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朔州特产带走 朔州十大特产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朔州特产带走 朔州十大特产送人更新时间:2024-01-17 05:22:43

一. 山西省 朔州 平鲁 豆青碗

豆青碗

豆青碗为传统生活日用品。产品瓷质致密,内表洁白如玉,外表淡豆青色,造型优雅,图案清晰,色泽均一。据县志记载,其生产历史已达1200余年。

二. 山西省 朔州 山阴县 奶粉

奶粉

山阴县为中国北方奶牛养殖基地,乳制品是本地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山西古城乳品集团公司生产的古城系列奶粉问世以来,赢得省内、国内多项大奖。1986-1992年连续获农牧业优质产品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6年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十大乳品上榜品牌。

三. 山西省 朔州 怀仁县 怀仁羊杂

羊杂

相传在北宋年间,时值寒冬,杨六郎率军在金沙滩与辽将韩昌决战已半月有余,由于主管押运粮草的奸贼潘仁美从中作梗,人马供养陷入危机,就连帅府之内也是粮断菜绝。万般无奈之时,烧火丫头杨排风心机一动,组织帅府的火头军把原来那些概不食用,早已丢弃在山沟荒野的羊肝、羊心、羊肠、羊肺、羊肚儿等捡了回来,用水洗净后,将其剁成碎块,连同仅存的一些山药粉条,一并放在一个大锅里加上盐用水煮。煮熟之后,在添加辅料时,杨排风无意中多放了些花椒和辣椒面。等把这一大锅没有名号的菜肴放在杨六郎和众将面前时,那扑鼻而来的香味,让众将官个个垂涎欲滴。一阵狼吞虎咽之后,杨六郎忙问杨排风这美味菜肴名叫什么,原料都为何物,从何而来,做法有何奥妙。杨排风故弄玄虚的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叙述了一遍,杨六郎听罢后哈哈大笑,对众将官言道:“这分明乃羊杂也”。

怀仁羊杂由此而得名。多少年来,其制作方法经过民间烹饪高手不断的调理、完善、加工,逐步形成了极具怀仁地方风味特色的佳肴,流传至今。

四. 山西省 朔州 应县 应县黄芪

应县黄芪

五. 山西省 朔州 右玉县 酸菜炒莜面

酸菜炒莜面酸菜香脆,面粒筋道,是一道具有山西浓郁地方特色的菜肴,同时也是一道健康饮食。莜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莜麦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平均达15.6%,高出大米100%、玉米75%、小麦面粉66%、小米60%,8种氨基酸组成较平衡,赖氨酸含量还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脂肪和热能都很高,脂肪是大米的5.5倍,小麦面粉的3.7倍。莜麦面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亚油酸可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对糖尿病和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六. 山西省 朔州 右玉县 右玉月饼

面粉、白砂糖、葫麻油,辅之以玫瑰、青红丝、核桃仁、花生仁、葡萄干、芝麻等佐料,一场传统工艺配方结合现代生产技术的月饼制作正在进行,今日右玉县首届月饼文化节拉开帷幕。

右玉县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祥介绍,首届月饼文化节的举办,是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展示企业风采,推动月饼销售,给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月饼选购环境,将月饼节打造成为右玉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文化活动。

他说,近年来,右玉县委、县政府围绕绿色特色食品,不断提升传统产业,采取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依法管理的办法,引导支持月饼生产企业组建了右玉县食品协会,制定行业行规和月饼生产质量标准。注册了“绿都”月饼商标,出台规范整顿月饼市场的实施意见,形成“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的发展模式。

目前,已构建起右玉传统产业新型化新格局,使右玉“绿都月饼”走向大市场,走上小规模、大群体、标准化的轨道,到二00六年全县大小月饼加工厂达三十余家,从业人员三百人,生产的混糖饼、提浆饼、水晶饼、油皮、酥皮蛋黄、水果、豆沙等特色风味月饼达二十余种,年实现产值三千余万元人民币。

右玉县位于山西北部,是山西省优质葫麻油料生产基地。据史料记载右玉种植葫麻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用葫麻油生产的右玉月饼闻名山西。右玉月饼以当地盛产的纯葫麻油为主料,并配以上等面粉、白砂糖,辅之以玫瑰、青红丝、核桃仁、花生仁、葡萄干、芝麻等佐料,采用传统工艺配方结合现代生产技术精制而成,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散、久放不馊”的特点。(完)

七. 山西省 朔州 右玉县 右玉烧饼

烧饼,亦是右玉的一种传统风味食品。制作方法是:将小麦面粉用七八成热的水和好、醒到。再将碎猪肉、咸盐、酱油、葱、姜、味精、葫油适量拌匀成馅。用醒好的面制成剂,擀成薄饼,将馅包入,上火烙,火要急,同时火盖上葫油多量,将饼漫住。食之润香味美。

八. 山西省 朔州 应县 飞刀削面

刀削面

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九. 山西省 朔州 右玉县 右玉边鸡

右玉边鸡是优良的肉蛋兼用型鸡种。因右玉县地处外长城脚下,当地人习惯称长城为“边墙”。于是,把这种生长在长城脚下的优种鸡叫边鸡。

边鸡的选育成功,与右玉的自然环境和习俗密切相关。右玉县是大同盆地最冷的地方,一年有5个月的地面冻结期。经过多年风土驯化的右玉边鸡,具备了在寒冷风沙环境中生长繁殖的特点,它的体型较大,羽毛长,绒毛细,鸡冠小而长毛密被,耳圈长毛,趾间外侧有硬毛,能适应零下30度的严寒;它的腿粗壮,两腿间距大,能在风中行走觅食;它的毛色土黄,在黄土高原上是一种天然保护色,可避免飞鹰走兽的袭击。

据分析,优质的右玉边鸡鸡肉,蛋白质含量达25%,比猪肉、羊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却只有1%左右。人们爱将右玉边鸡清炖、白煨、干炒、红煨,作为节日美餐和滋补食品。

十. 山西省 朔州 右玉县 右玉羊肉

右玉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香味浓郁、肉质鲜嫩,肥瘦相间,肥而不腻、食之爽口。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具有清香之味。

产地:

右玉县立足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林草资源,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目前,全县羊饲养量达到65万只,肉羊养殖户达2.3万户,县内涌现出玉羊公司等一批肉羊加工龙头企业,不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地标:

2010年,国家农业部准予右玉县“右玉羊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登记,其成山西省首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畜产品。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右玉县新城镇、右卫镇、威远镇、元堡子镇、高家堡乡、牛心乡等10个乡镇321个行政村,现饲养量65万只,年产量4500吨。保护区域范围内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牧坡宽阔,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有利于右玉肉羊的高品质、标准化养殖。地域保护范围内符合的单位和个人,可向登记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地域范围

右玉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的新城镇、右卫镇、威远镇、李达窑乡、杨千河乡、牛心乡、高家堡乡、白头里乡、元堡镇、丁家窑乡等10个乡镇321个行政村。位于晋西北边陲,(央视热播电视连续剧《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指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地处东经112°6′---112°38′,北纬39°41′---40°17′,海拔1400米,全县国土总面积196800公顷。保护规模65万只(年存栏35万只,年出栏30万只),年产量是4500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