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兰州特产肉类零食 兰州特产零食去哪儿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兰州特产肉类零食 兰州特产零食去哪儿买更新时间:2024-01-07 19:07:56

一.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烧锅子

烧锅子

烧锅子是永登地区农家经常食用的干粮之一,因它有自己的独特风味,故备受人们欢迎。

烧锅子一般选用上好小麦面制作。做烧锅子先要发面,待面发好,再掺和少量干面,兑入适量的蓬灰(或碱)水,揉匀,去其酸味。然后切成大小适宜的面团,揉和成形,装进烧锅,在上面打菱形刀花,盖上顶盖,埋进烧旺的火堆内。煨火堆的燃料多为骡马粪。20多分钟起锅,一个皮色黄亮、外脆里暄的烧锅子便做成了。若专为串亲戚、探月子、看病人做的烧锅子就更为讲究。要在发面中兑和花椒和小茴香水,把发面擀薄,在上面涂抹清油,撒上苦豆或花椒叶末,卷成小口杯粗细的圆柱体,横切成三寸许的小段,之后用六个面段竖立组连成一体,装入烧锅内烧烤。若看“月子”,还会在面里加兑红花水,卷上红花丝。“月婆子”吃了这香味十足的烧锅子,不但可以补养身子,而且可以化瘀、活血、通经。故而永登有“发白面、摘红花,做个烧锅子去姐姐家。姐姐家里干什么?姐姐生了外甥娃……”的童谣。

二.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黄焖羊肉

【原料】

主料:羊腿肉或五花肉 500 克。

配料:白菜 250 克、青蒜 3 根。

调料:豆油 25 克、酱油 25 克、糖 5 克、料酒、味精、淀粉、八角各少许。

【制作过程】

1、羊肉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八成熟后取出,切成块。白菜切成小方块,大蒜切成小段。

2、炒锅烧热,倒入油,先放八角炒香后放入羊肉、白菜,然后加酱油、 料酒、糖、味精和白汤 250 克,焖酥后,先取出白菜作底,后将羊肉取出盖在白菜上,卤汁留在锅中,加水淀粉勾芡,加大蒜、熟油少许,出锅浇在肉上即好。

【特点】

肉质香酥,卤汁浓厚入味。特点∶香气扑鼻,汤白如奶,鲜美异常,回味无穷。

【营养价值】

羊肉(瘦):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温味甘,既可食补,又可食疗,为优良的强壮祛疾食品,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

三.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榆中大白菜

榆中大白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榆中县南部二阴地区气候冷凉湿润,生产蔬菜病虫害轻,农药污染轻,具有生产无公害大白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榆中大白菜具有叶球炮弹形、合抱、叶帮洁白、外叶深绿、中柱短、口感佳的特点。

榆中大白菜产区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的黄土高原,甘肃省中部,属兰州市三县五区之一,在兰州东郊,县城距兰州38公里,地跨东经103°49′15"—104°34′40",北纬35°34′20"—36°26′30"之间,县境内南北长96.6公里,东西宽66.4公里,总面积3301.6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480—3670米之间。东接定西、会宁、靖远县,西以马衔山为界与临洮毗邻,西靠七里河区、城关区,北隔黄河与皋兰县、白银市相望。全县辖8镇15乡,268个行政村,1619个村民小组,共有4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8万人。有汉、回、满、东乡、撒拉等13个民族,汉族占99%,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水浇地36万亩,保灌面积28万亩,山旱地7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6%。榆中县地势较高,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土壤深厚肥沃,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河谷地区水源主要是境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全县从事蔬菜栽培的农户有6万多户,川塬地区主要以地下水资源为主,区域内无工业污染,为天然绿色食品生产区。目前大白菜栽培面积2万亩,年产量8万吨,至2010年规划面积发展达到2.5万亩,年产榆中大白菜10万吨。

四.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苦水烟丝

苦水烟丝

苦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厚。因气候适宜,土质结构特殊,不仅盛产闻名遐迩的玫瑰花和风味极佳的水果,而且还出产独特的烟丝。

明万历年间,苦水已大面积种植烟叶。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苦水生产的烟丝名扬一时。制造烟丝的主要原料是烟叶。烟叶分绿烟叶、黄烟叶、绵烟叶3种。绿烟叶是制造青烟的原料,黄烟叶是制造黄烟的原料。苦水烟叶的特点是叶肥膘厚,颜色碧绿。制作烟丝的过程是:先挑选上好的绿烟叶,抽掉烟茎,往烟叶上适当喷水,阴干,然后调上清油、药材、食盐、姜黄、石膏粉等,搅拌和匀。再压制成一米见方的捆子。过一段时间后,用-的推刨,推出细丝,将细丝放人特制的模子里,挤压成小方块,最后包装出售。这种烟丝产品,深受兰州各水烟厂的欢迎。东南沿海的一些烟厂,也争相购货。苦水烟丝刚生产出来时呈绿色,运至东南后,因气候潮湿,便变成白色,叫白条,被誉为“银丝”,在东南有很高的信誉度。当时,苦水的水烟坊很多,一般一个水烟坊平均产量4万斤—5万斤。因烟丝销售旺盛,经济价值可观,带动苦水大面积种植绿烟。烟叶亩产约300斤,相当于2亩小麦的经济价值。水烟坊的工匠上半年班,所得工资可买回约3000斤小麦。工匠、烟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很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吸水烟者渐少,使水烟业市场萧条,种植面积萎缩,产量大幅度下降。今苦水一些嗜烟者,仍小面积种植烟叶。

五.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为用手工在葫芦上刻画的工艺品。兰州小葫芦为经多次改良培植的优异品种,大者如鸡卵,小者若算珠,皮质细腻,外表光滑,圆美可爱。其形美色雅,刻画精湛。该工艺在清代民间已有流传。

六.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酿白兰瓜

酿白兰瓜为称雄兰州名馔的夏令佳肴,由五十年代的“西瓜灯”和“西瓜盅”演变而来。以瓜藏八宝,汁味香甜;色彩绚丽、莹美如玉而著称。其做法是:先用文火蒸熟二两糯米;在开水锅中烫透二两猪板油丁;在盆内加二两果脯、二两瓜脯、一两葡萄干、2.5两白糖和四两玫瑰搅拌成馅。将白兰瓜洗净去皮,切平两端,从瓜尾四分之一处切开,取出内籽,装入馅品,盖上瓜盖,放凹盘内蒸半小时即可。食用时,在炒勺内加若干瓜汁、清水、白糖、玫瑰糖等,炒热后淋浇白兰瓜,则吃起来软烂爽口,风味独特,妙趣横生。

七.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兰州大板瓜子

大板瓜子,又叫"兰州大片"或"兰州黑瓜子",主要产于兰州市郊区及皋兰、永登、靖远、会宁4县。兰州为加工、出售瓜子的集散地。大板瓜子取自籽瓜,因拳打瓜破而食,又名"打瓜"。其外皮淡绿而有花纹,个大而均匀,耐旱丰产。瓜熟季节,在田边地头,打籽瓜食瓜瓤,有清咽利喉润肺之功效。 大板瓜子分大、中、小三个品种,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D等营养物质,成为宴亲朋、待嘉宾的高档食品。将黑瓜子加工成五香瓜子、椒盐瓜子、甜瓜子、奶油瓜子和多味瓜子等成品,不仅极易嗑剥,醇香可口,而且有补脑提神之功效,颇受大众亲睐。"林歌"、"正林"、"乌麻园"等名牌大板瓜子不仅已声冠华夏,而且远销东南亚,成为我省的重要出口物资。( 兰州)

八.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兰州韭黄

属于百合科葱属,是多年生宿根植物。它的食用部分是鲜嫩多汁的叶子和花苔,产品是青韭、韭黄、韭苔。营养成分: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95克,蛋白质2.1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3.2克,粗纤维1.1克,灰分1克,钙48毫克,磷46毫克,铁1.7毫克,胡萝卜素3.1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99毫克,尼克酸0.9毫克,抗坏血酸39毫克。一般早春嫩叶迅速萌发生长,收割青韭,夏季采收韭苔,冬季麦草覆盖生产韭黄,几乎周年可以供应。韭菜和种子又有良好的药用作用

叶色淡黄,叶片宽,叶鞘长粗,纤维少,口感辛香,品质佳。( 兰州)

九.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陈春麻辣粉

陈春麻辣粉是现定居兰州的川味“麻辣陈”传人陈德金1989年来兰后,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口味,创出的一个最受欢迎的川味小吃
陈春麻辣粉的汤采用土鸡熬制,在熬制过程中从调料到火候诸工艺都经过严格的把关,味道别具一格。在一九九二年首届兰州丝路节、一九九三年兰交会和一九九四年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期间,陈春麻辣粉被评为地方名优小吃和“中华老字号”。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上旬在杭州举办的中国烹饪协会“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陈春麻辣粉再获殊荣
目前,集众多川味、名优小吃和火锅系列于一体的大型饮食基地“陈春楼”在工贸商场后院已正式开业。陈春麻辣粉已在市区繁华地带设有四家连锁店,除工贸商场后院有两家外,另两家设在西口食品一条街和农民巷。( 兰州)

十. 甘肃省 兰州 七里河 七里河百合

七里河百合是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被誉为百合之乡的七里河区拥有4.28万亩的百合种植面积,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链,而百合产业链的延伸和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也取得一定成果,百合营养粉、营养麦片、百合果酥、百合醋已成功上市,百合枣粉、百合花、百合芽菜、百合鸡等新产品已研发成功。

兰州百合是甘肃省、兰州市的名牌产品,是七里河区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在全国四大百合产区中,兰州百合色、香、味、形等均属第一,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近年来,兰州百合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中央和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七里河区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一体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思路,坚持"抓区域优势、抓无公害生产、争创优质精品、树立品牌形象"的原则,使兰州百合成为加快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区百合留床面积4.2万亩,年产量1500万公斤,总产值31500万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41%;农民人均百合收入27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收入的38%。兰州百合证明商标使用企业达到了65家,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袁家湾村被誉为“中国百合第一村”,是我市百合的主产区,今年全区百合留床面积达到4.7万亩,产量达1530万公斤,总产值42840万元,约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68%。

七里河区坚持“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品名牌化”的发展思路”和“因地制宜,无公害生产、集优创精,树品牌形象”的原则,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明显的作物带和产业带。到2010年,百合留床面积达到4.2万亩,主要分布在七里河区的西果园镇、阿干镇、黄峪乡、魏岭乡、彭家坪镇、八里镇等地区(西固区金沟乡及榆中县永靖县部分乡镇也有少量种植),百合产量1510万公斤,总产值32163万元;农民人均百合收入3009元,占全区农民人均收入的43.6%。目前已建成省、市级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1182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区3.2万亩,无公害认证面积达到3.7万亩,建成示范乡镇5个,种植户达到10954户。逐步形成了以西果园镇的兰州百合城为中心,辐射八里镇、阿干镇、魏岭乡、黄峪乡等周边乡镇,共有93家百合加工企业。全区现有冷藏库39座,库容达到1064万公斤,每年分两季存储,储量可达2128万公斤,完全能够满足百合常年加工贮藏的需要;全区年加工能力在50吨以上的企业有40多家,这些企业全部使用了“兰州百合”证明商标。目前兰州百合不但畅销至广州、上海、北京、乌鲁木齐、杭州、昆明、西安、沈阳、武汉、西宁等全国省会城市,还扩散到深圳、珠海、汕头等沿海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出口到美国、日本、泰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9年出口创汇达到100万美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