目进行重点发展。在省、州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全乡葡萄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1.3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6万亩,而且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全乡葡萄种植户发展到3410户14600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70%。如今,在交梨乡各村陡坡地带或低矮平地,漫山遍野全是葡萄,呈有“山有多高、葡萄有多高”良好发展态势。

六.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三都柑橘

三都柑橘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的。建德三都柑橘皮薄光滑、色泽鲜艳、肉厚多汁、酸甜适中,吃了还想吃。

三都地处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交汇处,境内山水环绕,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高达86%,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是理想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之地。柑橘是三都的拳头产业,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量6万吨。三都已成为杭州地区最大的种植基地,已创建省级无公害柑橘基地、杭州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被评为杭州绿色柑橘之乡、中国优质柑橘之乡。注册“松密”牌柑橘先后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浙江省十大柑橘名牌、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金奖等荣誉,产品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地。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九阡红糯米

血糯米是带有紫红色的种皮的大米,因为米质有糯性,所以称为血糯,天然的血糯米经过温水浸泡后,由于种皮的红色素被-慢慢溶解,会逐渐出现紫红色-,随时间延长,红色越来越浓。在煮熟后,红色种皮会与胚(米粒)分离。假冒的血糯米是以劣质大米,通过紫红色的颜料染色而成,最明显的区别是:浸泡在水里后,水质变红的速度明显快于血糯米真品,多洗几次就会露出白米的原形,而且烧煮后没有红色种皮出现。

正宗红糯米营养丰富,能补血,古时唯皇室贵族才能享用。

八.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三都澳晚熟荔枝

三都澳晚熟荔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都澳晚熟荔枝”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这是蕉城区继“蕉城晚熟龙眼”、“天山绿茶”之后成功注册的第3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我市第19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都澳晚熟荔枝是我国成熟上市最晚的荔枝,主产区分布在蕉城区飞鸾镇、三都镇一带,种植面积数千亩,从事人口达四五千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就了晚熟荔枝的优质品性,再加上比其他各种植区迟10至15天成熟上市,有效避开了销售高峰,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今年该产品市场均价每公斤13元,最高时每公斤达三四十元。随着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三都澳晚熟荔枝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提升品牌、壮大产业、促进增收,果农们信心满满。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三都水族自治县 三都风味酸

三都风味酸包括辣椒酸、笋酸、鱼酸、虾酸、臭酸、及各种盐酸等,其中辣椒酸最有特色。

三都人自古有吃酸的传统,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穿”的说法。吃酸、制作酸是水族人民祖辈传下来的,所以他们十分喜食它。三都辣椒酸色红味酸,略带甘甜,风味独特,各具特色,调味菜肴,能健味消食。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用不着什么高超的技术,也无需珍贵的佐料,只要把鲜红生辣椒洗净后,掺杂少许生姜打磨成辣浆装入土制坛中,再加入少许甜酒,外封坛盖,并加放坛盘水密封,十天多天后就能发酵变酸。辣椒酸既可生吃,也可作炒菜佐料,可以熟煮酸汤,也可以制凉拌,也可以冲开水解渴。农民朋友们在夏天上山干活或下田收割时,用少许辣椒酸冲一壶开水再加少许食盐,渴了喝上几口,既能解渴,又不会中署。

三都辣椒酸源远流长,传说中古时候,水族人民生活的地区非常缺盐,菜无味,人无力。万般无奈之,水族人生活的祖先只好用红辣椒与糯米饭拌在一起加清开水泡起来,倒入坛中封闭好,过了十多天开坛一尝,味道竟然很不错,酸辣略带甜,从此以后,水族人民学会了做酸,并缓解了缺盐带来的困难。又传说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气候湿热,食物不易保存,为了调剂肉食,平衡蔬菜淡旺季节的需求,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活实践摸索生产了酸食。由此可见,酸食是水族人民适应环境、因地制宜发起来的饮食风俗。

三都辣椒酸不仅色、香、味俱佳,让您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酸滋滋的含着辣味,红彤彤的刺激你的食欲,而且有深厚的民族饮食文化内涵,同时为中华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增添了奇光异彩。朋友,欢迎你来到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三都水族自治县领略水族人民多年来酝酿出丰富的饮食文化,品偿水族人民制作的美味佳肴,会让你流连忘返,终生难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