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顺义送人特产 顺义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顺义送人特产 顺义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17:59:37

一. 北京市 顺义区 大都西瓜

此品种是北京市种子公司生产的早熟、高产、优质新品种。早熟一代杂种,植株长势中等,抗病,适应性广。果肉红色,口感好,品质佳。肉质沙脆,含糖量11-12%。平均单瓜重5-6公斤,大的可达10公斤,亩产4000公斤左右。( 北京)

二. 北京市 顺义区 万绿宝酸萝卜

河源市万绿食品有限公司以发展特色风味食品、旅游休闲流行食品为主营,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新型企业,是广东省萝卜加工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齐全的生产厂家。该公司最早应用腌鲜精细加工新技术,开发出“万绿宝”酸萝卜系列食品,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果蔬天然可口特色,被称为河源三宝之一。在98年2月广州国际旅游品展销会上,该产品被认定为“最受欢迎产品”,同年11月由广东省政府组织的广东名优产品(湖北)展示会上又获“最受欢迎产品奖”称号,同时进入98中国(北京)食品、饮品(顶级)展览会,“万绿宝”九制萝卜王荣获中国优化科学成果奖,经专家鉴定认为,能与“香口胶”、“九制陈皮”相媲美。 改公司拥有九十年代先进设备和现代生产加工技术,产品科技含量高,目前年加工果蔬能力达3600吨,98年被省技术监督局评为“广东省民营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99年6月本公司被省科委认定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 萝卜 堪称亦蔬亦果亦药之品,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和“十月萝卜小人参”之美誉。万绿宝系列之萝卜,配方独有、风味独特,具有利口利心之功效。 河源市万绿宝食品有限公司 厂址:河源市城南贸易城11号 电话:0762-3331698 传真:3331698( 河源)

三. 北京市 顺义区 顺义砀山酥梨

砀山酥梨又称砀山梨,原产于我国安徽省砀山县,该梨具有果个大(平均单果重300克,最大果近2000克)、品质优(酥脆可口,汁多味甜)、适应性广(目前我国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均有栽培)、丰产性好(该品种栽培第三年初结果、5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2000-2500公斤)、抗性强(除病害外,对土壤及恶劣气候条件有较强的抗性)。93年,顺义区兴建砀山酥梨生产基地,已成园5000亩,现年产量300万公斤,预计2000年后每年可形成1000万公斤的生产规模。

四. 北京市 顺义区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

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馓子麻花是用发酵面揉拧成麻花形,炸制而成,是遍及全国各地的小食品。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将麻花、馓子作为寒具的代表,寒食节禁火之日,多食此品。据《续晋阳秋》载:“桓灵宝好蓄书法名画,客至,常出而观。客食寒具,油污其画,后遂不设寒具。”据此典故可知寒具是油炸食品。唐韦巨源《食单》载:“巨胜奴—酥蜜寒具”。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之,故名寒具。”到了清代,据御膳房食单载:“乾隆十九年()1785三月十六日总管马国用传,皇后用野意果桌一桌十五品。”其中就有“发面麻花”作点心。大约从清代起将是麻花、馓子分立,麻花较硬而粗,馓子细而散也。但都是油炸食品。著名的天津桂花发祥麻花,就是用发酵面加芝麻、青梅、糖姜、桃仁等果脯,经过搓拧,油炸而成。但也有称为“馓子麻花”者,如天津的王记剪子股麻花,就因条散而不乱,麻花肌不拧紧在一起而得名。

五. 北京市 顺义区 晚霞大理石

顺义长山大理石厂加工生产的晚霞大理石是顺义的一大。该矿主要分布在尹家府乡二十里长山脚下,现已初步探明,晚霞大理石的蕴藏量为148万立方米。该厂加工生产的晚霞大理石,岩质好,花纹分布均匀,一般为白色或带有黑、灰、褐等色的花纹,光泽度高,品种齐全,多用作装饰品及雕刻、建筑材料,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该矿生产历史悠久,早在50多年前就已开采。“北京十大建筑”均有顺义所产晚霞大理石为其增光添彩。北京新近一些重点建筑,如首都图书馆、天安门地下通道、丽都饭店、首都宾馆、电视大楼、急救中心、科技中心、光明大厦等都可见到顺义长山大理石厂的产品。

目前,顺义长山大理石厂,开发生产出晚霞、紫豆瓣、雪花白、莱阳绿、平山红、墨玉、贵州黑、芝麻白、艾叶青、螺丝转、云花桔黄、奶油红、咖啡、汉白玉等10多个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均已达到国家部颁标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六. 北京市 顺义区 蜂糕

蜂糕

蜂糕是用面粉或米面加糖、果料等蒸制而成的一种糕食小吃。因为这类糕食掰开后,内中有较多蜂窝状的小孔,故名蜂糕。

红白蜂糕用面粉发起成稠面糊状,发好的面均匀地兑上碱揉匀,上面放上小枣、桂花、松仁、葡萄干等果料,然后将和好的面上笼蒸,果料在上面,刷一层油,蒸面时用筷子在面上捅几个出气孔,蒸熟即成。做红蜂糕用标准粉加红糖,做白蜂糕用富强粉加白糖。红、白蜂糕味香甜,松软利口。

碗蜂糕用富强粉和面发酵,然后对碱和白糖揉匀,用小碗洗净,里面刷上油,把和好的面放入碗内,上面放五粒红枣,用旺火上笼蒸熟即成。碗糕成碗形,上边开花,利口松软。

米面蜂糕实际上也是碗糕,不过它的原料不是面粉,而是粳米粉。它用粳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4至5个小时,沥尽水后,碾成粉过细箩,用一个盆将老酵撕碎,倒入温水调稀,然后加入米粉搅拌均匀,盖上盖发酵,待发好酵后用碱揉匀,趁热倒在发面盆内,加白糖、桂花、碱面,使劲搅拌成糊状(放碱面注意碱要对得合适,使酸碱中和,恰到好处)。将对好碱的米糊盛入小碗,碗内先刷油,上旺火蒸后取出,上面撒青梅、瓜子仁、京糕丁,也可摆成图案即成。米面蜂糕呈乳白色,配以红绿果料,颜色美观,口软疏松,滋味香甜。因为中有蜂窝,故也称米面蜂糕。

七. 北京市 顺义区 天福号酱肘子

天福号酱肘子是北京特色风味名食。它从200年前创业至今盛名不减,令人称奇。

清代乾隆年间,山东人刘德山在北京城里西单牌楼开张了一家“天福号肉铺”,专门制售各色山东风味肉食,生意一直很红火。刘老板父子俩起早摸黑,挣的都是辛苦钱。倒底是年轻人耐不住长时间苦熬,有一天儿子值夜看管煮肉的汤锅,竟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等刘老板前来查夜时,锅里已是肉烂如泥,眼看着剩下的只是稠粘一片。此时,晨曦将至,想重新再煮菜是来不及了。刘德山是精明无比之人,他急中生智,急忙和儿子一起动手,仔细地将锅里尚能启出成形的酱肘子一块一块地小心摆到铺面上准备出售。说来也是无巧不成书,次日清晨头一个前来光顾的竟是老主顾刑部大臣。此人平时酷好享用“天福号”的肉食,此时买来是准备招待几位地位显赫的客人,为着平时信得过,他不多说便付钱取货而去。

且说中午刑部大臣家宴正酣,几位来宾全是朝中有头有脸的官员。他们全都吃得津津有味,不断地夸赞“酱肘子”好吃。刑部大臣也是乐不可支,显出十二分的风光,好生尽到了地主之谊。只隔一天,几位去刑部大臣家赴宴的官员都指派专人或管家去“天福号肉铺”,指名购买“酱肘子”。此刻刘德山老板尚感蹊跷,经小心探询,才知前日糊锅的肉食偏偏赢得了客人们的喜爱。叹喜之余,刘德山父子便特意精心制作了一锅加料的“酱肘子”,不仅肉好,而且料足。如此一来,又有好几位达官显贵和刑部大臣一道,成了“天福号”的老主顾了。

因为多了一些有身份的顾客吹捧,转眼之间,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天福号”酱肘子美名不胫而走。时过不久,连清宫里的太后和皇上也叫人专门来买酱肘子了。

刘家肉铺顿时身价百倍,京城里的老百姓更多的是闻香留步,争相品尝。再朝日后发展,“天福号”还得到了一块能够自由出入皇宫禁地的“路牌”。虽说那也只是为了“天福号”送货方便,但是这种殊荣自然是让世人无比仰慕,让同行更是刮目相看呢。

八. 北京市 顺义区 北京“一得阁”墨汁

北京“一得阁”墨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清朝同治年间,安徽一个姓谢名松岱的文人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他当时想,如果能制出一种墨 汁直接用于书写,既省时又省力,不就可以“一艺足供天下用”吗?于是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同墨块效果相同墨汁。一经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 的欢迎。同治四年,谢松岱在北京琉璃厂44号开设了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店铺名称叫“一得阁”,并亲手书写牌匾,悬挂于门前。这便是“一得阁”墨汁的来历。谢氏身后 无子。在他去世以后,店铺传给学徒。后来,“一得阁”声誉日臻,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天津、上海、西安、郑州等大城市先后开设分号,买卖更加兴旺。

特点:具有浓度高、色泽深、墨迹光亮、写后易干、适宜拓等特点,经著名画家、书法家试墨,效果很好。

工艺:“一得阁”墨汁是采用四川高色素炭黑、骨胶、冰片、麝香、苯酚为原材料,运用传统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四川高色素炭黑色深光亮;骨胶具有托浮力,使墨着纸而不湮;冰片、麝香 均为香料,清香四溢;苯酚是防腐剂,使墨汁长期贮存不腐不臭,一年四季都可使用.


九. 北京市 顺义区 甜白菜

小吃原料:白菜(最好是玉田的白菜,菜比较甜,而且菜帮也薄),胡萝卜,香菜小吃调料:香油,花椒,糖,白醋,糖桂花。

小吃制作:

锅里放香油,将花椒炸糊,放切成片的胡萝卜,再放切好的白菜帮子,最后放切好的白菜叶,都是炒两下就好,不要多炒,就相当与把这些菜在锅里拌匀,用锅的温度就可以,把所以的调料放进去,放在一个盆里,放凉后再把拌匀的白菜上撒是一层厚厚的香菜,放凉快地方,随吃随盛。

小吃介绍:此菜是老北京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家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