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胶东特产大花饽饽 胶东花饽饽最出名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胶东特产大花饽饽 胶东花饽饽最出名的更新时间:2023-08-10 14:49:09

一. 辽宁省 丹东 元宝区 粘糕饽饽

粘糕饽饽:是用大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则成。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蘸着糖吃都行,既香又甜。

二.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满族饽饽

饽饽是满族对自己加工的各种糕点的统称。凉州传统食品晋记饽饽是蔡晋云祖传三代的拿手本领,主要有糖火烧、燕窝酥、马蹄酥、佛手酥、牛舌头、茴香饼等30多个品种,配料讲究,烤制精细。糖火烧是经过小包酥进行包料,表面结构层次分明,纹路清晰,俗语有千层饼之称;配以海参、鱿鱼、虾仁的三鲜火烧,其味更是舒爽可口。制作酥点的酥皮是根据皮酥而起名,其酥皮又有皮与酥之分。馅的种类有白糖、豆沙、枣泥、玫瑰等。馅的制作方法分炒馅和擦馅两种。满族饽饽具有色黄发亮、酥软香甜、松脆耐嚼的特点,因而也为大多汉族人所喜爱。

三. 天津市 北辰区 贴饽饽熬小鱼

正宗的贴饽饽熬小鱼不是分开做,而叫“一锅熟”,就是贴饽饽和熬小鱼同时在一锅里做熟上桌其味道与山珍海味媲美。制做贴饽饽熬小鱼,鱼要选择个头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鳞小鲫鱼,肉嫩刺软棒子面是当年的新鲜粮食。农家用的大锅烧热后,锅底熬鱼,锅帮四周转着贴满饽饽。柴禾不能烧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温火把作料靠净。到时一揭锅盖,香味四溢。饽饽出锅,黄灿灿的结着一层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着熬小鱼,连鱼刺都不用吐出。那味道,那鲜劲,吃起来保准没个够<br>
( 天津)

最能代表天津地方特色的大众化风味小吃就是贴饽饽熬小鱼,以玉米粉热水和面,用手拍成长圆形厚饼,贴在灶火锅的周围烤制而成。熬小鱼选用小鲫鱼去掉内脏,沾上面粉或鸡蛋清,放进油勺内炸至金黄色后放至锅内,撒上葱、姜、蒜、大料、倒入料酒、醋、酱油、糖、盐、面酱、味精和适量水调汤汁,微火至鱼松软,淋上麻油取出。将热气腾腾的贴饽饽熬小鱼一起食用,鲜香无比,味道极佳。

四.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蓬莱大花生

蓬莱大花生又名“蓬莱一窝猴”,是蓬莱众多的花生品种中历史较久、声誉最隆的花生品种。

历史上一直是大宗出口农产品至清同治三年(1862),美国传教士梅里斯将佛吉尼亚型大花生传给蓬莱大杨家村农民杨得来试种,后经多年栽培选育定型,逐渐推广。

因其果实多而密集,在向外地传播过程中得“蓬莱一窝猴”之雅誉。

五.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南海大饽饽

在文登,节日庆典、孩子老人过生日、三月初二龙母生日、谷雨时节沿海渔民祭奠海神、祈求平安富足都有蒸大饽饽的习俗。而用大饽饽庆典、祭祀或是祝福是文登人的最高礼仪。文登大饽饽工艺复杂、造型多样、酥软可口,深受群众欢迎。

南海大饽饽的制作,要比平时蒸馒头复杂许多,个头大份量重,在面团发好后,使碱、加干面、上杠反复轧(压)面,俗称“戗面”,整个工艺说似简单,但却非常考验“经验”和“力气”,也只有各个环节掌握无误,衔接得当,蒸出的大饽饽才会筋道,耐嚼,越吃越好吃。

六.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老面大饽饽

昌邑老面大饽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老面大饽饽是山东潍坊昌邑的。

昌邑,丝绸之乡、历史名城,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农村各家各户都拿出积蓄的细粮,蒸大饽饽用来上供和招待亲朋好友.

昌邑老面大饽饽

昌邑市面食协会

12929138

馒头

七. 山东省 烟台 莱阳 一窝猴大花生

一窝猴大花生于1862年从美国引进。初引进时属爬蔓大花生,节间长,侧枝伏地而生,结果分散,收获困难。后在生产实践中群众着力选择结果集中、枝蔓直立的新型大花生。因形同一窝形态各异的长尾猴聚于茎蔓周围,群众誉名为一窝猴。

一窝猴大花生荚果大而整齐,果嘴大,网纹深,双仁果多,个别也有三粒的。种子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有光泽。果型整齐美观,米色鲜艳,种皮无裂纹,生食甜脆香而不腻。在国际市场上蓬莱一窝猴的手拣果首屈一指,久负盛名。花生油淡黄色,清澈透明,油味芳香浓郁,滋味纯正可口,含亚油酸较低,久放也不易变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八.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莱西大花生

莱西大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青岛莱西大花生是“硬通货”。无论是世界三大花生产区美国、中国和阿根廷,还是在国内的江苏、安徽、山东和东北地区,莱西大花生都成为绝对的“冠军”。近日,记者走进莱西,探访“莱西大花生”称雄国内外的秘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黄曲霉素含量最低,被称为“最干净的花生”

莱西年花生种植面积33万亩,总产11万吨,花生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四位,人均占有居全国第一位;莱西拥有花生加工企业300多家,年加工能力15万吨,出口25万吨,创汇6000万美元,居全国第一。

莱西市已培育发展花生加工企业300多家,探索形成了“企业+协会+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农场+农户”的花生产业化生产模式。东生集团研发的“低温制取低pv值花生脱衣制品生产技术”、长寿公司研发的“低温制取花生蛋白同步提取花生油”均填补国内花生制品生产技术的空白。花生企业生产的花生酱、果仁烤熟制品、花生蛋白粉等产品远销欧盟、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莱西大花生

地域范围

莱西市地处胶东半岛中部,隶属青岛市。全市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辖14处镇(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862个村,72万人口。全市耕地总面积107万亩;花生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10万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00″~120°40′00″,北纬36°34′00″~37°09′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色泽亮丽、籽粒饱满、完整、新鲜洁净,无霉变腐烂、无异味、无病虫害。 2、内在品质指标:莱西大花生籽粒饱满、香中带甜,不腻口。营养成分主要有脂肪46%;蛋白质20.1%,氨基酸19.5%,油酸45.1%,油亚比1.28%,水分7.0%,。花生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E为最多,其次是维生素B2、B1、B6。花生仁矿物质有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花生仁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营养价值不亚于牛奶、鸡蛋或瘦肉。 3、安全要求:入市花生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指标。禁止使用2、4-涕、杀草强、敌菌丹、环已锡/三唑锡、丁酰肼、六六六、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

九. 天津市 滨海新区 贴饽饽熬鱼

  贴饽饽熬鱼是一道最普通不过的天津家常小吃。特点是饽饽颜色金黄、底面焦脆,小鱼味鲜汤浓,鱼骨酥软。具体作法是:用新玉米面加酵面、碱、清水揉成面团,用两手拍打,以使面团光滑;把新鲜小柴鱼刮鳞去鳃,洗净,沾上面粉后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再放入用葱、姜、蒜、大料炝锅的大锅中,加酱油、醋、精盐等佐料,并注入清汤,待汤沸时,把先前作好的饽饽贴在铁锅壁上,盖严后10分钟,二味俱熟。

十.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波罗叶饽饽

波罗叶饽饽是满族食品。丹东的满族人,对这种满族食品是情有独钟的,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上山采集嫩而大的波罗叶子,回家洗净待用。将糯米或黄米以水浸泡数日,磨成面,擀成薄饼煮熟,再以小豆煮烂捣成豆泥包于其中,把波罗叶内面涂一层油裹于其外,蒸熟后去叶食用。波罗叶饽饽略带柞叶的清香,食之颇具风味。

做法:

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上山采集嫩而大的波罗叶子,回家洗净待用。将糯米或黄米以水浸泡数日,磨成面,擀成薄饼煮熟,再以小豆煮烂捣成豆泥包于其中,把波罗叶内面涂一层油裹于其外,蒸熟后去叶食用。另一种作法是:将高粱米或苞米碴子浸泡磨面,浸干成面糊状,再把面糊抹在波罗叶的正面,包韭菜、豆角、豇豆之类时令鲜菜切成的馅,蒸熟后去叶食用。波罗叶饽饽略带柞叶的清香,食之颇具风味。

传说满族人的先祖是靠打猎为生,在打猎收获不足以充饥时,也采集橡子树的果实吃。当时,他们称橡子树为“波罗木”,称橡子果实为“波罗”。后来,山上的野兽越来越少,打猎越来越困难,满人的祖先就学着汉人的样子,慢慢地学会了农耕。

然而,满族的先祖们由狩猎时代变为农耕时代的初期,人们由吃野兽肉改吃五谷杂粮肚子总是感到不适。特别是到了夏天,总是腹泻。一拉肚子,便浑身无力,不要说上山打猎,就是下地种田也干不得。这样一来,地也荒芜了,人也憔悴了,眼看着满部落的人都要完了,可人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正在万分焦急、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天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自称是王母娘娘的七仙女中的老三,反复向他们说着一句话,“别忘了旧波罗”。谁也记不住她说了多少遍。等仙女上天了,大家也都醒了。第二天,大家说出昨夜的梦,都感到奇怪。“旧波罗”是指什么呢?谁都解释不了。这样的梦大家一连做了三天。大家虽然知道这是仙女在给他们指点什么,但又苦于不解其意,感到十分苦恼。第四天,全部落的人聚在一起,研究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大家七言八语,说什么的都有,但总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最后一个白胡子老者干咳了一声,慢条斯理地说:我琢磨着,这是仙女在拯救我们。现在我们把谷米叫做“波罗”,但我们的祖先是把橡子树叫做“波罗木”,把橡子叫做“波罗”的。仙女告诉我们不要忘了“旧波罗”,是不是告诉我们要治好大家的拉肚子病,要用橡子树。但橡子果实不好吃,我们试试用“波罗叶子”包饽饽吃,看看灵不灵。大家觉得老人说的有理,就派人采了些波罗叶子,包在饽饽的外面,蒸熟吃。吃了几天,大家的腹泻病慢慢地好了。从此以后,波罗叶饽饽成了满族人非常喜欢的食品。为感谢仙女的指点,他们还做成各种各样的波罗叶子饽饽祭奠她。

推荐特产