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现在百色特产有哪些 广西百色有什么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现在百色特产有哪些 广西百色有什么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3-08-10 07:44:07

一. 广西 百色 田阳 四季蜜芒

品种来源:从泰国引进的“四季芒”中选育。

特征特性:树体生长就较紧凑,枝条较直立,树冠较密闭,生长较旺。树干呈灰白色,的枝干上布满气孔。气孔形状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其上有纵裂纹。气孔排列多为纵向直线排列。枝条灰绿色,节间长度通常在20~30cm居多,枝条较软,结果后容易弯曲或者下垂,反季节结果时,结果母枝的向阳面呈淡紫红色。嫩叶时,叶片为猪肝色,将要转绿时淡红紫黑色。老叶一般情况下叶片上举,叶片为宽披针形,分布比较紧凑。叶片略有内卷,叶缘有比较大的波浪形至近基部,叶尖渐尖;叶主脉呈淡黄色,革质明显,叶片较脆。花序的颜色在小花没有开放时是绿黄色,小花开放后是黄色。花序形状在反季节成花时呈塔形,正造花时呈谷堆形。花序总轴上有2~3次分支,花瓣淡黄色。花有雄性花和两性花之分。反季花单花序花期与正造花相比仅为正造花的1/2强。果实呈长椭圆形,近生理成熟期时果皮呈灰绿色。果实采收经后熟后果皮变为鲜黄色。果肉厚,多汁,有少量纤维,果肉橙黄色。单果重一般200~300g。

产量表现:2008年-2009年在田阳、百色、江南区安排的反季节栽培试验,平均亩产1419.0kg---2689.7 kg。

栽培要点:反季节栽培在春季(4月中旬)进行修剪,修剪后立即开环形沟进行施肥,促梢壮梢,培养优良、足量的结果母枝;一次梢老熟时喷控梢促花药剂2次;在喷第二次控梢促花药后紧跟着施肥放梢;一般情况下二次梢转绿时喷花芽诱导剂诱导出花;花期病虫害防治和保果;小果期施壮果肥,进行果实生长期修剪;11月~1月采收。

二. 广西 百色 田东县 酸梅

酸梅

酸梅属蔷微科,落叶小乔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繁殖容易。可供生食或加工为蜜饯、酸梅酒,经熏制成乌梅可入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

酸梅是田东县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在田东县种植已有较长的历史。近年来,酸梅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果品价值逐年提高,经济效益好,因此,发展酸梅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现栽种的品种主要有果梅,主要分布在义圩、朔良、那拔、林逢四镇。据统计,全县现有酸梅面积2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年产鲜果1000万公斤,按现行巾场价每公斤1.2元计,年产值1200万元。

田东县土山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宜林地较多,发展酸梅生产潜力大。“十—五”期木计划新扩种l万亩,个县酸梅种植面积达3万亩。

田东县地处右江河谷,水路、公路、铁路贯穿其中,交通便利,电力充足,酸梅资源丰富。现可供客商投资开发的项目有:酸梅深加工项目。

三. 广西 百色 田林 猪肉鸡蛋卷

居住在田林县的高山汉族群众,每到重要节日,除了杀鸡宰鸭外,还要做一碟香喷喷的猪肉鸡蛋卷。猪肉鸡蛋卷吃而不腻,特别是小孩子尤其喜欢,是难得的美味佳肴。田林高山汉族群众制作猪肉鸡蛋卷的做法是:

把新鲜的瘦猪肉砍碎,加适量的葱、姜、盐、五香粉、酒料搅拌馅放在碗里。做蛋卷要选择农家自养的土鸡鸡蛋打破放碗里搅匀,放入洗净的铁锅内慢火煎制成薄蛋片(每片用一个或两个鸡蛋),蛋卷干熟后小心取出锅里,待蛋卷冷却后加上肉馅,直接卷成卷.,卷好后用蛋液封住口即可。蛋卷封好后,放在锅里用水蒸,水蒸时火不要烧得太大,一般蒸十五分钟就可以了。蒸好后,稍稍晾一下,直接切成段摆盘就可以吃了。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四. 广西 百色 西林 翡翠水晶饺

翡翠水晶饺是百色的小吃,造型美观,鲜香软嫩。

百色市是广西的小吃天堂之一,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畅吃炒田螺,烤鸭肠,烧鸭粉.......当然还有造型美观,皮薄馅香,晶莹软嫩的翡翠水晶饺,只见“碧绿”的表皮晶莹剔透,里面包着各种馅料,好看又好吃,一只只小巧油绿透亮的饺子,能让人食欲大振。

主料:面粉

辅料:澄面、肉馅、白菜、葱、姜

调料: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

烹制方法:

1、取面粉加入少许澄面拌匀,加少许盐,用60度左右的温水调开,和成面团醒发片刻备用;

2、猪肉末中加入少许水、盐、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葱姜末搅拌均匀,加入挤干水分的白菜末、香油、食用油拌匀制成馅备用;

3、将面团取出包入馅制成不同形状的饺子,蒸熟即可。

五. 广西 百色 西林 西林水牛

西林水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边缘的结合部,有着“一肩挑三省”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古句町国都城所在地。清康熙五年(1666)设西林县,清末民初年,西林出了一门三位总督。西林水牛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几百年前西林县就已饲养西林水牛。据宋代田西县志记载:“饮酒及食牛、马、犬等肉”,“殷实遗嫁并胜,以使婢女、牛、马……”。古老县志《西隆州志》——自清康熙五年,即有关马、牛、牛、猪、鸡、鸭等物产的记载。西林水牛由于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逐步形成。自1980年起,西林县持续地开展西林水牛种牛展评活动,激励了西林水牛优良种牛的不断发展。1981年,广西区畜牧局组织开展对西林水牛进行调查、测定,1987年将西林水牛列入广西地方品种,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1991年起广西区畜牧部门实施西林水牛保种选育课题三年;2002年西林水牛载入《中国畜牧业名优产品荟萃》,2011列入广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2年荣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产地:主产于我区西林、隆林、四林等县。

外貌特征:西林水牛属高原山地类型水牛,体躯较高,脸短、鼻镜宽,髻甲显露,肩强而有力,后躯发育较好,四肢粗壮。毛色:多为灰黑色,小数为白色;灰黑色的水牛,在咽喉和颈部有1~2条白带;有的在两眼内角及下腭两侧有白斑;四肢及下腹部毛色较浅,蹄与角是灰黑色;白色水牛的皮肤较浅,蹄与角是灰黑色;白色水牛的皮肤和蹄、角均呈肉色,个别白牛的角尖呈蜡黄色。

显著特性:

1、役用性能好;

2、繁殖性能好。发情周期20~25天之间,平均21.04天。母牛终年发情,无季节限制。

3、与摩拉水牛杂交三代平均泌乳期产量2389±700.2公斤,最高日量15.3公斤,平均乳脂率7.9%.

西林水牛现状:目前在主产地建有保种场一个,在广西主要作为杂交母本使用,与外来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使从原来的役肉兼用向奶肉兼用方向发展。

西林水牛

地域范围

西林水牛产于西林县境内的那劳乡、普合乡、足别乡、那佐乡、西平乡、八达镇、古障镇、马蚌乡镇等8个乡镇,其中主产区是八达、普合、那劳、那佐、足别等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9′-105°36′,北纬24°1′-24°44′。保护面积3020平方公里,年饲养量5.6万余头。

六.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百色山茶油

百色山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百色山茶油生长在百色所拥有的独特气候和土壤环境里,使百色油茶品质独特,含有油酸81.3%,高出全国水平2.3个点,且百色山茶油含硒元素,达到0.0036毫克。这是全国唯一含有硒元素的山茶油,百色山茶油的独特品质得到世界公认。

目前,百色山茶油种植面积达到165万亩,占广西总面积近四分之一,是广西油茶大市,其12个县(市、区)中,已有8个县区被列为全国茶油重点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行政区域。

《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百色山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百政发〔2016〕3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百色山茶油》(草案)

七.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百色糯米酒

百色糯米酒,广西风味小吃。又称江米酒、甜酒、酒酿。是用糯米经浸泡,蒸熟,撒曲 ,发酵,过滤,陈化(极少的糯米酒有陈化过程)。

品质特色

糯米酒,又称江米酒、甜酒、酒酿、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 ,1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饮用功效

糯米酒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地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糯米经过酿制,营养成分更 易于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用糯米酒炖制肉类能使肉质更加细嫩,易于消化。糯米酒还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效。对下列症 状也有一定作用: 面色不华、自汗;或平素体质虚弱、头晕眼眩、面色萎黄、少气乏力、中虚胃 痛、便清等症。

米酒是糯米或者大米经过根霉(还有少量的毛霉和酵母)发酵后的产品,化学成分以及物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的淀粉转化为小分子的糖类,蛋白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和肽,脂类的变化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资等结合状态的变化都为它的营养功能的提高产生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它的营养功能也正是基于这种化学和物理变化而产生的。而且,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风味 物质对于它的口味也有很大的提高。

饮用方法

饮用糯米酒香气浓郁,酒性温和,营养丰富,很受人们的欢迎的糯米酒饮法多样:冬天多用 温饮,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温后饮用;夏天多用冷饮,即不作处理,开瓶倒入杯中饮用;也 有采用冰镇法,在玻璃杯中放些冰块,注入少许糯米酒,再加水稀释饮用;还有将糯米酒冲入适量汽水等饮料作汽酒饮用。

适合所有人食用。温中益气、补气养颜。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更加适合。酒精含量低,但"后劲"足,不可贪杯。在糯米酒中打个蛋花或加入适量红糖滋补效果更佳。口服 .每次服50-100毫升,日服l-2次。阴虚火旺者忌服。

八. 广西 百色 凌云县 百色云耳

百色云耳:以百色地区产量最高,质量最佳,包括百色、田林、凌云、乐业、隆林、西林、田阳及田东等县、市山区。按颜色及外形分为黑木耳、黄背木耳、白背木耳、金木耳、沙木耳5种,以黑木耳为最佳,朵大肉厚,无毛鲜亮,质嫩脆滑,耐泡耐炒,干爽利口。已有500余年生产历史。

九. 广西 百色 凌云县 丁灯

丁灯(壮语译音)翻译成汉语为点灯的碟子。凌云壮族祖先参照点灯的碟子制出八角形的模具,将打磨好的米面、豆芽放入模具里,再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炸好后豆芽就像点灯用的草蕊,粑粑形状就像点灯用的碟子,故此得名丁灯。每到清明、三月三,凌云的壮族家家户户制作丁灯,用于拜祭先祖,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丁灯也由此成为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

主要食材:糯米、黄豆、黄豆芽、山茶油、白糖、盐、五香粉

信息来源:凌云县人民政府网

十.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茶油

茶油是我县传统食用油,全县各乡(镇)均产茶油,主要供食用和工业用。因其特有的低碘值不易变质,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且不含胆固醇,可抑制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其脂肪酸的构成与橄榄油十分相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目前全县茶油面积23万亩,年产油茶5000吨。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