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坝红原特产有哪几种 阿坝州汶川正宗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坝红原特产有哪几种 阿坝州汶川正宗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1 06:06:49

一.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燕窝饼

燕窝饼,面食,特点:形如燕窝,松软香甜。烹制法:蒸。

中发面扎正碱,放白糖、猪油适量揉匀,擀成长方形面皮。

猪板油绎成泥,铺于面皮上,撒上蜜饯卷成筒,切成筷子粗根条,拉长缠成燕窝状,入笼蒸熟,按上一蜜樱桃装盘即成。

操作要领:面不宜老。

二.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糍粑

将青稞晒干炒熟,磨成细面即成。营养丰富,吃发简单:将糍粑放进碗里,加入酥油茶搅拌至可以捏成团即可食用。

三. 四川省 阿坝 松潘县 松贝

松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贝是川贝母的一种。在我国,贝母品种有十多种,其中最有名的有川贝、青贝和浙贝,川贝中又以松贝为最优。

产地

松贝主产于“松潘草地”,即阿坝州松潘、红原、若尔盖的大片草地上。因过去松潘为川、甘、青土品集散地,这一带的贝母都运到松州城里来做交易,故得名松贝。

特征

松贝的特征之一是“怀中抱月”,即一片较大的弧形贝母瓣抱着一片较瘦小的贝母瓣。松贝的另一特征是“嘴巴尖,0圆”。因其“嘴”小,所以也有人叫它为尖贝;因其“0”圆,有人验证松贝真伪时,抓一把贝母撒在桌面上,如果十有八九能稳坐不动,准是松贝无疑。

习性

松贝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的鳞茎。种子入土后,第一年冒出一匹叶,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一匹叶”;第二年抽出主杆,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树儿子”;第三年开出灯笼状的花,老百姓称这一年的贝母为“灯笼花”(暗紫贝母的花,其花瓣为暗紫色,上面有黄色斑点,花蕊为桔黄色,非常好看)。

药用价值

松贝是润肺消炎、镇咳化痰的名贵药材,因此是馈赠友人的高级礼品。由于松贝的采挖季节在每年的6至9月间,因而松贝商品也在这时候上市。购买松贝时,以颗粒小而饱满,色白,嘴尖,0圆者为上品,尤以豌豆大小的为最佳,俗称“珍珠贝”。

松贝(松潘产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松潘县现辖行政区域。

四. 四川省 阿坝 若尔盖县 藏绵羊

若尔盖县境内草原辽阔,水草丰茂,是优良的天然牧场。全县总面积中,草场占79.2%,森林占16.6%,耕地占0.48%,南部、西北部属纯牧区,以养殖牦牛、绵羊、马为主。藏绵羊是阿坝州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畜种之一。藏绵羊性喜冷凉干旱,耐高寒、耐干旱性能好,饲养经济效益高,故饲养数量大,分布广。

五.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红原羌活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可入药。味辛、苦,性温。归肾、膀胱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红原县刷经寺是红原县羌活主要产地,只有在这里才可以买到纯正的羌活。

六. 四川省 阿坝州 小金县 小金苹果

小金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金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小金县素有苹果之乡的美誉,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苹果已遍布县东西南北,老百姓都喜欢用它来招待客人。由于地理、土壤、气候等因素影响,小金苹果色、香、味俱佳而经久不衰。1975年经西南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果树研究所专家教授鉴定命名的“川星75-1”,在同年全国铜川商品苹果鉴评会上取得第一名,后有小金“川星75-2”、“川星75-3”和金冠在1976-1978年又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二名。1987年小金红星与金冠喜得全省优质果品、茶叶颁奖会双冠。

1976年小金红星首次在香港市场亮相,一举击败美国“蛇果”,获得金奖,为我国争得了荣誉。目前小金苹果在品种小不断更新换代,现已有祝光、红富士、红星、青冠、金冠等10几个品种,且不断提高质量和品位,以更好的地奉献于社会。

天地造化,雪域珍品。小金苹果集“国家级优质果品、优质农产品和四川省名优果品”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盛产于被誉为“优质苹果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果大色鲜,味美香甜,使其闻名遐迩,实为健康好伴侣、馈赠之佳品。

阿坝州小金县是优质苹果的主产区,海拔2300至2600米,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纯净无污染。主要出产金冠、红富士等10余种品种,以金冠苹果种植最佳,形美色鲜,果面金黄,皮薄无斑,果味香浓,果肉细腻,汁液丰满。小金苹果取雪域精华、赋天下健康,既可鲜食,又可加工食用,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含糖量较高,并以果糖、还原糖和蔗糖为主,容易被人体吸收,是很好的含糖果品;含钾较多,可促进人体内钠盐的排出,对水肿及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含有多量的果酸和鞣酸,有帮助消化和收涩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腹泻患者食用;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有机酸,可促进胃肠的蠕动,治疗便秘,并可抑制胆固醇的增加,降低血糖含量;含锌量较高,对增强记忆力有着特殊的作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阻止亚硝酸盐基的形成,有预防胃癌发生之特效。

品质天然,尊贵之选。诚邀广大顾客选购品尝!

地域范围

小金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小金县新格乡、宅垄乡、新桥乡、沙龙乡、美兴镇、美沃乡、崇德乡、老营乡、沃日乡、日尔乡、达维乡、抚边乡、木坡乡、八角乡、双柏乡等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02°01′—102°59′,北纬30°35′—31°43′。东邻汶川县,西毗甘孜州丹巴县,南连雅安市的宝兴县,北接马尔康县。保护面积4947公顷,年产量1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小金苹果果实中大,近圆锥形,高桩,果面具6-6棱起;果皮绿黄色、较薄,阳面着红晕,果点稀、较明显,果面光洁无锈,具蜡质;果洼较深,有果锈,呈放射状分布,梗洼较深;萼洼中深,萼片宿存;果肉淡黄色,果心小,肉质脆,果汁较多,酸甜适中,风味浓,具香气。品质上等。2、内在品质指标:小金苹果总糖≥11%,总酸≤0.3%,维生素C≥1.5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3%。3、安全要求:小金苹果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七. 四川省 阿坝 若尔盖县 四川河曲马

四川河曲马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若尔盖河曲马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河曲马史称“南番马”,据史料记载,这种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玛曲县、四川若尔盖为主要产地。因其分布区处在黄河河曲地带,1954年由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定名为“河曲马”。

河曲马是我国一个古老而优良的地方品种。河曲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称吐谷浑马,因其分布区处在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黄河河曲地带,该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四千米上下,纬度较南,自然条件特殊,水草肥美。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

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河曲马体形结构匀称,耳长敏捷,胸深广,背长腰短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头长,颈长中等,胸肌发达,背平腰短,尻宽平,四肢粗壮。母马平均体尺(cm):体高132.5m,体长139.6m,胸围164.7m,管围17.8m。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河曲马繁殖性能好、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气质稳静,对高寒多变的气候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骑乘,行走自如,长途骑乘可日行40~50km。特别以善走沼泽草地而著称。因其适应性强,具有挽乘驮载兼用的体形,役用性能颇佳而享誉骑兵与各地农牧民。适应高原气候。

在若尔盖大草原的藏族牧民心目中,马是一种神圣的动物,1也是一项神圣的大赛。来自草原各部的牧民们选出最好的马,选出最好的赛手,每年开春总要聚集,进行1000米、3000米、5000米和1万米的比赛。苍茫草原上,蓝天白云下,赛马奔驰在天地之间,呼喊加油声传播四方,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富有诗意。 只有在现场,才能亲身感受到比赛的神圣和牧民们的虔诚····

四川河曲马

若尔盖县牦牛草地型藏系绵羊养殖协会

9683392

马(活动物)

八. 四川省 阿坝州 九寨沟 底纹苹果

醇甜细腻,芳香,以金冠红心,红冠品种为佳。( 九寨沟)

九. 四川省 阿坝 松潘县 松潘虫草

松潘县中藏药材非常丰富,草地山林广产贝母、甘松、羌活、木香、虫草等几百余种中药材。冬草夏草虽然名称平淡无奇,其形成却十分有趣。

对于虫草,清朝吴其壑的《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中,曾有如下说明:“冬在土中,身为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僵化为草。”冬虫夏草,此之谓也。这里指的“老蚕”,以虫草为例,是蝙蝠蛾等昆虫的幼虫经真菌寄生僵化而成。这种成虫多栖居于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中,即一般在海拔3800多米以上的地带。生于以小叶杜鹃等为主的杜鹃灌丛至高山草甸地带。虫草属真菌的子囊孢子粘附在寄主幼虫的外壳上以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菌丝侵入寄主体腔内。被虫草菌感染的昆虫,初则行动迟缓,后则呈现不宁静和烦躁不安的状态。当菌丝在感病幼虫体内数天以后,虫体的外壳出现明显的褪色现象,由深褐黄而淡黄,此时尚可缓慢爬行,即可发现感染该菌的幼虫,全身披以灰白色菌丝,蠕动爬行于多种杜鹃和蒿草等丛中。到惊蛰至清明季节是感病幼虫的显病季节,此时罹病昆虫体内的菌丝繁殖速度增强,病虫加速靠拢附近布有植物根系的土壤,潜于地表下4—8厘米深的部位,逐渐死亡僵化。在地表下僵虫体腔内的菌丝在吸收体内营养的同时,菌丝由营养阶段转化为有性阶段。迄至小满或芒种,即可发现虫体呈与地表垂直状,由僵虫头部伸出棒状的子座,钻出土表。所谓虫草之“草”,就是子座。由于子座多在春夏出土,故叫“夏草”。子座呈紫褐色,外表具有不甚光滑,针尖大小的突起,肉眼可辨。小孔即有子囊壳腔的开口,内具长棒状的子囊和细长分隔的子囊孢子。

虫草一般认为最早见于1757年(清乾二十二年)刊行的、吴仪洛所撰写的《本草从新》,并明确地指出它具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痨嗽”的功效。其实,人们应用它要早得多。藏族同胞早已用它入药,称之为“雅扎贡布”,直译就是冬虫夏草;还有种说法是明代中叶就已经向日本出口了。

十. 四川省 阿坝 理县 羌民搅团

将清水在锅内烧开后,逐量撒入极细的玉米面粉,以当年新产的小金黄玉米粉为佳,用竹筷搅拌,此时灶中火要猛,直到搅成糊状,然后蒙盖一层新鲜洁净的芭蕉叶或青菜叶,再盖上锅盖文火蒸20—30分钟,用大碗盛起;锅内打油汤,烧煮酸油菜汤,其油盐调料如一般汤羹(酸油菜即以野生油菜茎叶,洗净,在开水锅内略煮一下,即捞起置于木盆或瓷盆内,趁热压紧覆盖闭气,隔夜后即成一种酸味菜,可炒食,亦可煮汤食,其味略酸而鲜美爽口,并有一种特殊香味,羌民历来皆爱食之。

据现代医学研究,这种紫红茎野油菜除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矿质营养外,尤含一种特殊的铁素营养,有助于人体造血机能正常运行,并可治疗慢性造血功能障碍型贫血病,所以长期食用野油菜的山中羌民个个脸色红润,身强体壮);另调配熟油海椒、花椒粉、麻油、姜汁、精盐、葱丝、胡椒粉、酱油、食醋、味精等成调料,以小碟盛之。食用时,每人一小碗酸油菜汤,一碟调料,一桌人共食一大碗搅团,趁热用筷夹取小块搅团,放入调料碟中蘸上调料,再放入口中食之,边吃搅团边喝菜汤。特点是麻、辣、烫、酸、香且清淡,富有营养,老少咸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