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漳州特产猪油花生糖 福建特产包心糯米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漳州特产猪油花生糖 福建特产包心糯米糖更新时间:2023-09-27 21:36:32

一.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岩溪晚芦

岩溪晚芦是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的。

岩溪是长泰芦柑主产区,在注重科学管理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自主研究培育的晚熟芦柑,属全国唯一的芦柑芽变晚熟新品种,被国家命名为“岩溪晚芦”。

岩溪芦柑母树及无性后代所结果实的晚熟性状表现稳定,比普通芦柑成熟期推迟2个月以上,且其母树具有高产特性,果实品质能保持芦柑固有的优良性状,是我国第一个晚熟的、芽变的优良芦柑品系。

岩溪芦柑其主要特点:晚熟,成熟期较普通椪柑晚60天以上,春节前后采收,可应市至5月初;树势强健,分枝角较小,枝条较密,树冠近圆筒形;果实扁圆,单果重150~170克,果面光滑,果色橙黄,果皮厚0.26~0.31厘米;可食率75%~78.6%,可溶性固形物13.6%~15.1%,糖含量10.4~12.0克/100毫升,酸含量0.93~1.07克/100毫升,维生素C含量33.7~37.6毫克/100毫升,肉质脆嫩化渣,具香气,品质佳;早结、丰产。3年生树平均株产15公斤,4年生树平均株产17公斤。岩溪芦柑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和抗逆性强,表现抗寒,裂果少。采用福橘、酸橘、枳等作砧木,在福建福州郊区至广东潮汕地区,不论在红壤丘陵或是水稻土栽培,均表现优质、晚熟。

二.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鲷鱼

鲷鱼

鲷鱼又名加吉鱼,是东山县的水产之一。

这些欧洲的鲤科鱼类主要都是底食泥鱼。鲷鱼广泛地分布于止水、运河及流速缓慢的深河中,软口鱼偏好流速较快的河川中游,文鳊则栖息于大而流速缓慢的河川中下游。其中分布最广泛且最受钓鱼者欢迎的是青铜鲷。

三.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兰竹荔枝

兰竹荔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兰竹荔枝,简称兰竹,是荔枝的一个品种。这个品种在福建省荔枝产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一带。在龙海市九湖镇,该品种种植面积较广,使该地有“荔枝海”之称。该品种果实一般于6月下旬成熟,为中熟品种;除了用作鲜食,还有其他用途,例如酿酒。1993年,该品种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兰竹荔枝是荔枝的一个品种,主产于福建漳州,栽培历史较长。在龙海市九湖镇,其栽培历史已达500多年;当地还保存一株500多年生的老荔枝树,年产量保持在600公斤以上,被称为“荔枝王”。该品种为中熟品种,6月下旬成熟,成熟后主要用于鲜食,亦可焙干、酿酒。[1-2]

果实特征

兰竹荔枝果大,呈心脏形,单果重23~30克,果皮龟裂隆起,缝合线明显。果皮鲜红的称红皮兰竹,果皮红绿者称青皮兰竹。果肉厚,乳白色,味甜带微酸,有香气,焦核率高,可食部分占78%。[1-2]

生长特性

植株生长

兰竹荔枝定植以来,生长快、长势旺,3年生树高、冠径都达170cm以上。前期树高大于冠径,后期冠径增长加快,限制了树高的过分增长,增大了结果面积。[3]

果实发育

兰竹荔枝(图2)

[4]兰竹荔枝果实发育全过程需72~76天。果实发育过程可分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胚和果皮发育阶段,第二阶段为种子迅速生长阶段,第三阶段为果肉迅速生长和果实成熟阶段。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3次落果高峰:第一次落果高峰出现在4月底到5月初,果实如绿豆大小时,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和养分供应不足;第二次落果高峰大约出现在5月底到6月初之间,当果肉生长包过核的一半,果实达到固定大小的三分之一左右时,原因与病虫为害、营养供应和气候条件有关;第三次落果高峰集中在采收前5~7天内,原因包括病虫为害、雨水过多等。[3]

生长环境

兰竹荔枝在年平均气温19~35℃、1月均温9~12℃,绝对最低温大于0℃的地方都能良好生长和结果。[3]

地理分布

兰竹荔枝在福建省荔枝产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漳州市[5]一带。根据相关网站2007年发布的介绍,在龙海县(后改龙海市)九湖镇,这个品种种植面积达1.2万亩。[1]

除福建省外,其他省份也有引种,如贵州省[3]、广东省(例如增城市)[2]等。

四.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龙门花生酪

多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选优质原料,精心制作,Q集香、酥、甜于一体,为同类产品在的佼佼者,被誉为“食品新秀、南国奇珍”,是消闲品茗的好伴侣,馈赠之佳品。

五. 福建省 漳州 华安县 漳州润饼

漳州润饼就是北方的春饼,但是在漳州一带又有新的吃法。



每到清明时节,漳州一带的人有吃“润饼”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漳州一带的“润饼”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不过,据我所知,漳州的“润饼”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漳州用的主料厦门都有,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漳州独有的,厦门、泉州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北方的春饼唐宋时称为春盘。清代以后制作上有了改进,其馅料由芹、韭、笋组成,表示勤劳、长久、蓬勃之意。以后成为四时皆备的小食,称为春饼。

六.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长泰卤面

长泰卤面

长泰的卤面可是别具特色的噢,绝对跟莆田卤面有本质上的差别。我们长泰卤面做法是:先将卤汤做好了,要吃的时候将面在开水中稍稍烫热了(面本来就是熟的了),加入汤中。。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面中的碱化入汤中,生涩苦口。

七.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枋洋豆签

枋洋豆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枋洋豆签,又称豆挂面,由农家自创,主要取料于农家自产的优质大豆、绿豆等豆类作物,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具有清凉可口,解暑热等功效,营养丰富,四季皆宜,是长泰枋洋当地群众招待客人不可缺少的一道特色食品。豆签的做法:先将水烧开,然后依次放下豆签、虾皮或蚝干、丝瓜及少量沾了薯粉的肉碎片,揭锅后再放入一些芹菜、姜丝等调味品,就可以食用了,也可以按照个人的喜爱,添加其它海鲜、肉类等。如果是用米汤或大骨头熬的汤,其味道更好,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及病后初愈者食用。

长泰枋洋豆签长泰县农产品流通协会

八.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纯冬蜜

纯冬蜜

南靖纯冬蜜是采集当地蜂农极品冬蜜,经低温浓缩分装,保持应有的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果糖、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其品质纯正,香气馥郁温馨、清纯优雅,味道清爽鲜美、甜而不腻,色泽透明,结晶细腻。具有润肤、润肺、润肠等功效。早在公元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蜂蜜“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

中医养生学上有句话叫“早喝盐水晚喝蜜”,蜂蜜有润燥、解毒的作用,是不少女士美容的恩物。食用方法:依个人的喜好酌量、加凉开水搅拌即可,也可调牛奶、凉茶等一起享用。

九.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漳州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创始于清朝康熙十二年,距今已有310多年历史。当时,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成“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有高档、中档、低档三个档次。高档品分为特级贡品,一级贡品;中档品分为贡品、极品;低档品分为珍品、上品等,共54个品种规格。高档品除选料做工特别精细外,并含有珍珠、纯金等贵重原料。因选料和制作工艺与普通印尼不同,包装需用瓷瓶、晶玉盒,不能用钢、铜、漆器及紫砂石制品。

八宝印泥色泽朱红,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气味芬芳;冬寒不凝,夏暑不泄;燥热不干,阴雨不霉;印迹清晰,永不褪色。即使用火焚烧,纸灰上字形依然可辨。

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及后来在南洋首次劝业会、台湾博览会上,先后荣获特等奖、优等奖、甲等奖。

十.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芦溪晒烟

芦溪晒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芦溪晒烟质地柔软,色泽金黄,叶薄脉细,油润香醇,是晒烟中的珍品,产自芦溪草棚寮的晒烟更是珍品中珍品,历来被人们所崇尚。据《漳州简史》记载:“明代经济作物的栽培有了空前的规模。……烟草自海外传入,能令人醉,亦避瘴气,捣汁可毒头虱。”“惟漳属芦烟(芦溪晒烟)称最,声价甲天下,人多种之,利甚多。”

芦溪晒烟原产地平和县芦溪镇,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独特,四周是蜘蛛网般的大小山川,中间为海拔420米的盆地,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气候冷凉;种烟历史悠久,自明嘉靖(1522-1567年)从菲律宾吕宋岛引进种植,至今已有400多年;种植和晒制技术高超,形成从整地、育苗、田管、采摘、晾晒、贮存到加工等一整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艺,从而生产出酸喃风味、甘醇爽口的芦溪晒烟。

芦溪晒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未受人世间风云变化的影响而中断生产,始终得到人们的青睐。在清乾隆年间,霞寨岩岭村庄世道的祖父在漳州东门街开设烟行,制作烟丝和条丝(供水烟筒吸用),销往江西、浙江及全国各地,获利颇丰,人称“庄百万”;民国时期,芦溪圩开设“福兰烟店”,收购和切制烟丝,名扬闽南各地;上世纪20年代,芦溪东槐村陈三香兄弟及其父经营“顺成烟庄”,创立“芦溪正地”红牌、白牌晒烟,其后又与厦门市镇邦路“麒麟烟庄”订立供货合同,“芦溪正地”牌的烟叶和烟丝远销国内外;1909-1926年间,日本三井洋行在平和小溪设立“三井洋行和胜美公司”,垄断经营芦溪晒烟,将芦溪晒烟运往日本和东南亚等地;抗战胜利后,“顺成烟庄”和中美烟草出口公司签订定期、定量合同,芦溪晒烟成为“鸿运牌”香烟的主要原料。解放后,平和县创办烟丝厂,生产的烟丝销往全省各地;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金键”和“天坛”牌香烟的北京卷烟厂、生产“灵芝”牌的河北石家庄卷烟厂、生产“人参”牌长春卷烟厂、生产“天坛”牌的安徽邺城卷烟厂,还有上海、四川、保定、厦门、龙岩等地卷烟厂,纷纷以较高的价格上门求购,种植生产芦溪晒烟成为当地百姓一条致富的好途径。

芦溪晒烟是全国晒烟品系的姣姣者,是许多卷烟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共同追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