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薇娅51万武汉特产 老板娘送的武汉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薇娅51万武汉特产 老板娘送的武汉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9 12:43:45

一.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红豆沙

红豆在《本草纲目》中的正式名称均为"赤小豆",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红豆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红豆药用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症等,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关注,李时珍称红豆为"心之谷"。红豆还能通小肠、利小便、消肿排脓、消热解毒、治泻痢脚气、止渴解酒、通乳下胎。在中医学上,红豆对于肾脏、心脏、脚气病等形成的水肿具有改善的效果,这主要是来自于其所含皂角化合物的功效,除了可以利尿、预防便秘外,还具有解毒、催吐等作用。

营养价值

豆沙是主要的馅料之一,很多美味的食品都会用到,例如月饼、元宵、粽子、包子等。豆沙的制作工艺繁杂,可以选择市场上出售的豆沙制品,加入桂花、玫瑰、薄荷、葡萄干等即可调出不同风味的豆沙馅料。

1. 红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

2. 红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3. 红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红豆沙食疗作用:甘酸、平、无毒、归经、入心、小肠、肾、膀胱;有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通乳的功效;主治痈肿脓血,下腹胀满,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烦热,干渴,酒病,痢疾,黄疸,肠痔下血,乳汁不通;外敷治热毒痈肿,血肿,扭伤。

适宜人群

尿频的人少食

失眠、腹泻者、脾肾亏虚者适宜

大便干结、腹部胀满的人忌食

体虚肺弱、更年期适用

风寒咳嗽、脾虚便溏忌食

食物相克

1、鲤鱼与红豆同煮,两者均能利水消肿,在用于治疗肾炎水肿的时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为利水功能太强,正常人不可服用。

2、红豆与羊肝、羊肚同吃会引起中毒。

二. 湖北省 武汉 江岸区 武汉面窝

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的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武汉)

面窝是武汉的一种名小吃。其实用“面”来修饰“窝”并不贴切,因为它的成分中没有面粉,大部分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还要加一定比例的黄豆浆,加葱花、细盐。炸时用的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将那种合浆舀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下凹处因面浆多,所以肥厚,炸成后像个圆圈圈,吃在嘴里,酥、脆、软三种感觉混合。技术好的早点师傅可以将面窝炸成“匡匡”——没有中间的焦脆部分,主要供老人食用;或者将中间焦脆部分炸的比例比较大,供喜欢焦脆的人食用。

面窝的历史和其他武汉过早一样其实不可考。一说为,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家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做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但实际上面窝的由来没有具体文字记载,传言而已。

目前的面窝主要分布于武汉和湖北其它城市大街小巷的摊点,尤为武汉汉口老城区口味地道。目前在武汉三镇都有一些特别的做法使得面窝别有风味。比如在武昌自由路的户部巷,谢荣德炸的面窝,配料讲究,用的是优质大米,掺一定比例的糯米,用香麻油,加葱花、芝麻、姜末作料。他不惜工本,做出的面窝自然与众不同,一投入油锅就香味四溢,吃起来更是焦脆适度、香酥并重,因而被人们誉为谢氏面窝。但这并不是传统的面窝了。面窝除了米面窝外,还有炸豌豆窝、“苕面窝”(红薯窝),中间是没有洞的形状,别有风味。

面窝的食用既可以单独成为早餐主食,也可以成为热干面,清酒/蛋酒,米粉或者其他汤面的搭配食品,后一种吃法更为广泛。

三. 湖北省 武汉 黄陂区 黄陂芦笋

黄陂芦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陂芦笋还原糖、可溶性糖、维生素C、微量元素含量等均高于普通芦笋,是武汉十大名菜之一;

四. 湖北省 武汉 洪山区 碱酥饼

原料配方:

(100千克成品)皮料:上等面料加米稀40千克

酥料:猪油(或植物油)+面粉12.8千克

馅料:砂糖、麻屑、二熟面、糖陈皮、糖桂圆、小苏打共35.6千克

面料:白芝麻8.5千克

制作主法:

1.制皮:首先讲究米稀捞浆。熬糖浆时,关键在碱的用量、碱量可由浆中的小泡来判断,以小泡互相靠扰不破为碱量合作。最后将米稀与上等面粉和食油拌和均匀、分堆折叠均匀。

2.起酥:使用上等面粉9千克调入猪油3千克、植物油1千克混合擦透、擦匀。

3.制馅:砂糖、熟面、小苏打均需预先过筛,陈皮要剁碎,然后根据天气冷暖调入食油和馅混匀。

4.烘烤:这种碱酥饼必须用传统的七星炉反复进行烘烤,严格掌握火候,作到表面起鼓,不露馅,饼边有鸡毛裂纹,吃起来皮酥有层次。

产品特点:薄皮大馅,在白芝麻的饼面上平镶有黑芝麻组成的“玉”字,不仅形-人,而且入田麻香酥脆,被人誉为酥点一绝。

五.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双柳泡菜

新洲双柳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大面积标准化栽培示范区、湖北省最大的优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武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专业街。

自古双柳以盛产泡菜闻名,占领武汉市80%的市场,各种泡菜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主要品种有豇豆泡菜、箭杆白泡菜、泡青椒等;特色品种有白花菜、泡娥眉豆。

六.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新农牛肉

新农牛肉是闻名全国的小吃,系列产品包括卤牛肉,牛肚,牛筋,牛骨头,卤全鸭,鸭脖,鸭锁骨,翅膀等。此系列产品在传统工艺流程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改造,风味独特,色香味美,吃完久久回味。是食用精品,也可做特色礼品,是安全可靠的绿色食品。

制作中,除了选择上等原材料,重要的是卤水的制作,它是用多种中草药熬制近4小时而成的。肉面的制作关键也是牛肉汤和牛骨头汤,两种汤的制作方法完全不一样,味道也完全不一样,但是二者合一成牛肉面时,味道鲜美,肉香汤浓,早上吃完,中午还有回味。目前,武汉已有几家新农风味的牛肉面馆了,个个生意好,位置好的面馆生意更是火爆,想吃要排队,上班族一般是吃不到的,他们没有时间等,想吃只能早起十分钟去排队。

七. 湖北省 武汉 江夏区 舒安藠头

舒安藠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舒安藠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舒安藠头,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2010年,经国家质检局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据元《农桑辑要》记载,早在南宋时期,江夏区梁子湖沿岸已开始大面积种植藠头,从来未间断,其产量以舒安、徐和、燎原为最丰,是湖北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拳头产品。特别是环绕梁子湖的舒安,因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土质,所产藠头风味独特,具有层多、色白、肉脆、个匀等特点,在清代被作为贡品,还曾入选满汉全席而使“舒安藠头”名声远播。

舒安藠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现辖行政区域。

八.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甸莲藕

蔡甸莲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蔡甸莲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蔡甸莲藕,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具有独特品质,不仅莲藕外观通长肥硕、质细白嫩、藕丝绵长,而且口味香甜、生脆少渣、极富营养,药用食补两宜。

蔡甸城关建镇于晋,莲花湖环抱古镇,湖水清澈,湖泥肥沃,由于汉江多次改道,洪水泛滥,矿物质淤积,为蔡甸莲藕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蔡甸植藕历史悠久。隋唐时期,作为栽培的莲藕在蔡甸传播引种,开始人工栽培,良种沃土相得益彰,越长越好,宋代开始闻名京都,蔡甸莲花湖莲藕年年晋京朝贡,夏冬两季,水陆兼程,定时入京。明清时代已经是大面积植藕。清代诗人乔大鸿在“晚渡南湖”诗中写道“十里尽薄荷,迷漫失南湖,人家何处边,停桡问渔叟”。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蔡甸莲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3月5日日起对蔡甸莲藕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第43号)。

保护范围

蔡甸莲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蔡甸莲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蔡政函[2006]2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所辖行政区域。

九. 湖北省 武汉 汉南区 汉南甲鱼

汉南甲鱼是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的。汉南区的鱼鳖混养模式完全符合生态健康养殖和循环农业发展的要求,生产的甲鱼裙边宽、体色好、口味佳、质量高。

汉南区属平原湖区,是武汉市有名的甲鱼盛产地。目前区内有养鳖面积1500亩,年产量18万公斤,主要利用增温保温大棚冬季培育幼鳖、鱼鳖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生产。该模式生产的商品鳖外形美观少伤残,肉质接近野生鳖。

汉南“汉南甲鱼”是汉南地区将传统的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心制作,并辅以多种天然名贵调料精制而成的名特风味菜肴。其肉嫩味鲜,滋味独特,营养丰富。

十. 湖北省 武汉 江夏区 界豆

界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界豆”其实就是黄豆。五里界镇种植黄豆的历史逾千年,出产的黄豆因品质佳、营养好而驰名中外,在东南亚地区被称为“界豆”。“家家种黄豆,户户打豆腐”是五里界镇早年豆产业的写照。

“界豆”系列食品以梁子湖水及优质界豆为原料,取民间传统配方,经过酶制以现代设备和科学工艺精制而成,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8%以上,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既保持了传统食品风味,又保证了卫生和丰富营养,集色、香、味于一体。

界豆

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农业服务中心

11576677

大豆(未加工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