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郑州青埂峰土特产 郑州好吃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郑州青埂峰土特产 郑州好吃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6 13:17:40

一. 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 南山核桃

产于巩义南部山区。外形美观,皮隔均拨,出仁率高,含油量大,药食并用,营养丰富,久食可抗衰老,延年益寿。( 巩义)

二. 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 老君烧鸡

巩义市老君烧鸡被誉为“中原名吃”。其选料考究、做工精细、汤老味全、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咸淡适口、离骨熟烂。汤中加有十多味中药材,有很好的滋补功效。

三. 河南省 郑州市 新郑 龙湖樱桃

龙湖樱桃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龙湖镇的。新郑龙湖镇大樱桃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粒大圆润,果实中的糖、蛋白质、维生素、铁含量居鲜食果中之首,有“百果之先”的美誉,是真正的绿色果品。

龙湖镇位于新郑市西北部,距郑州12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镇内岗峦起伏,沟壑纵横,龙湖水库婉蜒曲折。

碧波荡漾,雾气蒸腾,变化万千,从空中鸟瞰,恰似巨龙舞爪,遂得名龙湖。樱桃沟两侧绝壁干仞,造化神奇,恰如长江三峡,险峻奇秀,万亩樱桃深藏其间,连天碧树临风玉立,流连戏蝶妙趣横生。红红的樱桃,个个晶莹剔透,珍珠玛瑙般点缀在绿叶丛中,个大皮薄,醇香四溢令人涎欲滴,是踏青旅游、赏春光品美果的绝好去处。游人沐浴和煦的阳光、拂面的微风,在曲曲折折的樱桃沟中,自由自在地游玩,不但可以观赏红红的樱桃繁星般地挂满枝头,而且可以亲手采摘、 油品尝早春第一果的风味。

龙湖镇西泰山村种植樱桃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种植面积1000多亩。

四. 河南省 郑州市 新郑 莲蓬鱼

做法:鱼肉、肥膘内剁成泥,放在碗内,加入精盐4克、葱姜汁、绍酒和清水50克,搅拌上劲,再加鸡蛋清、味精和绿菜汁拌匀成馅。取大酒杯12只,杯同抹匀熟猪油,分别入鱼肉馅并抹平,每个馅上插入花生米5粒,逐一做好后,连酒杯上笼蒸约5分钟至熟至取出,脱出酒杯,码放在盘内。锅置中火上,放入鸡汤、精盐1克烧开,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淋入熟猪油,浇在上面即成。

五. 河南省 郑州 惠济区 红香酥

安徽省砀山果园场引进栽培的红香酥,是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于1980年新培育而成,是目前我国稀有的晚熟、耐贮红皮梨新品种。果实长卵圆或纺锤形,平均单果重200克;果面洁净、光滑、果点中大、果皮底色绿黄,阳面2/3果面鲜红色;果肉白色,肉质致密较细,石细胞少,汁多,味甘甜,香味浓,品质极上。( 砀山)

六. 河南省 郑州 登封 嵩山首乌茶

嵩山首乌茶是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的。嵩山首乌茶是针对三高、脂肪肝和肥胖症研制的袋泡茶,含有制何首乌、山楂、菊花和木糖醇。有调节血脂血压,减肥、乌发养颜、抗衰老、滋肝养肾,改善睡眠的作用。

嵩山首乌茶来自武术之乡——河南少林寺。嵩山首乌茶的原料是野生嵩山何首乌、嵩山野生山楂、野菊花和木糖醇,其中的嵩山野生何首乌用小黑豆炮制成了制何首乌。因主要成分是嵩山野生何首乌,所以起名为嵩山首乌茶。

嵩山首乌茶精选生长期在50年以上的嵩山野生何首乌为原料,经去皮,荫干,用嵩山地区生长的小黑豆,严格按照传统的炮制方法,炮制成制何首乌,用低温冷冻法进行细胞破壁,纳米级超细粉碎、灭菌等工序精制而成。

嵩山首乌茶产品属于功能性食品,主要针对是目前发生率极高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睡眠障碍、头发早白人群;同时,何首乌还具有美容养颜乌发之功效,是爱美女士不可多得首选产品。因为是养生食品,所以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养生保健食品得天地之精华,不加入任何工业化学原料,适宜企业老板,高级白领,中老年人,肥胖症,体弱多病者食用。送礼送健康,嵩山首乌茶是您馈赠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的最佳礼品。

七. 河南省 郑州市 登封 茶亭沟红薯

茶亭沟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茶亭沟红薯,在登封告成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告成镇地处中岳嵩山南麓,属于山区,非常适合红薯种植。其特点个头大,风味佳,常食有健脾胃,补肝肾,防癌,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

告成镇位于登封市东南七公里,紧邻颍河,交通便利。辖区内有一行政村—茶亭沟,茶亭沟村地处岗岭,土地多为红褐色沙土地,水利条件较差,因独特的地质条件,种植耐旱的红薯却得天独厚。以大面积种植而闻名。红薯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生吃甜、脆,烧烤后更是香、软、面、甜,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保健、食疗佳品,常食有健胃、补肝、防癌、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第七大营养元素”。 茶亭红薯,历史悠久。 据历史资料记载,红薯在我国别名很多,有山芋、红芋、番薯、白薯、白芋、地瓜、红苕等名称,传入我国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由东莞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又从吕宋携带回中国,试种后,“甫及四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并撰《海外新传七则》。《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方式,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红薯故也。”清雍正、乾隆年间引入河南。茶亭沟村境内有许昌、洛阳大道经往,当时,县署在路旁大皂角树附近设官地80亩,且树碑曰:凡耕种此片土地者,应设“茶亭”(或搭茶庵)为过路客商备茶解渴。当时乡吏赵某接种官地种植粮食和红薯,并搭庵设茶用红薯招待客商,深受欢迎。后来乡亲们见大片土地产薯甚多,且美味可口,即赶走赵家,埋掉石碑,平分官地,家家户户开始种植红薯。正因为茶亭红薯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所以成了告成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群众称之为“铁杆庄稼”,故有“苗活五成收”的说法。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一直都是群众的看家粮食,故有“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美誉。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食物构成的变化,食品和饲料加工工业的兴起,红薯在粮食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粗粮一跃成为工业原料和优良的饲料作物。另外,红薯富含多种营成分,俗称“土人参”,有健身、防病之功效,含有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食用后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补给,长期使用可预防癌症的发生,成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经历风雨,终见彩虹。 告成镇地处中岳嵩山南麓,山区占全镇土地面积80%以上,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山区发展,为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沿用茶亭沟村的老传统,大力号召和扶持种植红薯,红薯种植规模开始扩大。但红薯种植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等原因,茶亭沟红薯也曾经一度衰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天气原因茶亭沟村红薯种植几乎绝迹,村内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茶亭沟、茶亭沟,山上光溜溜。晴天一身土,下雨无处走。人穷山也穷,种啥啥不收……”村民们守着红薯种植的老传统却找不到致富的门路,整个村子死水一滩。 为了彻底改变村内落后面貌,茶亭沟村支部书记胡双舟深思熟虑,决定恢复红薯种植传统,先从自己家里开始,进行市场调查,引进优良品种红薯徐薯8号、郑红11、川山紫、豫薯7号等几十余个,建设红薯专业交易市场,规划红薯产业园,茶亭沟村又以本村为中心,辐射五度、竹园、贾沟、八方、森子沟等周边村庄,成立了“优质红薯生产示范基地”。村民们的腰包开始鼓了起来。拿出仅有的几亩土地全部种上红薯,从育苗到栽秧,从浇水到治病,从贮窖到销售,他家里经历了几次风风雨雨,几次吵闹埋怨,最终把甜脆的红薯卖了出去。村支书胡双舟为带动周围群众注册了“茶亭”及“茶亭沟”两个商标,积极打造本土红薯品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告成镇“茶亭沟红薯”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实现了登封市绿色食品“零”的突破,2013年,“茶亭沟红薯”又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茶亭沟红薯的种植开始恢复。 乘风扬帆,名扬天下。 历史自然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促进了茶亭沟红薯产业的发展。2002年12月,中央电视台编导赵富刚在此拍摄了《茶亭沟优质红薯》新闻纪录片,2003年1月1日晚7点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播出,《河南农民报》于2003年1月进行了专题报道。 如今茶亭沟“红薯” 市场已形成规模,门市房90余间,交易场所2.7万平方米。基地红薯常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并采用优法储藏,保鲜度可接下季,产值5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增加1000多元。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随着红薯品质的不断提升,茶亭沟红薯也成了人们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香饽饽”,红薯批量远销郑州、商丘、安徽、陕西和甘肃等地。 茶亭沟将以红薯为根本,重视茶亭红薯品牌,让绿色、保健、美味食品走进千家万户是告成镇茶亭沟长期发展目标,做大做长产业链条,使茶亭沟红薯真正成为告成人民发展致富的优质产业,使茶亭沟“红薯”响遍大江南北。 正是:小小红薯益健康,美味佳肴首选它。茶亭候客高风尚,绿色品牌美名扬。

地域范围

茶亭沟红薯的地域保护范围在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5′-113°07′,北纬34°24′-34°26′之间,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其中茶亭沟红薯的产地面积666.7公顷,年总产量1000多万公斤,主要分布在登封市境内告成镇茶亭沟村、竹园村、贾沟村、五度村、八方村、范店村、森子沟村、北沟村等8个行政村。

八. 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 虎豹肉盒

巩义回郭镇虎豹兄弟祖传,烧饼鼓肚中间空,又黄又脆,久放不坏。卤肉佐料质优,精细制作,夹入烧饼之内食用,外焦、里嫩、可口。

回郭镇肉合是巩义市四大名吃之一,多年来以外焦里嫩、香酥可口为特点,以经济实惠好吃不贵为根本,在众多风味小吃中脱颖而出。2003年被评为河南名吃,2009年被河南电视台评为十佳餐饮名店,本店以特色为龙头、以品牌为效应,以“健康饮食,诚信待客”为准则,欢迎广大新老朋友光临惠顾。

九. 河南省 郑州市 中牟 中牟玉雕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玉石历来被人们当作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十. 河南省 郑州市 荥阳 荥阳柿饼

荥阳柿饼是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的。荥阳水土得天独厚,所产柿子做成柿饼,肉肥、霜厚、味甜、质佳天下,故有“柿霜饼唯荥阳独有”之称。

荥阳因享有“荥阳柿子甲天下”而被誉为河南省的柿树之乡,1993年与河阴石榴一并被评为郑州十大历史名产。柿饼更是荥阳的传统名产,素以霜白、无核、质软、味甜、耐贮运而著称。

听当地人说,霜降前后柿子成熟。人们就开始着手加工柿饼,荥阳柿饼一般用自然干燥法制成。加工过程大致经过以下四个过程:

1、选果:选用充分成熟、肉质坚硬、果形端正、果顶平坦或微突起、无纵沟、含糖量高、少核或无核品种。剔除机械伤和虫果。

2、去皮:目前大都采用脚踏式半自动去皮机。将果皮转圈旋削下。去皮要干净,同时旋皮要薄而均匀。

3、晒饼:选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清洁卫生的地方,用木棒或砖块搭架,架高0.8--1米,上铺秫千箔,将去皮后的柿果果顶向上,单层排在箔上曝晒,晚间用席盖好,防露水,雨天要防雨,约10天左右果肉皱缩,果顶下陷,进行第1次翻动,以后每隔3到4天翻动1次,每次翻动同时进行捏饼,第2次捏饼时柿饼外硬内软,回软后没有发汗现象,就可进行上霜,出霜才好。

4、上霜:将两饼顶部相合,萼蒂部向外,在缸中放一层干柿皮放一层柿饼,反复叠放至将满缸,然后封缸,放在阴凉处生霜。柿饼上霜与环境温度有关,温度越低,上霜越好,荥阳水土得天独厚,所产柿子做成柿饼,肉肥、霜厚、味甜、质佳天下。故有“柿霜饼唯荥阳独有”之称。

“金桂飘香柿子红,霜降采摘正秋风,润肺宁咳称佳品,健脾统摄诚良种,常人但羡甘涩味,岂知花蒂救治功,最应叶片烹茶饮,他年喜添鹤龄翁”。柿饼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极高,柿饼表面附着一层柿霜,洁白似面,可治咽炎、口疮。被晒成柿饼时,果肉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渗透到表皮,形成的葡萄糖结晶等,类似蜜饯外面的糖浆,堪称柿饼的精华。同时,这层“白霜”使得整个柿饼都是干燥的。柿饼经过加工熬制,可治疗便血和老年人咳嗽,对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据一些柿饼商介绍荥阳柿饼近几年已进入东南亚、日本等国际市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