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竹山特产米 竹山土特产基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竹山特产米 竹山土特产基地更新时间:2023-08-10 01:33:37

一.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花纹米粑

花纹米粑是把米煮熟后,在碓窝里舂成糍粑状,然后在制有花纹的模子里制成粑粑,蒸熟备用。食用时用炭火烤热,常以此佐茶。

二. 山西省 大同 天镇县 红谷米

其色泽金黄,颗粒均匀,香甜开口,用途较广,可制成稠粥.锅巴.米面饼等不同风味的食品。

三. 重庆市 璧山区 烤米包子

烤米包子,米食,特点:色泽淡黄,酥香松软,香甜可口。烹制法:蒸、烤。

大米制成吊浆,糯米浸泡蒸熟,与吊浆揉匀,加老浆发酵,下碱水、白糖揉匀为皮。蜜玫瑰、核桃仁、猪肥膘、瓜糖等制成玫瑰馅。PEV

取面皮包馅,上笼蒸熟,冷却后用杠炭火烤黄装盘。PEV

操作要领:发酵适度,用碱适当;烤用中火为宜;多作早点,热食。PEV

四.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竹山郧阳大鸡

竹山郧阳大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山郧阳大鸡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郧阳大鸡形成历史悠久,属肉蛋兼用型品种,以竹山县、神农架林区的肉蛋品质最佳,为中心产区。

郧阳大鸡原名竹山大鸡,系我国秦岭以南,巴山地区的优良品种,属蛋肉兼用型。主产竹山县双台、楼台、城关、潘口、溢水、文峰、深河、田家、官渡等九个乡镇。现饲养量达30余万只。另在竹山县宝丰镇建有郧阳大鸡养殖场及规模养殖大户进行推广发展。该品种于1959年在竹山和神龙架林区首先发现,后经《中国禽志》和《湖北农业科学》等编辑组组织专家进行多次调查分析,于1982年5月经全国畜禽品种志专家组再次深入十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分析,命名为郧阳大鸡,并于1985年收录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并于2004年再次录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是湖北省优良的畜禽地方品种,为保护郧阳大鸡这一优良基因库,竹山县县乡两级政府采取办郧阳大鸡养殖示范场和规模养殖大户的办法对该项品种进行了纯繁扩群发展,其目的是使郧阳大鸡品种资源得到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产业。

竹山郧阳大鸡产地范围为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秦古镇、竹坪乡、得胜镇、大庙乡、双台乡、楼台乡、文峰乡、深河乡、上庸镇、官渡镇、柳林乡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重庆市 璧山区 米包子

米包子,米食,特点:色白如玉,松泡软绵,香甜适口。烹制法:蒸。

大米1.75千克、糯米750克分别淘净,各泡24小时(夏季12小时),将大米磨成极细的吊浆米粉,糯米煮熟与大米粉混合,加草碱25克揉匀做包皮。QQj

用冰糖、熟芝麻(舂细)、瓜片、花仁、核桃仁(均切细粒)与桂花或玫瑰、白糖合制成馅。用米粉包糖馅,做成50克一个的包子坯,入笼蒸熟即成。QQj

操作要领:糖馅应酌加熟面粉;蒸制时注意火候,防止破裂。此品亦可改用咸馅制作。

六.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米甜酒

米甜酒,又名糯米浆酒,历史悠久 1852年县志上即有记载:“甜酒,其味淡,配烧酒乃适口。”1931年兴化县续志载:“实业糟坊,县境内有七十余家均集东北乡镇,酿酒多以米、麦……原料,总名曰土酒,其以糯米酿造者曰浆酒。”兴化米甜酒是选用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辅以陈酿米烧酒发酵而成。其产品特点是:色泽透明,浆液醇浓,鲜甜可口,性平和,能储藏,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历次扬州市甜酒评比会考评,均名列前茅。

米甜酒,又名糯米浆酒,历史悠久 1852年县志上即有记载:“甜酒,其味淡,配烧酒乃适口。”1931年兴化县续志载:“实业糟坊,县境内有七十余家均集东北乡镇,酿酒多以米、麦……原料,总名曰土酒,其以糯米酿造者曰浆酒。”兴化米甜酒是选用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辅以陈酿米烧酒发酵而成。其产品特点是:色泽透明,浆液醇浓,鲜甜可口,性平和,能储藏,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历次扬州市甜酒评比会考评,均名列前茅。

七.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长坑米糍

民俗小食。以糯米磨粉,加水搅拌成软块状,煮熟后再反复揉拌,作为皮,以加油的甜豆沙作馅,再用扁圆体木模印制而成。

资重本地糯米有“小术”、“大术”两个品种,夏术、秋术两次收成。做上品麻糍要用秋收“大术”。将糯米淘净浸透沥干,置石臼中边舂边翻,边翻边舂;越是“磨洋工”,它便越腻越嫩。舂好的糍粑蒸熟搁冷后,整团置入新从深井里打上来的凉水中,它不馊不溶不硬。食前净手,随捻随食,大小任意。食时常在外面沾裹上一层炒芝麻末或炒花生末,也可蘸上蜂蜜、白糖、红糖或饴糖。

八.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竹山肚倍

竹山肚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山肚倍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竹山肚倍

竹山县是著名的“中国肚倍之乡”,气候非常适合肚倍树的生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该县就致力于做大做强肚倍这一独特的林特资源产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肚倍基地建设,培植和壮大肚倍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得升肚倍产品的产销规模。近几年来,通过人工栽培,全县肚倍面积达到近5万亩。肚倍身价也一涨再涨,1998年收购价为每公斤7.6元,2013年飙升至每公斤20元左右。

肚倍是个宝,以肚倍为原料开发的单宁酸、没食子酸、苯甲酸系列产品,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电子、食品、印染、生物、航天等领域。为了进一步开发这一优势资源,竹山县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湖北林科研合作,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先后完成了“竹山县肚倍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没食子酸工业化生产新工艺”等重大研究课题,开发了三甲氧基苯甲酸、药用单宁酸、食用单宁酸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星火科技二等奖、十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项。

竹山肚倍产于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等十七个乡镇800米以下的广大地区。上世纪50年代,竹山县就被国务院命名为“肚倍之乡”。2014年全县总种植面积20.1万亩,年产量500吨。据《竹山县地方志》记载:“晚清、民国时期,竹山肚倍,是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民众的日用百货依此类产品挽回”。经四川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测定:竹山肚倍不但个儿大而且单宁含量高(63.6%),高于全国其它肚倍产区,是全国最佳品种之一,是生产单宁酸、没食子酸、倍酸、焦倍酸的主要原料,它不仅是竹山著名的和传统的中药材,更是出口贸易的传统林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石油、机械、化工、轻工、生物工程、航天工业等领域,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比利时、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地域范围

竹山肚倍产于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秦古镇、竹坪乡、得胜镇、大庙乡、文峰乡、双台乡、楼台乡、深河乡、上庸镇、官渡镇、柳林乡等十七个乡镇800米以下的广大地区。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武当山南麓,东邻房县,西接竹溪,南靠神农架林区、重庆巫溪,北与陕西白河县接壤。全县海拔最高为2740.2米,最低22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3′-110°26′、北纬31°30′-32°37′之间。境内以秦巴、武当山脉为屏障,形成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过渡的气候特点;海拔高度落差大,小气候特点明显。植被覆盖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8.2%。境内东西宽 81.8km,南北长123.5km,土地面积3586平方公里。林业用地423.6万亩,其中竹山肚倍生产面积20.1万亩,年产量500吨。

九. 重庆市 九龙坡区 蝴蝶米饺

蝴蝶米饺,蒸点,特点:形如彩蝶,皮软糯,馅香甜。烹制法:蒸。

瓜条、橘饼、蜜樱桃切成细丁,加白糖、炒面粉少许、猪板化油揉制成馅。hy8

大米加糯米泡后磨细、吊干水分,入笼煮熟,擂成团,做成剂子,擀成圆皮,包入馅心,对叠成半圆形,用面点梳挤压成蝴蝶形,用黑芝麻嵌眼睛,蛋皮做花纹,再加触须两根,入笼蒸熟即成。hy8

操作要领:米团不能煮得太肥,讲究造型。此点心既可热吃,又可冷食。

十.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福寿米

福寿稻米粒细长,光泽透明;做饭松散香滑,味道可口。米中含有丰富的水深性蛋白质及十多种游离氨基酸和铁、钙、锌、磷等矿物质,还有维生素B1和B2D、维生素C等多种成份、具有滋阴补肾、健脾养肝,明目活血之功效,是难得的保健佳品

福寿稻始产于监利县周沟乡福寿垸,其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清同治年间,监利县令将福寿稻米作为南品进献朝迁,深得慈禧喜爱,赐名“福寿米”。“福寿稻”、“福寿垸”均因此而得名。随着岁月的流失及灾害等方面的原因,福寿米曾随福寿稻的失传而消失。时隔一百多年后的1983年,周沟乡曾王村农民平作湖奇迹般地在一块中稻矮梗镀金田里发现了一株株型中等并有两个分孽的大穗子,便细心采回,次年某插9个平方,收谷11公斤,亩产812.5公斤。1985年,平作湖又栽插了3亩大田,收谷2100公斤,单产700公斤。消息传开,远近农民争相换种。因其用种量少,大田栽秧要求稀、匀,故取名“稀插”,又称“瑚选”。稀插的问世,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极大举与关注,经查阅史料和专家鉴定;稀插乃是失传多年的福寿稻!福寿稻问世,实为监利人民一大幸事。1986年福寿稻初涉市场,被不少粮食商贩误作当时物稀价昂的糯谷而备受青睐。之后,周沟粮管所领导慧眼独具,将其精加工并冠之以“小泰国”打入南北方市场而一鸣惊人。监利粮食局更是匠心独运,将福寿稻改装与广东福建人崇尚的“丝苗米”和“猫牙米”相抗衡。福寿稻以其产量高、米质优、销路好、价格高等优势,给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福寿稻的发源地周沟乡年种稀插4万亩,约占整个中稻面积的90%,亩产平均比同类灿稻高75公斤以上,年增产300万公斤。按每公斤价格高于同类灿稻0.20元计算,农民每年可增收440万元左右,户平均收近千元

福寿稻早已成为监利县中稻的当家品种。据县委农村工作部统计;1993年全面种植福寿稻面积33.7%万亩,占中稻面积的67%;1994年达50万亩以上,并已推广到江陵、洪湖、潜江及湖南的桃源等县、市,且呈继续扩大之趋势

福寿稻的发展,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监利县委书记张琼江、县长夏钧勤要求把福寿稻作为发展市场农业的优势产品迅速在全县推广。1993年9月8日,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省科委、省农科院、化中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沙现代农业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周沟乡大面积种植的福寿稻进行了现场考究和品种鉴定,认为:福寿稻株型适中,结实率高,在湖区种植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强,适合稀植,省工省种省投资。省农科院测试中心检测,福寿稻营养品质、蒸煮品质等项目的综合评定达二级优质米标准,其中加工品质达一级优质米标准,现场品尝,食味优于汕优“63”。1993年9月28日,《湖北经济报》以“稀插俏了监利”为题,对周沟福寿稻作了报道,接着《农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农民报》、《农民之友》对福寿稻的变迁、特点及鉴定结果等相继作了详细的报道。一时间,福寿稻身价倍增,前来购货者络绎不绝。今年3月,海南省某粮贸公司找到周沟乡粮管所一次性丢下定金100万元,要大米300万公斤;公安县粮食学校则干脆派人携资到周沟办起了福寿稻精米厂

昔日慈禧偏爱福寿米,如今俏了监利,兴了周沟!(监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