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夏津特产地址 夏津特产排名第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夏津特产地址 夏津特产排名第一更新时间:2023-08-14 22:39:20

一.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白玉鸟

夏津白玉鸟,又名金丝雀、芙蓉鸟,亦称雪雀,俗称黄雀。据民国年间《夏津县志》载:“雪雀,黄白两种,亦有花者,通称白玉鸟。”其饲养史可上溯至明初,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白玉鸟体形健美,略长于云雀,善啼,其啼声清脆婉转,0期啼声终日不绝,久喂后可仿人吹口哨。毛色分黄、白两种,白者如无瑕之玉,黄者遍体乳黄。眼分红、黑,以毛色纯白,赤眼凤头的为上等。白玉鸟有较强的繁育能力,在温度15-20度范围内,一般每月产卵一窝,每窝4-6个,产卵后孵化14天,小鸟即可出壳,出壳后的小鸟生长18天即能飞翔。其性喜洁净,食盒水盏应每日清洗,暑期须备大小盏供其沐浴。平时以生熟小米为食,春、夏、秋加饲苦菜,初春和冬季喂以菠菜。

白玉鸟是一种适于家庭养殖的观赏鸟,多以笼喂养,用以美化环境和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白玉鸟历来为出口创汇,远销南洋与西欧等地。

二.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古椹宴

古椹宴的主要菜品有椹叶汤、椹果炒玉米、椹叶馒头、椹叶煎蛋、炸椹叶、椹叶丸子等,古椹宴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丰富的药用价值,椹叶除能散风除热、清肝明目外,还有驻颜乌发的功效;椹枝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的作用;而椹果能清热解渴,有养阴润燥和补血的作用。古椹宴中椹树所有的有益元素都渗入到了菜中。享受美味古椹宴,为到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不可错过的美食。

三.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大杏

杏为本县传统水果,栽植历史悠久,据明嘉靖本《夏津县志》载,明朝初年境内就大量种植。清初,城东北30里的小王庄设有大杏专市。每年杏熟,商贾云集,车载囊驮,运销于幽、燕及江浙、湖广一带。

夏津大杏分离核、粘核、半粘核三个群,苦、甜仁两大类,目前计有红脸二麦黄、红半个、红花节、红铃铛、串枝红、三变丑、破核、酸白、红梅子、大白水杏、金黄杏、鹅翎白、红巴旦、白巴旦及老鸹枕头杏等62个品种,主要产于古堤之上及东、西沙河地区。其中以后屯、双庙两乡最多。据1985年调查,全县杏产量为150万斤。其中左堤村的老鸹枕头杏为佼佼者,因其酷似鹅卵石(当地人称为老鸹枕头)而得名,个大皮薄,甘酸适口。该杏是由土杏树经选择、嫁接而成。它枝干粗壮,叶片肥大,果实发育快,于芒种前成熟。每枚重50—80克,成熟后白中泛黄,有浓郁的米兰香气,为杏中上品。

夏津大杏,香气馥郁,甘酸适口,含多种维生素,且品种繁多,成熟较早,颇受人们喜爱。用夏津大杏加工而成的果脯、果酱,营养丰富,色味俱佳。

四.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土锦

即民间纺织的花棉布。质地柔软,布面平匀。图案为矩形、方形大小变化的棂格或各色彩条。色彩艳丽,对比鲜明。

土锦纺织工序严谨而复杂,纺线应细匀,用力要适度,棉线洗涤浸泡要匀透。图案以经线与纬线的色彩交织而成,有达十余色者。土锦以当地木制足踏织机织造,织梭按纬线色彩种类多少而定,即一色一梭,织梭按纬线色彩顺序放于机上依次投掷,不可错乱。灵巧者一日能织十余尺(指三砖尺)。

夏津土锦为当地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被褥及妇女、儿童衣服的面料。现已被时兴的化纤布料基本取代,然而在离县城较远的乡村,于麦收之前仍有织土锦的习俗。近年来由于与海外交往逐渐频繁,有将土锦携归台、港、澳地区及日本、新加坡者,据说颇受欢迎,据此可知土锦尚有再兴之时。

五.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麻豆腐

为“夏津三古”之一,是制作绿豆粉条(皮)的余渣,滤水压干,切成小方块即成麻豆腐。其呈粉绿色,细如粉团,若以油与葱、香菜等烹炒,其味殊美。吃起来,松嫩可口,腻如膏脂,以之佐粥而食,饶有风味,为夏津传统冬令佳食。历史上以城东王庄所产者为上品,王庄曾称“臭粉王庄”,概因该庄多做粉条(皮)者,所滤粉之水,经发酵而变馊,故有此称谓。但王庄所产的麻豆腐却颇受人们喜爱,为邑中佳食。

六.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抱头毛白杨

此树是市林业局1973年在夏津县后屯乡小王家村发现的一种优良树种。特点是:树干通直、树冠狭窄、根系深窄,其木质色白细腻、坚实耐磨、湿不变形、曝不开裂。

夏津县特有优良乡土树种,系毛白杨的一个变型树种。树干通直,枝叶紧密,树冠狭窄抱头高耸,侧枝展开呈10至25度角。性喜深厚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在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生长尤快,且无胁地现象。其木质坚实,色白而细腻,具有耐磨、抗压、湿不变形,曝不开裂等特点,适用于建筑及木器制作。1973年夏津抱头毛白杨被省、地区林业考察队定为优良乡土树种。1976年冬送北京优质抱头毛白杨大苗100株,分别植于农展馆、颐和园及林业科学院。1983年11月,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山东省林业厅、林科所,河南省林业厅、农学院、林科所,河北省林业专科学校等9个单位在郑州联合召开的林业工作会议上,确定为全国六个毛白杨优良树种之一。

七.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海味什锦鸡

夏津名吃,又名海味什锦鸡,因其状如布袋,故名。其制作精致,选料精良。须取当年生母鸡,宰杀放血,褪毛,去内脏,剔除骨头,仅余头,腿骨骼,按比例装入海参、木耳、竹笋、海米、精猪肉丝、硬鸡蛋糕等16种佐料,经油炸、笼蒸,并配以青、红蔬菜拼成图案,望去宛若整鸡伏于锦簇中。上席后,用筷一划,内馅露出,肉鲜馅美,肥而不腻,香嫩适口。

八.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玲珑菊花鸡

玲珑菊花鸡夏津玲珑菊花鸡是以山东省夏津县的散养柴鸡的基因突变个体为育种素材选育而成的,该鸡体型小(公鸡成年体重800g,母鸡成年体重600g),圆胸、胫短(毛腿.毛脚),毛色有红、白和黑三种,冠大鲜红,尾羽象盛开的菊花,极具观赏价值,因而取名为玲珑菊花鸡。玲珑菊花鸡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经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家禽育种研究小组鉴定,该鸡外形有特色,如体型能进一步选小,极有可能发展为观赏型小型鸡。经屠宰测定,肉质细嫩,优于快大型白羽肉鸡。玲珑菊花鸡适应高档次消费群体的需求,现在毛鸡的市场零售价在20元/公斤左右,是普通肉鸡价格的3—5倍。夏津玲珑菊花鸡蛋现已创出名牌,在济南市的购物广场、超市等售价1元/枚(蛋重约36g,每公斤约30元),是普通鸡蛋价格的7倍以上。另外如果选育出观赏型的玲珑菊花鸡的新品系,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夏津)

九.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银丝面

夏津银丝面,又名龙凤面,原为雷集乡张集村张氏祖传面食,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银丝面系选用上等精细面粉,配以十余种佐料,人工擀轧面薄如纸,切成细丝即为银丝面。再横切则为珍珠琪。银丝面、珍珠琪久煮不烂,不粘,仍根根、粒粒,如银丝碎玉,晶莹透明。食之软腻、滑韧,若另配以麻汁、炸酱、肉丝、醋、蒜等佐料,更别具风味。现全县生产厂家达十余处,其中国营夏津珍珠厂生产的“飘旗”牌珠珍琪、银丝面为正宗产品,选料精良,风味独具,系同类产品的校校者。如今,于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利用现代化手段生产,其品味尤佳,营养成分更趋丰富,且产量与日俱增。溥杰先生品尝后,曾欣然挥毫写诗称赞:古树发新枝,银(shu)绽奇葩,不啖珍珠琪,愧称美食家。

产品典故

清乾隆皇帝为治理天下,体察民情,曾“六飞首驭,省方问俗”,即所说的“乾隆六下江南”。

有一次,乾降南巡由运河水路回跸京师,由于一路上旅途劳顿,水土不服,至使食欲行振,沿途各地方官闻知,无不将当地的美食进献皇上,以邀青睐。然而,乾隆帝总总不开胃口,多不思用。

后来,“龙舟”行至山东夏津县地面、夏津知县金应斗早率属官在运河岸畔恭候圣驾,得知“龙体欠安”,便诚惶诚恐地将当地的美食--“珍珍琪”献上。这珍珠棋为夏津,系以上等精面粉加鸡蛋清,配以多种佐料做成,“个如大米而白,形似凤目而秀,真真是洁白比玉屑,晶莹匹珍珠”。又兼以烹调技巧考究,乾隆帝吃后,食欲大增。于是召见夏津知县金应斗,详细询问珍珠棋情况,并“御赐诗扇一柄”。(见乾隆本《夏津县志*卷一》)金应斗感戴天恩,便又将珍珠棋的制作、烹调技巧详缮成折奏上皇帝。乾隆帝阅后,赞叹不已,“龙颜”大悦,遂取朱笔将“珍珠棋”的“棋”字,“木”旁改为“王”旁,井加御批道,“玉玑凤目,王者之食也。”

后来人们也就相沿成习,将“珍珠棋”更为“珍珠琪”了。由此,这珍珠琪又得了一个高雅的称号一—“凤目玉玑琪”。

自此以后,乾隆帝便命夏津县每年特做珍珠琪600斤晋献宫廷,以供御膳之用。遂成定制,夏津县就每年照献不误了。

十.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布袋鸡

夏津美食,为当地华宴群馐之冠。

正宗布袋鸡名为“海味什锦鸡”,因其状如布袋,故名“布袋鸡”。布袋鸡选料精良,制做别致。选当年生母鸡,宰杀、煺毛后,於咽下切一竖向二寸许小口,去其内脏、剔除骨头,使其成为“肉布袋”。然后,按比例装入海参、木耳、海米、竹笋、瘦猪肉丝、硬鸡蛋羹等十六种佐料,用竹篾将口缝严。入油炸至金黄色,上笼清蒸,并配以青、红、黄等色蔬菜拼成的图案,放入盘上宛如整鸡伏于锦簇之中。上席后,划开背部,内馅露出,肉鲜馅美,香而不腻,独具风味。

清乾隆间夏津知县方学成曾派人专学此艺,卸任后回安徽原籍,宴客多次仿制,食者无不叫绝,然方学成意为不佳,尝于笔记中叹道:馔制虽美,然犹不及鄃味。

布袋鸡是满汉全席主菜之一、鲁菜代表菜,被列入中国菜谱。

信息来源:夏津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电话:3263616邮箱:sdxjszb@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