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崇左特产菠萝蜜 广西崇左菠萝蜜产地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崇左特产菠萝蜜 广西崇左菠萝蜜产地在哪里更新时间:2024-01-23 18:04:06

一.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新宁黑皮果蔗

新宁镇塘岸、水边村一带地处左江河谷,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水热充足,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坏境,极适宜种植黑蔗。黑蔗为该地的传统产业,一直是扶绥县重要的黑皮果蔗生产基地,年产果蔗达6万吨,远销区内外。

新宁镇的塘岸、水边黑蔗(即黑皮果蔗)又称肉蔗,因其皮黑、清甜、脆口、疏节而得名,是人们喜爱的冬令水果之一,其表皮黑而油润无虫,蔗身高而挺直,节与节之间疏而有序,肉质香脆,汁多味甜,富含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丰富,素有“补血果”的美称。

黑蔗不仅是冬令佳果,而且还是防病健身的良药:黑蔗味甘性寒,甘可滋补养血,寒可清热生津,故有滋养润燥之功,对低血糖症、心脏衰弱、津液不足、咽喉肿痛、虚热咳嗽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人称“秋日黑蔗赛过参”。

二. 广西 崇左 江州区 红衣花生油

红衣花生油:红衣花生油采用上等红衣花生仁压榨,由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酸油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

信息来源: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

三.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那峨香姜

那峨香姜旧称“同正姜”,主要产于扶绥县中东镇旧县村那峨屯,其形细长,以其肉实、味香醇、质脆、去腥力强著称。

功效与作用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吃法推荐

晨起含姜片:早晨起床后,先饮一杯开水,然后将生姜刮去皮,切成薄片,取4~5片烫一下,再将姜片放入嘴里含10~30分钟,咀嚼。坚持食用,对预防感冒大有裨益。

喝生姜大枣汤:早晨取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特别适合冬季手脚发凉的人们食用。

食用禁忌

食用生姜每次只需要10克左右。食用过多则大量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生姜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有内热者忌食。烂姜、冻姜不要食用,因为姜变质后会产生致癌物。

四. 广西 崇左 宁明县 玉桂皮

宁明玉桂皮的嫩枝叫桂枝,小片桂皮、桂皮叫桂碎,树叶叫桂叶,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桂皮。肉桂用于调料入肴,又可用于咖啡、红茶、泡菜等调香,是调制五香粉的重要配料之一,又是十三香、咖喱粉、卤料等复合香辛料的主料之一。

宁明县山地面积(海拨在400—1000米以上丘陵及中低山地)6.5万公顷。覆盖着我县桐棉、那楠、峙浪、爱店、寨安等乡镇。其中适合种植玉桂、砂仁和佛手果、鸡骨草等中药材的丘陵山地及山间谷地约 80 万亩。近几年来,我县广大农民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这些丘陵山地和山间谷地上种植八角28万亩,

玉桂1.5万亩,砂仁1.6万亩、沙姜0.5万亩、佛手0.4万亩,目前全县各种药材生产总面积达4万亩,产量2230吨、产值5500万元。由于广大农民群众利用广阔的丘陵山地及山间谷地种植的玉桂、佛手、砂仁等药材生产,大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因而 极大地调动了宁明县广大农民群众发展药材生产的积极性。

五. 广西 崇左 宁明县 皮丝

皮丝是一款美味菜谱,是清代贡品,宫廷御膳佳肴,这道菜风味鲜美独特,是美容养颜的最佳食品。皮丝的制作历史至少有150余年。咸丰年间,固始皮丝即名扬京城,天津、济南等地。食用时先用油炸松,后用清水浸泡,上笼蒸熟,可做成“松花皮丝”、“松皮丝”、“皮丝圆子”等上等名菜,风味鲜美独特,是美容养颜的最佳食品。

皮丝系新鲜猪皮经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外观金黄途亮, 薄如蝉翼,食之滑而不腻,味美绝伦。上等的皮丝经高级厨师烹调后, 则成为招待客人的宴宾名菜,一般不可多得。皮丝起源于明末,入贡于清代咸丰年间,制作历史有数百年。皮丝松散,富有弹性,放下起堆,翻炒不会粘边搅条,其味松嫩爽香,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皮丝不仅享誉国内,在美国唐人街数家餐馆也享有盛名,视为珍品。

享誉海内外的猪肉皮丝,历史上被作为贡品,如今仍被视为传统名产.皮丝于1914年作为中国名产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外商好评.当今美食家则称赞其:“美如金丝,食如藕丝,松软适口,余香不止”美国华侨张良壁先生回乡探亲时告诉我们:“皮丝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已在美国唐人街数家餐馆中被视为珍贵名菜.”

六. 广西 崇左 天等县 把荷鱼丸

把荷鱼丸,是崇左市天等县地道的地方风味小吃,汤煮、酥炸、煎蒸均可,韧而不硬,营养丰富,没有腥臭味,清爽不腻,味道别具一格,深受人们青睐。

把荷鱼丸选用垌列河的鲤鱼为原料,刮去鳞片,剖腹去内脏,去鱼头,挑去鱼刺,然后把鱼肉切成薄片,先用刀背将鱼肉捣软,最后放入石臼里,用木棰舂成肉泥。舂肉是做鱼丸的一道严格的工序,不能马虎,舂少了,鱼丸表面粗糙,粘不牢,一下水就会松散,口感不佳,必须把肉舂成棉絮状的肉泥。棉絮状肉泥做成的鱼丸,不但易揉搓,粘性好,而且清爽脆口。舂好了的肉泥不需配任何除腥配料,只须加入适量豆粉、盐拌匀备用,当地称之为生丸泥。

把荷鱼丸即做即吃,可与鱼头、猪肠粉、腐竹、水豆腐、银耳、香菇、酸笋和南瓜花等煮汤,风味独特,十分可口,多吃不腻,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亦可将鱼丸隔水蒸熟后,与姜丝、葱末、西红柿和香油等做成的卤汁拌匀吃,令人食欲大振。

七.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大新龙眼

大新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大新龙眼以果大、肉厚、味道甘甜、数量多、产量高而驰名区内外,畅销内地、港澳、东南亚,多年来均供不就求。荣获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大新县委、县政府一直把龙眼生产列为本地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来抓,紧紧围绕“以品种改良为前提,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优化果品质量,提高水果的竞争力和效益”为思路,大力实施龙眼的优果工程。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

龙眼在大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百年树龄以上的龙眼树随处可见。据有关资料记载,栽培史近千年以上,且品质上乘,素有“龙眼之乡”之美称,1986年大新县被定为第一批全国“六大龙眼基地县”之一,2001年大新龙眼参加北京农业国际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称号。大新龙眼因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而驰名区内外,所产龙眼及加工产品远销区内外甚至销往美国等国家。近几年来,大新县致力于实施龙眼“优果工程”,优化品种结构,采用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龙眼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大新县龙眼生产基地经自治区农业厅批准,取得创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资格。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主要品种有石硖、储良、大乌圆、广眼、福眼、本地实生龙眼等,果肉白色透明,香浓味甜、核细,可以鲜食或加工成桂圆干、桂圆肉。目前,大新龙眼主要的加工成品有桂圆干、桂圆肉、桂圆糕、桂圆酒等,大新龙眼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从2004年起,大新县每年都在龙眼收获季节举办龙眼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通过举办龙眼节进一步提高了大新龙眼知名度,树立了品牌意识,龙眼产、供、销达到了更高层次。

八. 广西 崇左 江州区 江州甘蔗

江州甘蔗是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的。

江州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甘蔗生产,一直把甘蔗产业作为江州区第一支柱产业来抓紧抓实。据悉,江州区甘蔗种植面积约为110万亩,2012/2013年度榨季原料蔗产量达到508.06万吨。

2008/2009年榨季入厂原料蔗达518万吨,产糖66.3万吨;人均产蔗产糖名列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的"糖都"。

九. 广西 崇左 天等县 猫豆

猫豆

天等猫豆是天等传统的土特农产品。目前天等县年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年产量1.4万吨,收获季节为10~12月份。

十. 广西 崇左 江州区 益生菌酸水牛奶饮品

益生菌酸水牛奶饮品:产品采用纯天然鲜水牛奶添加LABS益生菌群发酵后,经巴氏杀菌精制而成,经常饮用有利于帮助肠道运动,更好地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保证健康与营养,同时享受浓浓纯香的口味。其外包装采用屋顶盒也叫新鲜屋,新鲜屋致力于保护产品的新鲜品质,为消费者创造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经营活动队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产品精美的外包装与本身丰富的营养价值是送礼的首选产品。

信息来源: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