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特产鸡肉辣椒 贵州特产干嚼辣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特产鸡肉辣椒 贵州特产干嚼辣椒更新时间:2023-08-14 02:39:01

一.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漠河县 鸡肉炖蘑菇

鸡肉炖蘑菇是漠河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之一,因漠河邻近山区,所以这里的蘑菇种类繁多,且原汁原味。通常用来炖鸡的夏天一般用鲜蘑,冬天干蘑菇居多。此菜的特点是营养丰富、口感咸鲜,漠河各大小餐馆都吃的到,30元左右一砂锅。

二.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义市 鸡肉汤圆

原 料:

糯米粉500克,热水适量。

调 料:

鸡肉100克,熟花生粉、熟芝麻、鸡汤、盐、味精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把鸡肉剁成沫加入食盐、味精调匀成馅。糯米粉用热水和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揉条、下剂,包入馅心,用开水煮熟后捞入碗内,加入鸡汤、熟花生粉、芝麻粉即成。

风味特色:

汤圆软糯,馅心鲜香,汤汁营养,为兴义地区名小吃。

技术要领:

面团加水要适当,煮汤圆的水要宽。

三. 河南省 驻马店 汝南 汝南鸡肉丸子

汝南鸡肉丸子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鸡肉丸子是汝南有名的历史小吃,其特点是油而不腻、光泽如玉、食之鸡味浓厚、松软可口,老幼皆宜。

鸡肉丸子是汝南有名的历史小吃。走进汝南县城,几家小吃店一口滚开的大锅里漂着一个个鸡蛋大小的丸子,这就是汝南的特色名吃--鸡肉丸子。这一传统历史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让人百吃不厌,有很多游客都是慕名前往汝南一饱口福。

据了解,汝南鸡肉丸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汝南夜市上一种很有名的历史小吃,2008年入选首届天中名吃录。鸡肉丸子制作方法简单,它是以一些红薯粉和鸡肉为主要原料,将鸡肉切成小方块,放入一些盐,把鸡肉裹进红薯粉里,然后用手团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在八成热的油中煎炸而成。每次吃的时候,用温水浸泡发开,然后把鸡肉丸子放入滚开的鸡汤锅里,煮一会儿盛出,再加点香菜末,香油,味精即可食用,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令人垂涎欲滴,深受市民的喜爱。其特点是油而不腻、光泽如玉、食之鸡味浓厚、松软可口,是老幼皆宜的小吃。

如今,随着人们对吃的讲究,鸡肉丸子的制作不断改良发展,鸡肉丸子的汤里又出现了人们喜爱的卤制簿豆腐皮、羊脑、鸡肠等搭配食品,使古老的风味小吃更具有特色。

四. 安徽省 安庆 怀宁 怀宁鸡肉馄饨

怀宁鸡肉馄饨

取黄母鸡肉150克,葱白60克,将两者切细,放入调料,另取白面粉200克,制为馄饨,煮熟即可。具有补脾益胃、养颜的作用。

五. 安徽省 安庆 怀宁 鸡肉馄饨

取黄母鸡肉150克,葱白60克,将两者切细,放入调料,另取白面粉200克,制为馄饨,煮熟即可。具有补脾益胃、养颜的作用。

六.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辣椒

兴平辣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陕西省兴平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全市总面积507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4万人,辖7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223个行政村,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光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誉,是陕西省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县市之一。

兴平地区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0.1卡/cm2,日照时数为2005.4小时,年平均气温13.1℃,最高温度42.2℃,最低温度-19.9℃,年平均降水量528.4毫米,海拔高度390—541.8米,是大蒜和辣椒生产的优生区。

辣椒和大蒜是我市的传统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唐蒜明椒”之称,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兴平辣椒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辣椒7000吨;大蒜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年产蒜苔3万吨,蒜头3万吨,辣椒和大蒜的年产值近3亿元。兴平大蒜蒜头肥、瓣个大、包衣紧、味辛辣,蒜苔翠绿鲜嫩、体长均匀、辛辣适中、味道鲜美,久负盛名。兴平辣椒生产基地属典型的温暖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热资源丰富和雨热同季的特点,年降水量的85~90%集中于线辣生长的旺盛期,有利线辣生长发育。另外,兴平市的辣椒生产基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生育期季风较多,风力缓续,对改善线椒作物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显然有益。因此,兴平的线椒色泽红亮,辣味浓郁,营养丰富,品佳味香,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椒中之王”和“一枝独秀”。

兴平辣椒种植面积35000亩,主栽品种为兴平线椒和优质8819线椒,年产辣椒10000吨以上,年加工辣椒粉和辣椒油20000吨(从新疆、岐山等地调入)。1999年“兴平线椒”被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检为“一级品”。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土壤:培育兴平线椒的垆土是自然褐土经人类长期的耕作和施肥,堆积覆盖形成的。垆土土体结构为“蒙金型”,上层为覆盖层,质地为砂轻壤至中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结构良好,通透性好,利于作物生长。下层为粘土层质地吸收性强,能托水托肥,具有耕作性良,上松下实,保水保肥,抗旱抗涝等特性,该种垆土仅分布于以兴平市为中心的渭河冲积平原上的狭小地带。

气候:兴平线椒生长地的气候属于雨热同季的暖温带半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受秦岭山系等独特的地理因素影响,该地区辣椒成熟期的夏季昼夜温差极大(13.6℃),这十分有利于秦椒养分的积累。

二、源远流长的栽培历史

兴平市从唐期初年即开始种植秦椒,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经过数代人的辛苦培育,并结合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逐渐培育出今日享誉国际市场的天下第一椒——兴平线椒。

三、举世无双的辣椒品质

兴平辣椒以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果实长、果顶实而弯、果肉厚、油分大,辣味浓厚为特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具有开胃健脾、活血名目、健美减肥之功效,远销东亚、东南亚等10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顾客青睐。

兴平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兴平市桑镇、汤坊乡、丰仪乡、庄头镇、赵村镇、马嵬镇、阜寨乡、田阜乡、西吴镇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鸡肉烂饭

佤族喜欢吃“鸡肉烂饭”,视之为上等佳肴。其做法是把刚开口叫的公鸡用竹签戳死后放在火上把毛烧光,拔去毛根,掏去内脏,然后切块,放入冷水里煮。等水沸后放入大米、五茄皮、酸笋、姜、芝麻、辣椒、花椒、木浆子、香芭草、盐、苏子等佐料,边煮边搅,米煮成稀粥便成鸡肉烂饭。佤族鸡肉烂饭选用本地土鸡,忌讳用白毛鸡煮制。拉祜族也把鸡肉烂饭视为上等佳肴。

“模尼亚布绕”——鸡肉烂饭,是佤族家人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民族美食,它是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佤族家人最喜爱的食物,成为佤族家人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

佤家人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米饭,你把它当饭、当菜皆可,一般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一方面比普通米饭要软得多,比稀饭要干些,其主要特点就是“烂”;另一方面,它是饭和菜的结合物,主要原料还是大米。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嫩香浓,独具特色。逢年过节、讨媳妇、办丧事、接送亲戚好友、盖新房等等,鸡肉烂饭都是不可或缺的佳肴。鸡肉烂饭在广大佤族群众中盛行不衰,如今品种也越来越繁多起来了,就连拉祜族也把鸡肉烂饭视为上等佳肴。

鸡肉烂饭,其独特的基本制作方法是,取刚开口叫的公鸡处理好,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有入五茄皮、酸笋、姜、芝麻、辣椒、花椒、木浆子、香芭草、盐、苏子、茴香叶、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边煮边搅,米煮成稀粥便成鸡肉烂饭。佤族风俗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鸡肉烂饭使用本地土鸡,忌用白羽毛鸡煮制。

鸡肉烂饭以处理加工鸡肉的方式程序不同,有两种做法,一种叫手撕鸡肉栏饭,另一种叫刀砍鸡肉栏饭,制作较为简单,二者味道一样,但以手撕最为讲究和精道。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为:将收拾好的鸡体在清水中煮熟,捞出鸡后将淘洗好的大米倒入鸡汤里煮,稍煮一阵放人一把酸笋,至大米煮烂,稠度在米饭与稀粥之间为止,端下盖好。这时,用手将煮熟的鸡肉撕碎成肉丝块,将备好的薄荷叶、茴香、香辣蓼等切细撤在鸡丝块上,再撤上花椒面、食盐、辣椒面,加以搅拌均匀倒入烂饭调匀即可上席使用。

相传,古代时候,有一对佤族夫妇生育的儿女很多,成了一个大家庭,这些儿女长大后,都结了婚另过了,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兄弟、姐妹互相邀约回来看望老人。父母没有办法给儿女吃好的东西,只有把自己养的唯—一只鸡杀了,和大米、冷水一块放进土锅里煮熟供大家食用。没想到用此方法做出的饭非常可口,由于是用鸡肉和大米混在一起随便做的,就被叫做,佤族鸡肉烂饭,并就此传了下来。

鸡肉烂饭,流传了百年以上,佤族人在生活中摸索出来的传统美食佳肴,看似平凡,吃起来却爽滑糯润、香浓可口,用料环抱,可以说是一种保健食品,独具民族风情。

八. 贵州省 贵阳 息烽县 辣椒

市郊百宜乡等地生产的“平面辣椒”,形体细长,色泽鲜艳,辣香味佳。花溪出产的“党武辣椒”,辣香味浓,亦负盛名。目前,贵阳以辣椒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业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已形成“老干妈”、“凤辣子”、“辣椒王”等名牌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 贵阳)

九.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长角辣椒

南丹长角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丹羊角皱椒产于广西南丹。

果实长、皮质薄、颜色鲜、油分大、辣味强、且香味浓。羊角皱椒可当多种菜的佐料。此外,它还能当药用,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之效,主治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等疾病。辣椒粉还是配制十滴水的重要原料。如被毒蛇咬伤、临时紧急救护的方法可生嚼辣椒11-12个,嚼烂后敷于伤口处,可以消肿定痛去毒。

南丹种植的长角辣椒是南丹本地群众经长期选育出来特有的辣椒优良品种。长角辣椒在南丹种植历史悠久,以其角长、肉厚、香甜、辣味适中而享誉盛名,因此而特称“南丹长角辣椒“,属于辣椒科中的优质品种。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南丹长角辣椒优良的特点离开南丹地域种植则变种变味.

南丹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6.9οC,年平均降雨量为1375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257小时。辣椒主要种植于海拔800-1000米之间的丘陵坡地,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凉爽、降雨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达8℃左右,白天极端最高温度26℃,晚上仅18℃左右,农家晚上还需盖棉被。由于气候凉爽,种植辣椒基本无虫害,不用施农药,辣椒无药害残留,同时全部用麸肥、草木灰、农家肥种植,不施化肥,是名符其实的绿色食品。南丹长角辣椒由于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因而使其出落得既红又长、椒肉肥厚丰满、结实秀美,极为惹眼。成熟的长角辣椒一般长18-20厘米,最长可达26厘米,颜色鲜红,辣度适中,辣中带甜,甜中带香,可谓香甜可口,可直接做佐料,休闲小吃,也可当作菜椒食用。经自治区多年的品质评定,均把南丹长角辣椒评定为地方优良品种。据广西技术监督局强化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分析鉴定,南丹长角辣椒含有19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干椒氨基酸含量达11.27%,其中天门各氨酸1.48%,谷氨酸1.58%。维生素C达71mg/kg,,总糖13.8%,蛋白质13.56%,辣椒素适中,各项主要指标优于同类产品。

长角辣椒何时开始在南丹落户,无法从史料上考证,据说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可说是历史悠久,已成为南丹农户必种必食的一种产品,人们炒菜一定要放辣椒,变成了必须的佐料,不少的农户还当作菜食,长期以来,人们谈到南丹,定会立即提起长角辣椒。长角辣椒在南丹县已广泛种植,收获季节“家家堂屋堆辣椒“,整个市场的三分之一被长角辣椒占领,便是南丹农村一景。在此时节,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及本地老板都云集南丹,形成长角辣椒抢购战。

南丹长角辣椒还出口马来西来、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广西传统出口产品之一,享有盛誉,获得国家优质产品奖的桂林三宝中的桂林辣椒酱,其主要辣椒原料就是南丹长角辣椒。南丹县食品厂生产的辣椒酱,曾获得自治区优质产品奖。

国内外专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多次考察南丹长角辣椒的种植,南丹县委、政府也把长角辣椒开发作为贯彻自治区“1234610“工作思路的具体化任务,作为南丹一个重要品牌经济和扶贫的一个主要项目来抓,制定了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成立专门机构,拨出专款来扶持发展,整个项目在区内外有着相当的影响。

95年以来,全县每年种植面积达15000亩以上,产量每年达600万公斤,2000年已种植20000亩,预计产量800万公。

长角辣椒从种植到加工、到流通,覆盖全县的八个乡镇,16万农村人口,是南丹农村脱贫致富和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项目,通过长角辣椒的生产也不同程度地带动了交通运输等有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长角辣椒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一条龙的良性循环。南丹已实现村村屯屯通公路,黔桂铁路和大西南通道210国道横贯南丹全县,交通方便,因特网等已开通,信息灵通,通讯发达。有较好的流通环境。

㈢、从业人数

全县参与种植、加工、流通及服务的人员1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21万人的76%。

㈣、销售地区

南丹长角辣椒重点销往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区内的桂林、梧州、南宁、柳州等大城市,出口马来西亚,斯里兰卡。95年以来,每年外销达500万公斤以上,99年销量达600万公斤。南丹县建有长角辣椒食品加工厂和长角辣椒脱水保鲜处理贮藏库,保证了辣椒的购销和加工。同时各乡镇供销社都有与外地客商建立有辣椒购销关系,有购销队伍。县委县政府把辣椒销售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㈤、利税

1999年全县长角辣椒生产产量600万公斤,生产及加工产值2200万元,直接利税1200万元,税250万元。2000年预计产量800万公斤,生产及加工产值可达2600万元,利税1500万元,税310万元。

㈥、在本地区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1999年南丹县长角辣椒生产总产值为2200万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产值6亿元的3.7%。随着县委、县政府把它当作品牌经济来发展,南丹长角辣椒的生产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产业发展,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幅度上升。

十.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三门辣椒

产品名称:三门辣椒

产品产地: 台州三门

产品特性:香辣爽口、颜色鲜艳。

产品成分:VC,胡萝卜素,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钙,磷,铁,硒,钴),色素(隐黄素,辣椒红素,微量辣椒玉红素),龙葵素,脂肪油,树脂,挥发油。

产品功效:刺激口腔、消化道黏膜,促进唾液、胃液分泌,加强肠胃蠕动,使人增强食欲,并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排除胃肠道中存积的气体。

产品简介:辣椒近两年来,全县栽种辣椒3000多亩,遍及沿海乡村。辣椒干是三门县主要土品,也是外贸出口的畅销产口,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